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鎮,總麵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度4米左右,疊壓著4個文化層,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3000年。遺址是1973年被發現的,經兩期發掘,合計麵積2800平方米,出土文物6700餘件,為研究農業、畜牧、建築、紡織、藝術等學科和中國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被命名為河姆渡文化。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四明山麓,姚江北岸。由兩大部分組成:建築麵積3200平方米的遺址陳列館和占地麵積23000平方米的以遺址考古現場重建、“幹欄式”建築複原及室內外先民生產、生活場景再現為主體內容的遺址現場館,是“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浙江省文明博物館”、“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了館名。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東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文化特征具有濃鬱的江南水鄉地域特色,在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形成過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