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項梁、項羽率八千子弟兵渡江。渡江之後,東陽起義軍首領陳嬰率軍兩萬人來歸附;渡淮河後英布等首領也率所屬起義軍前來歸附,項梁人馬一時達六七萬人,成為當時反秦起義軍主力。
項梁大軍一路順風,連戰連捷,進入山東薛城。這時,陳勝、吳廣等起義軍領袖犧牲的消息已被證實,項梁便召集各路起義軍首領會議,決定擁立舊楚國懷王孫心為王,仍用楚懷王名號,以統一號令天下各路起義軍。會議之後,項梁統帥大軍先後在東阿、定陶等地多次擊敗秦軍。接連不斷的勝利使項梁產生了嚴重的驕傲輕敵情緒,放鬆了對秦軍的警戒。秦將章邯利用項梁疏於戒備的時機,在增援部隊的支持下,夜襲起義軍大營,起義軍損失慘重,項梁戰死。
項羽當時正在進攻陳留,聞聽項梁死訊,八千子弟兵一時放聲痛哭,項羽強忍悲痛,與劉邦等起義軍首領立即退兵彭城,保衛楚懷王,伺機再起。
章邯擊敗項梁軍後,認為楚軍主力已被殲滅,項羽等人已不足為慮,便渡黃河北上,向趙國發起進攻,並匯合秦將王離、涉間等部隊將趙王歇、大將陳餘等人包圍在巨鹿,形勢危急,趙王歇派出使臣向楚懷王求救。
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出兵救趙,同時派劉邦率軍向西進攻秦國,並當眾約定:誰先入關中,誰為關中王。公元前207年,宋義率軍向趙國進發。行至河南安陽後,便按兵不動,停留長達四十六天。項羽對宋義說:“秦軍將趙王歇包圍在巨鹿,我們應迅速渡過漳河救趙,與趙軍內外夾攻,必大破秦軍。”宋義笑道:“披甲持刀、衝鋒陷陣,我不及你。然而運籌帷幄、設計劃謀,你不如我。此時秦軍正傾全力攻趙,無論勝負,都將疲憊不堪,我們便可趁其疲憊,大破秦軍。依我之計,不如先讓秦趙兩軍拚死決戰,待兩敗俱傷,我們坐收漁人之利。”說罷,宋義下令:“全軍上下將士,勢如猛虎者、貪狠如狼者、倔強不服從軍令者,一律斬首!”這一命令顯然是針對項羽的。
宋義為拉攏齊國,把自己的兒子派往齊國擔任相國,親自率兵護送到無鹽,並在當地大擺筵席,遍請賓客。當時天氣寒冷,滂沱(pānɡtuó)大雨,連綿不斷。士兵們都浸泡在雨水中,又餓又冷,怨聲四起。
項羽對將士們說:“我們本應合力攻秦救趙,但上將軍卻按兵不動。現軍中糧草已盡,大家都隻能以豆菜充饑,可宋義卻大會賓客、飲酒作樂,而不肯渡河打敗秦軍,從趙國取得糧草,不肯和趙國合力攻秦,卻想坐收漁利。一旦趙國被攻破,秦軍將更強,還有什麽疲憊之機可乘?現在楚懷王將國內軍隊全數交給上將軍一人獨掌,不僅是為了救趙,也是為了滅秦,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但宋義卻不顧及國家,不體恤士卒,而徇私情,派自己的兒子去齊國擔任相國,這絕不是能夠安邦安國的臣子。”
次日清晨,項羽利用朝會宋義之機,進入大帳砍殺了宋義。隨後在軍中發布命令說:“宋義暗中與齊國勾結,陰謀反叛楚國,我奉楚懷王密令將其處死。”軍中將領都懼怕項羽,無人敢提出異議,大家都說:“率先擁立楚懷王的是項將軍一家,如今將軍誅殺宋義這個亂臣賊子,有大功。”紛紛表示願聽從項羽指揮。
項羽殺死宋義的消息傳到楚國,舉國震驚,楚懷王接到報告後,便命項羽為上將軍,統率全軍救趙。
項羽接過指揮權後,立即出兵。他首先派大將英布等率兩萬人馬先渡過漳河,直撲巨鹿。英布等人與秦軍交戰數日,雙方互有勝負。項羽於是率領大軍全部渡過漳河。渡河之後,項羽突然下令,將渡河船隻全部鑿沉,把做飯用的鐵鍋和瓦甑(音zèng)全部砸碎,把營舍全部焚毀,每人隻準帶三天的口糧,用以向士兵表示此戰不勝即死亡的決心,全軍將士明白已無退路,隻有死戰才可生還,個個精神大振,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
大戰前夕,項羽與謀士範增商議進攻策略,認為巨鹿已被包圍一年,城內糧草將盡,危在旦夕,應先解除巨鹿之圍,然後集中兵力對付秦軍主力章邯。隨後,項羽率全軍兵分三路殺向巨鹿,將圍困巨鹿的秦將王離部隊包圍。楚軍因無退路,隻能死戰,所以將帥士兵個個勇猛作戰,無不以一當十,衝殺聲驚天動地,以雷霆萬鈞的氣勢衝向秦軍。秦軍將人馬分成九路,布成嚴密的戰陣,拚力抵抗,但在楚軍排山倒海般的凶猛攻勢下,土崩瓦解,全線潰退。在三天中,楚軍與秦軍大戰九次,擊敗秦軍九路兵馬,九戰九捷,大破秦軍於巨鹿之野,斬殺秦將蘇角,生擒大將王離,秦將涉間進退無路,引火自焚而死,章邯所率秦軍主力也被擊潰。
當楚軍與秦軍大戰時,前來援救巨鹿的齊、燕等諸侯國軍隊都不敢參戰,個個都坐壁上觀。楚軍將士凶猛無比的戰鬥精神、驚心動魄的大廝殺場麵、山崩海嘯般的喊殺之聲,即使是坐壁上觀的諸侯國軍隊見了,都驚駭萬分,肝膽俱裂。
項羽大敗秦軍之後,在駐地召見各路諸侯將領。他們剛一進入營門,就都跪在地上,膝行前進,一個個戰戰兢兢,不敢抬頭仰視項羽。項羽從此威震天下,作了諸侯上將軍,所有諸侯軍隊都統歸項羽麾(huī)下,他成為反秦鬥爭中叱吒風雲的英雄。
巨鹿大戰後,項羽乘勝追擊,在汙水上再次大破秦軍。秦將章邯走投無路,於七月間率剩餘秦軍二十餘萬人向項羽投降。項羽領導的反秦起義軍主力獲得了全殲秦軍主力部隊的重大勝利,從而為整個滅秦戰爭奠定了勝利的基礎,為劉邦軍順利進攻關中,攻取秦都鹹陽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