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七節 玄奘西行取經

  自從李世民征服東突厥以後,西域各族人和亞洲許多國家的人,不斷來到長安。在這一時期,我國高僧玄奘和尚也通過西域各國到天竺去。

  玄奘是長安大慈恩寺的和尚,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音ɡōu))氏人。原來姓陳,叫。玄奘對佛教文化做出了空前的貢獻。十三歲那年,他出家做和尚,就認真研究佛學。後來到處拜師學習,很精通佛教經典。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也就是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年,玄奘27歲。他對佛經有些疑問解釋不了,便想到佛教發源地去學習考察。

  佛教最早起源於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教傳於印度以後,迅速盛行起來,西漢時期傳到中國。唐朝人信奉佛教的也不少。

  唐太宗對佛教采取一定的限製措施,不準僧人隨便西去學經。玄奘向有關衙門申請通行證沒得到批準,但他並不氣餒,慢慢尋找機會。這年秋天,長安一帶農田受災,朝廷允許百姓外出謀生,27歲的玄奘認為機會來了,夾在災民之中,出了長安城,開始了艱難漫長的西行之路。

  玄奘走到涼州(今甘肅武威)再往西走,沒有通行證過不去關卡。涼州是西域各國與內地聯係的必經要道,都督李大亮對過關人員盤查嚴格,他聽說唐朝僧人玄奘要出關到西域取經學法,便把他找來,命令他返回長安,不然就抓起來遣送回去。

  這點困難根本嚇不倒玄奘,明過關不行就暗闖關。涼州佛寺慧威法師被玄奘的才華和求學的精神所感動,派兩名徒弟陪著玄奘於夜晚過關,來到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

  涼州都督不知怎麽得到玄奘已過關西去的消息,立即向瓜州等地發了追捕玄奘的通牒,牒文措辭嚴厲:有僧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縣,宜嚴候捉。

  瓜州刺史獨孤達信,信仰佛教,尊重僧人,他沒有抓玄奘,讓他快些離去。玄奘在瓜州寺廟門口,碰見一位西域來進香的老人,談起西行之事,老人說:“西去路遙,道路險峻。還要經戈壁沙漠,幾百裏全是沙海,沒有人煙,法師孤身一人,太危險了!”玄奘說:“貧僧立誓西行,決不東退一步。即使途中亡故,亦不後悔!”

  老人對玄奘油然而生敬意,竟然將自己騎的馬送給他。深情地說:“你別看這匹馬有些老了,但腳力還行,它曾15次往返戈壁大沙漠,道路熟,就送給你用吧!”

  玄奘大喜過望。一位素不相識的人居然贈送如此貴重實用的交通工具,真是雪中送炭。他千恩萬謝謝過老人之後,騎上老馬繼續西行。玄奘離開瓜州,天已黃昏,走夜路也不畏懼,到了夜半時分,來到疏勒河邊,抬頭遠眺,高聳雲間的玉門關依稀可見。河麵無橋,他隻好拽著韁繩,讓馬把他拖過了河。

  天亮以後,玄奘不敢上路,怕被官府發現,隻好藏在森林中,等到天黑再行。

  這一天,走到玉門關外第一座烽火台下,被守兵發現,捉住交給校尉王祥。王祥信仰佛教,不僅沒將玄奘遣送回長安,而且告訴他一條小路,可躲過兩座烽火台,直達第四座烽火台。這座烽火台守將叫王伯隴,是王祥本家哥兄弟,王祥給伯隴寫了封信,讓他照顧玄奘。

  這條小路很少有人行走,許多地段荊棘叢生,灌木交錯,玄奘隻好在荊棘林中穿行,夜裏太疲乏需要睡覺時,他就把行李往草地上鋪,躺在上麵睡,清晨醒來,身上、行李上全是霜。偌大的密林荒野中,隻有玄奘一人一馬,但他不畏艱難,披荊斬棘走了兩天,來到了第四座烽火台。

  王伯隴見信後,對玄奘很熱情,送給他一個羅盤,可在沙漠中指示方向。並告訴他繞過第五府烽火台的小路。玄奘告別王伯隴,走小路繞過第五座烽火台,來到戈壁沙漠邊緣的野馬泉,裝滿一皮囊水,進入茫茫無際的沙漠。

  沙漠中晚秋的氣候溫差特別大,白天像烈日炎炎的盛夏,夜晚似寒風凜凜的嚴冬。玄奘牽著馬在沙漠中走了兩天,又不小心將皮囊中的水灑光了,而且還要七八天才能出去沙漠,沒水根本不行,玄奘隻好掉轉馬頭往回走,想去野馬泉再裝水。走了一段路,想起自己的誓言:不到天竺國(即印度國)不後退一步,於是又回轉馬頭,繼續西行。

  玄奘又走了兩天,渴累交加,昏倒在沙地上。午夜時,被凍醒,又爬起來趔趔趄趄地趕路。走了一程,老馬突然一聲長嘯,然後掙脫玄奘之手獨自向前飛奔。玄奘大吃一驚,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使老馬失常。他急忙在後麵追趕,追了一陣,老馬忽然停住,玄奘跑過來一瞧,原來,老馬找到一泓清泉!玄奘趴在泉邊,與馬共飲,喝飽之後,裝滿皮囊,再往前走,有了力氣,又走了五天,終於走出戈壁大沙漠,來到伊吾(今新疆哈密)。

  伊吾西部不遠處還有個高昌國(國都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一帶)。國王叫典文泰,對佛教非常虔誠,聽說唐朝一位僧人來到伊吾,便派人到伊吾把玄奘接到交河,研討佛經,曲文泰送給玄奘一些衣物、30匹馬,又派25人護送,並且給西方24個國王寫信,請求他們給玄奘以方便。使玄奘萬分感動,更堅定了西去學經的決心。

  玄奘一行走到天山支脈淩山時,遇到雪崩,陪同的人有幾位不幸身亡,有的人嚇跑了,隻剩下八九個人。玄奘毫無退縮之意,跋涉七天,翻過7000米高的雪山,輾轉許多國家,來到鐵門關(今阿富汗巴達克山),把高昌國陪行的人打發回去,自己孤身前行,克服數不盡的艱險,到達迦濕彌羅(今克什米爾),共曆時十餘多月時間。

  玄奘在天竺國訪問了數百座寺院,同僧人探討佛經,一晃十幾年過去,開始時以學習為主,後來則以講學為主。

  有一次,摩謁陀國烏萇王朝國王戒日,在曲女城召開研討佛經辯論會,請玄奘主持,來了18國的國王和五六千名僧侶,主動來的老百姓有5萬多人,聽玄奘主講《破惡見論》,連講18天,沒有一人反駁他的觀點,由此名聲遠揚。

  貞觀十七年春,離開長安17年之久的玄奘開始啟程回返大唐。他收集了657部經書和熱帶、亞熱帶的樹木花草種子,以及戒日王送他的大象、馬匹,還有護送人員,一起上路。

  玄奘幾乎走到每個地方,都有人請他講經,第二年秋天,才走到於闐(今新疆和田)。他不知唐朝廷是否還治他的私自出國之罪,就把這17年的簡況寫了表文托人捎至長安給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看了表章不僅沒怪罪他,反而很高興,親寫敕文,讓玄奘速來長安見麵。此時的玄奘,今非昔北,各地見到太宗皇帝的敕文以後,對他熱情迎送,當做功臣對待。

  正在洛陽的唐太宗,對玄奘的壯舉十分讚賞,在洛陽行宮接見了玄奘。玄奘把他遊曆西域的經曆向太宗作了詳細的匯報。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終於回到闊別近19年的長安,走時27歲,回來已經45歲。玄奘和尚百折不撓的取經事跡,轟動了長安人民。

  唐太宗李世民對玄奘西行曆遊諸國的見聞頗感興趣,讓他詳細記錄下來。玄奘就把他所經曆的110個國家的地理環境、風俗人情、曆史及現狀、土特產品以及傳說故事等一一口述後,讓徒弟們記錄成一部《大唐西域記》。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