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風起雲湧的抗金鬥爭中,嶽飛和他的“嶽家軍”戰績特別突出。“嶽家軍”是一支紀律嚴明,能征善戰,深受百姓愛戴的抗金軍隊。
嶽飛(1103~1142),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將領,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嶽飛生活的年代是在北宋被金所滅,南宋守著半壁河山不斷受到金國侵犯的時期,嶽飛把他短短的一生,都獻給了抗金鬥爭。
嶽飛字鵬舉,出生在相州湯陰(今河南省北部)一個以務農為業的家庭。少年嶽飛雖沉默少言,但誌向遠大。他隨義父周同學習武藝,研讀兵書。因為刻苦勤奮,很快練就了一身過人的本領。
公元1122年,19歲的嶽飛懷著他的少年壯誌投軍,當了一名敢死戰士。他在隊伍中初顯身手,做了小軍官,還參加過決定北宋命運的太原保衛戰。隨後,嶽飛還鄉看望母親。嶽母是一個性格堅強,深明大義的女性。她鼓勵嶽飛不要牽掛家裏,要為了那些死難的鄉親去前線抗擊金兵。嶽飛在家中逗留了一段時間,便從此踏上了報國的征程。臨行前,嶽母在嶽飛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嶽飛先後投靠過河北招撫使張所,張所部將有王彥,東京留守老將宗澤等。嶽飛參加了河北西線作戰,曾在胙(音zuò)城、汜水大破敵軍,擊退過夥同金兀術南侵的宋叛將李成。嶽飛跟隨宗澤時所受的教誨,對他日後的治軍起了一定的影響。
公元1129年,金軍舉兵南侵。宋軍丟失了江北的大片領土。金兵隨後分東、西兩路大舉過江。嶽飛在被動的局麵下孤軍奮戰,退守鍾山後以寡敵眾,斃敵數以千計。這是嶽飛在江南抗擊金兵的開端。金兵渡江後占據了建康,嶽飛領兵繼續戰鬥,自成一軍,從此開始了獨當一麵的抗金活動。
嶽飛獨自領兵後,首先取得的一次大勝利就是在牛頭山(今南京市南)設伏,大破從臨安回撤的金兀術,收複了建康,迫使金兵北退。至此,嶽飛聲望與日俱增,並被朝廷授予通、泰鎮撫使之職,地位陡然提高。
從公元1130年至1133年,嶽飛的部隊愈戰愈勇,捷報頻傳,戰鬥實力不斷增加。嶽飛的名字在百姓中已廣為傳頌。由於在南方抗金的功勞顯赫,高宗召見了嶽飛,並親筆手書“精忠嶽飛”四字,加授他為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製置使,後改神武後軍統製。至此,嶽飛已從一個普通的將領升為一個抗金大將,統領4萬人的軍隊,號稱“嶽家軍”。
公元1134年,金與其設立的傀儡政權偽齊共同南下。宋高宗與大臣們對是否北伐猶豫不決。嶽飛主動請戰,得準。這年4月19日,嶽飛第一次率軍揮師北伐,從武昌渡江,進軍郢州。北伐是嶽飛和將士們多年的願望。嶽飛麵對滔滔江麵動情地說:“這次如果不能打勝仗,我決不再渡回江南去!”全軍將士聽了群情激昂。威猛擅戰的嶽家軍一舉攻下郢州,又乘勢收複襄陽、鄧州和唐州。嶽飛率軍繼續擴大結果,一年多以後,收複了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的廣大地區。這是南宋立國以來第一次取得局部反攻的勝利。
公元1136年,嶽飛第二次北伐,攻下虢州,獲糧10萬石,降金兵數萬。進而嶽家軍在唐州大敗偽齊的部隊,直奔蔡州境內,離東京已經不遠了。嶽飛躊躇滿誌著籌劃收複北宋故都,他對將士們說:“總有一天,我要直抵黃龍,與諸君痛飲!”。
北伐戰局對南宋十分有利,但高宗卻在這時下詔,不許嶽飛率兵繼續北進。公元1137年,金國向南宋誘降。高宗本來就隻想保住自己手中的半壁河山,立刻答複說隻要金兵許和,一切條件皆可接受。並任命秦檜作右相,準備向金投降。秦檜是南宋有名的賣國求榮的奸臣,他上台後,便開始謀劃除掉嶽飛的陰謀。
嶽飛數見高宗,請求不要與金議和,再商北伐之策,並說:“金人不可信,通過與金和好來保全南宋是靠不住的。”可是,嶽飛的進諫不僅沒得到支持,還使宋高宗從此記恨於他。公元1139年,宋金達成議和。嶽飛看著自己出生入死收複的河南等地又落入了金人手中,不禁痛苦地仰天長歎。
公元1140年,金統治集團發生內訌。兀術執政後,破壞議和,集金國全部兵力向南宋撲來。宋高宗隻得派嶽飛統兵迎敵。宋、金之間在郾城展開了空前的激戰。兀術的部隊中有一隊士兵個個身穿重甲,看上去如鐵塔一般,稱“鐵浮圖(鐵塔)”。左右兩隊騎兵,三人一聯,稱“拐子馬”。兀術指揮著“鐵浮圖”、“拐子馬”向嶽家軍撲來。嶽飛命令將士手持長斧上砍敵兵,下斬馬足,頓時打亂了金兵陣勢。嶽家軍將領嶽雲、楊再興等衝入敵陣欲捉兀術。兀術拍馬而逃,待回頭看時,自己多年訓練的“鐵浮圖”、“拐子馬”已潰不成軍,死傷慘重,不禁痛哭流涕。金兀術製止不住敗退的兵士,他一邊逃,一邊不由地感歎道:“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嶽飛乘勝進軍朱仙鎮,距東京隻有45裏。就在這勝利指日可待的時候,高宗卻在秦檜的指使之下,連下12道金牌,令嶽飛撤兵。在兀術密信的指使下,秦檜和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上殺害了嶽飛父子和張憲。同時韓世宗也被罷職免官,含恨離朝。嶽飛父子死後,嶽家軍不久就解散了,抗金力量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嶽飛為恢複中原,抵抗外族侵略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鼓舞著後世之人。杭州嶽飛墓永遠受到追慕和憑吊嶽飛而修建的,而跪在墓前的秦檜夫婦隻能永遭世人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