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戰者,先為不可勝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譯文”
孫子說:從前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會被敵方戰勝,然後捕捉時機戰勝敵人。不會被敵人戰勝的主動權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戰勝敵人則取決於敵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於打仗的人,能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但卻不可能做到使敵人一定被我戰勝。
“心得”
孫子從“軍形”的角度論述了“先為不可勝”的戰略思想。強調要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加強自身實力的培養。“先為不可勝”的實質就是實力問題,要求在軍事鬥爭中,重視軍隊的訓練與養成,奠定雄厚的實力。隻有精良的裝備,訓練有素的士卒,再配合懂得用兵之法的將帥,才能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也才可能不被敵人戰勝。
戰國末年,匈奴強大,趙國李牧戍邊總是采取守勢,明示弱,暗蓄銳。趙王派人頂替李牧主動出擊,連遭敗績。李牧複職,仍加強戰備,整頓稅收,伺機殲敵。曆數年,李牧見條件成熟,待敵再進襲時,佯裝敗退,誘敵深入。於兩翼設伏兵,一舉大破匈奴,殲敵十萬,拓地千裏,趙國北部邊境得以平安。
二不可勝者,守也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譯文”
要想不被敵人戰勝,在於防守嚴密;想要戰勝敵人,在於進攻得當。實行防禦,是由於兵力不足,采取進攻,是因為兵力有餘。善於防守的人,隱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於地下;善於進攻的人,展開自己的兵力就像自九霄而降。所以,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奪取勝利。
“心得”
孫子在這裏論述了“善攻”和“善守”的運用,“攻”就要“動於九天之上”,突然、迅猛、出其不意,讓敵人措手不及;“守”就要“藏於九地之下”,選好藏身之地以等待時機,守住敵人的進攻而尋機勝敵,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從而達到“自保而全勝”的目的。
能攻善守從來就是戰爭取勝的兩個至要關鍵,不論是攻還是守,其目的隻有一個——保護自己而戰勝敵人。將領要根據自身的實力來選擇“攻勢”或是“守勢”。實力強大,具備勝利的條件,就要果斷進攻;實力不足,尚不具備勝利的條件,就采取守勢,以保存實力,尋求戰機。
商戰中,進攻、防禦就如同作戰一樣,經營者也必須根據資金、技術、設備、競爭環境等條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戰術。進攻要求企業迅速抓住商機,果斷出擊,在對手猝不及防之時,占領市場;防守則要求企業要力求嚴守自己的一切商業秘密,伺機而動,在時機成熟後轉靜為動,一舉成功。
三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譯文”
因此,善於打仗的人打了勝仗,既不顯露出指揮的名聲,也不表現為勇武的戰功。他們取得的勝利,是不會有差錯的。其所以不會有差錯,是由於它們的作戰措施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上,能戰勝那些已經處於失敗地位的敵人。
“心得”
善戰者之所以能立於不敗之地,是因為他們能抓住戰機,勝之於無形。他們的勝利,既不顯示智謀的名聲,也不表現勇武的戰功。他們隻是牢牢抓住勝利的主控權,讓勝利建立在切實可靠的基礎上。“無智名,無勇功”中的“無”使“智名”和“勇功”隱藏起來,表麵上看似“愚”,實際上暗藏殺機。換句話說,就是在戰爭中,佯裝糊塗,不露殺機,實則暗中策劃而伺機進攻。
春秋時期,楚國準備攻打宋國,墨子用“殺不足而爭有餘,舍梁肉而食糠糟”的言論和楚王與公輸盤辯理,可謂智取,但楚王仍有不服,墨子又以帶為城作示範演習,公輸盤九攻九敗,墨子說他的學生已運用他的守城方法等待楚國的進攻了,楚王因此不得不放棄攻宋的念頭,是以勇勝。墨子說服楚王放棄攻宋,是以實力作後盾的。
敢戰方能言和,言和更需備戰。墨子要不是在演習中戰勝對手,楚王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決勝千裏的高深謀略,必須建立在有把握取勝的基礎上,墨子兵不血刃,所措必勝,製止了楚軍進攻,確是真正的善戰者。
四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譯文”
善於打仗的人,總是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同時不放過任何擊敗敵人的機會。所以,勝利的軍隊總是先創造獲勝的條件,而後才尋機與敵決戰。而失敗的軍隊,卻總是先和敵人交戰,而後企望僥幸取勝。
“心得”
《孫子兵書》一書中多次強調勝利的條件。孫子主張“慎戰”而不“畏戰”,既不要隨意開戰,也不要放過任何可以戰勝敵人的機會。在開戰之前必須創造有利的條件,讓自己具備勝利的因素,這也就是“先謀後戰”。孫子反對先戰而後求勝,他認為盲目行動隻會招致惡果。
春秋末期,吳王闔閭讓伍子胥操練部隊,加強戰備。伍子胥練兵卻是先練習打敗仗。伍子胥說,知敗為知勝之母,隻有求得避免失敗的方法,研究戰略方略,而等待時機,方可一鼓作氣,奪取勝利。伍子胥、孫武始終在作戰中堅持知敗防敗,謹慎用兵的宗旨,最後所向無敵,滅越占楚,成為一代強國。
五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譯文”
善於指揮軍隊作戰的人,必須修明政治,確保法製,如此才能掌握戰爭勝負的決定權。
“心得”
“修道而保法”強調了軍隊要嚴明政治以及軍紀的思想。孫子把修明政治的“道”放在首位,認為它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修道”要求借令人滿意的政治措施、經濟環境和道德倫理,使君民同心,士兵“上下欲同”。孫子認為“法”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之一,軍在法隨,有了能嚴格執行的軍紀,才能使軍隊的運作有章可循,沒有軍紀的部隊,將是個混亂的軍隊,自然也是個失敗的軍隊。
六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譯文”
兵法的基本原則有五條: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敵我所處的地域不同,產生雙方幅員大小不同的“度”,敵我地幅大小——“度”的不同產生了雙方物質資源豐瘠不同的“量”;敵我物質資源豐瘠——“量”的不同,產生了雙方軍事實力強弱不同的“稱”;敵我軍事實力強弱——“稱”的不同,最終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成敗。
“心得”
這是孫子“稱勝”的思想。孫子認為無論是軍事實力的競爭,還是發動戰爭都必須量力而行。國家軍事實力要以國家的綜合實力為基礎。發展軍備必須考慮“度、量、數、稱、勝”五個環節。這五個環節相互聯係,一環“生”一環,形成一種必然的邏輯關係。
國家幅員的大小決定了資源的多少,資源的多少決定了國家所能承擔的武裝力量,而武裝力量的大小決定了該國軍事實力的強弱,軍事實力的強弱又決定了戰爭的勝負、國家的安危。各個環節之間要相互協調,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促進各方麵的健康發展,如果不顧國力,單方麵發展軍備,將導致比例失衡,從長遠來看,軍事實力也不可能得以加強。
七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譯文”
勝利的軍隊較之於失敗的軍隊,猶如以“銖”比“鎰”那樣,占有絕對的優勢。而失敗的軍隊較之勝利的軍隊,就像用“鎰”比“銖”那樣,處於絕對的劣勢。勝利者指揮軍隊與敵作戰,就像在萬丈懸崖掘開山澗的積水,所向披靡,這就是“形”的軍事實力。
“心得”
努爾哈赤像孫子在這裏論述了優勢與劣勢的問題。在戰爭中,如何發揮自身優勢,避免劣勢是將帥指揮的藝術。總體優勢如果不善於利用,就會變為局部劣勢,成為“以銖稱鎰”的敗兵;總體劣勢如果巧妙運用,也有可能轉化為局部優勢,成為“以鎰稱銖”。因此需要將帥認真的謀劃,一方麵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另一方麵要轉劣勢為優勢,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的氣勢戰勝敵人。
在戰場上,優勢與劣勢取決於指揮官的運用。總體優勢,運用不好,可變為局部劣勢,成為“以銖稱鎰”的敗兵;總體劣勢,運用得好,可以造成局部優勢,成為“以鎰稱銖”的勝兵。1618年,明神宗派楊鎬率兵11萬進攻後金都城赫圖阿拉。楊鎬兵分四路進攻。
努爾哈赤采取“憑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各個擊破的方針,集中八旗全部兵力六萬人攻擊明軍西路杜鬆部,一舉殲敵三萬。之後再移兵北路,馬林不戰而逃,然後再圍殲劉為。楊鎬急忙撤軍。努爾哈赤采取各個擊破的方針,以6萬勝11萬,取得薩爾滸大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