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湯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奴隸製商王朝之後的較長的時期中,商朝的國都處於不斷的遷徙之中。商朝第十個王仲丁將國都遷於隞(áo,今河南滎陽附近),第十四個王祖乙又遷都於庇,第十八個王南庚再遷都於奄(yǎn)(今山東曲阜)。在此期間,商王朝統治集團內部內亂頻繁,多次發生爭奪王位的激烈鬥爭。
每當一位國王去世,王室貴族們便圍繞王位繼承人選展開激烈的角逐,他們從各自的利益出發,或主張兄終弟及,或要求父死子繼。為達到控製國家最高權力的目的,叔侄反目成仇,兄弟同室操戈,分別拉攏擁護自己的貴族展開你死我活的大廝殺,國家陷於混亂和血腥屠殺之中,國力也迅速衰退。
奴隸主階級也日益腐化墮落。在當時,迷信鬼神、飲酒作樂為奴隸主生活的主要內容。奴隸主頻繁地舉行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甚至大規模地使用人祭。人祭的手段十分殘忍,包括砍頭、肢解、焚燒等等。被殺者多為俘虜、奴隸,此外還包括少量仆人和妾。人祭的數量龐大,少則數人,最多一次可達五百人,其狀令人慘不忍睹。
統治階級腐朽奢侈的生活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奴隸的大批逃亡和反抗。
正當商王朝內憂外困之時,商朝第十八個王陽甲去世了,陽甲的弟弟盤庚被擁立為王。盤庚是商湯的第九代孫,他睿智聰慧,頗有心計,較善於分析觀察形勢。他即位後,開始設法緩和階級矛盾,去除奢侈惡習,提倡簡樸,以圖挽救商朝的衰敗。
盤庚經過多方籌劃,感到隻有遷都才是解決各種矛盾的最佳途徑。於是他決定將國都從奄遷至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附近)。盤庚認為將國都遷往荒涼的殷有許多好處:首先,可以避開奄地區頻繁發生的水旱災害,有利於農牧業生產。其次,殷地區尚未開發,在那裏建都,一切須從頭做起,奴隸主們無法過分享受,有利於去除反叛勢力,有利於都城的安全和政治的穩定。
遷都的決定公布之後,人們一片嘩然,一些奴隸主貴族留戀在奄的奢侈生活,紛紛反對遷都的決定。有的貴族甚至威脅盤庚說:“你是我們擁立的,我們也可以罷黜(chù)你。”盤庚是個強有力的統治者,他決不因有人反對而改變自己的決定。他撰寫了《盤庚》兩篇,告誡奴隸主們要和他同心同德。同時,盤庚也以強硬的口氣警告那些煽動鬧事的奴隸主,要老老實實地服從命令,否則將予以嚴懲。
在盤庚的脅迫下,奴隸主貴族被迫服從盤庚的命令,隨同盤庚遷都到了殷。初到殷時,地方荒涼,雜草叢生,生活艱難,大家都不習慣。於是,一些奴隸主貴族便趁機發難,鼓動大家遷回老家去。盤庚又召集奴隸主會議,宣讀了《盤庚》第三篇告誡,以更加強硬的語氣再次警告那些奴隸主,又一次將奴隸主們的反對壓製了下去。經過數年的反複鬥爭,隨著新國都的逐漸興建,局麵才最終穩定下來。
盤庚遷殷之後,強行推行商湯時確立的德政,加強統治,政治上出現了較為穩定的局麵,社會經濟和文化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
盤庚十分重視農業生產,除本人親自視察農田作業外,還經常命令大臣和奴隸主們監督農耕。當時的農作物禾、黍、稻、麥等已被廣泛栽培,耕田時采用合力耕種以及火耕,並已使用糞肥肥田。農業的發展使農產品有了較多的剩餘,商王命令將收割後的糧食放入倉庫中貯存,以備災年。
農作物的再生產品主要是酒類,當時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嗜酒風氣盛行。釀酒業的迅速發展,也反映了當時農業的發達程度。
園藝和蠶桑業在盤庚遷殷後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殷地處黃河中下遊地區,氣候溫和,雨量豐沛,並有廣大的桑樹種植。奴隸們采集桑葉,飼養家蠶,抽出蠶絲,使用陶製紡輪織成精美的絲、帛,供奴隸主貴族們穿戴。
盤庚遷殷之後,青銅器的製造也步入了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當時青銅作坊規模之大,冶煉青銅技術之高超,產品製作之精美,種類之複雜繁多,製造水平之純熟,都令人驚歎。
盤庚遷殷之後,驅使成千上萬的奴隸日夜趕修新國都。不久,一座規模宏大,占地廣闊的都城拔地而起。新國都中王宮部分為城市的核心,它擁有五十多座宮殿。都城外圍由人工挖成的壕溝,形成一條保護都城的水域屏障。在都城周圍是居住區和手工作坊,供平民和工匠們生活和勞作。在盤庚的嚴厲督促和廣大奴隸平民的艱辛努力之下,殷迅速建成一座十分繁榮的都市。
在至今仍舊保留下來的殷墟遺址中,還發現有大量刻於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又被稱為契(qì)文、卜辭、龜甲文字或殷墟文字。甲骨文是商代國王利用龜甲、獸骨進行占卜的記事文字,迄今已發現約十五萬片。其內容以占卜為主,但也反映了自盤庚遷殷之後至商朝末年間的祭祀、征伐、田獵、農業、畜牧、地理等社會各方麵的情況。甲骨卜辭一般很簡短,從一二字到數十字不等。甲骨文單字約有五千個左右,其中可識的約一千五百字左右,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係較為完備的文字。
盤庚遷殷,使得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社會經濟獲得了較大發展,使得商王朝一度複興。在此後的二百多年間,商朝不再遷徙國都,商人在盤庚奠定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商成為當時世界的文明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