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張釋之執法如山

  當初,南陽人張釋之任騎郎,任職十年仍沒有得到升遷,打算辭官回歸故裏。袁盎知道張釋之是位賢能的人,就向文帝推薦他,升任謁者仆射(pú shè)。

  張釋之跟隨文帝出行,來到禦苑中飼養老虎的虎圈。文帝向上林尉詢問禦苑中所飼養的各種禽獸,先後問了十多種,上林尉左張右望,全都回答不上來。

  站在一旁的虎圈嗇夫替上林尉回答文帝的提問。文帝詢問禽獸數目,問得非常詳細,想考察虎圈嗇夫的本事。虎圈嗇夫隨問隨答,沒有一個問題能難倒他。文帝說:“做官吏難道不應該這樣嗎?上林尉不值得信賴。”於是命令張釋之去任命虎圈嗇夫為管理禦苑的上林令。

  張釋之等了一會兒,才上前對文帝說:“陛下認為絳侯周勃是個怎樣的人?”

  文帝回答說:“是長者。”

  張釋之又問:“東陽侯張相如是個什麽樣的人?”

  文帝又回答說:“長者。”

  張釋之說:“像絳侯周勃、東陽侯張相如這樣的人,您稱他們為長者,他們兩人在匯報時尚且不能對答如流,哪裏像這個嗇夫這樣口齒伶俐呢?秦朝因為重用刀筆之吏,官場上爭相以細小敏捷的觀察為高,它的害處,是徒具文采而沒有實際內容,皇帝聽不到對朝政過失的批評,結果問題一點點積累,使國家走上衰亡的道路。現在陛下因為嗇夫巧於辭令而破格提升,我隻怕天下人聞風而動,爭相效仿,都去練習口齒辯論,而不講究真才實學。下麵的人受上麵的人影響,速度比光影、聲響還快。君主的一舉一動,不可不審慎啊!”

  文帝說:“說得好!”於是就不給嗇夫升官。

  文帝上車,召張釋之陪乘,一路上緩緩而行。文帝向張釋之詢問秦朝政治的弊端,張釋之都給以質直的回答。回到宮中,文帝任命張釋之為公車令。

  過了不久,太子與梁王共乘一車入朝,經過司馬門,他們沒有下車表示敬意。於是張釋之追上太子和梁王,讓他們停下來,禁止他們進入殿門,並彈劾他們“經過公門不下車,是為不敬”。薄太後也聽說了這件事,文帝為此向太後脫下冠冕,為自己教子不嚴而道歉。薄太後於是派使者傳詔赦免太子和梁王,他們二人才得以進入殿門。文帝從這件事上看出張釋之這個人不一般,就將他升任為中大夫,不久,又升到中郎將。

  張釋之隨從文帝出巡,視察文帝的陵墓霸陵。文帝對群臣說:“呀!我的陵墓以北山的岩石為外槨(ɡuǒ),把枓麻絮切碎,和漆填充在縫隙中,誰還能動得了它呢?”左右群臣都說:“是啊!”隻有張釋之說:“假如裏麵有能引起人們貪欲的東西,即使熔化金屬把整個南山封起來,也是有縫隙的;假如裏麵沒有能引起人們貪欲的東西,就算沒有石槨,又有什麽可擔憂的呢?”文帝稱讚他說得好。

  這一年,張釋之被任命為廷尉。文帝出行,路過中渭橋,有一個人從橋下麵跑出來,使皇帝禦車上的馬匹受了驚;於是文帝讓人騎馬追上去把他抓住,送交廷尉治罪。

  張釋之奏報處置意見:“這個違犯了道路戒嚴的規定,應當罰金錢。”

  文帝發怒說:“這個人驚了我的馬,幸虧這馬性子溫和,若是其他的馬,豈不是要傷害我了嗎?而廷尉卻說隻應當判罰金錢!”

  張釋之說:“法,是天下人共有,對天下人公平的。如今的法律規定,這個人所犯之事就應當這樣處罰。另外加重他的罪責,那就不能取信於民了。而且在他被抓的時候,皇上如果將他誅殺,倒也罷了。現在既然已經把他交給廷尉,廷尉是天下公平的典範,稍有傾斜,天下用法就都或輕或重,就有失公正了。那樣的話,百姓怎麽才能知道自己該怎麽做呢?請陛下三思。”

  文帝考慮了很久,說:“廷尉的處置是公正的。”

  此後,有人偷盜高皇帝廟裏神位前的玉環,被捉住了。漢文帝大怒,交給廷尉治罪。張釋之按照“偷盜宗廟服飾器物”的罪名,上奏說案犯應當在街市上斬首。

  漢文帝大怒,說:“這人大逆不道,竟敢偷盜先帝的器物!我將他交給廷尉處置,是想誅滅他全族;而你卻拿法律來,上奏隻將他在街市上斬首,這可不是我供奉宗廟的本意。”

  張釋之見文帝震怒,脫去帽子,叩頭謝罪說:“法律就是這樣定的,隻能這麽判了。而且同樣的罪名,應當根據情節嚴重程度來衡量判刑的輕重。今天這個人若因為偷盜宗廟器物而被滅族,倘若萬一有愚民從高皇帝的長陵上取了一捧土,陛下將怎樣給他懲罰他呢?”

  於是文帝向太後說明情況,太後批準了張釋之的判處。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