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懿公是春秋時期北方衛國的君主。衛國很小,常受北狄侵擾,平時靠求助強國保護。衛懿公在位九年期間,主要仰賴霸主齊桓公,才勉強維持了國家生存。但是,由於他在國弱民貧、外患頻頻的危局中,專好養鶴,不理國政,不防北狄,結果,國力日弱,民怨沸騰,最後,在外敵侵犯下,以國破身亡而告終。
衛懿公好鶴,舉國皆知。在衛國的宮廷和苑圃裏,到處養有成群仙鶴,千姿百態,懿公一見到它們,便忘乎所以,樂不思歸。他可以整天不理國政,專以仙鶴為伴,甚至與它們相依為命。他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苑圃中去觀賞鶴群,聽它們唱歌,看它們跳舞。到了進餐的時候,他一麵吃飯,一麵給仙鶴喂食。
衛國可算是仙鶴的樂園和天堂,老百姓過著貧苦的生活,但還要交納重稅,擔負懿公養鶴經費。這裏的仙鶴分品位等級,飼料與飼養員也依次分成相應級別:上等仙鶴,吃高級飼料,由高級飼養員照管;次等仙鶴,飼料和飼養員均依次按級供給和配置,等級森嚴,絲毫不容混淆。飼養員的俸祿也分上中下三級,可與大夫待遇等同。懿公每次帶仙鶴出去玩時,仙鶴都不用籠子關著,而是坐在車上,隨他同遊,上等仙鶴坐頭等車,二等仙鶴坐二等車,特等仙鶴則坐大夫乘用的棚車,這種仙鶴被稱為“鶴將軍”,非常神氣。而他本人是統率這群仙鶴的“鶴司令”。
衛國有兩個賢臣,一個叫石祁子,一個叫寧速。他們見懿公終日與鶴為伍,專好遊樂,不理國政,不惜民力,心急如焚,曾多次向懿公進諫,勸他勵精圖治,節衣縮食,減輕民負,增強國力,防止北狄入侵。但是,懿公好鶴成癖(pǐ),根本不納忠言,不顧內憂外患,照舊與鶴為伴,終日玩樂不止。這時在衛國北方,狄族部落勢力日益強盛,常想入侵中原。他們見衛國弱小,懿公養鶴為樂,不修邊幅,便乘機發兵侵入衛國。“狄寇入侵”警報送到懿公手中時,他正率領鶴群出遊,玩興正濃。突然而來的軍情,使他感到十分掃興,隻好被迫暫停遊樂,回宮主持抗狄之事。
懿公首先下命令,要將士們和老百姓登城禦敵,嚴防北狄攻城,但是,這時他發現,誰也不聽命令。許多老百姓逃到城外避難,士兵不拿兵器,將軍不穿鎧甲,沒有人願意守城打仗。懿公這才著急起來,責問他們為什麽不服從命令。他們說:“主公隻用一種東西,就可擊退北狄,用不著我們去打仗。”懿公感到很奇怪,忙問:“什麽東西,有這麽大本事,怎麽我一點也不知道?”大家回答說:“主公的仙鶴。”懿公說:“仙鶴怎麽能禦敵呢?”大家說:“鶴既不能打仗,是無用之物,主公為什麽不養有用之物,而專養無用之物?大家不服從您,原因就在這裏。”
懿公頓時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為了養鶴,已經得罪了文武百官,失去民心。自我譴責說:“寡人知道錯了,我現在願意放走所有的仙鶴,完全聽從民眾的意見,可以嗎?”
石祁子說:“陛下趕快放走鶴群,否則,就來不及了。”
懿公於是命人放走鶴群。但是,仙鶴戀主,在空中盤旋翱翔,飛來飛去,又回到原地,似乎在求他留養它們。懿公見群鶴縱而複回,不忍飛去,心如刀割,但為了悔罪,他現在顧不得它們了。他手拿長鞭,猛抽亂哄鶴群,甚至接連順手抓起幾隻,狠心摔死在地上,這才把大群的仙鶴嚇得遠走高飛。
石祁子和寧速兩位大夫,見懿公確有悔罪之心,便跑到街上向老百姓反複解釋,進行說服工作。他們說:“國君已經用實際行動表示悔過認罪。大敵當前,守城要緊,否則,北狄打破城池,國破家亡,玉石俱焚,再後悔也就晚了。”百姓覺得這番話說得在理,回心轉意,拿起武器登城禦敵。
這時,狄兵已經殺到滎(xínɡ)澤。軍情萬分緊急,一天三次急報,石大夫對懿公說:“狄兵凶悍,不可輕視,請主公派我去齊國求救吧!”懿公說:“齊國過去曾派兵來討伐過北方戎狄,回師以後,我國沒有去進貢酬謝,現在去求救,齊國怎能答應?不如同北狄拚死一戰,決定存亡!”
寧速說:“請讓我率兵同狄兵打仗,主公留守都城。”懿公堅決不同意,說:“寡人不親自出戰,軍民不能同心殺敵。”他說完,就把國君寶印交給石大夫,命他全權代理國政;將弓矢交給寧大夫,命他全力守城。
懿公交代完畢,立即集中所有兵車和士卒,親自到前線迎擊北狄。他盡管親自出戰,但衛軍士氣仍是不高。懿公晚上巡視,側耳細聽,有人在唱怨歌:“仙鶴食俸祿,百姓苦耕耘。仙鶴乘車馬,民眾苦練兵。北狄鋒厲不可擋,欲戰兮死一生。仙鶴今何在?獨我悚(sǒnɡ)然行。”懿公聽了,知道是士兵怨他好鶴誤國,導致北狄入侵,給百姓帶來國難和痛苦。他萬分愧疚,發誓要戰死沙場向國民贖罪。
懿公率軍行至滎澤,見狄軍千餘騎,左右分馳,全無秩序,立即擂鼓速進,追擊狄兵。其實,這是狄軍詐敗,將衛軍引入埋伏,然後截作三處,圍攻聚殲,使其首尾不能相顧。懿公被敵兵層層圍住,眼看就要被俘。有個將軍勸他穿便服混出重圍。他執戈再戰,接連殺死數名狄兵,最後,被敵軍亂砍而死,實現了戰死贖罪的誓言。
狄軍擊敗衛軍以後,乘勝長驅,直入衛都,大肆燒殺,將衛國府庫和民間財物搶劫一空,滿載而去。
齊桓公知道衛國慘敗以後,派一支軍隊到衛國,扶立新君衛文公收拾殘局。衛文公隻好將遺留下來的衛國百姓聚合起來,總共才有七百三十人,再從別的地方撥來四千餘人,湊足五千人,重建家園,恢複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