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釋譯”
在我方的力量還不足以戰勝敵方之時,應該避其鋒芒,間接地削弱它的氣勢。這就必須運用以柔克剛的戰術取勝。
“心得”
“釜底抽薪”計的思想淵源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尉繚子》。該書《戰威第四》說:民之所以戰者,氣也;“氣實則鬥,氣虛則走”,“講武料敵,使敵之氣失而師散,雖形全而不為之用,此道勝也”。
這些話的意思是:部隊作戰依靠的是勇氣,士氣旺盛就敢於戰鬥,士氣喪失就會潰敗而逃。講究武器裝備,判明敵情,設法促使敵人喪失勇氣而使軍心渙散,敵軍雖然形式上看似完整實則無法作戰,這就是靠政治謀略取勝。
《尉繚子》在這裏提出了一個采用某種謀略以削弱敵方的氣勢和鬥誌,然後戰而勝之的策略思想。後世提出的“釜底抽薪”計,應當說,正是在這種策略思想的基礎上發展和形成起來的。
繼《尉繚子》之後,先後提出或提到類似思想的,有西漢《淮南鴻烈》:“故以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東漢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北齊史學家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至明代以後,在更多的書麵語言中都出現了“釜底抽薪”這一更為言簡意賅的語言。
如明代嘉靖年間戚元佐《議處宗潘疏》:“諺雲: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清代吳敬梓著《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個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隻消派個人去,把告狀的安撫住了,眾人遞個攔詞,便歇了。”可見,明清以後,“釜底抽薪”已成為廣泛使用的民間詞語,其策略思想已被應用於許多場合。
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
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向晦入宴息。
“釋譯”
借敵方內部混亂之機,利用它虛弱而又沒有主見的弱點,迫使敵人順從於我方的意誌,就像人們順從天時而作息一樣。
“心得”
“渾水摸魚”一詞,起初可能是漁民們從捕魚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一句經驗性俗語,後來逐漸被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甚至被兵家和軍事指揮員們用來作為表述某種軍事謀略的軍事術語。其本意是,把水弄混濁了,魚兒就會暈頭轉向,到處亂竄,此時乘機摸捉,往往易於得手。比喻乘混亂之機,謀取某種意外的利益。在軍事上指有意給敵方製造混亂,或乘敵方混亂之機,一舉消滅敵人,奪取勝利。在戰場上,冒充敵人而蒙混過關是此計常見的一種方法。
東漢時,光武帝劉秀是一位很有韜略的政治家。在其未登基前,曾在河北一帶與王朗大戰20多日,最後攻破邯鄲,殺死王朗,取得戰爭的勝利。當時,王朗在邯鄲稱王,實力雄厚。劉秀不敢正麵與王朗交鋒,就帶著少數親信來到薊州。恰遇薊州兵變,響應王朗,捉拿劉秀。劉秀無奈,倉皇出城南逃。
劉秀一行逃到饒陽,已饑疲不堪。此時,劉秀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虎口求食的辦法:冒充王朗的使者哄騙驛站的飯吃。眾人裝扮一番,就以王朗的名義,大模大樣地走進驛站。驛站官員信以為真,急忙備美味佳肴招待。劉秀等人早已饑腸轆轆,便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他們的狼狽相引起了驛站官吏的懷疑。為了辨其真假,驛站的官員故意將大鼓連敲數十下,高喊“邯鄲王駕到”。
這一喊,非同小可,把劉秀等人驚得目瞪口呆,人人手心捏著一把汗。劉秀也驚得站起來,但很快就鎮定下來。他想,如果邯鄲王真來了,逃是逃不掉的,隻能見機行事。他給眾人一個眼色,讓大家沉住氣,然後慢慢坐下來,平靜地說:“準備進見邯鄲王。”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邯鄲王的蹤影,才知道是驛站官員搞的名堂。酒足飯飽之後,劉秀等人安然離開了驛站。劉秀此次的成功便是得力於計謀上的“渾水摸魚”和心理素質上的過硬。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釋譯”
保留陣地的原形,維持其強大的聲勢,使友軍不懷疑,敵方也不敢輕舉妄動。而我方卻可以在敵方極其迷惑之際,秘密地轉移主力,去打擊別處的敵人。
“心得”
金蟬脫殼原是一種生物現象,指蟬類昆蟲在其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種蛻變。人們在樹林中經常可以見到,秋蟬從本體脫殼而去,卻將蟬衣留在枝頭。古人就用這種現象來喻指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遊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又《淮南子·精神訓》:“蟬蛻蛇解,遊於太清。”佛家、道家也常用其比喻得道者死後棄屍登仙,有如蟬之脫殼。
如唐代和尚貫休《經曠禪師院》詩:“再來尋師已蟬退,株枯醴泉竭。”至於從何時開始將“金蟬脫殼”一語用來喻指某種軍事計謀,目前還不能確證,但至少在元代以前就有了。如元惠施《幽閨記·文武同盟》中寫道:“曾記得兵書上有個金蟬脫殼之計。”以後在各類文章、作品中使用此語的就更多了。
元馬致遠《三度任風子》:“天也,我幾時能夠金蟬脫殼,可不道家有老敬老,有小敬小。”關漢卿《謝天香》:“便使盡些伎倆,千愁斷我肚腸,覓不的個脫殼金蟬這一個謊。”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回:“這個叫作‘金蟬脫殼計’:他將虎皮蓋在此,他卻走了。”至於在軍事實踐中使用此計則更早。
三國時,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病死五丈原軍中。為避免蜀軍撤退時遭司馬懿追擊,諸葛亮臨終前向楊儀授以密計:在他死後,秘不發喪,對外嚴密封鎖消息;並命工匠仿造一座他的木像,仍然羽扇綸巾,坐於行軍的車中;同時,在撤軍前,以一部分部隊對魏軍發動一次佯攻。在蜀軍開始撤軍後,魏軍見蜀軍陣容整齊,且諸葛亮仍穩坐車中指揮,疑為敵方誘兵之計,遂不敢追。楊儀、薑維因而得以率領蜀軍全師而回。諸葛亮雖命已歸天,卻留個“殼”在那擾亂敵軍軍心,這就是金蟬脫殼計的一次妙用。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
“釋譯”
對於弱小的敵人應該包圍起來加以殲滅。對待小股的敵人,不利於急進或遠襲。
“心得”
關門捉賊是相傳已久的民間俗語,其義不言自明。它與另一民間俗語“關門打狗”的意思相近。後來人們逐漸把日常生活中的這種小智謀移用於戰爭,便有了不同凡響的意義。在軍事鬥爭中,它與軍事家和軍事指揮員們常講的圍殲戰、口袋陣等大體上是一回事。古今中外戰史上使用此計的,比比皆是。就我國古代戰爭史來說,使用此計的著名戰例,較早的有戰國時孫臏、龐涓馬陵道之戰、秦趙長平之戰、漢初的楚漢垓下之戰等,此後使用此計而消滅對方的戰例就更多了。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形禁勢格,利從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釋譯”
當軍事發展勢頭受到阻礙,地形受到限製之時,攻取鄰近的敵人對己有利,而攻打遠處的敵人則對己有害。烈火向上燃燒,洪水向下奔流,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莫不如此。
“心得”
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範雎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則王之尺也。今舍此而遠攻,不亦謬乎?”約在公元前269年左右,範雎避難,由魏入秦。秦昭王知其能,遂以上賓之禮相待,向他長跪而三問計。
當時,秦欲一統天下,範雎在分析了秦王對外政策的失誤之後,給秦昭王獻上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戰國時期,七雄爭霸,秦自商鞅變法之後,國力逐漸強大。秦昭王開始圖謀並吞六國,統一中國,但在策略中卻實行近交遠攻的辦法,準備聯合並越過韓、魏諸國而遠征地處東海之濱的強齊。
範雎認為秦昭王這樣做是失策。他說:“齊國國力強盛,離秦國又很遠;出兵攻齊,還必須經過韓、魏諸國。若出兵少了,則不能給齊國造成致命的傷害;出兵多了,勞師遠征,又會給秦國自身造成大的損失。我猜想大王的意思是想讓自己少出兵,而讓韓、魏兩國的軍隊全體出動吧!但這樣做,韓、魏兩國會同意麽?何況即使秦國打贏了,你也無法得到齊國的土地。因而不如反過來,遠交近攻,派遣使者主動與相距較遠的齊國結盟,而首先攻戰身邊的韓、魏諸國。這樣,滅一國就可得一國的土地,秦國就會越戰越強大,大王的霸業就可以很快實現了。”
秦昭王采用了範雎的建議,把“遠交近攻”作為秦逐步並吞六國的基本國策,最終達到了統一天下、建立秦帝國的目的。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
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困,有言不信。
“釋譯”
處在敵我兩大強國中間的小國,當敵方以武力脅迫它屈從時,我方應憑借強勢,立即派兵前去援救,並借機滲透自己的勢力。對於這種處在困境中的國家,隻做空口允諾,卻無實際行動,是不能取得對方信任的。
“心得”
假道伐虢,事出《左傳·僖公》中的兩章。事情是這樣的:春秋時期的大國晉國想要吞並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為此,晉國大夫荀息向晉獻公獻計說:“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意思是說,請你用屈地出產的良馬和垂棘地區出產的美玉去收買虞國的國君,然後向虞國借道去攻伐虢國,事情就可以成功。
晉獻公說:“這兩件東西都是我的寶貝,怎麽舍得送給別人呢?”
荀息說:“如果能夠使虞國借道給晉國去攻伐虢國,那麽將來虞國也會歸我晉國所有的。那時,你的寶物放在虞國的府庫裏,不就等於放在晉國的府庫裏麽?”晉獻公聽荀息說得有理,便采用了他的計謀。虞公不聽大臣宮之奇的勸阻,接受了晉國的要求,借道給晉國,為晉國攻占虢國的國都下陽提供了便利。
這是公元前658年的事。過了三年,晉獻公再次向虞國借道伐虢,虞國大臣宮之奇再次勸說虞公不要受騙。他說:“虢國是虞國的外圍屏障,虢國滅亡了,虞國必然會跟著滅亡。好比嘴唇和牙齒相互依存一樣,唇亡則齒寒。”
但虞公仍然不肯聽,並說,晉國和虞國都屬姬姓,是同宗關係,晉國是不會加害虞國的。宮之奇見虞公如此執迷不悟,預見到虞國必亡,便攜家眷避難去了。後來,果然不出宮之奇所料,晉滅虢之後,在回師途中滅掉了虞國,虞公及其家室全都成為了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