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十二節 司空曙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懷惜共傳。

  雲陽,縣名,縣治在今陝西涇陽縣西北。韓紳,《全唐詩》注:“一作韓升卿。”韓愈四叔名紳卿,與司空曙同時,曾在涇陽任縣令,可能即為其人。

  這是首惜別詩,但一開始卻從上次的別離說起,接寫此次相會,然後才寫到敘談和惜別,描寫曲折,富有情致。

  上次別後,已曆數年,山川阻隔,相會不易,其間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為相會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發出此次相見時的“疑夢”和惜別的感傷心情來,首聯和頷聯,恰成因果關係。江海,指上次的分別地,也可理解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遙遠。幾度,幾次,此處猶言幾年,下文的“問年”,正與此呼應。

  “乍見”二句是傳誦的名句,人到情極處,往往以假為真,以真作假。久別相逢,乍見以後,反疑為夢境,正說明了上次別後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會不易。假如別後沒有牽情,相逢以後便會平平淡淡,不會有“翻疑夢”的情景出現了。“翻疑夢”,不僅情真意切,而且把詩人欣喜、驚奇的神態表現得維妙維肖,十分傳神。即使說久別初見時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態,盡見於三字之中,也是不為過的。杜甫《羌村三首》雲:“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是寫亂離中回家後和妻子兒女相見時的心情。“乍見”二句,和杜詩的用意相仿。“乍見”,不僅是說剛剛相見,而且還含有出乎意料、突然相見的意思。由於別後相會不易,所以見後才喜極生悲;由於別後時間隔得太長,所以相見以後才互問年齡。“各問年”,不僅在感歎年長容衰,也在以實證虛,說明“翻疑夢”的境真情真。

  頸聯和尾聯接寫深夜在館中敘談的情景。相逢已難,又要離別,其間千言萬語,不是片時所能說完的,所以詩人避實就虛,隻以景象渲染映襯,以景寓情了。寒夜裏,一束暗淡的燈火映照著蒙蒙的夜雨,竹林深處,似飄浮著片片煙雲。孤燈、寒雨、浮煙、濕竹,景象是多麽淒涼。詩人寫此景正是借以渲染傷別的氣氛。其中的孤、寒、濕、暗、浮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僅渲染映襯出詩人悲涼暗淡的心情,也象征著人事的浮遊不定。二句既是描寫實景,又是虛寫人的心情。

  結處表麵上是勸飲離懷,實際上卻是總寫傷別。用一“更”字,就點明了即將再次離別的傷痛。“離懷惜共傳”,在慘淡的燈光下,兩位友人舉杯勸飲,表現出彼此珍惜情誼和戀戀不舍的離情。惜,珍惜。詩人用在此處,自有不盡的情意。綜觀全詩,中四句語極工整,寫悲喜感傷,籠罩寒夜,幾乎不可收拾。但於末二句,卻能輕輕收結,略略衝淡。這說明詩人能運筆自如,具有重抹輕挽的筆力。

  (孫其芳)

  金陵懷古

  司空曙

  輦路江楓暗,宮庭野草春。

  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

  金陵(今江蘇南京)從三國吳起,先後為六朝國都,是曆代詩人詠史的重要題材。司空曙的這首《金陵懷古》,選材典型,用事精工,別具匠心。

  前兩句寫實。作者就眼前所見,選擇兩件典型的景物加以描繪,著墨不多,而能把古都金陵衰敗荒涼的景象,表現得很具體,很鮮明。輦路即皇帝乘車經過的道路。想當年,皇帝出遊,旌旗如林,鼓樂喧天,前呼後擁,該是何等威風!如今這景象已不複存在,隻有道旁那飽覽人世滄桑的江楓,長得又高又大,遮天蔽日,投下濃密的陰影,使荒蕪的輦路更顯得幽暗陰森。“江楓暗”的“暗”字,既是寫實,又透露出此刻作者心情的沉重。沿著這條路走去,就可看到殘存的一些六朝宮苑建築了。“台城六代競豪華”,昔日的宮庭,珠光寶氣,金碧輝煌,一派顯赫繁華,更不用說到了飛紅點翠、鶯歌燕舞的春天。現在這裏卻一片淒清冷落,隻有那野草到處滋生,長得蓬蓬勃勃,好象整個宮庭都成了它們的世界。“野草春”,這“春”字既點時令,又著意表示,點綴春光的唯有這萋萋野草而已。這兩句對偶整齊,輦路、宮庭與江楓、野草形成強烈對照,啟發讀者將它的現狀與曆史作比較,其盛衰興亡之感自然寄寓於其中。

  接下去,筆鋒一轉,運實入虛,別出心裁地用典故抒發情懷。典故用得自然、恰當,蘊含豐富,耐人尋味。

  先說自然。庾開府即庾信,因曾官開府儀同三司,故稱。庾信是梁朝著名詩人,早年在金陵做官,和父親庾肩吾一起,深受梁武帝賞識,所謂“父子東宮,出入禁闥,恩禮莫與比隆”。詩人從輦路、宮庭著筆來懷古,當然很容易聯想到庾信,它與作者的眼前情景相接相合,所以是自然的。

  再說恰當。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間,梁為西魏所亡,遂被強留長安。北周代魏後,他又被迫仕於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後死於隋文帝開皇元年。他經曆了北朝幾次政權的交替,又目睹南朝最後兩個王朝的覆滅,其身世是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動亂變化的。再說他長期羈旅北地,常常想念故國和家鄉,其詩賦多有“鄉關之思”,著名的《哀江南賦》就是這方麵的代表作。詩人的身世和庾信有某些相似之處。他經曆過“安史之亂”,親眼看到大唐帝國從繁榮的頂峰上跌落下來。安史亂時,他曾遠離家鄉,避難南方,亂平後一時還未能回到長安,思鄉之情甚切。所以,詩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傷曆史上六朝的興亡變化,又借以寄寓對唐朝衰微的感歎,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園之思、身世之感在內,確是貼切工穩,含蘊豐富。“傷心”二字,下得沉重,值得玩味。庾信曾作《傷心賦》一篇,傷子死,悼國亡,哀婉動人,自雲:“既傷即事,追悼前亡,惟覺傷心……”以“傷心”冠其名上,自然貼切,而這不僅概括了庾信的生平遭際,也寄托了作者對這位前輩詩人的深厚同情,更是他此時此地悲涼心情的自白。

  這首詩寥寥二十字,包蘊豐富,感慨深沉,情與景、古與今、物與我渾然一體,不失為詠史詩的佳作。

  (徐定祥)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係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隻在蘆花淺水邊。

  這首詩寫江村眼前情事,但詩人並不鋪寫村景江色,而是通過江上釣魚者的一個細小動作及心理活動,反映江村生活的一個側麵,寫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釣罷歸來不係船”,首句寫漁翁夜釣回來,懶得係船,而讓漁船任意飄蕩。“不係船”三字為全詩關鍵,以下詩句全從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點明“釣罷歸來”的地點、時間及人物的行動、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時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經疲倦,該睡覺了,因此連船也懶得係。但是,不係船能安然入睡嗎?這就引出了下文:

  “縱然一夜風吹去,隻在蘆花淺水邊。”這兩句緊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麵的問題。“縱然”、“隻在”兩個關聯詞前後呼應,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進一層:且不說夜裏不一定起風,即使起風,沒有纜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長滿蘆花的淺水邊,又有什麽關係呢?這裏,詩人並沒有刻畫幽謐美好的環境,然而釣者悠閑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寧靜優美的景色躍然紙上。

  這首小詩善於以個別反映一般,通過“釣罷歸來不係船”這樣一件小事,刻畫江村情事,由小見大,就比泛泛描寫江村的表麵景象要顯得生動新巧,別具一格。詩在申明“不係船”的原因時,不是直筆到底,一覽無餘,而是巧用“縱然”“隻在”等關聯詞,以退為進,深入一步,使詩意更見曲折深蘊,筆法更顯騰挪跌宕。詩的語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詩情畫意的幽美意境十分和諧。

  (吳小林)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司空曙和盧綸都在“大曆十才子”之列,詩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從這首詩,尤其是末聯“平生自有分(情誼),況是蔡家親(羊祜為蔡邕外孫,因稱表親為蔡家親)”,可以看見他倆的親密關係和真摯情誼;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涼。據《唐才子傳》卷四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為“性耿介,不幹權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這首詩正是作者這種境遇的寫照。

  前四句描寫靜夜裏的荒村,陋室內的貧士,寒雨中的黃葉,昏燈下的白發,通過這些,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活畫麵。這畫麵充滿著辛酸和悲哀。後四句直揭詩題,寫表弟盧綸來訪見宿,在悲涼之中見到知心親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雲《詩境淺說》說,這首詩“前半首寫獨處之悲,後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為律詩一格”。從章法上看,確是如此。前半首和後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總的傾向是統一於悲。後四句雖然寫“喜”,卻隱約透露出“悲”;“愧君相見頻”中的一個“愧”字,就表現了悲涼的心情。因之,題中雖著“喜”字,背後卻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發,互相映襯,使所要表現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藝術效果。

  比興兼用,也是這首詩重要的藝術手法。“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不是單純的比喻,而是進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來烘托氣氛,特別富有詩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樹之落葉來比喻人之衰老,是頗為貼切的。樹葉在秋風中飄落,和人的風燭殘年正相類似,相似點在衰颯。這裏,樹作為環境中的景物,起了氣氛烘托的作用,類似起興。自從宋玉《九辯》提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風落葉,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氣氛,“黃葉樹”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緒。比興兼用,所以特別富有藝術感染力。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雲:“韋蘇州曰:‘窗裏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三詩同一機杼,司空為優:善狀目前之景,無限淒感,見乎言表。”其實,三詩之妙,不隻是善於狀景物,而且還善於設喻。司空曙此詩頷聯之所以“為優”,在於比韋應物、白居易詩多了雨景和昏燈這兩層意思,雖然這兩層並無“比”的作用,卻大大加強了悲涼的氣氛。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說:“雨中‘’燈下雖與王摩詰相犯,而意境各自不同,正不為病。”王維《秋夜獨坐》:“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這兩句純屬白描,是賦體,並不兼比;不僅意境不同,手法亦自有別。馬戴《灞上秋居》:“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語雖近似司空曙,但手法也並不一樣,這裏隻寫灞上秋居漂泊異鄉孤獨寂寞的情景,不曾以樹喻人,沒有比的意思。司空曙“雨中”、“燈下”兩句之妙,就在於運用了興而兼比的藝術手法。

  (林東海)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