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人。他小時候很聰明,讀書一目十行。元朝至順年間,劉伯溫中了進士,被任命為高安丞。他作官正直無私,後來被起用當了江浙儒學副提舉,因看天下大亂,元朝將亡,便隱居在金華(今浙江金華)深山。
朱元璋攻占應天後,聽說了此人,便派劉基的好友池炎帶了厚禮去聘他,還親筆寫了一封長信。劉基經過了解,知道朱元璋的義軍和其他義軍不一樣,朱元璋是個有作為的人,這才應聘出山。他到應天後,與朱元璋徹夜長談,分析當時天下形勢,指出朱元璋應該采取的策略。
原來元末農民起義,主要有兩大體係:即紅巾軍係與非紅巾軍係。紅巾軍係又分為東西兩支。東支以小明王韓林兒和劉福通為主,郭子興朱元璋的義軍,曾作為它的分支,接受小明王封給他的官職。西支以徐壽輝和陳友諒為主,徐壽輝開始在彭瑩玉的支持下,在湖廣的蘄水(今湖北浠水)當上了皇帝,國號天完。後彭瑩玉和尚戰死,徐壽輝大權旁落,被他的部將陳友諒奪去,自稱皇帝,定國號為“漢”,年號“大義”。
非紅巾軍係也有兩部分,一是東吳的張士誠,占據長江下遊;二是僻處海隅的方國珍。
到元順帝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各地的鬥爭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北麵的小明王和劉福通經過整頓補充之後,兵分兩路,攻城略地,發展很快。西路破武關(今陝西商縣東),下商州(今陝西省商縣),進攻關中(今陝西省南部)。東路攻克了中書省東南部(今山東省北部)。後又分出一路一直打到上都(今內蒙多倫以北),又東下襲取遼陽(今遼寧遼陽),進而侵入高麗(今朝鮮)。但沒有建立鞏固的根據地,致使這些地方紅巾軍一離開,又為元軍收複。
東邊張士誠從至正十三年起兵,幾年來以平江(今江蘇蘇州)為中心,北邊占有泰州、高郵、淮安、泗州直至濟寧。南邊占有湖州(今浙江湖州)、杭州、紹興等地,領土範圍沿東海北部海岸和黃河南部海岸的一個長方形地帶。
就在這種形勢下,劉伯溫替朱元璋作了分析和策劃。他說:“我軍目前雖兵力不十分強大,處在四麵包圍之中,但北邊小明王和劉福通是友軍,替我們把元兵擋住。南邊的方國珍,地處偏僻海隅,胸無大誌,隻求自保,不會有什麽大作為,所以不足為慮。當前需要防備的乃是東西兩路。東路張士誠確有圖我之心,雖然他地處魚米之鄉,兵多糧足,野心很大,但幾年來,他貪圖安逸享樂,將士們也不願打仗,士氣萎靡不振,一時不會有大的戰事。倒是西路的陳友諒,攻克江州(今江西九江)後,雖將徐壽輝接來,仍尊為皇帝,但卻又自封為漢王。一切大權都攫取到手,日後必自作皇帝。從目前形勢看,他勢必要來圖我。因此,我軍要集中兵力布於西路,做好準備,防止陳友諒的侵擾。而對東路張士誠,應該力求緩和,不去動他,保持一個平靜的局麵,免得張士誠擾我後方,分散我軍兵務。待我軍平定西路後,揮師東下,大江以南便統歸我有了。江北的元軍也不怕,現在小明王和劉福通苦苦纏住他,到頭來勢必兩損。等到時機成熟,以我百戰之師,攻他疲敝殘旅,平定天下,何難之有?”
朱元璋連連點頭,站起身來拉著劉伯溫的手說:“伯溫先生,你真是我的‘臥龍’啊!”
至正二十年,果如劉伯溫所料,陳友諒統率水陸大軍幾十萬,從江州出發來攻應天,一度將太平占領。太平守將花雲戰死。陳友諒還派人跟張士誠聯係,約他從東攻朱元璋的後路,對朱元璋造成兩麵夾攻之勢。
為此,朱元璋召集文武官員,商討對策。官員眾說紛紜,有的主張迎頭痛擊,收複太平。有的則主張遷出應天,以避其鋒。也有少數人主張跟陳友諒妥協。會後,朱元璋向劉伯溫請教退兵之策,劉伯溫向朱元璋說:“那些主張妥協的,隻圖保自己的身家性命,這種要向敵人投降的人理應斬首。那些主張南遷北徙的,也是消極辦法,即使遷到滁州、廣德,陳友諒不會跟蹤來追嗎?至於主動出擊,去收複太平,以我目前兵力,也根本做不到!何況,我們還要防備張士誠與陳友諒聯合,襲我後路。那時我前後受敵,形勢更不堪設想。”
“那我們怎麽辦?”朱元璋問。
劉伯溫接著說:“鎮江是我們的咽喉,定要加力防守,不可鬆懈。張士誠在江東一帶雖也多次與我交鋒,但他敗多勝少,從沒占到便宜,所以從他內心講,不會願意跟我們交戰。依我看,張士誠怕我們,更怕陳友諒。因為跟我們,他還可以維持對峙的局麵;假如一旦陳友諒將我們征服,張士誠與他直接接壤,那時陳友諒乘勝進攻,張士誠怎有力量抵擋!因此我認為,在目前情況下,張士誠不會貿然出兵,但我們也必須防他乘我失利時來揀便宜,這是東路。至於對西路陳友諒,大敵當前,自應全力對付。至於對付方法,不易硬拚,而應智取。當前最好的辦法是誘使陳友諒獨自來攻。待其小勝後定會氣焰更加囂張。古人雲:‘驕兵必敗’,使其得勝我們要抓住戰機,出其不意,擊其要害,定能取勝。”
朱元璋點點頭,認為劉伯溫提的建議很好。接著二人又計議了一番,終於擬定了一個誘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