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是南宋時期一位傑出的思想家,曾被譽為“人中之龍,文中之虎”。他是永康(今四川省灌縣)人,青少年時期便喜讀兵書、研究軍事,所以有許多獨到的見解。他積極主張抗金,反對投降賣國,屈辱苟安,斥責秦檜的議和是邪議。多次上書議論時政,被當權者視為“狂怪”,一生三次被誣入獄。
公元1178年,陳亮向孝宗皇帝上奏道:“朝廷自南渡以來,仍循祖宗舊法,趙鼎等人不懂變改的道理。秦檜破壞抗戰、殘害忠良、諂媚外敵,死有餘辜……”孝宗將陳亮的奏書貼在朝堂,讓群臣過目,目的是要大臣們學習陳亮的精神,更好地為朝廷做事。但是,一些大臣對陳亮的直言快語難以接受,尋機反攻。
有一天,陳亮同幾位朋友在家飲酒閑談。因他多次上奏皇帝未見回音,心中不快,此時借著酒勁譏諷儒生們:“今世的儒生們,自命不凡,整日高談闊論什麽人性、天命,其實他們懂什麽是性命?為什麽在敵人麵前奴顏婢膝……”
不料,這些話傳到一位儒生耳中,他馬上到刑部告發,說他辱罵當朝。刑部逮捕了陳亮,斥問道:“好大膽的陳亮,竟敢辱罵本朝,圖謀不軌;快快從實招來!”陳亮據理力爭,答道:“儒生們阻撓抗戰,鼓吹苟且偷安,不是圖謀不軌,而我要求抗戰,保衛江山社稷反倒有罪?這是什麽天理王法?”
刑部審官見陳亮不認罪,命令獄卒嚴刑拷打。陳亮被打得渾身是血,仍不服軟。大理寺便以“謀為不軌”的罪名報送孝宗皇帝批準。孝宗皇帝知道陳亮的才華與眾不同,所以見到大理寺要求治罪的奏折後很生氣,說:“秀才吃醉酒說點狂話,有什麽罪?”然後孝宗將奏折撕碎扔在地上。
大理寺的官員見皇帝動了怒,哪裏還敢治陳亮的罪,隻好不情願地將他釋放。陳亮出獄以後,仍然到處演說他的政治觀點,朱熹聽到後又氣又怕,他的門徒設法誣陷陳亮。
朱熹是兩漢以來封建社會影響最大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其著有《四書集論》、《朱子遺注》等書,理學造詣極深。他以維護三綱五常為由,反對抗戰。他年輕時也讚同抗戰,中年以後則發生了變化。公元1183年三月,陳亮又被陷害入獄,但關押兩個月找不到證據,隻好再次無罪釋放。陳亮出獄後,朱熹給他寫信,勸他不要與儒生做對,要用儒道約束自己,不然得罪人太多,不會有好下場。陳亮堅持自己的主張,回信予以反擊。辛棄疾卻十分讚賞陳亮、支持陳亮。公元1188年,陳亮前往罷官的辛棄疾家探望辛棄疾。老友相見,話語投機。不論政治觀點還是學術論點完全吻合。辛棄疾的創作以詞為主,他的詞集《稼軒詞》愛國思想和戰鬥精神是其主要內容。他的詞中,大量地表現了國恥未雪,壯誌未酬的無限感慨。陳亮對辛棄疾的人品詞風,非常欽佩。
兩人談得很投機並一同遊覽鵝湖山,並且邀請朱熹出來遊玩。目的是要說服來意。可惜朱熹沒來。陳亮一直在辛棄疾處住了十來天,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陳亮走後不久接到辛棄疾寄來的詞,其中有一句把陳亮比做諸葛亮:“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陳亮也寫詞回贈:“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
陳亮雖然是“人中之龍,文中之虎”,但在軟弱無能腐敗透頂的南宋朝廷統治下,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難有用武之地。在百般無奈之中,陳亮隱居鄉間專心著書,過著清貧而充實的生活。陳亮的著作編為《龍川文集》,其學說為永康學派。他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立場對朱熹的唯心論說進行了有力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