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雖然殘酷多疑,但確實是一位治國之君。他不好聲色,不尚奢靡,張廷玉說他每次見到皇上用餐時,從不掉一顆飯粒或餅屑。他經常教育廚師要珍惜糧食,不能浪費糧食。雍正帝日夜勤於國事,很少有人與他在一起。批閱奏折累了,唯一的消閑,就是獨自飲酒、賞心或賦詩。他有一首詩,把自己描寫得十分形象逼真:
對酒吟詩花勸酒,花前得句自推敲。
九重之殿誰為友,皓月清風作契交。
可見雍正帝真正是一個孤家寡人。實際他也有朋友,其中之一就是上麵提到的張廷玉。張廷玉為人忠厚,文才出眾。記憶力又好,皇帝的詔書、諭旨多出於他的手,是雍正的得力大臣,雍正視他為自己的手腳。有一次,張廷玉病了,沒有來上朝,雍正帝對群臣說:“朕這幾天手腳不舒服,幹不了大事!”諸臣一聽齊聲說:“陛下龍體欠安,還是靜養幾日吧!”雍正帝聽後,哈哈一笑說:“朕的肱股之臣張廷玉有病,豈不是朕的手腳不舒服嗎?”群臣這才恍然大悟。
再一個是鄂爾泰。鄂爾泰為內務府郎官時,雍正帝尚是四皇子,那時正是諸皇子明爭暗鬥,爭奪太子寶座之際。雍正帝曾多次召見鄂爾泰,但每次都遭到鄂爾泰的拒絕,他說:“皇子不可外交大臣,這是祖訓。”雍正聽了此話,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高興地說:“此人竟敢以小小的郎官,遵守法製,拒見皇子。實在難能可貴”。由此,鄂爾泰在雍正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雍正帝繼位後,把他先後派往雲南、貴州、廣西等地任總督。
雲南、貴州、廣西一帶的苗、瑤、彝等少數民族的土司,曆來是世代承襲的。在當地不僅有征賦稅、攤徭役等權利,還有生殺大權,是典型的奴隸製度。有的土司更為凶殘,任意殺人,將人殺死後,還向死者家屬索要“墊刀銀”,真是可惡之極。這些土司各霸一方,控製當地財、政大權,嚴重地危害了清朝的利益。為此,雍正帝命鄂爾泰對罪大惡極的土司嚴懲不貸。
鄂爾泰接到聖旨後,立即同部下幾名將軍研究,如果派大軍硬攻,弊多利少,唯智取是最好的方法。首先他選擇牛莊土司,這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家夥,鄂爾泰派人混進土司的內部,裏應外合,一舉將其捉獲,審訊後關進大牢。鄂爾泰覺得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改土歸流”廢除土司製度,由朝廷命流官進行管理,使國家政令統一。為籠絡安撫一些較好的土司,朝廷授於他們終身製的官職,但也要有流官的控製。鄂爾泰將此策奏明聖上,雍正帝同意這個辦法。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底,特授鄂爾泰為雲南、貴州、廣西三省總督,負責推行“改土歸流”政策。
鄂爾泰接到皇帝禦旨後,立即過雲、貴、廣一帶土司進行調查分析。他認為如果要在這三省順利地推廣改土歸流的政策,必須先除掉雲南鎮源的土司。鎮源(今雲南鎮源縣)土司刀翰,為人凶狠殘暴,是這一帶的頑凶。如果先除掉他,其他土司就比較容易治理。然而刀翰的大寨設防十分堅固,易守難攻。鄂爾泰仍采取分化瓦解裏應外合的方法,首先用重金收買刀翰的親信頭目刀海做內應,然後分兵兩路一舉攻破鎮源,並殺死刀翰。攻下鎮源後,鄂爾泰在此設州縣,委派流官管理。北部烏蒙土司,得知鎮源已被攻破,十分驚慌,立即聯合鎮雄土司、泗城土司共同抗拒清軍。廣西泗城土司的軍隊還沒有到,鎮雄、烏蒙兩寨已被清軍攻下,並設置烏蒙府和鎮雄縣,安排好流官,然後揮師追擊泗城土司。泗城土司聞訊後,自知難以抵抗強大的清軍,隻好乖乖地投降。鄂爾泰將泗城土司遷出另行安排,將其北部劃給貴州,建永豐州設泗城府。接著乘得勝之師迅速地將梧州、柳州、慶遠等地一一攻下,分別設州、府、縣由流官統治。廢除了土司的奴隸製度,使苗、瑤、彝等各族百姓脫離枷鎖,在清朝的統一管理下,這些地區的社會治安穩定,百姓生活有了保障。這些地區的流官逐漸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鄂爾泰基本完成雲、貴、廣(西)三省的改土歸流後,在盤江上修建一座由20多根碗口粗的的鐵索拉起的橋,橋上鋪設木板,建有閣樓,氣勢雄偉壯觀。雍正帝得知後,命名為“庚戌橋”,以紀念鄂爾泰改土歸流的功績。
雍正帝繼位後,依然麵臨著征收賦稅的問題。他想要製定一個更為合理的既能保證皇糧、國稅不減少,又對百姓有益的新辦法。山東巡撫黃炳、直隸巡撫李維均等人提出的攤丁入畝的征稅辦法。他認為很可行,於是命李維均擬一個詳細條文,核準後頒發在全國各地推行。
“攤丁入畝”製度在浙江錢塘縣推行時,受到了以王敏、金煦為首的紳士、生員們的反對,他們集聚一千多人,將縣衙圍住,要求縣官免去“攤丁入畝”這個辦法,並威逼縣官三天後給予答複。縣官將此事上報浙江巡撫李衛字,李衛字深知“攤丁入畝”製度是經過皇帝慎重考慮後才推行的,這個辦法是限富、利民又益國之策,決不能視同兒戲,決定派兵對鬧事者進行鎮壓。三日後,王敏、金煦等人又集聚一千多人,聲勢更大,如果不停止“攤丁入畝”的實施,要砸毀縣衙,正在這時,人群亂了起來,鬧事者全被官兵包圍起來。未等官兵動手,嚇得這些人紛紛逃竄,金煦逃脫後躲在家裏不敢露麵,王敏等人被捉拿。經審訊後,李衛字將凡有官職的一律革去,關進大牢。經此鎮壓,這些富紳、生員再也不敢鬧事了,因此法又對廣大百姓是有好處的,所以後來推行得十分順利。
“攤丁入畝”方法的實施,經錢塘縣這樣一鬧,在其他地方推行反而順利多了。繼浙江後,山東、雲南、福建、陝西、甘肅、江西、湖北、江蘇、安徽等省也先後實施。乾隆繼位後,在全國範圍內繼續實施。
雍正帝為皇子時,曾在杭州湧金門見一賣字的書生,此人不僅字寫得非常好,而且談吐不凡,才華橫溢。雍正帝曾命他寫一副對聯,書生一揮而就,其中一秋字,書生竟將“火”字寫於左麵。雍正帝說:“這個秋字寫錯了。”書生舉起一名帖說:“請看,沒有寫錯!”雍正說:“你已經是秀才,為什麽不去考舉人,而在此賣字呢?”秀才說:“家貧需要養活妻子,故以賣字維持生活。”雍正聽後,命從人拿出百兩黃金說:“我做買賣賺了些錢,送給你去求取功名,是否夠用啊?”書生十分感激,連說:“夠用,夠用。”雍正笑笑說:“如果考取狀元,千萬不要忘了我呀!”說完上車走了。
書生得到這筆資助,果然連考連中,直至翰林。雍正帝繼位後,一日看到此書生的名字,想起往事,心中很高興,想到這書生果有奇才,不負朕望。立即傳旨召見,書生上殿後,雍正帝寫一“和”字,竟將“口”字寫在左邊,問書生,可認識此字。書生說:“這個字寫錯了,口字應在右邊。”雍正帝笑而不答。第二天,命書生奉旨前去浙江巡撫處報到。巡撫看過聖旨後,命書生前往湧金門賣字三年,然後再來供職。此時書生方恍然大悟。後來,這個書生無限忠於雍正帝,恪盡職守,勤勞國事,做出一番成就。
雍正元年,皇上在聖祖書中發現一道諭旨,盛讚明太祖,並尋找其後人量才授職。雍正帝看後,立即降詔明察暗訪,二年後訪得其後人朱之璉,觀其人,覺得他很不平凡,遂授予一等侯,入正白旗,令其世襲,這對緩和民族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