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譯文”
孫子說:凡是占據戰場,等待敵人的就主動安逸,而後到達戰場倉促應戰的就疲憊被動。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能夠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牽製。
“心得”
孫子在這裏提出爭取戰爭主動權的思想。所謂“致人”,即調動敵人,讓敵人按照我的意圖行事;而“致於人”則是指被敵人牽製行動。孫子指出,在戰爭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要掌握戰鬥的主動權,沒有主動權,便會陷入被動、消極防禦甚至處處挨打的境地。克敵製勝的關鍵是主動,它貫穿了整個戰爭的全部過程。
1410年2月,成祖朱棣率50萬大軍親征韃靼,至興和,即河北張北。韃靼誘明軍深入,朱棣不為所動,下令休整,5月進至臚朐河,即蒙古克魯倫河中遊南岸,韃靼分為兩支,本雅失裏率一支西逃,知院阿魯台率一支東遁,誘明軍分兵。
朱棣更不上當,置東路不顧,集中兵力向西追殲本雅失裏,追至兀兒紮河,即蒙古勒吉河,不見蹤影,乃留下輜重,親率兩萬輕騎,攜20日幹糧急追,終於在斡難河,即鄂嫩河南岸追上本雅失裏,立即揮師出擊,韃靼軍大敗,僅本雅失裏率數騎逃脫。朱棣複率軍返回臚朐河,乘勝東擊阿魯台。最後,阿魯台不得不率家眷倉皇北逃。
二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
“譯文”
能夠使敵人自動進到我預定的地域,是因為用小利引誘的緣故;能夠使敵人不能抵達其預定領域的,則是設置重重困難阻擾的緣故。敵人休整得好,就設法使它疲勞;敵人糧食充足,就設法使它饑餓;敵人駐紮安穩,就設法使它移動。
“心得”
隻有通過“致人而不致於人”爭取主動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而主動被動是以客觀條件為基礎的,兵力的多寡、武器的精莠、環境的利弊、軍隊的逸勞、士卒的飽饑都是決定主動和被動的因素。將帥要善於利用優勢條件,更要善於改變對己不利的形勢,利用“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的方法,讓敵人“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由被動變主動,取得勝利。
三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譯文”
所以善於進攻的,能使敵人不知道該如何防守;善於防禦的,能使敵人不知道該怎樣進攻。微妙啊,微妙到看不出任何形貌;神奇啊,神奇到聽不見絲毫聲音。所以,這能夠成為敵人命運的主宰。
“心得”
孫子認為作戰中,將帥要根據兵力的多寡,正確判斷戰爭的形勢,通過各種手段迷惑敵人,使敵人難以找到確切的戰場和攻擊方向,從而能使我軍掌握主動,處於有利的地位。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故事:魏將陳泰守祁山時,蜀將薑維領兵來攻,每日放出五番哨馬,或10公裏、15公裏而回,並不前來交戰。鄧艾登高了望,告陳泰說:“薑維已不在此間,必是見我有備,率主力攻我側後去了。”
陳泰驚問何故,鄧艾說:“你不見蜀兵哨馬困乏,反複前來的都是這班人馬,隻不過換了旗號衣甲而已。”陳泰恍然大悟,又問蜀軍主力指向何處?鄧艾說:“必是出董亭,徑襲南安去了。”並告訴陳泰先敵搶占武城山,誘薑維攻取南安屯糧之所——上圭,然後於段穀山險地窄處伏擊蜀軍。
結果薑維果然完全按照鄧艾的判斷行事,敗退漢中。鄧艾對戰爭情勢變化反應之快、觀察之透、判斷之準,不得不叫人拍案稱絕。難怪連智勇雙全的薑維都碰在他的釘子上了,其可謂“善守者”。
四攻其所必救
進而不可禦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譯文”
進擊而使敵人無法抵禦,是由於擊中敵軍懈怠空虛的地方;撤退而使敵人不來追擊,是因為行動迅速而使敵人追趕不及。所以我軍求戰時,敵人即使高壘深溝也不得不出來與我交鋒,這是因為我們攻擊了敵人所必救的地方;我軍不想作戰時,駐紮一個地方防守,敵人也無法同我作戰,這是因為誘使敵人改變進攻方向。
“心得”
孫子在此論述了如何在戰爭中牢牢抓住戰與不戰的主動權,隨機應變。“攻其所必救”是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將帥要善於攻擊敵方要害,或斷其糧草,或占其後路,從而調動敵方軍隊,為己方造成有利的態勢,把難擊之敵變為易攻之敵。
公元前353年,魏國以龐涓為將,率兵八萬伐趙,很快打到了趙國首都邯鄲,趙國抵擋不住,遣使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孫臏認為不可與魏軍死打硬拚。田忌不解。
孫臏說:“現在魏國的精兵強將都調到了邯鄲城下,國內隻剩些老弱殘兵。我們可以直接攻打魏國國都大梁,乘虛而入,龐涓必然率軍回救,自動撤離邯鄲,這樣,既可解邯鄲之危,又可乘魏軍回救疲勞之際狠狠攻擊之,豈不一舉兩得嗎?”田忌立刻改變計劃,直撲大梁,一舉獲勝。
五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
“譯文”
要使敵人暴露而我軍隱蔽,這樣,我軍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敵人兵力卻不得不分散。我們的兵力集中在一處,敵人的兵力如散在十處,這樣,我們就能以十倍於敵的兵力去進攻敵人了,因而造成我多而敵寡的有利態勢。如果能做到集中優勢兵力攻擊劣勢的敵人,那麽同我軍正麵交戰的敵人也就有限了。
“心得”
孫子在此提出了集中兵力殲滅敵軍的問題。將帥要擅長將己方分散的兵力集中,而利用計謀分散敵軍的兵力,削弱他們的實力,造成以多擊寡的優勢,“以十攻其一”“我眾而敵寡”,勝利也就順理成章了。
韓信善出奇兵,俘魏王豹,捉趙王歇,敗齊王田廣,水淹楚軍等故事廣為流傳。同時,韓信也曾用兵“以眾擊寡”,因此俗話說韓信用兵“多多益善”。
公元前202年劉邦用韓信之計,調集各路大軍追擊項羽至固陵,即安徽壽縣,與九江王黥布會合攻城父,即安徽渦陽東,一路由固陵向東,將項羽圍於垓下,層層包圍,水泄不通。項羽“兵少、食盡”,屢戰不勝,軍無戰心。入夜,劉邦使人於楚軍四周高唱楚歌,項羽聞之大驚,以為漢軍已攻占楚地,即率800騎突圍而出,天明僅存28騎,漢軍追至烏江,項羽勢單力薄,自刎而死。
六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譯文”
防備了前麵,後麵的兵力就薄弱,防備了後麵,前麵的兵力就薄弱。防備了左邊,右邊的兵力就薄弱,防備了右邊,左邊的兵力就薄弱。處處加以防備,就處處兵力薄弱。兵力之所以薄弱,是因為處處分兵防備;兵力之所以充足,是因為迫使對方處處分兵防備。
“心得”
孫子認為在作戰中要善於隱蔽自己,而讓敵人難以判斷我方優勢兵力的具體位置,從而多方防備,使兵力分散,此即“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如此一來,就算敵人的兵力再多,也無法取勝,而我方便可以眾擊寡,一舉突破。
隨著蒙古日益強大,金朝逐步加強了北部邊境的防禦。修築堡寨,派兵戍守,金朝處處備邊,以為可以阻止蒙古騎兵全線侵擾。1221年2月,成吉思汗偵悉金朝邊防部署不嚴的情況後,率十萬人馬南征。4月蒙軍取大水灤,即內蒙古商都南、豐利,即內蒙古尚義縣境內等地。
後因天氣炎熱,蒙軍不適,遂暫停進攻。金帝得知蒙軍大舉南犯,恐懼異常,定州剌史趙秉文建議派一軍襲擊蒙古腹地,使蒙軍有後顧之憂,迫其撤軍而還,但金帝並未采納。7月,經過休整後的蒙軍,趁著秋高馬肥,朝東南進軍。蒙軍以眾擊寡,勢如破竹,直逼中都,即北京市城下,金軍非降即逃。
七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裏而會戰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裏而會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速者數十裏,近者數裏乎……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
“譯文”
所以,如能預知交戰的地點和時間,即使跋涉千裏也可以去和敵人會戰。而若不能預知在什麽地方、時間交戰,則會導致左翼救不了右翼,右翼救不了左翼,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的情況,何況想要在遠達數十裏,近在數裏的範圍內做到應付自如……所以說,勝利是可以造就的。敵兵雖多,還是可以使它失去戰鬥力。
“心得”
孫子在這裏提出了“勝可為”的作戰原則,即在作戰中發揮指揮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形勢朝對我方有利的方麵轉移。優秀的將帥可以根據戰場的形勢,分析敵我雙方的情況,預知交戰的時間、地點,並明白應該在何時、何地交戰才能掌握主動,獲得勝利。因此,勝利是可以爭取的,隻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因勢利導,就能奪取勝利。
八策之而知得失之計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譯文”
所以要通過認真的籌算,來分析敵人作戰計劃的優劣得失;要通過挑動敵人,來了解敵人的活動規律;要通過佯動示形,來試探敵人生死命脈的所在;要通過小型交鋒,來了解敵人兵力的虛實強弱。
“心得”
這是孫子關於“知彼”的論述。作戰者要通過“策之”“作之”“形之”“角之”各種手段來探悉敵情,“知”敵的強弱虛實,找出要害之處,了解強弱虛實,掌握活動規律,以有利於我軍製訂相應的作戰計劃。
在軍事戰鬥中,為了弄清敵人的虛實,或使敵人的火力部防暴露、或引開敵人的兵力、火力,常以假的、小的行動對敵進行試探,看敵人作如何反映,然後采取相應對策,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西漢時,黥布作亂。漢高祖劉邦問薛公:“黥布將采取何種戰略?”薛公說:“黥布若出上策,山東非漢所有;出中策,勝負未可知;出下策,陛下可高枕而臥。”
高祖問:“什麽是上、中、下策呢?”
薛公說:“東取吳,西取楚,並齊取魯,傳檄燕趙,此上策也;東取吳,西取楚,並韓取魏,據在倉之粟,塞成為之口,此中策也;東取吳,西取下蔡,身歸長沙,此下策也。”
高祖問:“黥布可能采取哪一種策略呢?”薛公答:“黥布眼光短淺,必出下策。”結果,不出薛公所料,黥布出下策,迅速為高祖所平定。
九其戰勝不複,而應形於無窮
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製勝之形。故其戰勝不複,而應形於無窮。
“譯文”
所以當佯動示形進入最高的境界,就再也看不出什麽跡象和形態了。那麽,即使是深藏的間諜也窺察不了底細,老謀深算的敵人也想不出對策。人們隻能知道我用來戰勝敵人的辦法,卻無從知道我是怎樣運用這些辦法出奇製勝的。所以每一次勝利,都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變化無窮。
“心得”
孫子還提出“戰勝不複”的軍事思想,主張根據不同的形勢靈活用兵。需因形製勝,因形取勝,這要求將帥不能墨守成規,拘泥於某一種形勢。作戰的方法多種多樣,這次用此作戰方案獲得了成功,但在下一次卻未必適用。因此,應該根據戰場的具體情況製訂相應的作戰方案,根據不同的敵人采取不同的措施,靈活機動,“因形”“應形”來作出正確的判斷。
816年李愬平定吳元濟。事後諸將不解,問他:“起初,你敗於朗山為何不憂?在吳房本可以獲勝,為什麽又放棄?何以頂著大風雪孤軍深入敵後?我們都不大明白。”
李愬回答說:“朗山失利,可以使敵人驕縱鬆懈,輕視我們,表麵上失敗,實則麻痹了敵人;吳房本可以占據,但那樣會使敵人逃奔蔡州,聯兵固守,所以故意放棄,意在分散敵人兵力;大風雪則有利於我軍隱蔽,使敵人難以知道我軍形態;而深入敵後,使將士都抱著決一死戰的決心,奮勇拚殺。我是看到遠處才不看近處,想到了大局才不計小事,如果因小勝而驕,小敗而惱,必自挫自敗,豈能有大的成功?”
言罷,大家都佩服之極。這不是故弄玄虛,而是縝密的測算、高深的謀略、卓越指揮的結果。
十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譯文”
用兵的法則就像流水的屬性,是避開高處而流向低處;行軍作戰的原則是避開敵人堅實之處而攻擊其弱點。水因地形的高低而製約其流向,作戰則根據不同的敵情而製定取勝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沒有固定刻板的態勢,正如水的流動不會有一成不變的形態一樣,如果能夠根據敵情變化而靈活機動取勝,就可以叫作用兵如神。
“心得”
孫子在這裏論述了“因敵而製勝”的軍事原則,指出作戰者如果能善於運用計謀,用兵出神入化,才是最高明的。孫子認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打仗用兵沒有固定的模式,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這就是“兵無常勢”之計。“空城計”就是此計的最佳展現,它利用了對方既成的心理定勢,將空虛暴露於敵,使敵方難以揣摩,而在猶豫不決中喪失戰機,不戰自敗。
263年,魏將鍾會攻蜀,蜀將薑維憑險死守劍閣,即四川劍閣縣東北。鍾會久攻不克,寸步難移。鄧艾遂率軍從甘肅、四川間的陰平抄小路繞過劍閣,行經荒無人煙的淩嶺,鑿山開路,架設便橋,攀援山崖樹木。由於蜀軍認為魏軍不會由此進攻,所以並未設防,因此魏軍沿途未遇“一夫當關”。最後,魏軍出敵不意地突然到達江油,即四川江油縣東,迫使蜀將士投降後,再迅速挺進成都,滅了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