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全書分為13篇,是孫武初次見麵贈送給吳王的見麵禮,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在中國軍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軍事思想對中國曆代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其已被譯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幾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享有“兵學聖典”的美譽。
一兵者,國之大事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是軍民生死安危的主宰,是國家興衰存亡的關鍵,是不可以不認真考察研究的。”
“心得”
孫子開篇就提出了謀劃在戰爭中的重要意義。他對君王將相提出:對待戰爭,必須有對國家、黎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強調在開戰之前,要有戰略意識和全局觀念,對敵我雙方的基本條件作周密地研究、認真地謀劃,以便製訂正確的迎戰措施和作戰計劃;並應隨時加強軍隊訓練,培養精兵良將,以免在戰爭來臨時對國家和軍民造成災難。曆史的經驗也表明,戰時要審慎地對待戰爭,平時要加強對戰爭中各個因素的研究,防患於未然。
不重視戰爭,招致國破家亡的事例屢見不鮮。五代時,南唐末代君主李煜平時縱情詩酒,沉溺聲色,疏於政務,對戰爭及國家大事一概不問;既不諳事,又不識人,輕易中了宋太祖的反間計,殺害了自己能征善戰的大將林仁肇和忠臣潘佑,以致在宋軍壓境之時,束手無策,最後隻好光著身子自縛請降。這位未識幹戈的君主,終釀成了國破家亡的千古之恨,山河易色之悲,讓人深思。
二經之以五事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
“譯文”
所以必須審度敵我五個方麵的情況,比較雙方的謀劃,以探求對戰爭情勢的認識。這五個方麵,一是政治,二是天時,三是地利,四是將才,五是法製。所謂政治,就是要讓人民認同、擁護國君,使人民願為國君不顧危險,出生入死;所謂天時,是指晝夜、晴雨、寒冷、酷熱、四季更替;所謂地利,就是指征戰路途的遠近,地勢的險要與平坦,作戰區域的寬廣與狹窄,地形對於攻守的益處和弊端;所謂將才,就是要求將帥足智多謀、賞罰分明、愛護部屬、勇敢果斷、軍紀嚴明,以樹立良好的威信;所謂法製,就是指軍隊之組織編製的設立、各級將吏的統轄管理和職責分工、軍需物質的供應和掌管。
“心得”
孫子強調戰爭是國家最大、最重要的問題,對於戰爭決策必須全麵而認真權衡。由此他提出了“五事”“七計”。就五事而言,要求用兵之前要從五個方麵來分析研究勝負的情況,第一是政策是否符合人心,天氣是否適宜,地理環境是否有利,是否有德才兼備的將才,隊伍的組織是否職責明確、製度嚴明,這五個方麵是判斷戰爭勝負的最基本條件,也是戰爭謀劃中不可不考慮的因素。
三主孰有道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譯文”
對這五個方麵,將領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了解就能勝利,否則就不能勝利。因此,必須通過敵我雙方五個方麵的分析,七種情況的比較,得到詳情,來預測戰爭勝負的可能性。所以說,哪一方的國君施政清明?哪一方的將領更有才能?哪一方能占據較有利的天時、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有效地貫徹執行?哪一方的武器裝備更為精良?哪一方的士卒訓練有素?哪一方的賞罰更為公正嚴明?根據這些情況就可以判斷勝負的歸屬了。
“心得”
孫子提出了用兵之前,決定勝負的五個基本因素,而要詳細剖析這五個基本因素,探索戰爭的勝負形勢,還要從“七計”中去推斷。
首先要看一個國君的政策是否能上下一心;其二要看雙方的將帥誰的素質更好、才幹更高;其三要看是否占據了更有利的氣候條件和優越的地利環境;其四要看軍隊的紀律是否嚴明;其五要看武器的裝備情況;其六要看部隊是否訓練有素,具有戰鬥力;最後要看獎懲是否公平。對這七計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後,才能判斷誰具備勝利的條件,誰將獲得戰爭的勝利。
四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製權也。
“譯文”
除了采納有利的作戰方略,還要設法造“勢”,形成一種積極的軍事態勢,以輔助戰爭的進行。所謂“勢”,是指根據有利於自己的條件,靈活機動,采取相應的對策。
“心得”
在戰爭中,有利的計策是取勝的關鍵,然而,計策不能單獨發生作用,因為計策是隱蔽的,需要有相應的環境、條件才能充分發揮效力。因此,作戰主體要根據戰爭需要,采取多種對策,以造就一種對我軍有利的形勢,使戰爭得以順利進行。
五兵者,詭道也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速,遠而示之近。
“譯文”
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之術。因此需要做到:能戰卻裝作不能戰,想攻卻裝作不想攻,想進攻近處,卻裝作要進攻遠處,要進攻遠處,卻裝作要進攻近處。
“心得”
孫子全部作戰之思維,是以“奇襲”為經,以“詭道”為緯交織而成。“奇和詭”的思想貫穿《孫子兵書》全文。曆史的經驗表明:兵需用詐,兵不厭詐。戰爭中,敵我雙方為了掩蓋各自的目的和企圖,遂以各種假象迷惑敵人,誘騙對方,造成敵人的錯覺,使之摸不清行動者的真實意圖。
這是一種鬥智的作戰指導思想。在戰爭中,沒有仁義、誠實可言,隻要有利於戰勝對方,可以不擇手段。不識詐,勢將誤入圈套;不用詐,則難以爭取主動。
戰國時要離擊劍,他的個子雖然瘦小,卻戰無不勝。伍子胥向他請教,要離說,要想戰勝對方,先要向敵人顯示出自己的不能,讓敵人驕傲,再讓自己漏洞百出,讓敵人認為有機可乘,生出輕敵之心,等他放鬆自己的時候,再突然進攻,使之猝不及防。可見,他深刻理解了孫子“詭道”的精髓。
六利而誘之,亂而取之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譯文”
敵人貪利,則以小利來引誘它,伺機攻擊它;對於處在混亂狀態的敵人,要抓住時機攻取它;對於實力雄厚的敵人,則需嚴加防備;對於兵強卒銳的敵人,當避其鋒芒;對於易怒的敵人,就通過挑逗的方式設法去激怒他,使他喪失理智;對於輕視我方的敵人,應設法使其更加驕傲自大;對於經過充分休整的敵人,要設法使之疲勞;對於內部團結的敵人,則要設計離間、分化他們。
“心得”
孫子著名的“詭道十二法”,即兵不厭詐的方法。詭道,是一種欺騙行為,千變萬化,因時因地因敵而異。“詭道十二法”的前四種,是隱蔽自己的方法,後八種是利用敵人的方法,這些都是作戰中利用詭道的原則。
在敵人貪利、混亂、失去理智的時候,要懂得抓住時機,乘虛而入;對於強大的敵人,就要加強防備,避開他們的優勢,千方百計使他們驕傲、懈怠,並讓他們焦躁、疲憊,從而變優勢為劣勢,以利我軍行動。總而言之,正如《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所說:“千章萬句,不出乎詭之一句而已。”
七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譯文”
要在敵人沒有準備的狀態下實施攻擊,在敵人意想不到時采取行動。這是軍事家指揮作戰的奧妙所在,是要根據具體情況臨機作出決斷,不能事先予以規定的。
“心得”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已是千古傳誦的至理名言。曆史上許多的戰爭都是在對手失去戒備或在其料想不到的時候、地點,果斷地采取行動,突施襲擊,使敵人判斷錯誤、計劃錯誤、行動錯誤,最終被殺個措手不及,以致兵敗連連。“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可以說是孫子“詭道”謀略最重要的宗旨,也是兵家出奇製勝的奧妙所在。
東漢末年,群雄紛爭,孫策趁機舉兵江東。在建安元年八月,孫策奉兵攻取會稽郡。但會稽郡太守王朗據守固陵,抗擊孫策,使孫策多次從水路進攻都未能成功。後來孫策采納了孫靜的建議,放棄正麵進攻,采取“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戰術,於夜間在多處點起煙火,布下疑兵,以迷惑王朗。而孫策則率兵突襲高遷屯,王朗大驚,忙派丹陽太守周昕迎戰。周昕戰敗,王朗乘船逃跑,孫策大軍乘勝追擊,王朗的軍隊被迫投降,孫策便占據了會稽郡。
八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譯文”
開戰之前就預計能夠取勝的,是因為籌劃周密,勝利條件充分;開戰之前就預計不能取勝的,是因為籌劃不周,勝利條件缺乏。籌劃周密、條件具備就能取勝,籌劃不周、條件缺乏就不能取勝,更何況不作籌劃,且毫無條件呢!
“心得”
用兵之道,謀劃在先,需要從“五事”“七計”測算交戰雙方的優劣,對於敵之強弱、將之賢愚、兵之多寡、地之險易進行認真地比較分析。總之,從古至今,無數的戰爭證明,在開戰之前,如果計算周密,取勝的條件多,然後出兵,就會取得勝利;若是策劃不周密,取勝條件不充足,就必然遭致失敗。
魏正始十年,司馬懿發動兵變。薑維乘機伐魏。魏將軍陳泰認為:“薑維讓句安、李忻所守的曲山東西城,雖然堅固,但遠離蜀地,孤立無援,我們隻要將其包圍,斷其糧草,絕其水源,便可兵不血刃而拔其城,使其屈服。”郭淮用其計,在薑維過了牛頭山後,前由陳泰圍堵,後使郭淮截斷其歸路,前後夾擊,使薑維首尾難顧,最後隻好退兵,句安等人等不到援兵,不得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