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軍爭篇

  一後人發,先人至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譯文”

  爭奪製勝條件最困難的地方,在於要把迂回的彎路變為直路。要把不利的條件轉化為有利的。同時,要使敵人的近直之利變為迂遠之患,並用小利引誘敵人,這樣就能比敵人後出動而先抵達必爭的戰略要地,這就是掌握了以迂為直的方法。

  “心得”

  在戰爭中如果能搶先占領有利的地勢,掌握有利的戰機,就能形成有利於我方作戰的形勢。孫子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提出了“以迂為直”的迂製之計,強調在戰爭中“後人發,先人至”的思想。

  所謂遠而虛者,是指如果敵人沒有防備,我方易進易行、靈活機動、費時少,就會成了實際上的近者;至於近而實者,是指如果敵人有了防備,我方反而難進難行、缺乏機動、費時多,如此就成了實際上的遠者。因此,在戰場上要善於分析形勢,敢於打破常規,這樣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敵人後出動而先到達,變不利為有利。

  二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

  “譯文”

  軍爭不但有不順利的一麵,同時也有危險的一麵。如果全軍攜帶滿載的軍用物資去爭利,就無法按時抵達預定地域;如果丟下部分軍隊前去爭利,則裝載的軍用物資將會受到損失。

  “心得”

  任何事物都有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麵,利與弊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是交織在一起的。孫子說“軍爭為利,軍爭為危”正是這種辯證思想的體現。如果萬事具備,可能會影響軍事行動的迅捷;如果輕裝前進,就不得不扔掉大量的裝備,兩者均有得失。

  1941年6月22日,德國調集了190個師、550萬人、4980架戰鬥機、4300輛坦克,兩萬門火炮,分為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及南方集團軍群,在1000多公裏的戰線上,向蘇聯發起突襲。德軍以迅雷般的速度,一刻不息,晝夜兼程。三個星期時間,德軍推進了350公裏至600公裏。這個階段可以說是委軍爭利的前期,德軍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但德軍勞師遠襲,疲憊不堪,許多輜重,設備、供應都沒有跟上,加上嚴寒提前到來,而德軍卻無禦寒設備,因此凍傷了無數的官兵。9月30日,德軍以疲憊之師進攻莫斯科,損失兵力及裝備各半,終於徹底喪失進攻能力,被迫轉入防禦。可見,舉軍爭利與委軍爭利各有利弊。

  三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譯文”

  須知軍隊沒有輜重就會失敗,沒有糧食就不能生存,沒有物資儲備就難以為繼。

  “心得”

  孫子在這裏深刻揭示了戰爭對後方供應的依賴性。輜重、糧食、物資主要是靠生產經營而來,越國範蠡提倡經商,齊國管仲興辦鹽業,漢晁錯收鹽鐵之利,劉邦苦苦經營漢中積累財帛,諸葛亮廣取織錦之益,都是為軍隊準備充足的物質供應,以保障戰爭的勝利。從另一方麵而言,破壞敵方的物質基礎,也是保證我方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隋文帝楊堅,為滅南陳,將戰爭劃分為軍事及物資兩個階段進行。首先進行物資戰,即每逢南陳播種或收獲季節,就出動少量隋軍佯裝進攻,讓南陳軍民放下農具,拿起武器,準備戰鬥。等南陳準備好了,隋軍又立即撤走。而南陳由於耽誤了播種和收獲,糧產大大減少,加上戰備,又消耗了器械及儲備物資。

  連續七年,南陳的財、物消耗殆盡,全民陷於食無糧、穿無衣、用無器械的困境,而隋在這七年間積極發展生產,加強戰備,兵精糧足。589年初,隋大舉進攻南陳,僅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將南陳滅亡了。

  四故兵以詐立,以利動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譯文”

  所以用兵打仗必須依靠多變的計謀以爭取成功,依據是否有利來決定自己的行動,而按照分散或集中兵力的方式來變換戰術。

  “心得”

  “兵不厭詐”,孫子認為在戰爭中要把握主動,爭取勝利,就要善於利用巧妙的變化,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采用各種計謀,使敵人難以了解我方行動的真實意圖,然後出奇製勝,取得勝利。

  五先知迂直之計者勝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譯文”

  所以,軍隊行動迅速時就像疾風驟起,行動舒緩時就像林木森然不亂,攻擊敵人時像烈火,實施防禦時像山嶽,隱蔽時如同濃雲蔽日,衝鋒時如迅雷不及掩耳。要分兵擄掠敵方的鄉邑,要分兵扼守要地,以擴展自己的領土,並權衡利害關係,然後伺機而動。懂得以迂為直方法的將帥就能取得勝利,這是爭奪製勝的原則。

  “心得”

  孫子於此再次強調了懂得迂直之計的重要性。在戰爭中,無論采取哪種行動戰略,關鍵是分清形勢,權衡利弊,在充分分析形勢的基礎上,采取果斷的行動,以迂為直,以退為進,從而取得戰爭主動者的勝利。在實際的戰爭行動中,我們通常犧牲較小的利益而獲得更大的主動與勝利。

  1940年11月14日晚上7:05時,英國考文垂市警報長鳴。五分鍾後,德國的轟炸機在皎潔的月光下對考文垂市進行長達十個小時的空襲……考文垂市慘遭重創,人員死傷不計其數。德國空軍此次對考文垂市展開大規模轟炸作戰的命令,是在1940年11月12日上午發出,代號為“月光奏鳴曲”。

  其實,在考文垂市遭受轟炸的48小時之前,英國所製的“超級機密”密碼機就破譯了德軍的轟炸密令,但丘吉爾決定不對此采取防禦行動,目的是為了保衛新製成的“超級機密”密碼機。就這個例子來看,犧牲一個城是“迂”,保存以後破譯德國更多的機密是“直”。所以,在日後保衛英倫三島的長期作戰中,全局的作用遠遠超過一個考文垂市。換言之,犧牲一個考文垂,保存了更多的考文垂。

  六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譯文”

  對於敵人的軍隊,可以使其士氣低落;對於敵軍的將帥,可以使其決心動搖。

  “心得”

  孫子認為挫敗敵軍士卒的士氣,動搖敵軍將領的決心,是克敵製勝的關鍵所在。戰爭不僅僅是武力的角逐,也是士氣和軍心的較量,一個軍心渙散的部隊是沒有戰鬥力的。所以,孫子強調要善於利用各種心理攻勢對敵人施加壓力,瓦解其士氣,動搖其軍心,使其喪失戰鬥力。

  七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譯文”

  所以善於用兵的人,總是先避開敵人初來時的銳氣,而等到敵人士氣懈怠衰竭時再去攻擊它,這是掌握運用軍隊士氣的方法。用自己的嚴整來對付敵人的混亂,用自己的鎮靜來對付敵人的輕躁,這是掌握將帥心理的手段。

  “心得”

  士氣是一支軍隊精神和意誌的集中體現。旺盛的士氣是影響軍隊戰鬥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孫子認為善於用兵打仗的將帥,要避開敵軍士氣最盛的時候,而在敵人士氣衰竭的時候展開攻勢,這樣才能使自己處於有利的地位。

  “長勺之戰”便是避銳擊惰的最好戰例。公元前684年春,齊桓公任鮑叔牙為大將,率軍攻打魯國,戰於長勺。齊軍猛擊戰鼓,首先發動攻擊。魯莊公正欲擊鼓出戰,卻被曹劌勸止說:“齊軍士氣正旺,不宜出戰,隻可堅守陣地”。

  齊軍再次擂鼓邀戰,魯軍仍是堅守不出。鮑叔牙以為魯軍投降,第三次擂擊戰鼓,此時齊軍已經疲憊,有氣無力地衝過來,曹劌才說:“現在可以出擊了”,於是士氣旺盛的魯國軍隊發起反擊,大敗齊軍,追擊30公裏,事後,魯莊公問曹劌打敗齊軍的道理,曹劌說:“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盛,故克之。”

  八以治待亂,以靜待嘩

  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譯文”

  用自己的嚴整來對付敵人的混亂,用自己的鎮靜來對付敵人的輕躁,這是掌握將帥心理的手段。用自己部隊接近的戰場來對付遠道而來的敵人,用自己供應充足的部隊來對付饑餓不堪的敵人,這是掌握軍隊戰鬥力的秘訣。不要去打擊旗幟整齊的敵人,不要去進攻陣容雄壯的敵人,這是掌握靈活機變的原則。

  “心得”

  “以治待亂,以靜待嘩”“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等作戰原則都是孫子針對敵人的心理狀況而采取的相應措施。“治心”即掌握軍心。行軍打仗,首先是要治理好自己,無論進攻、防禦,都要軍容嚴整,臨陣不亂,才能用自己的嚴整來對付敵人的混亂。孫子主張善戰的將帥不僅自己應“治”,更要使敵人“亂”。意誌混亂的軍隊,即使兵多將廣,都不會有強大的戰鬥力。因此使敵人“亂”就能乘此機會,亂中取勝。

  東漢後期,軍閥混戰。遼東太守公孫康,偏安一隅。但他明白,一旦中原混戰結束,河北袁氏兄弟轉而北向,遼東極有可能會被吞並,因此他對袁氏久存戒心。官渡之戰,袁紹兵敗,曹操從容地占據了冀、青、幽、並四州。袁尚、袁熙逃往遼東依附公孫康,公孫康既不願袁氏在遼東落腳,又怕曹操急攻遼東,自己勢單力孤,於是將兩袁留下。

  207年,曹操伐烏桓之後,有人勸曹操攻遼東、擒兩袁,曹操說:“不用動兵,等著公孫康將兩袁之頭送來”,於是便帶軍隊經柳城撤回。此時,公孫康正擔心曹操會以兩袁為口實討伐他,想不到曹操並無此意,於是他馬上想到除掉兩袁,一則討好曹操,二則去掉遼東大患。沒過幾天,兩袁的首級就送到曹操手中了。曹操不費一兵一卒便消滅了兩袁、安定了遼東。

  九用兵之法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譯文”

  用兵的法則是:如果敵人占領山地就不要去仰攻,若敵人背靠高地也不要正麵去攻擊,敵人假裝敗退時不要跟蹤追擊,也不要去攻擊士氣旺盛的敵軍,不要去理睬敵人的誘兵,對正在退回本國途中的敵軍不要正麵遭遇,包圍敵人時要留出缺口,而對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逼迫。這些都是用兵的法則。

  “心得”

  孫子在此列舉了八種用兵之法,強調了“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的原則,其目的是提供指揮者在指揮作戰時能辨清形勢、認清敵人用兵的方法,必須針對不同的敵情采取不同的措施,以發揮遏製敵人的作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