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永樂皇帝朱棣在北征途中患病,逝於榆木川(今內蒙多倫西北)。遺命把帝位傳給皇太子朱高熾。
朱高熾繼承皇位,定年號為“洪熙”。那年他47歲,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可是他隻在皇位上坐了一年,第二年便死去了,高熾的廟號為“仁宗”。把朱高熾稱為“仁宗”,這“仁”字用得確實十分恰切。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像他那樣關心百姓疾苦,體恤民生的實在不多。
朱高熾繼位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節省國庫開支,減輕全國老百姓負擔。明朝開國以後,由於朱元璋和朱棣實行了一些比較開明的政策,經濟得到複蘇,國庫也頗為殷實。但因為邊界爭執,較頻繁地進行戰爭,又加上建都北京,疏通運河等大項工程,耗費了大量的人、財、物力。還有寶船下西洋,到交趾采辦珍珠,去西域收購良馬等等費用,樣樣都要國庫開支,而最終又必然要轉嫁到老百姓的頭上。所以朱高熾登基的當天,第一道命令,就是追回鄭和的遠洋船隊,召回在交趾采辦珍珠的中使和在西域買馬的官員。對派出為皇宮進行采購、燒鑄、進貢等一切花錢的事宜,一律暫時停止,等以後整頓了再說。
朱高熾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賑濟災民。
朱高熾一當上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賑濟災民的大事。他先後下令開倉救濟了於僭、樂清、舞陽、清河、睢寧、樂亭、連城、萊蕪、蓬萊、黃岩、昌邑、邢台及河南的4州22縣的災民,使不少人免於餓死。
朱高熾做的第三件事是整頓朝政,提倡法製。朱高熾長期作太子,當時雖然不掌握政權,但冷眼旁觀,對一些大臣誰好誰壞心中有數。他做了皇帝之後,便把那些少德無才的人調開,另選德才兼備的人作大臣。如夏原吉、蹇義,人稱“蹇夏”。他還選“三楊”即楊士奇、楊榮、楊溥為內閣大學士,讓他們在自己身邊,有事便和他們商量。
清理冤案,把過去一些無辜入獄的官員放出,招回充軍到各地的官員家屬。他還下了一道詔書,大意是說:“刑罰的作用是禁暴止邪,導民於善,誅殺並不是目的。過去由於役吏對法律歪曲附會,以致造成一些冤案,朕深憫之。從今之後,一切罪罰必須依照法律來判刑。即使朕過於嫉惡,法外用刑,有關法司也可提出反對意見,一直到公允為止。今後對犯人不許使用宮刑。不是謀反的案子,不要連累家人。有的人對國事發表議論,一些壞人往往乘機誣蔑誹謗,陷人入獄。今後取消誹謗罪,有告發的一律不準。”
從朱高熾登基做的一些好事來看他倒稱得是個明君,可惜的是他體弱多病,僅僅當了十個月的皇帝便去世了。
公元1426年朱瞻基繼承父位當上了皇帝,那年他28歲。年號是“宣德”。宣宗朱瞻基也像他父親朱高熾一樣,是一個比較清明的皇帝。所以人們常把他父親仁宗的政績和他聯在一起,合稱為“仁宗之治”。這是明朝最開明的一個時期,人們常以之跟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相媲美。朱瞻基體恤民情,減稅賑災的事情是很多的,這裏舉個他試耜犁的例子。
宣德五年的清明節,宣宗文武百官到長陵和獻陵掃墓。歸途中,看到有幾個農民在田裏犁地。他當然早已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一類的《憫農詩》背得滾瓜爛熟。可是農民到底怎麽個苦法,皇帝並不真正知道。朱瞻基決定親自嚐試一下,他讓車駕停下來,自己走到農民們身邊。農民看見皇上來了,個個跪下叩頭。他讓大家起來,並親自挽起一個白發的老農夫,問道:“你推的這個,是叫犁吧!”“是!”老農恭恭敬敬地回答。“你操作一下,讓朕看看。”
兩個年輕農民走過來,拉起犁杖,老農在後邊推著,走到地頭又走回來。宣宗從老農手裏接過犁柄,對拉犁的農民說:“你們拉吧,我來推。”
宣宗看那犁杖在老農手裏,似乎不用費多大力氣。但等他親自一推才發現這東西不但沉重,而且不好駕馭,不是左右搖擺,便是鏵頭從土裏跳出來,在地麵上滑行。他用兩手拚命按著,走到地頭,胳膊酸了,汗也出來了。他鬆開手喘息著對旁邊的大臣們說:“我隻推了一下,已經不勝勞累,何況農人們要常年操作呢!農人真是太辛苦了。”
宣宗回頭吩咐太監賜給農民錢幣,對一路經過的農戶,也都給予賞賜。回宮以後,晚間躺在床上,覺得胳膊和腰腿都不舒服,爬起來走到書桌前,提筆寫了一篇《耕夫記》,告誡各地的官吏,務必體恤農民的艱苦,加以愛護。
第二天早晨起來,內監給朱瞻基送來早餐。一共是十碗,內中有燕窩、銀耳、蓮羹等貴重食品。朱瞻基想起昨天看到的農夫的辛苦和窮困,便把尚膳監的負責太監找來,對他說:“來,你把這十碗東西都吃下去,一點不許剩!”
尚膳太監不知皇帝為什麽這樣,急忙跪下叩頭說:“奴婢該死,不知皇上為何發怒?”宣宗說:“我並沒發怒,隻是嫌你太浪費了。我一個人怎麽能吃進這麽多東西,這不是白白糟蹋了嗎。以後早餐兩碗,中、晚餐各四碗。各宮也都如此。農人生產糧食不容易,朕昨天是親試了的。”
宣宗又通知尚衣監、巾帽局等負責宮中生活的衙門,裁減人員,節省開支,提倡節約。這道命令一下,引起宮中的恐惶。胡皇後找到朱瞻基,問他這是什麽意思?朱瞻基說:“朕昨天親試了犁耜,又眼見了農人的窮困生活,深感我們太奢侈了。漢文帝的服裳帳帷都是布做的,上麵也沒有文繡,曆史上稱讚他恭儉愛民。我們也應該從儉約來率身示範。”
“聽說皇上還節約了飲食。臣妾以為,國事繁重,聖躬的健康不可疏忽。”胡皇後關切地說道。宣宗起來,“試問,皇後案上的飯菜,你每天又吃下幾許呢?”胡皇後也笑了。
宣宗又說:“我們作君王的帶頭節儉,蔚為風氣,那麽全國便會仿效。這樣下來,戶口必將日繁,財賦自然也就充足了。”胡皇後讚同地點點頭,說:“好吧,這事以後不須皇上操心,便由臣妾處理好了。”
宣宗朱瞻基提倡節儉的同時還大量裁員,這是他采納塞義提出的建議,並讓他負責處理這件事。對於貪官汙吏,宣宗嚴懲不貸。宣宗善於納諫,他在位的時候,經濟繁榮發達,社會也比較安定,一些喜歡奉承的官員不斷以“明君”、“聖主”之類的話來頌揚他。宣宗聽了這些話很討厭,就時刻讓楊溥指出他的過錯,以此來勉勵自己。
朱瞻基是個愛民的好皇帝,可惜他於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患病不治,卒年才38歲。他死後葬於景陵,廟號“宣宗”。
仁宗和宣宗統治時候,吏治比較清明,並在一定程度上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從而使社會經濟得以繼續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