s 閱讀頁

第八節 周亞夫平七國之亂

  漢高祖劉邦在完成統一大業,國家初步穩定之後,便一一鏟除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分封劉姓子弟為王,那就是同姓王。同姓王起初隻有幾個,傳到漢文帝的時候,已經增加到二十多個,其中領地最大的有齊、楚、吳、荊、燕、淮南等。這些王國所領有的土地,合起來占西漢帝國土地的大半。皇帝直接統轄的地區,僅僅隻有十五個郡,並且這十五郡當中,往往還有列侯和公主的領地,真正屬於皇帝能管轄的地區,也就隻有十個郡左右。

  劉邦生前認為同姓王都是他的兄弟子侄,是靠得住的,可是事實上,同姓王勢力大了照樣也會造反,要來奪取皇位。漢景帝時候的七國之亂,就是同姓王發起的一次嚴重叛亂。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因病去世,皇太子劉啟繼位,就是漢景帝。漢景帝也像文帝一樣,采用休養生息的政策,決心把國家治理好。

  景帝很快把他的管家晁錯提升為左內史,晁錯經常向景帝提出一些建議,景帝總是言聽計從。不久,又提升晁錯為禦史大夫。

  晃錯升任為禦史大夫以後,就正式向景帝提出“削藩”,即削減諸侯王國封地的建議。他對漢景帝說:“吳王有病不來朝拜天子,這種狂妄的行為,按照古代的禮法應當殺頭。而且,他還違反朝廷規定,煉銅鑄錢,煮海為鹽,招納天下亡命之徒,準備興兵作亂。為了防止禍患,必須削減他的封地。”

  漢景帝說:“削減他的封地,他起來造反怎麽辦?”晁錯說:“他已經打定了造反的主意。削他的地,他早一點反,危害小一些;不削他的地,他晚一點反,準備得更充分,危害就更大。”

  漢景帝覺得晁錯說得有道理,就開始實施削弱王國的措施。他先從幾個較小的王國下手,先把楚國的一個郡、趙國的一個郡和膠西國的六個縣,劃歸漢朝中央直接管轄。

  吳王劉濞(bì)看到漢景帝已經削了三個王國的封地,很快就會輪到自己,就決定用武力對抗。他聯合楚王、膠西王、趙王、濟南王、淄川王、膠東王,於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發動叛亂,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起兵的名義是“清君側”,就是要求殺掉漢景帝身邊主張削弱王國的晁錯。

  漢景帝看叛軍聲勢很大,有點怕了。他想起了文帝臨終前的囑咐,派善於治軍的周亞夫為太尉,統帥十六個將軍去討伐叛軍。

  朝廷中有幾個忌妒晁錯的人,上奏章彈劾晁錯,說他大逆不道,應當腰斬。七國起兵,完全是晁錯引起的,殺了晁錯,七國就會退兵。漢景帝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昧著良心,批準了奏章,腰斬了晁錯,便派人下詔書要七國退兵。吳楚起兵,殺晁錯隻是個借口,當然不會退兵。漢景帝這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但後悔已來不及了。

  周亞夫領了詔命便急忙向前線奔去,領兵平叛,軍隊來到灞上,有個叫趙涉的攔住周亞夫的馬車獻計:“吳王劉濞占據的地方很富饒,他招兵買馬,準備造反已經很久了。這次您出兵征討,他一定會在半路上的浠澠(xīshénɡ)之間險隘之處設下埋伏。我建議將軍不要走東西這條大道,而由此往南走藍田,出武關,然後去洛陽,這樣雖然繞了一點遠,多走一兩天,但是出吳王意料之外,他們一定沒有防,必然使敵方心驚膽戰。”

  趙涉的建議果然收到了出奇製勝的效果。周亞夫率領的大軍很快截斷了吳楚聯軍的糧道,便在昌邑城南深挖溝、高築牆,扼製吳兵北進。吳兵發現不能北進,隻好向西進攻睢陽,可是打了兩個多月消耗戰,毫無戰果,軍心逐漸低落。

  周亞夫看準反攻的時機,立即命令全部精銳部隊四路出擊,隻一仗,就把吳楚聯軍打得大敗。吳王劉濞想當皇帝的美夢破滅了,便帶著自己的兒子,趁夜往江南逃跑,投奔了越國。他想去聯合東越卷土重來,沒想到,周亞夫早已懸賞一千斤黃金購買他的人頭。所以東越人不但不幫助他,反而乘機殺了他,把他的人頭獻給了周亞夫。吳王的兒子劉駒,逃到了更南邊的閩越。

  楚王劉戊,見劉濞扔下自己溜掉了,氣得破口大罵。他看自己的軍隊四散逃亡,自己無路可走,最後隻好自殺了。

  吳、楚兩國是帶頭叛亂的,兩國一敗,其餘五個諸侯國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個月時間,七國的叛亂就被平定了。周亞夫在平定七國之亂中,功勳卓著,被漢景帝升遷為丞相。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