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圯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譯文”
孫子說,大凡用兵的法則是:將帥接受國君的命令,征集民眾、組織軍隊。出征時在沼澤延綿的“圮地”上不可駐紮,在多國交界的“衢地”上應結交鄰國,在“絕地”上不要停留,退上“圍地”時要巧設奇謀,陷入“死地”後要殊死戰鬥。有的道路不要通行,有的敵軍不要攻打,有的城池不要攻取,有的地方不要爭奪,國君的部分命令不要遵行。
“心得”
戰場上的情況千變萬化、紛亂複雜,因此,孫子提出將帥在用兵之時要“因地”“因情”“因勢”,靈活機動地處理問題,不要因循守舊。而處在“圮地”“衢地”“絕地”“圍地”“死地”等不同戰場時,也要采用相應的對策。同時孫子認為任何事都要從全局出發,去分析問題,對於無關大局的局部目標,或未影響全局作戰目的者,要堅決“不由”“不擊”“不攻”“不爭”。總之,慎重而靈活地選擇實施方案,才能保證必勝、全勝。
二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
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譯文”
將帥如果能精通各種機變的利弊,就是懂得用兵了。將帥如果不能精通各種機變的利弊,那麽即使了解地形,也不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地理的優勢,以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指揮軍隊如果不知道九變的方法,那麽雖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
“心得”
“九變”即靈活機動的作戰原則,根據特定的地形、敵情,采取特定的處理方式。孫子一直非常強調“九變”,他認為任何方針、策略都離不開機變行事、靈活運用,要因勢而變,不能墨守成規。隻有真正懂得“九變之利者”,才能取得勝利。
《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描寫劉備應劉璋之請,進駐葭萌關,抗拒漢中張魯入侵,後來因劉備向劉璋借軍馬錢糧受到刁難,雙方翻了臉。是進是退,劉備拿不定主意,問計於龐統。
龐統回答:“我有三條計策可以讓主公選擇。現在馬上選派精兵晝夜兼程去偷襲成都,這是上計。主公假意說自己回荊州,然後,將前來送行的守關將領楊沛、高沛擒住殺了,奪取葭萌關,攻占涪城,然後再攻打成都,這是中計。撤軍退還白帝城,星夜趕回荊州,再慢慢打算,這是下計。若在這裏遲疑不決,軍隊就要遭受重大損失,無計可救了。”
劉備深思後認為:“上計太倉促了,下計太緩慢了,中計可以實施”。於是依計行事,輕易地奪下了涪水關,然後攻下雒城,取綿竹,直搗成都。龐統多謀,劉備善斷,因此取得了最佳效果。且龐、劉是在對當地形勢進行詳實的分析後才采取了正確的決策,因而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三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譯文”
因此,明智的將帥考慮問題,必須兼顧利與害兩個方麵。在有利的情況下考慮到不利的方麵,大事便可以順利進行;在困難的情況下考慮到有利的方麵,那麽禍患就可以消除了。
“心得”
孫子主張指揮者要從利害的矛盾兩方麵來分析問題、權衡得失。任何事物都是利與害的統一體,必須充分認識到兩者的關係。所謂“雜於利害”,在有利的條件下,要看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況下,要善於發掘有利因素,而考慮問題時切忌偏激和片麵。指揮者要具有整體意識,認清利害之間的關係,創造並利用利害相互轉化的關係,趨利避害,防患於未然。
1962年,蘇聯導彈運往古巴,美國為了對付古巴、蘇聯,通過對形勢的分析認為:如果對此事不聞不問,則顯得美國軟弱,有損威信;如果出兵幹預,則風險太大,有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而如果用輿論工具或談判方式,可能時間花費長,且成效慢。
但如果對古巴進行海上的經濟封鎖,切斷其一切貿易通路,在經濟上拖垮古巴,既可展示美國的雄風,又能避免武裝衝突,還可在短期內解決問題。於是美國毅然采取經濟封鎖的策略,果然使蘇聯在五天後撤走了導彈。這就是進行“趨利避害”選擇的結果。
四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
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譯文”
所以,要用諸侯害怕的事情使其屈服,要用危險的事情去役使諸侯,要用小利去使諸侯歸附。
“心得”
孫子在這裏指出根據不同的戰略目的,分別采取不同的戰略手段去達到自己最初“屈”以“害”“役”以“業”“趨”以“利”的戰略設想。
吳蜀夷陵之戰後,劉備戰敗病死白帝城。魏主曹丕采用司馬懿之計,采取封官許願、重金收買、割地分利等方法,湊集50萬大軍攻蜀,調五路大兵來取西川:第一路,曹真起兵取陽平關;第二路,孟達領軍犯漢中;第三路,東吳起精兵取峽口入川;第四路,蠻王孟獲興兵犯益州四郡;第五路,番王軻比能起羌兵犯西平關。企圖以武力迫使蜀國君臣屈服。
諸葛亮以馬超守西平,羌人愛戴馬超,必可不戰自退;魏延疑設伏兵,孟獲懼險必退;李嚴致書孟達,孟達必稱病不進;趙子龍據險守關拒曹真,必萬無一失;吳見四路兵敗,必觀望不進,再馬上與之結盟,聯合抗敵,魏軍必敗。諸葛亮根據五路兵馬不同的弱點,對症下藥,或誘之以利,或威之以險,加之以害,分化瓦解,輕易地粉碎了50萬兵馬的進攻。
五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譯文”
所以,用兵的法則是:不要寄望於敵人不會來,而要依靠自己有充分的準備,嚴陣以待;不要寄望於敵人不會進攻,而要依靠自己有充足的力量,使敵人無法進攻。
“心得”
孫子在此提出了“有以待”、“有所不可攻”的觀點,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敵人“不來”或“不攻”上麵,而應該有充分的準備,使敵人無機可乘,而自己無懈可擊、有備無患。這是一種積極的備戰思想,見地高人一籌。事實證明,平時、戰時注重“有備無患”,做到“以虞待不虞”就能取得勝利。
這種“虞”,關鍵在於知己知彼,即孫子所謂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未戰以前,先充分了解敵情我情,綜合雙方主要條件,全麵地比較、分析、研究,作出正確判斷,做好充分準備,這樣就一定能打勝仗。知彼而不知己,或知己而不知彼,一旦交戰,處於盲目狀態,可能自己的弱點恰好為敵所乘,而敵之強點卻為己所遇,勝敗均毫無把握。
《淮南子·兵略訓》雲:“善用兵者,必先修諸己,而後求諸人;先為不可勝,而後求勝。修己於人,求勝於敵。己未能治也,而攻人之亂,是猶以火救火,以水應水也,何所能製。”
《左傳·隱公五年》雲:“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又《左傳·宣公十二年》雲:“有備無敗。”都是強調預有準備,料敵計險,先勝而後求戰。以有虞之己戰不虞之敵,勝敵當為必然。
六將有五危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譯文”
所以,當將帥的有五種致命的毛病:隻知死拚蠻幹,就可能被敵人誘殺;隻顧貪生活命,就可能被敵人俘虜;急躁易怒,就可能中敵人的淩辱之計;廉潔好名,就可能中敵人侮辱的圈套;隻顧“愛民”,就可能導致煩擾而不得安寧。以上五點,是將帥最容易出現的過錯,也是用兵的禍害。軍隊覆沒,將領被殺,大部是由於這五種過失造成的,這是不得不慎重考慮的。
“心得”
孫子列舉為將的五種危險傾向:有勇無謀、貪生怕死、急躁易怒、過於自尊自愛、過於愛民如子。這些傾向,在對敵鬥爭中可能為敵所用、所困、所攻、所殺。
劉備像就拿愛民如子來說,劉備可謂典範,這讓他在關鍵時刻差點險遭不測,誤了大事。劉備失襄樊,奔江陵,百姓大呼:“我等雖死,願隨使君”。簡雍勸他速走,劉備不聽,與十萬軍民同行,大小車數千輛,老老少少,一天隻行十公裏,特別是渡襄江便耽誤了許多時間,阻礙了軍隊的行動。曹操利用劉備軍隊行動遲緩,一路衝殺,劉軍大亂,將帥分離,妻兒離散,死傷無數。糜夫人投井而盡,趙子龍不得不單騎救主,張翼德不得不長阪坡阻敵,有如喪家之犬。劉備愛民不得法,最後以害民、害軍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