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隻是一個傳說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我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但是,曆史上是否真有梁祝其人其事呢?
否定有梁祝其人其事的人認為:梁祝和《白蛇傳》、《牛郎織女》、《孟薑女》都一樣,隻是中國的一個民間故事,後來又編成戲劇。盡管戲劇和故事都很感人,但是畢竟是傳說,因此事實上並不存在梁祝其人其事。
進而言之:梁祝死後難道真的能化蝶?孟薑女怎麽能哭倒長城?至於織女和白娘子一個是天女、一個是白蛇所化,這很明顯是傳說。
曆史上的梁祝事件
有眾多權威專家學者考證曆史上確實真實存在過,而且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是曆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並有眾多曆史資料及文物古跡可供佐證。
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鎮,故裏遺址現有梁祝墓、梁莊、祝莊、馬莊、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裏相送故道、曹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眾說“梁祝”的發生年代
研究“梁祝”是否有其人其事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曆史上有些認真的學者進行了研究探索。但是即使持有梁祝其人其事的觀點的人,對它們的發生年代還有東晉、明代兩種不同說法。
持祝英台為明代人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焦循曾親眼看見山東嘉祥縣明人為祝英台所刻的碣石拓片,再加上明人有傳奇《同窗記》,演的正是明代的事。
然而這種說法有站不住腳的地方,因為據元代鍾嗣成《錄鬼簿》所記,元曲大家白仁甫有《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的劇目。從元代再往前探索,北宋蘇東坡的詞集《東坡樂府》有詞牌《祝英台近》,以後辛棄疾、吳文英均有詞作,據此又可以推斷,早在北宋時就已有祝英台故事流傳。
梁祝究竟是晉代人,還是明代人,由於都沒有史書記載作依據,因而誰都難以斷定。
近來,江蘇某報還刊登了一篇短文,說祝英台本是明代俠女,梁山伯是明朝書生,兩人本來毫無關係。隻是祝英台生前為民造福,死後人們為她安葬,在挖掘墓穴時發現了梁山伯墓,就把他們葬在一起,才演出“梁祝”故事來的。這則“軼聞”曾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可惜它沒有說明來源,因此無法進一步探索此說的真假。
閱讀點擊
《梁山伯與祝英台》與《白蛇傳》、《孟薑女》、《牛郎織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其中,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