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遙聞精舍鍾,泊舟微徑度深鬆。
青山霽後雲猶在,畫出西南四五峰。
唐代詩中有畫之作為數甚多,而這首小詩別具風味。恰如劉熙載所說:“畫出者必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筆,為餘筆所拱向……善書者必爭此一筆。”(《藝概·書概》)此詩題旨在一“望”字,而望中之景隻於結處點出。詩中所爭在此一筆,餘筆無不服務於此。
詩中提到雨霽,可見作者登山前先於溪上值雨。首句雖從天已放晴時寫起,卻饒有雨後之意。那山頂佛寺(精舍)的鍾聲竟能清晰地達於溪上,俾人“遙聞”,不與雨浥塵埃、空氣澄清大有關係嗎?未寫登山,先就溪上聞鍾,點出“柏林寺”,同時又逗起舟中人登山之想(“遙聽鍾聲戀翠微”)。這不是詩的主筆,但它是有所“拱向”(引起登眺事)的。
精舍鍾聲的誘惑,使詩人泊舟登岸而行。曲曲的山間小路(微徑)緩緩地導引他向密密的鬆柏(次句中隻說“鬆”,而從寺名可知有“柏”)林裏穿行,一步步靠近山頂。“空山新雨後”,四處彌漫著鬆葉柏子的清香,使人感到清爽。深林中,橫柯交蔽,不免暗昧。有此暗昧,才有後來“度”盡“深鬆”,分外眼明的快意。所以次句也是“拱向”題旨的妙筆。
“度”字已暗示窮盡“深鬆”,而達於精舍——“柏林寺”。行人眼前豁然開朗。迎入眼簾的首先是霽後如洗的“青山”。前兩句不曾有一個著色字,此時“青”字突現,便使人眼明。繼而吸引住視線的是天宇中飄颻的雲朵。“霽後雲猶在”,但這已不是濃鬱的烏雲,而是輕柔明快的白雲,登覽者怡悅的心情可知。此句由山帶出雲,又是為下句進而由雲襯托西南諸峰作了一筆鋪墊。
三句寫山,著意於山色(青),是就一帶山脈而言;而末句集中刻劃幾個山頭,著眼於山形,給人以異峰突起的感覺。峰數至於“四五”,則有錯落參差之致。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崢嶸的山峰猶如“畫出”。不用“襯”字而用“畫”字,別有情趣。言“襯”,則表明峰之固有,平平無奇;說“畫”,則似言峰之本無,卻由造物以雲為毫、蘸霖作墨、以天為紙即興“畫出”,其色澤鮮潤,猶有剛脫筆硯之感。這就不但寫出峰的美妙,而且傳出“望”者的驚奇與愉悅。
這才是全詩點睛之筆。隻有經過從溪口穿深林一番幽行之後,這裏的畫麵才見得特別精彩;隻有經過登攀途中的一番情緒醞釀,這裏的發現才令人尤為愉快。因而這裏的“點睛”,有賴前三句的“畫龍”。用劉熙載的話說,那就是,詩人“爭”得這一筆的成功,與“餘筆”的配合是分不開的。
(周嘯天)
聽鄰家吹笙
郎士元
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牆外是誰家。
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通感”是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的一種修辭手法。這首《聽鄰家吹笙》,在“通感”的運用上,頗具特色。
這是一首聽笙詩。笙這種樂器由多根簧管組成,參差如鳳翼;其聲清亮,宛如鳳鳴,故有“鳳吹”之稱。傳說仙人王子喬亦好吹笙作鳳凰鳴(見《列仙傳》)。首句“鳳吹聲如隔彩霞”就似乎由此作想,說笙曲似從天降,極言其超凡入神。具象地寫出“隔彩霞”三字,就比一般地說“此曲隻應天上有”(杜甫)、“如聽仙樂耳暫明”(白居易)來得高妙。將聽覺感受轉化為視覺印象,給讀者的感覺更生動具體。同時,這裏的“彩霞”,又與白居易《琵琶行》、韓愈《聽穎師彈琴》中運用的許多摹狀樂聲的視覺形象不同。它不是說聲如彩霞,而是說聲自彩霞之上來;不是摹狀樂聲,而是設想奏樂的環境,間接烘托出笙樂的明麗新鮮。
“不知牆外是誰家”,對笙樂雖以天上曲相比擬,但對其實際來源必然要產生懸想揣問。詩人當是在自己院內聽隔壁“鄰家”傳來的笙樂,所以說“牆外”。這懸揣語氣,不僅進一步渲染了笙聲的奇妙撩人,還見出聽者“尋聲暗問”的專注情態,也間接表現出那音樂的吸引力。於是,詩人動了心,由“尋聲暗問‘吹’者誰”,進而起身追隨那聲音,欲窺探個究竟。然而“重門深鎖無尋處”,一牆之隔竟無法逾越,不禁令人於咫尺之地產生“天上人間”的悵惘和更強烈的憧憬,由此激發了一個更為絢麗的幻想。
“疑有碧桃千樹花”。以花為意象描寫音樂,“芙蓉泣露香蘭笑”(李賀)是從樂聲(如泣如笑)著想,“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是從曲名(《梅花落》)著想,而此詩末句與它們都不同,仍是從奏樂的環境著想。與前“隔彩霞”呼應,這裏的“碧桃”是天上碧桃,是王母桃花。灼灼其華,竟至千樹之多,是何等繁縟絢麗的景象!它意味著那奇妙的、非人世間的音樂,宜乎如此奇妙的、非人世間的靈境。它同時又象征著那笙聲的明媚、熱烈、歡快。而一個“疑”字,寫出如幻如真的感覺,使意象給人以飄渺的感受而不過於質實。
此詩三句緊承二句,而四句緊承三句又回應首句,章法流走回環中有遞進(從“隔彩霞”到“碧桃千樹花”)。它用視覺形象寫聽覺感受,把五官感覺錯綜運用,而又避免對音樂本身正麵形容,單就奏樂的環境作“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幻想,從而間接有力地表現出笙樂的美妙。在“通感”運用上算得是獨具一格的。
(周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