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更密切了。從公元630年到公元894年,日本派出遣唐使共14次,每次都在100人以上,最多的一次有650人。很多日本留學生進入唐朝的最高學府國子監深造,有的在中國居住20年以上,有的留在唐朝做官。唐朝也有許多學者到日本去,其中最著名的是鑒真。
鑒真俗姓淳於,是揚州江陽人,鑒真是他出家後的法號。他生在公元688年,父親是個商人,也是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鑒真從小受父親影響,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4歲那年就出家當了和尚。
經過佛寺裏名師的指導,鑒真的佛學知識越來越豐富。後來在長安的一座佛寺裏受了具足戒(戒是佛教徒應當遵守的戒條、戒律。舉行儀式,接受師父授給的戒條,叫受戒。足具戒是僧侶的最高戒律,受具足戒表明受戒人的學問已經達到高深的程度,有了講授的資格)。由於他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品德,當他45歲的時候,已經成為名揚四海的高僧,由他授戒的門徒達到4萬多人。
當時,日本受中國影響,大力提倡佛教。他們依照唐朝修建佛寺。日本政府還決定派榮睿和普照兩位年輕的僧徒到中國學習佛學,並打算聘請中國的高僧去日本傳授戒律。
榮睿和普照在洛陽、長安學習佛法,他們聽說鑒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就想請鑒真到日本去。公元742年,榮睿、普照到揚州大明寺,拜訪鑒真,向他說明了來意,鑒真見他們這樣誠心,就問身邊的弟子:“你們有誰願意接受邀請,去日本國傳經嗎?”在場的僧侶誰也不吭聲。過了半天,一個名叫祥彥的僧徒站起來說:“日本國離我們太遠,與中國隔著茫茫大海,途中恐怕性命難保,所以不敢去。”鑒真說:“為了傳播佛法,怎麽能顧惜生命呢?你們既然都不願意去,我去吧!”僧徒見師父態度這樣堅決,都很感動,紛紛表示願意跟隨師父東渡日本。
唐朝法律規定,未經政府批準,私人是不準出國的。榮睿和普照通過宰相李林甫的哥哥、信奉佛教的李林宗的幫助,辦好了鑒真出國的手續。但是很不巧,正當他們要開船遠航的時候,浙江一帶發生海盜事件,沿海關防檢查十分嚴格。鑒真的弟子道航和如海發生糾紛,驚動了官府,沒收了他們的船隻。這次東渡沒能成行。
第二次出海,他們在海上遇到風浪,船觸礁沉沒,他們困在荒島上,後來被漁船發現救了回來。第三次、第四次也都沒有成功。
公元748年,61歲的鑒真做好了第五次東渡的準備。6月的一天夜裏,鑒真和他的弟子們登上了大船出發了。不久就遇到了大風浪。直到10月才繼續啟航。沒料到有一天船剛行到中午,海麵上突然刮起暴風。風越刮越大,浪越來越高,黑雲遮天,狂風怒吼。船上的人,一個個頭暈無力,嘔吐不止,隻有船夫還能勉強支持。船上的淡水用完了,隻好喝海水,喝後腹脹難忍。他們一連在海上漂了14天,船終於靠岸了。上了岸才知道已經到了海南島最南端的振州。
不幸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了。先是榮睿因旅途顛簸,患病去世。接著,鑒真因為南方暑熱,得了眼病,雙目失明。不久,跟隨鑒真多年的弟子祥彥也去世了。這一係列的打擊和挫折,並沒有嚇倒鑒真。相反,他東渡的決心更加堅定了。公元751年春天,鑒真回到揚州,又著手準備第六次東渡。
公元753年10月,日本第10次“遣唐使”準備回國了。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備真備,以及跟他們一起回國的晃衡等,一起來到揚州延光寺拜訪鑒真,並再一次邀請他東渡。年已六旬的鑒真滿口答應。他為了避免官府的阻攔,讓遣唐使的船先離開揚州,約定在黃泗浦會合。10月19日,鑒真等乘小船出發,隨行的有思托和普照等弟子共24人。四條遣唐使船於11月15日時啟航。鑒真開始了第六次東渡。
經過兩個多月的艱難航行,鑒真所乘的船抵達日本九州島,東渡終於成功了。這時鑒真已經66歲了。
公元754年,鑒真一行到達日本首都奈良,受到了熱情接待,住進東大寺。鑒真的到來,震動了日本各界,他們從早到晚前來拜謁慰問。奈良城的街道房屋極象長安城,鑒真感到十分親切。
日本天皇把全國傳授戒律的大權托付給鑒真。並授給他“傳燈大法師”的法號。鑒真在東大寺的佛前設起了戒壇,興盛大授戒儀式。天皇、皇後、皇太子依次登雲受戒。從此以後,不論什麽人,如果沒有經指定的戒壇受戒,就不能取得僧籍。
鑒真在日本天皇賜給他的一塊宅地上建造了一座新寺院,叫做“唐招提寺”。他親自參加唐招提寺的建築,整個建築結構精巧,布局合理,氣勢雄偉,反映了唐朝建築的特點,遺留下來最宏偉的建築物,對日本寺院建築影響很大。從此,鑒真就在唐招提寺中講律授戒。唐招提寺成為當時日本最有影響的寺院。
鑒真東渡日本不但傳播了中國的佛學和授戒製度,而且把當時最成熟的唐代文明介紹給日本。鑒真精通醫學,他帶去了許多藥方,還親自給人看病,傳授中草藥知識。他還帶去中國的繡像、雕像、畫像、書貼等,對日本的美術界很有影響。
鑒真在日本度過了10個春秋,為中日兩國的友誼和兩國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公元763年,76歲的鑒真在奈良病逝了。日本朋友將他葬在唐招提寺,並且世世代代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