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李白

  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譯詩”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裏遊憩,而今鳳凰鳥已經飛走了,隻留下這座空台,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停。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宮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於古墳中,化為一抔黃土。我站在台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天上的浮雲隨風飄蕩,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賞析”李白所寫的七律不多,此詩則是太白詩中的名篇。

  李白受讒,被賜金放還後,心係長安,也希望自己能見用於世。南遊金陵,登鳳凰台,見景生情。詩中既抒發了詩人被邪惡勢力排斥、誌不得伸的愁苦,又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黑暗勢力的譴責。

  詩的前四句寫眼前之景,後四句借寫山水而抒發詩人內心的憂憤:鳳凰台上,曾經飛集鳳凰,如今鳳去台空,隻有滾滾長江,終古奔流。三國時吳都的繁華,已埋沒在荒草幽深的路徑中;晉代在金陵居住的豪門大族,也都已變成一堆堆古墳。這前四句,李白著意描繪、渲染了一種荒涼破敗的景象,為下四句烘托一種深沉憂鬱的氣氛。

  後四句,詩人先寫遠眺金陵:三山一半被雲霧遮在天外,江中的白鷺洲把江水一分為二。寫出了登臨所見的若隱若現、如有還無的景象,但接著詩人的筆鋒陡然一轉,抒發起內心的憂憤來:邪惡勢力包圍著君王,正如浮雲遮日。詩人登高不見長安,心中充滿了淒哀。

  後人曾說此詩是李白模仿崔顥《黃鶴樓》之作。就藝術上說,二詩是難分伯仲的,李白絕不是在“東施效顰”。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