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釋譯”

  用假象欺騙敵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虛變實。也就是說,開始用小的假象,繼而用大的假象,最後假象突然變成真相。

  “心得”

  本計計語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揭示了世間萬物有與無相互依存、相互變化的規律。我國古代軍事家尉繚子曾把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運用到軍事上,進一步分析虛無與實有的關係。《尉繚子·戰權》中說:“戰權在乎道之所極,有者無之,安所信之?”主張以虛無的假象迷惑敵人,在敵人對“無”習以為常之際,化無為有,化虛為實,打擊敵人於出其不意之間。

  可見,本計的特點是:製造一種假象,有意讓敵人識破,使之失去警惕性,然後又化無為有,化假為真,化虛為實;待到真的攻擊敵人之時,敵人卻仍然以為是假的,不作任何防備,從而為我所乘,戰而勝之。

  第八計 暗度陳倉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釋譯”

  以正麵佯攻、故意暴露我方的行動,當敵方靜態固守的態勢已經確定的時候,我方便以迂回戰術,在敵人背後發起突襲,攻其不備,出奇製勝。

  “心得”

  本計全稱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自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秦末農民起義後,項羽與劉邦為爭奪天下,進行了為期4年的“楚漢戰爭”。劉邦首先攻入鹹陽,自立為關中王。由於項羽軍事力量強大,劉邦迫於無奈,隻得把鹹陽和關中讓給了項羽,自己回到了漢中。與劉邦守地漢中相鄰的是章邯。劉邦為了迷惑項羽,防止章邯入侵,把出入漢中的棧道燒毀了。

  後來,劉邦逐漸強大起來,便命韓信為大將,出兵與項羽一決雌雄。為了迷惑敵人,韓信派了一萬多人馬去修複燒毀的棧道。修複棧道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進展十分緩慢。章邯因此毫無戒備,殊不知韓信的主力已抄小路向陳倉進軍,很快攻破鹹陽,占領了關中。韓信采用一明一暗、以明掩暗的計謀,贏得了奪取關中的重大勝利。這就是“暗度陳倉”計的由來。

  本計的特點是,將真實的意圖隱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動之後,將奇特的、非正規的行動隱藏在普通的、正規的行動之後,迂回進攻,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明修棧道”表示公開的行動,“暗度陳倉”表示隱藏的真實意圖。

  第九計 隔岸觀火

  陽乖序亂,明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釋譯”

  當敵方內訌趨於表麵化、激烈化的時候,我方應靜觀以待;屆時,敵方內部反目為仇、自相殘殺,必然會自取滅亡。我方就順勢而為,相機而動,乘機從中取利。

  “心得”

  本計名最初見於唐代僧人幹康的詩:“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而其思想,則早見於《戰國策·燕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中:蚌張開殼曬太陽時,長嘴鳥去啄它的肉,被蚌夾住了嘴,雙方爭持不下,結果被漁翁全部捉住了。

  此計的特點是:以靜觀變,隨變而動,坐看敵人內部廝殺爭鬥、自相削弱。當兩股敵對勢力相爭時,采取順應的態度,靜觀其變化;待事情發展到有利於自己的地步,才適時出擊,坐收漁利。

  第十計 笑裏藏刀

  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釋譯”

  要想方設法取信於敵人,使它安定、鬆懈下來,從而失去戒備之心,而暗中則要策劃計謀,做好充分準備,待機采取行動。這時候,千萬不能讓敵方有所察覺而采取應變的措施。這便是外表柔和而實際暗藏殺機的計謀。

  “心得”

  本計語出白居易詩《天可度》:“笑中有刀潛殺人”,是白居易對唐高宗寵臣李義府為人的評價。《舊唐書》載:“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權要,欲人拊己,微忤意者,則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資治通鑒》評價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也與此義相似。

  本計的特點是:以表麵上友好、善良的舉止和動聽的言詞作為假象,以掩蓋其陰險毒辣的用心和企圖。在軍事謀略上,一般指通過政治外交手段,欺騙迷惑對方,以掩蓋其突如其來的重大軍事行動。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釋譯”

  當戰爭局勢發展到必然要有所損失的時候,要犧牲局部利益,來增強整個戰局的優勢。

  “心得”

  本計語出《樂府詩集·雞鳴篇》。詩中說:“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林身相代,兄弟還相忘?”此詩的原意是比喻兄弟間休戚與共的情誼,後泛指借助某種手段,損失、犧牲某一事物,來換取另一事物的安全、成功,即以局部的犧牲換取全局轉危為安的策略。三國時期,曹操與袁紹的南坡之戰,曹軍故意沿途拋棄糧食、衣物,使袁軍競相爭奪,一時陣勢大亂,曹軍乘勢反擊,獲取大勝。這就是運用了此計。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

  “釋譯”

  對敵人的任何微小紕漏,必須及時加以利用;對敵人“給予”的極小利益,也要力求得到。變敵方小的疏漏,為我方小的戰果。

  “心得”

  本計當出自《草廬經略·遊兵》:“伺敵之隙,乘間取勝。”後人以順手牽羊形象化地比喻乘敵人小的疏忽,向其薄弱處發展,創造和捕捉戰機的一種謀略。關漢卿著元劇《尉遲恭單鞭奪槊》台詞中,就使用了本計計名。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寫道:“前麵馬靈正在飛行,卻撞著一個胖大和尚,劈麵搶來,把馬靈一禪杖打翻,順手牽羊,早把馬靈擒住。”但這說的不是戰爭。戰爭史上“順手牽羊”之計,不乏其例。

  如春秋時期,晉獻公途經虞國滅掉虢國,回師途經虞國時,又乘其不備,滅掉虞國;秦穆公攻打鄭國,兵至滑國時,知鄭人已有戒備,即放棄攻打,並順手滅滑國,然後班師回秦……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這裏,“順手牽羊”的“羊”,指防守有紕漏、有薄弱環節的地方。在不影響進攻這一主要任務的前提下,利用時機,出動小股部隊,神出鬼沒地發動攻擊,獲得意外的小戰果,就叫“順手牽羊”。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疑以叩實,察而後動;複者,陰之媒也。

  “釋譯”

  帶著疑慮去查實敵人的真實情況,等弄清楚之後再采取軍事行動。反複偵察和分析敵情,這是發現敵方陰謀的重要手段。

  “心得”

  計名“打草驚蛇”,是借用了一句民間俗語來喻指某種軍事上的謀略。原意是蛇生活在草叢中,若草被攪動,蛇便會受驚而走。也有人認為,“打草驚蛇”一語,源出宋代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瀆物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意思是說:南唐時,有個叫王魯的人,在任當塗縣令時,貪贓斂財,搜刮民脂民膏。一天,老百姓聯名控告他手下的主簿貪汙,王魯因自己也有不法行徑,膽怯心虛,故而在看狀紙時,下意識地寫下了“汝雖打草,吾已驚蛇”8個字。此後,“打草驚蛇”一語就漸漸流傳開了。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釋譯”

  有作為的不加以借用,害怕的是我方不能控製它;無所作為的要加以借用,這是因為我方完全可以控製它。利用無所作為的並順勢對其加以控製,這不是我方受製於人,而是我方完全可以控製和支配對方。

  “心得”

  計名“借屍還魂”可能源自“八仙”之一的鐵拐李得道成仙的傳說。相傳鐵拐李原名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一次,其魂魄離開軀體,飄飄然遊玩於三山五嶽之間。臨行前,囑咐徒弟看護好遺體,但李玄魂魄四處遊山玩水,流連忘返。徒弟們等得久了,見師父的遺體老是僵在那裏,總也活不過來,便誤以為他已經死去,將其火化了。

  待李玄神遊歸來時,已不見了自己的軀體,魂魄無所歸附。恰好當時附近路旁有一餓死的乞丐,剛剛斷氣不久,屍體還算新鮮,李玄於慌忙之中,將自己的靈魂附在了這具乞丐屍體之上。借屍還魂後的李玄,已經麵目全非。蓬頭垢麵,坦腹露胸,並跛一足。為支撐身體行走,李玄對著原乞丐用的竹杖噴了一口仙水,竹杖立即變為鐵杖。借屍還魂後的李玄也因此被稱為鐵拐李,原來的名字卻反而被人們忘記了。

  鐵拐李借屍還魂的故事還見於元代嶽伯川所寫雜劇《呂洞賓度鐵拐李嶽》,後《東遊記》也有記載,隻是情節不盡相同罷了。

  “借屍還魂”這一帶有迷信色彩的民間傳說,後來被人們用來喻指某些已經死亡的東西,又借助某種形式得以複活的現象;有時也可以用來喻指某些新事物或新力量借助舊事物或舊的形式得到發展的現象。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所謂“屍”、“魂”、“借”、“還”的喻意便都不盡相同了。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反。

  “釋譯”

  等待天時給敵方造成了困難,再以人為的假象去誘惑敵方。假若向敵方發起進攻仍有困難,那就想辦法讓敵方反過來攻我,這樣反而更為有利。

  “心得”

  “調虎離山”一語可能源自《管子·形勢解》。該篇中有這樣一段話:“虎豹,獸之猛者也,屬深林廣澤之中,則人畏其威而載之。人主,天下之有勢者也,深居則人畏其勢。故虎豹去其幽而近於人,則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門而迫於民,則民輕之而傲其勢。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載也。’”

  意思是說,虎豹是獸類中最威猛的,當它們居住在深山大澤之中時,人們就會因其威風而產生懼怕之感。君王是天下最有勢力的人,如果深居簡出,人們便會敬畏他的權勢。虎豹若是離開它們所居住的深山幽穀而走近人類居住的地方,人們就可以輕易將它捕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威風。做君王的若是離開王宮而與普通人混在一起,人們就會因輕視他,而以傲慢的態度對待他。

  所以說,虎豹隻有不離開它們居住的幽穀深山,其威風才會使人感到畏怯。這裏雖然還沒有使用“調虎離山”一語,但已經包含了隻有將老虎調離深山,才能將其製服的意思。後來在民間語言、文學作品中便逐漸出現了“調虎離山計”的說法。如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第五十三回寫著孫大聖對如意真仙說:“才然來,我使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爭戰,卻讓我師弟取水去了。”清代錢彩著《說嶽全傳》第三十四回也寫著:“吉青道:‘我前日在青龍山,中了這蕃奴調虎離山之計。’”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誌,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釋譯”

  對逃跑之敵逼迫過急,便會遭到瘋狂的反擊,而任其潰逃,則會削弱它的強攻勢頭。因此,要緊密地跟蹤敵軍而又不逼迫它,借以不斷耗損其氣力,以瓦解其鬥誌,待敵人士氣低落、軍心渙散之際,再加以擒獲。這樣用兵,可以避免無謂的流血犧牲。因此,放緩對峙,相機而動,對戰勢反倒更為有利。

  “心得”

  “欲擒故縱”的哲理源頭,可上溯到《老子》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又《鬼穀子·謀篇》:“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中國軍事史上成功運用此計,並對此計定名有重大影響的,當屬諸葛亮率蜀軍遠征南蠻時,七擒七縱蠻王孟獲。對諸葛亮來說,七擒七縱皆手段,而目的隻有一個:征服南蠻首領和百姓的“心”。因而這一戰役勝利的意義,不僅是軍事上的,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是諸葛亮在當時曆史條件下所實行的民族政策的勝利。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類以誘之,擊蒙也。

  “釋譯”

  用類似的事物去引誘敵方,使其在懵懵中受騙並因此受到意外的攻擊。

  “心得”

  “拋磚引玉”一語,在中國古今文字和口語中較常見,其來源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相傳唐代詩人趙嘏甚有詩名,求詩者盈門。詩人常建久慕其名,想求其詩,卻不得其門而入。趙嘏遊蘇州時,常建料他必遊靈岩寺,便先於寺壁上題詩兩句。趙嘏來到寺中見壁上此詩尚未寫完,就補了兩句,成為一首絕句。

  後人因趙嘏補的兩句優於常建的前兩句,便說常建是“拋磚引玉”。然而,常建是727年中的進士,而趙嘏是842年中的進士,兩者相差115年。可見趙嘏補詩一說是不成立的。然而卻由這個有悖曆史事實的訛傳,引出“拋磚引玉”的另一來源,卻是一個曆史事實。

  1004年至1007年高僧道原所編《景德傳燈錄·從諗禪師》:“師雲:‘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子。’”此處之“子”指磚坯。這句話也來源於一個佛門故事。傳說活了120歲的唐代禪師從諗,在一天晚上同弟子們一道參禪悟道。剛入坐,從諗便宣布:“今晚要你們回答問題,誰對禪學已有深刻理解,可以跨前一步。”

  眾僧皆息慮凝心,靜坐參禪,唯有一個小和尚大膽跨步向前,躬身一揖。從諗見了,慢慢地說:“剛才我是拋磚引玉,不想卻引來一塊土磚坯子。”

  此語後來還見於1286年至1324年所作《鬥鵪鶉·佳偶》曲:“見他眉來眼去,俺早心滿願足;他道是拋磚引玉,俺卻道因禍致福。”又清代李汝珍著《鏡花緣》第十八回:“紫衣女子道:‘如此易事,誰知還是吝教!剛才婢子費了唇舌,說了許多書名,原是拋磚引玉,以為可借此長長見識,不料竟是如此!’”

  本計的特點是:強調以小利去引誘、欺騙敵軍,以換取更大的勝利。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釋譯”

  摧毀敵軍的主力部隊,擒住它的首領,以使其整體瓦解。這就如同蛟龍離開海洋到田野中作戰一樣,勢必麵臨絕境。

  “心得”

  “擒賊擒王”一語在唐代以前的口語中已經廣泛使用。但最早見諸文字,或者說至今可見的最早、且影響較大的文字記錄,則是唐代“詩聖”杜甫的五言古詩《前出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苟能製侵陵,豈在多殺傷?”

  從當時的曆史背景看,此詩寓含著對唐玄宗李隆基無節製對外用兵的諷諫之意。730年,西域吐蕃在數次敗於唐軍之後,遣使求和,玄宗李隆基勉強允準,吐蕃人遂撤走了邊境的駐軍,雙方又恢複了和平。七年後,玄宗利用吐蕃人沒有防範的時機,又派兵入侵,深入敵境100公裏,受到吐蕃軍重創。

  739年,金城公主去世,吐蕃遣使報喪,並乘機求和,而玄宗卻不允。一年後,吐蕃軍攻占唐邊境重鎮石堡,即今青海西寧西南。748年,唐遣隴右節度使、大將哥舒翰統軍3.3萬人與吐蕃軍激戰,收回了石堡,但此役唐軍戰死者數以萬計。

  杜甫的《前出塞》大約是針對此情況有感而發的,意思是說,隻要能夠製服敵國首領,保住本國的疆土,防止異國入侵就行了,何必殺人太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詩人主張各民族和睦相處、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思想傾向。

  詩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等警句,也多少透露出了詩人杜甫對我國古代軍事經驗的概括和他個人的軍事眼光,因而成為流傳於後世的膾炙人口的名言,常為眾多軍事家、政治家以至各色人物所引用。

  見於文學作品的便有如《紅樓夢》第五十五回:鳳姐道:“如今俗語說:擒賊必先擒王。他指探春如今要作法開端,定是先拿我開端。”

  宋代王邁《軒集·別永福張景山》詩:“文亦有活法,先使意氣張;如破勁敵壘,須擒賊中王。”本為一個“擒賊擒王”語,王熙鳳將之用來比喻處理家事,王邁將其比喻為作文的章法,可見其用法甚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