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節 有膽有識削三藩

  康熙皇帝在除掉鼇拜以後,就開始考慮一件大事:削平“三藩”。“藩”指的是封建王朝的屬地。康熙皇帝所要消滅的“三藩”,指的是當時駐守在雲南、貴州的平西王吳三桂、駐守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駐守在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這三個藩王原來都是鎮守遼東的邊將,後來又投降了清朝,充當了引路人,帶領清兵開進了中原地區。康熙皇帝就封他們為藩王,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

  吳三桂在鎮守雲貴地區之後,招兵買馬,擁有了10萬眾兵,他就在西南割據稱雄,做起土皇帝。他任命官吏與將領,不許朝廷幹涉,朝廷任命的雲貴兩省總督、巡撫,都要受他節製。他還利用西南豐富的礦產製造兵器,還囤積了大量火藥,製造火槍火炮。又鑿井煮鹽,用鹽與鄰省交換糧食布匹等軍需用品。耿精忠則利用沿海的有利地形,與海外私通貿易,大量走私,撈取大批金錢。尚可喜在廣東征收大量租稅,而且他性情殘暴,經常殺人取樂,毫無人性。

  康熙帝不允許皇權旁落,更不允許國家分裂。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的胡作非為,康熙皇帝早有耳聞,而且他將處理“三藩”的問題時時刻刻銘記在心上。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尚可喜自覺年老力衰,請求皇帝讓他回到遼東養老,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尚之信,繼續留鎮廣東,平南王府予以撤消。吳三桂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找來謀士商量,他也寫了奏折給皇帝,請求撤藩。耿精忠見吳三桂也寫了奏折,他也連忙上了奏折,請求撤藩。

  康熙帝在收到吳三桂、耿精忠的奏折後,立即交給郡臣商議,並且表示他打算將三個藩一塊兒撤消。不料,眾大臣之中,除了明珠、莫洛、米思翰等少數大臣同意撤藩,大多數大臣都不同意,他們害怕三藩聯合起來對抗朝廷;剛滿20歲的康熙皇帝,在明珠等大臣的支持下,他認為自己的削藩主張是正確的,就下詔批準了吳三桂、耿精忠請求撤藩的奏疏,叫他們各自返回家鄉養老,並在走以前把地方行政移交給當地的總督、巡撫。

  吳三桂怎麽也沒想到康熙真會同意他的請求。他與耿精忠聯合起來,玩弄兩麵手法:一方麵裝出畢恭畢敬的態度準備撤藩,另一方麵迅速調兵遣將準備反叛。吳三桂想出一條妙計:他找來一個30來歲的姓朱的青年,在他的兩腿上各刺了一條龍,假稱是崇禎皇帝的後代,想複興明室。吳三桂借了崇禎皇帝的名義,起兵反叛清朝。

  公元1673年11月,吳三桂終於打出“反清複明”的旗號。他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分兵兩路進攻湖南和川陝。第二年3月耿精忠在福建起兵響應,向浙江、江西發動進攻。公元1676年2月,尚之信也在廣東起兵響應,向廣西進攻,至此,三藩勾結反清,叛亂範圍擴展到雲南、貴州、福建、廣東、湖南、四川、陝西、甘肅、浙江、江西、貴州等11個省。

  三藩叛亂,江南失守的消息傳到北京,朝廷上一片混亂。那些不主張削藩的大臣們又叫嚷起來,他們主張與三藩求和。可是主張削藩的明珠、莫洛、米思翰等怎麽也不肯退讓,他們主張平定三藩的叛亂。康熙皇帝堅定了他的削藩決心,決定派八旗軍全力討伐吳三桂,堅決鎮壓叛軍。

  對耿精忠、尚之信,康熙皇帝則軟硬兼施。他一方麵派他們住在北京的兄弟前往福建和廣東進行勸說,一再表示對他們以前的行為不再追究;另一方麵,又派八旗軍去攻打他們,把他們逼得投降了。這軟硬兼施的辦法果然見效,不久,耿精忠和尚之信就投降了。三藩中平定兩藩,隻剩下了西南的吳三桂了。

  耿精忠和尚之信被降服,給吳三桂以很大打擊。但他仍不死心,在攻入湖南以後,叛軍的氣焰十分囂張,八旗軍多次未能攻下被叛軍占領的嶽州、長沙等地。康熙帝下令繼續加強正麵進攻,同時派兵繞道湖南南部深入廣西,襲擊叛軍後方。八旗軍越戰越勇,叛軍內部卻發生了動搖分化。吳三桂手下的大將林興珠、韓大任投降了清軍。

  即將覆滅的吳三桂,已經74歲了,可是他仍念念不忘他的皇帝夢。終於在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公然在衡州自稱“大周皇帝”,改元昭武,並大封偽官偽將,企圖用這種辦法給他的部將們打氣。可是,這一切都不頂用,叛軍終於抵抗不住清軍的強大攻勢,節節敗退。一天,吳三桂聽到前線戰敗的消息,心中一急,突然中風昏厥。從此吃不下飯,喝不下水。8月17日,他一命嗚呼了,結束了他醜惡的一生。

  吳三桂死後,他的部將馬寶、胡國柱草草安葬了他的屍體,就趕忙派人前往雲南接吳三桂的孫子、13歲的吳世璠(音fán)前來奔喪。吳世璠到了衡陽以後,繼承了皇位,改元洪化。然後帶著他祖父的棺材匆匆忙忙地逃離湖南,退回到雲南昆明。吳世璠逃回了雲南昆明,仍不死心,仍然同清王朝對抗。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11月,康熙皇帝派去了大將貝子章和都統賴塔,他們二人帶著勇敢、頑強的清軍攻破了昆明,吳世璠畏罪自殺。這樣曆時8年之久的三藩之亂終於完全結束了。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章泰和賴塔從雲南凱旋而歸,康熙皇帝高興得親自到蘆溝橋來迎接,君臣見麵,親親熱熱地舉行了抱見禮,這對兩位立了赫赫戰功的將軍給予了很大的安慰。由於康熙皇帝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很大,而且他的處事非常果斷,因此他避免了一場使全國再度陷入混亂和分裂的戰爭。

  康熙皇帝敢於堅持正確的意見,不聽信讒言,而且善於用兵,終於打敗了貌似強大的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保證了護祖國的統一和穩固,對於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安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