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章 現代科技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

  梵蒂岡漫話

  聖彼得大教堂坐落在梵蒂岡城內,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梵蒂岡城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旱歐洲最小的國家,麵積隻有440平方千米。作為曆史上教皇國的延續,它是一個特殊形態的政教合一的國家。雖然國家小,卻因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都是天主教教皇的駐蹕處,成為全世界9億天主教徒心中的聖地,集中了一批舉世無雙的藝術品和建築傑作。修築在使徒聖彼得墓上的大教堂是全城的中心,它還是一座將意大利文藝複興與巴洛克藝術集於一體的殿堂,為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是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也是文藝複興時期文化與宗教的不朽象征。

  大教堂溯源

  梵蒂岡在羅馬帝國時代原本是一片沼澤地,後被整建為競技場。其間皇帝卡利戈拉從埃及運來一座方形尖碑,以點綴這座競技場。公元64年,耶穌的十二門徒之首——彼得在此殉難,並葬於附近的異教徒公墓。到了4世紀時,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將這片土地贈予基督教會,並在聖彼得陵墓上建造了第一座教堂。8世紀時,倫巴底人的侵擾,使得教皇史蒂芬二世求助於法蘭克國王丕平。丕平不但擊退了倫巴底人,還將羅馬及其鄰近的地區全部贈予教皇,造就了“教皇國”的產生。君士坦丁時代興建的教堂到了15世紀己岌岌可危,1452年教皇尼古拉五世曾下令整修舊教堂,但整建工程卻隨著教皇的去世而告終結。1506年,教皇朱利爾斯二世接受建築師布拉曼特的建議,決定將舊教堂全麵改建。極具野心的布拉曼特說:“我要建造一座優於君士坦丁大帝會堂的巴特農。”工程浩大、資金不足又使得改建進度停滯不前,加上教廷日益腐化,宗教改革風起雲湧,種種的因素致使布拉曼特去世時,新教堂隻豎立了四根圓柱。接手的拉斐爾繼續進行教堂的修建,企圖將布拉曼特約設計全盤改變,不過也未能實現。1520年,帕魯奇繼續工作,恢複了布拉曼特最初的構想,16年後接任他的建築師小聖加羅也隨其足跡進行。1546年,米開朗基羅以老暮之年出任總監督一職。他保存了原建築架構,但新創了一個巨大的圓頂,此舉為世人稱道。建築結構最後完工的教堂正麵由馬德諾完成。教堂內部則多出於貝爾尼尼之手,隨後他又完成了名垂不朽的傑作——聖彼得廣場。

  聖彼得廣場

  聖彼得廣場位於聖彼得大教堂前,被稱為世界上最對稱、最壯麗的廣場。這個集中各個時代精華的廣場,是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爾尼尼於1667年設計並花去11年時間建成的。廣場呈橢圓形,長340米,寬240米,地麵用黑色小方石鋪砌而成,兩側有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造型和諧,氣勢恢宏。柱廊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條向外的走廊。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曆史上的殉道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插雲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造型。據說聖彼得在這裏被倒掛在十字架上。在廣場兩側各有一個銀花飛濺的美麗噴泉。站在噴泉之間的圓形白色大理石處,觀望兩側的柱廊,四排石柱隻能看到前麵一排,這是貝爾尼尼匠心設計的一種透視效果。

  大教堂的藝術品

  聖彼得大教堂從興建到落成,不但是一部文藝複興到巴洛克時代的藝術史,也是一部宗教變遷史。大教堂保存有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布拉曼特和小聖加羅等大師們的傑作,均為藝術珍品。教堂的屋頂和四壁都飾有以《聖經》為題材的繪畫,不少是名家作品。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藝術傑作主要有三件:一是米開朗基羅24歲時的雕塑作品,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感和對上帝意旨的順從感在作品中刻畫得淋漓盡致。二是貝爾尼尼雕製的青銅華蓋。它由四根螺旋形銅柱支撐,足有五層樓房那麽高。華蓋前麵的半圓形欄杆上永遠點燃著99盞長明燈,而下方則是祭壇和聖彼得的墳墓,隻有教皇才可以在這座祭壇上,麵對東升的旭日,當著朝聖者舉行彌撤。三是聖彼得寶座,也是貝爾尼尼設計的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寶座上方是榮耀龕及佩有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開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傳說這把木椅是聖彼得的真正禦座,其實它是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的贈禮。

  青黴素的發現

  雅典溯源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位於希臘南部阿梯卡半島的西南,麵積470平方千米,人口500萬,是希臘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一名源自城市的保護神雅典娜,她是勝利女神。相傳古時候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賽冬都想做這個城市的保護神,兩人爭執不下,最後隻好由市民決定,而市民選擇了雅典娜,城市也因此得名。古雅典人熱愛知識,這片土地上名人輩出:如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他們都對西方文明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雅典還是一座充滿古跡的城市,市區中遍布著古希臘時期,羅馬時期和中世紀的文物,走在其間,就如同閱讀一本歐洲的曆史書,而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雅典衛城。

  衛城曆史

  衛城是雅典的心髒,它坐落在老城中心的一座高156米的小山丘上,故也稱“高城”。衛城東西長320米,南北寬156米,四周以城牆圍合。衛城的建設始於麥基尼時代,當時是一位國王的城堡,公元前480年被波斯人焚毀。後來衛城得到重建,但它的功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國君的城堡變成宗教聖地,其上相繼建造了萬神廟,山門,勝利女神廟以及黑德克神廟等宗教建築。今天,衛城經曆了3000年的變遷,已不再是宗教聖地,而是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山門

  從衛城南麵沿小徑上山,很快會看到一組由多根希臘柱構築而成的建築物,這就是衛城的山門,也是古希臘人上山朝拜雅典娜的第一站。山門建於公元前437~前432年,經過數千年的變遷,現在屋頂和山牆已經不見了,留下來的隻有數個根大理石柱子,但當人們覓著曲折的石徑站在它麵前時,仍會被它的純淨、肅穆的氣質所感染。山門左側是建於公元前432~前421年的雅典娜勝利女神廟。這是一座小巧的神殿,為供奉勝利女神而建,近些年一直在維修。

  巴特農神廟

  巴特農神廟位於山門內的高台上。巴特農神廟的前身建於公元前6世紀前年期。古希臘文明象征的巴特農神廟,曆經了公元前570~前566年的百柱殿、公元前529~前520年的古神殿和公元前490年以後的巴特農第一神殿等階段,才發展為目前第四代的雅典娜巴特農神廟。為了研究雅典娜神廟的建造方式和真正的建造年代,人們不得不先把巴特農神廟解體,目前還在進行複原作業。

  黑德克神廟

  巴特農神廟的右側是著名的黑德克神廟。它於公元前421~前406年建在舊的雅典娜神廟的基礎上,是衛城上最年輕的建築,也有人說它是最美的建築。黑德克神廟由三部分組成:西側是黑德克王的墓室;北側是由六根愛奧尼式柱支撐的一個大廳,柱子細長秀美,是希臘風時期的代表作;神廟南側是一個小廳,支撐它的柱子不是一般的柱式,而是六個美麗的“少女”,她們各個端莊秀麗,雖頂著重重的屋頂,但表情動態依然輕鬆自如。現在室外的為複製品,原作存於衛城博物館內。

  酒神劇場和露天大劇院

  衛城南麵的圍牆腳下有兩個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劇場:酒神劇場和露天大劇院。公元前約6世紀,一尊酒神的塑像被帶到了雅典,於是,古希臘人開始供奉這位狂飲與歡樂之神,並建造酒神廟及酒神劇場。劇場於公元前約330年建成,當時可以容納17000人,是雅典城中最大的劇場。劇場分為後台、舞台和觀眾席三部分,整個平麵呈半圓形。今天人們仍可看到半圓形的舞台和上麵由大理石拚成的幾何圖案及石椅和看台。古希臘時期劇場是重要的社會交際場所,每逢有話劇上演,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可前來觀看,而上演的劇目大都是悲劇。有人說這是因為希臘人崇尚哲學,而當時人們認為悲劇中蘊含更多的人生哲理。於是酒神劇場就和希臘悲劇結下了不解之緣。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漫話魁北克

  魁北克是加拿大古城,魁北克省省會。城市位於聖勞倫斯河與聖查爾斯河匯流處,原為印第安人村落。魁北克一詞源於印第安語,意為“河流變狹處”。魁北克市原為印第安人居留地,最初為獵人出售動物毛皮的場所。1680年,法國人在此建立永久居留地,1832年建市,它是法國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個居民點。現在這裏居住的95%的居民為法國人後裔,通行法語。市區風景如畫,處處保留著濃厚的法國色彩。盡管今天這座城市已經發展為一個有60萬人口的大都市,但市內那塊麵積1.35平方千米的曆史遺跡區卻幸運地被完整保存了下來。

  魁北克市附近的魁北克要塞是北美大陸上最著名的要塞,曆來被認為是加拿大的戰略要地,19世紀20年代,當時魁北港是加拿大主要港口,英國軍隊在海角的山上建立起堅固的軍營,並且在上城區周圍建起了城牆。19世紀70年代,地方長官杜弗林爵士在一項關於保持城市傳統的提案中建議市政府,盡管城牆和要塞已經喪失防禦價值也不要拆毀它們,從而確立了魁北克曆史遺跡區的地位。

  魁北克的建築

  長久以來,魁北克一直被視作是進入新大陸的通道,是每個入侵者首選的攻擊目標,它先後被征服過5次。戰事頻繁的滄桑歲月,並沒有將魁北克付之一炬,相反卻日積月累下豐富的曆史、文化和建築遺產。古代遺址上的銅炮、城牆、軍事堡壘等防禦工事和作戰兵器被完好地保存下來,和諧地融入城市建築群中,流露出一種特有的曆史韻味,生動形象地展示出該城的發展過程。當然,這400年積累的遺產中,最精彩與華美的部分是它的建築藝術。幾年前、幾十年前、幾百年前的建築,所有古代的、現代的甚至將來的樓宇庭台,所有法國式,英國式納建築共存於同一座城市裏。當人們還來不及驚歎如此繽紛的變化時,就早已被每個年代、每個國家、每種流派的藝術表現深深吸引住。從華麗的拱頂圓柱、精細的花紋雕飾、宏偉高大的結構、優質不俗的材料,到奢侈誇張的裝飾、優美典雅的雕塑……如此廣博的藝術魅力包圍著到這裏來的每一個人、每扇門,每一塊磚瓦、每一個角落、每一間房屋(包括走廊、大廳、陽台)。每一幢建築物裏裏外外,上上下下的藝術氣派,一如郊外的山水風景,無不令人視野開涸,心靈滌蕩……

  魁北克城

  魁北克城分舊城和新城兩部分:舊城全由城牆包圍,新城在城牆以外。舊城又分上城區和下城區。上城區位於高坡之上,周圍有平均高達35米的古老城牆,是北美獨一無二的擁有城牆的城區。下城區是商業區,位於上城東北方。這裏的皇家廣場,被稱為加拿大的“法國文明的搖籃”。皇家廣場中心,有1616年建立的哥特式噴泉,噴泉頂端是紀念當年聖方濟會傳教士漂洋過海遠來北美的紀念碑。這一帶集中了17~19世紀民用、宗教和軍事的古老建築,其中弗龍特納克城堡飯店,300餘年前是法國的新法蘭西總督的官邸,幾經破壞,1892年建成目前規模。其陡峭的銅屋頂、塔樓、譙樓和外觀莊重的紅磚牆,古色古香而又富麗堂皇,高高突出在魁北克城的空中輪廓線之上。廣場周圍以及從此延伸出去的街道兩旁,有許多都是幾百年的老屋。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這裏被魁北克政府辟為曆史文物特區,進行了大量修複與拯救文物的工作。這裏地段狹隘,擠滿倉庫、商店,一些街道,如岬下街和尚普蘭街,寬僅2.4米,為北美最狹窄的街道。新城區在上城西南,它代表現代化的魁北克,具有作為省會的一切現代化設備,有會議中心、地下市場以及與其相毗連的23層樓的希爾頓大飯店等豪華建築。省議會大廈建於1877~1886年間,大廈中心塔,上聳十幾米,正麵壁龕內安放12座加拿大曆史名人青銅塑像。新城區國家戰爭公園裏的魁北克博物館保存有1759年魁北克城投降英國的“降書”原件。

  魁北克還是北美最古老的羅馬天主教城市。全市有50座教堂,著名的羅馬天主教聖瑪麗亞大教堂有1647年原建的圍牆。維克圖瓦爾教堂內有魯本斯的名畫。建於1639年的於爾絮利納修道院,是北美最古老的女子學校。附設博物館中所陣列的聖器,令人追憶昔日修女生活。院內還有1757年死守魁北克的法國主將孟康的墓園。墓園裏,1717年開始點燃的長明燈兩個世紀都未曾熄滅過。

  第一顆原子彈

  墨西哥城史話

  墨西哥城是今天世界上最人、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位於阿納瓦克山穀中部,被高聳的火山頂峰所包圍。說它大,首先是人口多,其次是麵積大,有1479平方千米。墨西哥城的另一個特點是海拔比較高,為2240米。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首都,它的前身是特諾奇蒂特蘭城,在阿茲特克人講的納瓦特爾語裏,意即“屹立著雄鷹的仙人掌國”。都城的全稱是墨西哥—特諾奇蒂特蘭,“墨西哥”是由納瓦特爾語“墨西特裏”(意即太陽和月亮之子)演變而來。

  傳說在11世紀初,太陽神向四處漂泊不定的阿茲特克部族發出指示,要他們向南遷移,當看到一隻老鷹停在帶刺的仙人掌上,嘴裏叼著一條蛇時,就在那個地方定居下來,建立安樂的國家。1325年7月18日,阿茲特克人來到特斯科科湖北岸,兩個先行探路的祭士終於在湖心的小島上看到了神奇的景象:兩河匯合處矗立著一塊巨石,一棵蒼勁挺拔的仙人掌長在巨石上。仙人掌的頂端盤踞看一隻矯健的雄鷹,嘴裏叼著一條長蛇。這正是太陽神啟示他們安居的地方!於是,阿茲特克人便在這裏定居下來,並用勤勞的雙手締造了特諾奇蒂特蘭城。後來,墨西哥人根據這一傳說,把鷹作為民族的象征,還把鷹叼長蛇站在仙人掌上的圖案綴在國旗和國徽上。今天,人們漫步在墨西哥城市中心憲法廣場,可見到廣場旁側的一個台基上,立有一座鐵鑄的雄鷹塑像,塑像下麵刻有一句名言:“隻要地球長存,墨西哥—特諾奇蒂特蘭的聲名和榮光將永遠不會消失。”

  從1325年到1519年11月8日,科爾特斯率西班牙殖民軍到達特諾奇蒂特蘭之前的不到200年時間裏,阿茲特克人在特諾奇蒂特蘭城創造了光輝的文明。他們填湖建城,修築水道,建起了一座座宏偉壯麗的廟宇、宮殿、如羽蛇神殿、特拉沃克水神廟、大廟、莫特蘇馬皇宮等。特諾奇蒂特蘭成了一座威尼斯式的印第安城市。據曆史學家估計,在當時特諾奇蒂特蘭擁有六萬戶人家,按每戶五人計算,全城居民約有30萬人,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古城建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小島上,填湖而成的幾條大堤把整座湖中之城連成一體。城中心矗立著幾十座金字塔神廟,其中太陽廟高35米。廣場外圍是金碧輝煌的宮苑和一排排整齊的房舍、樓台。大街上人聲鼎沸,湖麵上獨木舟川流不息。

  1521年8月,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將這裏夷為平地。後在他們迫使印第安人在特諾奇蒂特蘭城的廢墟上建起了墨西哥城。一座座歐洲式的宮殿、教堂和修道院拔地而起。此外,還挖了兩條運河,一條通圖拉河,另一條通墨西哥灣,興修了通往阿卡普爾科和韋拉克魯港的公路。1535年墨西哥城被定為新西班牙總督府首府。1626、1627和1629年墨西哥城發過三次大水。第三次大水持續了三年,3萬印第安人被淹死。至今,墨西哥城仍保留著許多殖民時期的建築物,它既是墨西哥城獨特的風貌,又是墨西遭受殖民統治的曆史見證。

  墨西哥城的建築

  墨西哥城呈長方形,南北略長,東西略窄。全市共分16個行政區,老城區在東北部和東部,新城區在丙部和南部。北部的瓜達盧仙·伊達爾戈為宗教聖地。市區道路呈方格形,也有環形和輻射形的。著名的“起義者”大街縱貫南北,是墨西哥城經濟和交通的大動脈。美麗寬敞的“改革大街”橫穿東西,分西、中、東三段,街心和人行道上矗立著許多名人的塑像。墨西哥城市中心的憲法廣場正中央有一根粗大的旗杆,每天都在這裏舉行升降旗儀式。廣場四周有國民宮、墨西哥主教座堂、市政府、最高法院。離廣場不遠的獨立紀念碑、革命紀念碑氣勢雄偉。

  墨西哥城四周環繞著峻峭的群山,南端的波波卡特佩特爾火山,海拔5452米,火山口終年白雪皚皚。查普爾特佩克公園等大大小小的花園,似一塊塊翡翠鑲嵌在全城各處,景色秀麗,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大廟

  在距墨西哥憲法廣場約200米處的塞米納裏奧街和危地馬拉街的街角上,有一個舉世聞名的特奧卡裏大神廟的遺址,也即大廟。它是阿茲特克文化最有價值的文物寶庫。

  大廟的發掘曆史並不長。1978年2月21日深夜,在墨西哥城憲法廣場大教堂後麵的烏拉圭街的街口,電力公司的一群工人在揮舞著鎬頭和鐵鏟,挖掘一條埋電纜的土溝。突然一個工人挖出一個石頭雕成的頭像,工人們第二天一早便報告了曆史和人類學研究所。專家們聞訊趕到現場,經過七天小心翼翼地發掘,終於挖出了一塊半橢圓形的石雕,上麵刻著一位女神,但已身首分離、肢體破損。女神頭戴大頂羽冠,腰束長蛇帶,頭顱上吊著一串小鈴鐺。經考古專家鑒定,這就是阿茲特克人神話中的月亮女神科約爾薩烏基像。月亮女神的發掘,說明史書上記載的大廟就在附近。

  傳說古時候天地和生死女神科亞特裏科埃有一天在科亞特佩克山清掃寺廟時,拾到幾根美麗的羽毛,就把羽毛藏在懷裏,不料,竟因此懷了孕。聽至這一消息,她的女兒月亮女神科約爾薩烏基和400個兒子即400個蘇裏亞諾星神怒氣衝天,認為母親犯下了不貞之罪,玷汙了他們的名譽。於是,一致決定要殺害她。天地和生死女神知道後,十分害怕。這時,她懷的孩子維奇洛波奇特列戰神兼太陽神出世,他手持一條火蛇,憤怒地衝向月亮女神,砍下了她的頭,並將屍體拋下去。接著,又趕走了400個蘇裏亞諾星神。阿茲特克人就是在這一神話的啟示下,修建了特諾奇蒂特蘭城的大廟,每年舉行宗教儀式,殺生祭祀。

  大廟最早建於公元1330~1340年。為防止水澇,大廟不斷擴建升高,在原先的廟宇基礎上,重建更大的廟宇。大廟廟上有廟,共重疊有七層。每層廟宇都有水土神特拉洛克的祭壇。

  整座大廟呈金字塔形,建築的底部幾乎呈正方形,它的邊長有80米,最高點距地有30米。大廟西麵,有兩座並列的階梯,從其中任何一座都可攀上一座有113級階梯的陡峭台階,然後從那兒就可以到達大廟的最高點。在大廟的最高點,建有兩座神龕,一座供奉著城神威特西洛包切特利,另一座供奉著水土神特拉洛克。大廟的祠堂前麵,是一塊麵積為440平方米的空地,在此處舉行過許多宗教儀式,如活人祭祀等。整個大廟除了一些供品櫃以外都是實心的。這種不建內室的方案簡化了整個大廟的設計和建築,阿茲特克的工程師極具創新精神,他們在磚石建築和石像雕刻方麵達到了驚人的精確。沒有有效的金屬切割工具,他們就用更堅硬的石頭做成工具進行切割,並用繩子、水和沙子對材料進行鋸磨。當時墨西哥還沒有四輪工具,也沒有馱畜,阿茲特克人用人和小船來運送建築材料。至於大廟的顏色,和其他阿茲特克的廟宇一樣,都被塗上了明亮的顏色。

  對大廟最深的挖掘到達了大廟二代,在它上方是幸存下來的雙神龕的牆基,大廟二代的建築可以溯到特諾奇蒂特蘭城顯赫王朝建立的初期。為了向世人昭示王朝經由神權授予的統治權,人們在原先脆弱的大廟一代上又砌上了一層巨石並粉刷上灰泥。當時特諾奇蒂特蘭城還得向另一個城市進貢,後來它在約1431年打敗了那個城市,各地轉而向特諾奇蒂特蘭城進貢。從那以後,特諾奇蒂特蘭城的勢力越來越大,開始命令各屬地進貢木材、石料、石灰和勞動力,以表達他們對特諾奇蒂特蘭城和諸神的敬意。為了紀念這一意義重大的事件,當時的統治者對大廟進行了第二次擴建,結果形成了大廟三代。15世紀50年代,特諾奇蒂特蘭城遭遇水災和饑荒,統治者免除了屬地的進貢義務,並打開糧倉賑災。作為對統治者慷慨解救的報答,各屬地紛紛幫助修建宮殿和廟宇。約在1454年後建成的大廟四代,可能就是這些公共工程的產物。大廟發掘出的最引人注目的祭品之一,是一組幾乎與真人一樣大小的掌旗官的雕像。它們斜靠著大廟三代台階上,被大廟四代的填料泥漿和石塊所覆蓋。第四代大廟指的是大廟西麵的修築部分,還包括科約兒哈烏基雕像。第五代大廟建於15世紀80年代早期,其遺址難尋。第六代大廟可能建於1487年,它的落成儀式上共有8萬人作為犧牲品死於塔頂的祭壇上。

  獨立紀念碑

  在墨西哥城革命大街的街心廣場上,屹立著一座高聳雲霄的墨西哥獨立紀念碑。它是1910年9月16日為紀念墨西哥獨立100周年而建造的。碑身呈圓柱形,底座四角形。圓柱高36米,頂部兀立著一尊展翅欲飛的勝利女神鍍金銅像。女神手擎桂冠,神態祥和。基座四角塑著象征和平、戰爭、法律和正義的十尊神像。在女神腳下麵佇立著四位為爭取墨西哥獨立而獻身的民族英雄的塑像,中間的雕像是“墨西哥獨立之父”——伊達爾哥。這位叱吒風雲的神父,手持繪有瓜達盧佩神像的起義軍旗,是墨西哥獨立革命偉大曆史場麵的一個縮影。紀念碑入口處設有靈堂,安葬著幾位墨西哥民族英雄的遺體。

  墨西哥大教堂

  墨西哥大教堂是墨西哥最大的和最主要的天主教堂,它位於墨西哥城市中心憲法廣場的北側,始建於1573年,1823年以後才正式完工,曆時250年。墨西哥大教堂為巴洛克式建築,用黑色玄武岩砌成。其石牆很厚,並用很粗的鐵鏈加固,以達到增加抗震強度的目的。教堂呈傳統的拉丁十字形布局,有一個中殿和兩個側殿。中殿為縱向長方形,南北長110米,東西寬55米。中殿縱深處的大祭壇有典型的文藝複興式圓形拱頂。拱頂上有許多裝飾華麗的拱架及各種浮雕繪畫。與中殿呈十字形交叉的側殿中,設有許多小祭壇和7個小教堂。其中一些小教堂是後來的藝術家們建造的。皇家祭壇,又稱皇家小教堂,是整個教堂中最漂亮的建築。它是仿照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的皇家祭壇修建的,裝飾極其講究,是建築藝術中的珍品。祭壇頂部穹隆上,鑲嵌著各種金銀珠寶和珍貴華麗的雕飾,半圓形壁龕上布滿了精致複雜的精美雕塑。

  查普爾特佩克公園

  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在墨西哥城西部,樹木蒼翠,花草遍地,湖泊蕩漾,風景秀麗,被譽為調節和淨化墨西哥市空氣的“植物肺”。“查普爾特佩克”在阿茲特克語中是“蝗蟲”的意思,是指公園內的一座小山的形狀而言。早在公元6世紀,這裏就種植了許多樹木,成為阿茲特克國王莫克特蘇馬遊樂和打獵的場所。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期間,小山被劃為禁區。西班牙總督在此修建了避暑行宮,取名為“查普爾特佩克城堡”,從那裏可以眺望墨西哥城。1944年,墨西哥政府將此地辟為公園。

  核潛艇“鸚鵡螺號”

  漫話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國際通航運河,全長81.3千米,呈東南—西北走向。它連接著北美與南美大陸的巴拿馬地峽最窄和地勢最低處。盡管巴拿馬運河承載能力有限,但它的經濟貿易和軍事戰略價值仍備受重視。巴拿馬運河緊貼著巴拿馬城西南角流入太平洋。巴掌馬城是巴拿馬共和國首都,城市麵朝巴拿馬灣,背靠安康山脈,風景如畫。這裏原為印第安人漁村,1519年建城。1671年被海盜燒毀,1673年在舊城西麵6.5千米的地方建立了現在的巴拿馬城。

  曲折的開鑿史

  早在1551年,當巴拿馬還是西班牙殖民地的時候,就曾有人建議在巴拿馬地峽上挖掘一條洋際運河。然而,由於開鑿運河可能危及西班牙在中美洲的壟斷地位,西班牙政府沒有同意這項建議。一直以來,西班牙從中美洲獲得的金銀財寶都是用船隻裝運,從秘魯沿太平洋海岸向北運至巴拿馬南部海岸,然後再由騾馬馱運,穿越地峽,最後到達料隆。1876年,巴拿馬擺脫西班牙控製,成為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個省以後,這一建議開始被付諸實施。運河專家們認為,中美洲和南美洲交匯處的48千米寬的巴拿馬地峽是開鑿運河的最合適地段。當時,法國人雷塞布創建的巴拿馬洋際運河環球公司為此設計了八套開鑿方案。1881年,該工程正式啟動。然而不久,工程就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困難:當地大肆流行的黃熱病和瘧疾使公司的工人們紛紛病倒,甚至死去。這項工程成了眾人談之色變的死亡陷阱,一些建築工人從法國來時就為自己帶著棺材,結果那些棺材真的沒有空著運回法國。在死亡人數將近萬人的時候,工程再也無法進行了。公司宣布破產,工程隨即中止。失敗並沒有使人們放棄修建運河的計劃。1903年,新獨立的巴拿馬政府把運河工程重新承包給了美國人。1903年,巴拿馬和美國簽訂了一份條約,美國政府取得了開挖這條運河的權利。對美國政府來說,那些可怕疾病的威脅仍是首要的、最大的困難。在這個時候,美國軍隊的外科專家威廉·克勞福德·戈加斯不懼危險來到了這一地區。他用了兩年時間,徹底消滅了黃熱病,並將瘧疾絕對控製在發病區。

  1907年,運河工程正式開始施工,工程的總工程師是美國人戈瑟爾斯。在戰勝了疾病的威脅之後,巨大的、龐雜的工程量便是美國人必須要一個一個戰勝的敵人。巴拿馬地峽的地貌決定了巴拿馬運河不是東西而是東南走向。開挖這條運河不僅包括開挖航道本身,而且還包括在運河兩端建設港口和港口設施、巨大的防波堤、水壩、船閘和人工湖,同時重新建造了科隆和巴拿馬市之間一條鐵路的大部分。1914年8月3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第一艘遠洋輪駛過全長81.3千米的巴拿馬運河,長鳴的汽笛聲宣布了為開辟一條穿越巴拿馬地峽通道而進行的長期的、艱難的工作結束了。

  細說巴拿馬運河

  海洋運河一般分為兩種,閘式運河與平麵直通式運河。平麵直通式運河是在兩塊水域之間打開一條陸地通路,水始終保持在一個平麵上,比如連接紅海和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閘式運河是在運河上修建若幹水閘,船隻渡過時抬高或降低水平麵,以適應地理環境的要求。巴拿馬運河屬於後者。

  巴拿馬運河的航道是雙向的,在巴拿馬灣這頭由一道5200米長的防波堤護衛著。在大西洋那頭的利蒙灣的運河防波堤,長3500米,頂部4.6米寬。輪船進入運河行駛,經過三道船閘,被抬升進入一個人工湖。人工湖位於運河中央,是利用入海河水蓄積起來的,湖麵高於海平麵。輪船從一個方向進入人工湖,再逐級下降至海平麵,經過一個152米寬的通道口出湖,駛向目標方向。從運河一端駛到運河另一端的過程中,輪船行駛落差分別為9.5米和16.5米。在這期間,它上升下降所需要的能量全部來自於人工湖的自然勢能。所有船閘都是成對建造的,長305米、寬34米,相向而行的船隻可以同時通過船閘。船閘上安裝著高25米、厚2.1米的巨大的鋼製閘門。機車沿著閘壁緩緩而行,通常由六台機車拖曳著一艘輪船慢慢地通過船閘。湖水的調節則靠若幹道水閘門,水閘以電機驅動,每個水閘重800噸,但隻需要一台40馬力的電動機驅動。整個設計可謂巧奪天工。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初識巨畫

  納斯卡巨畫在秘魯利馬城以南約400千米的秘魯海岸邊,占地約450平方千米。這兒一度是納斯卡印第安人的家園,曾經發展出十分重要的文化,然而在15世紀時被印加帝國吞並,隨後由於西班牙人的入侵,這個文化消失了。納斯卡河畔今天仍然殘存著一座包括六個尖塔的廟宇遺址,似乎在訴說著古老的文化故事,可惜像這樣的文明遺跡線索寥寥無幾。

  在遼闊的荒漠上,不知何人用網狀線條,在納斯卡山穀的潘帕·因哈尼奧芳荒漠蝕刻出各種巨形圖案,長59.54千米,寬1.6千米的狹長河穀地帶,散布著如鏽鐵片一般的碎片,其間交錯著綿延數千米長的奇異線條。這些線條有些平直,有一些則呈交錯狀,筆直地伸展到一個山頭,然後就無端地中斷。關於這些最初的說法是古代印加帝國開辟的道路,即所謂的“印加王道”,但是,印加人開辟這些“無頭無尾”的“路”來幹什麽呢?那些相互交錯的“道路”根本不經濟,完全與印加人建築道路的原則背道而馳。後來人們才發現,這些線條原來是眾多巨畫的組成部分。這些奇怪的超大圖形有直線形、幾何圖形,還有飛禽走獸的圖形。在地麵上,它們似乎像是暗紅色沙礫上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徑。隻有從高空往下觀望時,這些線條才呈現出各種獸類的巨大圖形。其中可以辨認出很多動物,包括:一隻50米的大蜘蛛;一隻巨大的蜂鳥,其雙翼展開竟長達120米;一條蜥蜴有1280米那麽長;而一隻猴子則有100米高。這些迷宮般的圖案占地500平方千米,它們是靠移開堅硬的表層砂礫,讓下層黃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麵而創造出來的。

  這些線條圖大約刻於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之間,就其數量、自然狀態、大小以及連續性來說,它們是考古學中最難解開的謎團之一。

  巨畫的發現

  1926年,秘魯的考古學者泰洛帶領了一支調查小組來到納斯卡,目的在於探索納斯卡文化發展的始末。當時他們還不知道自己的腳下就是後來令考古學界深感震驚的納斯卡巨圖。直到有一天午後,一位秘魯籍的小組組員特斯培和一位美國籍的組員柯洛柏登上一座山頂散心時,才發現這個令人不解的奇觀。

  這個小組經過多方的調查,發現這些奇特的線條是在清除地麵上的砂礫石塊之後,挖出大約10厘米深的壕溝,露出底下淺黃色的土壤而造成的。這些規模龐大的奇異線條,憑空山現在千裏荒野上,好像科幻小說中的布景。雖然圖形至少有1500年的曆史,在正常的狀況下根本不可能保存至今,但由於當地極端幹燥的氣候,千百年來寥寥的雨水根本不可能把這些線條衝刷掉。泥土長期裸露於空氣下,日久逐漸變成與周遭地麵一樣的紫褐色,隻有從高處俯視才能發覺巨畫的存在。

  眾說紛紜

  荒原上一眼望不完的巨大鳥獸和幾何圓形,宛如出自巨人的手筆。由於隻能從300多米的高空俯瞰才能一窺巨畫全貌,因而人們多認為巨畫是來曆不明的外星人所為,甚至認為這些圖案是依照實際的尺碼和坐標設計的,用以引導太空船的起降。簡單地說,這些人認為納斯卡是千百年前的宇宙機場。當然,這全是臆測之辭,沒有任何合理的論據來支持這種太空訪客的說法,然而,在一片撲朔迷離的情況下,的確有不少人信以為真。

  最使人感到好奇的是有些線條長達數千米,但不論它們穿越哪一種地形,甚至橫越山頭,每1千米的偏差不過一兩米而已。

  納斯卡人一定沒有今天精確的測量儀器,他們所以能完成如此筆直的線條,可能是在預定地上排列幾根木棒,在兩根木棒之間拉上直繩索,自然能夠畫出直線來。這個辦法很簡單,卻十分有效。有些殘存的木棒經過放射性碳十四同位素斷代顯示,為公元500年的產物。

  每個參與調查的學者都想知道,納斯卡人為什麽要在荒野上留下這些記號?他們惟一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記號絕不可能是藝術品,因為當時沒有人能夠飛到空中欣賞。而且這也不是多麽偉大或多麽傑出的工程,因為隻要能召集1000名工人工作三個星期,就可以完成一條長3000米的直線。

  人們最期盼知道的不是這些線條是如何畫成的,而是為什麽要畫這些線條。這個問題至今仍然有層出不窮的爭論,各種主張紛紛出爐,包括前麵提到的宇宙機場說、印加帝國的道路說,還包括宗教的朝聖路線說、大建築廢墟說、天體觀測圖說。種種說法背後都有一些可能成立的根據,但比較有力的說法還是天體觀測圖說。盡管如此,何以隻能在空中才能一窺巨畫全貌,依然是最大的疑問。

  天體觀測圖之說

  1941年,第一位以科學的方式調查納斯卡奇異圖形的考古學家,當時正任教於美國長島大學的保羅·柯索克博士,認為這些線條是用來觀察天象的,並且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巨著”。他的報告發布之後,引起德國數學及天文學家瑪莉亞·賴赫十分濃厚的興趣。她從1946年開始,便試圖以畢生的精力,解開這些線條的奧秘,直到目前已經工作了50多年,年近八旬的她依然孜孜不倦地在荒原上縱橫往來。她最值得誇耀的成就是清理出數百個三角形、四角形和梯形“跑道”,以及數不清的交錯、平行的直線和文字的曲線,有的似道路,有的似方格,有的似圓圈,另外還整理出100多個巨大的鳥獸和植物圖形。

  與柯索克一樣,賴赫也相信這些奇形怪狀的線條是用來觀測天象的,她具體地指出這些線條能對準主要的星座或太陽;而那些形似動物的圖案,則代表某些星座。所以整個麵積廣達500平方千米的地麵圖案,實際上可能是一個“複雜的巨型日曆”。

  賴赫計算出,每畫一根線條必須移動數以噸計的小石頭,位置也必須依照事先精心計劃的設計圖來複製。這些說法的依據是她在幾個最大的圓形附近,發現的一些畫在300平方米地上的設計圖。這種方式猶如今天的大型廣告板,先在設計稿上畫出草圖來,再分成若幹單位,然後依照一定的比例放大複製。1968年,美國波士頓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霍金斯以電極測出英格蘭斯通亨奇巨石陣與天體運行的路線吻合之後,遂將注意力移轉到納斯卡令人爭論不休的線條上來。霍金斯把賴赫發現的資料和線索全部輸入電腦,調查每一條直線在過去7000年中,是否曾經對準太陽、月亮或其他星座,結果發現一個叫“大方形”的圓形,曹經在公元590年、610年和640年三次對準昴星團。那時差不多是圖形完成後的100年,在時間上相當吻合。但是,整個圖形與天文間吻合的幾率不大,看起來隻是巧合而已。霍金斯的電腦並沒有提出任何統計上的數據,足以證明線條是用來作為曆法的,所以以電腦解謎的方式終歸徒勞無功。

  宗教朝聖路線

  1977年,英國導演摩利森加入了研究納斯卡巨畫的大軍。他對這個謎團深感興趣,但他的研究方針不是天文,而是納斯卡人的宗教和風俗。雖然納斯卡人早已消失,但是,在安第斯山中的某些地方還有類似納斯卡圖形的線條存在,所以摩利森把目標放在印第安人身上,希望能循著這條途徑一舉揭開納斯卡圖形之謎。

  其實早在1926年,就有人發現納斯卡奇異線條是印第安人用作宗教祭祀的路線,卻一直找不到證據。摩利森認為這種看法具有相當的可信度,加上他在一本記載1653年以後南美曆史的西班牙史書上,發現裏麵記載著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的印第安人如何由城中的太陽神殿出發,經過四通八達的直線路徑,到設於沿路的小神廟祭拜。那麽,納斯卡荒原直線旁的一堆堆石頭,不正像一座座小神廟嗎?

  摩利森並沒有在庫斯科找到這樣的路徑,因為事隔千年,痕跡早已片影不留了。這個挫折使他一度失去信心。幸好,1977年6月,他終於在阿瑪人居住的偏僻鄉間發現了類似納斯卡巨畫的筆直的線條,並且找到了許多以石頭堆築的小神廟,有些小神廟建在山頂上,平時人跡罕至,所以保存得相當完好。當地好幾條直線在一個大廟宇上會合,呈輻射狀。印第安人便由四麵八方沿著這些直線前往這座大廟宇,沿途會在由石塊堆築起來的小神廟旁停下來膜拜一番,供奉一些食物和古柯葉。他們深信小神廟裏居住著祖先的鬼魂和類似土地公的神礻氏,而且深信前往大廟宇時,不可以偏離筆直的路線,否則會走入魔界,永世不得超生。

  摩利森的說法入情入理,頗令參與納斯卡調查工作的學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他隻提到直線的功用,對於像鯨魚、猿猴、魚、蜘蛛等具體動物形象,依然不知作用何在,所以整個謎團仍有待澄清。

  今日納斯卡

  本來納斯卡地區長久以來已無人問津,方圓百裏內少有人煙,加上氣候極端幹燥的因素,巨畫得以千年長存。但現在它聲名遠揚,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遊客由世界各地蜂擁而至,部分線條已經被足跡和車輪碾壓得麵目全非。為了保護這個珍貴的丈明遺跡,賴赫呼籲成立一個委員會。這一舉動獲得秘魯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禁止任何人和車輛進入,觀光客隻能從特別建造的眺望台上俯視部分圖形,或者搭乘小飛機由空中俯瞰。

  第一台機器人

  我們從愛斯基摩人的神話中知道,最早的部落是由長黃銅翅膀的神從北方來的。最古老的印地安人的神話故事中提到一種給他們帶來火和果子的雷鳥,依據印加人的宗教傳說,星星上都坐滿了人,神是從星座上降臨人間的。蘇美爾人、巴比倫人、亞速人以及埃及的楔形文字中曾不止一次地描述同一個場麵:神從星星上降臨人間後又回去了,他們乘坐著大大小小的火船飛越天空,這看起來讓人感到十分奇怪。

  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我們讀到了一種名叫維摩那的飛行動力裝置,它可以借助旋風在很高的空中飛行,能夠飛得很遠,可以自由地向前、向上、向下任意飛行。其中寫道:“在羅摩的命令下,一駕堂皇的車子帶著巨大的聲響升到雲中。”這裏不但提到了飛行物,還提到了“巨大的聲響”。在印度的另一部史詩《摩嗬婆羅》中,還有一段類似的描述:在一大片像太陽般耀眼的光亮之中,毗摩駕著維摩那飛過,發出一陣雷鳴般巨大的響聲。在這段描寫中,至少涉及到了有關火箭的某些概念,知道這樣一種飛行器可以駕著一道光,發出可怕的甚至恐怖的響聲。這部史詩的第十篇中寫道,枯爾嗬從一個巨大的維摩那上向三重城投下一顆炸彈,當時的情景是,比太陽還要亮千萬倍的白熾煙雲騰空而起,城市片刻之間化為灰燼。這使我們想起了氫彈爆炸的情景。

  藏文古籍《丹多娃》和《康多娃》也講到了史前的飛行裝置,書中把飛行裝置稱為“天上的珍珠”。在《薩瑪朗加那——蘇德拉德哈拉》一文中,用了整章整章的篇幅來描寫尾後噴出火和水銀的飛船。

  梵蒂岡博物館阿裏伯托·杜利發現了公元前1600年圖特摩斯三世時代的一卷古文殘篇,它記載了這樣一段神奇傳說:有一個火球從天而降,氣味十分難聞,圖特摩斯和他的士兵們一直望著這個景象,直到火球向南方飛去,從視野中消失為止。

  在古挪威和冰島的傳說中也講到在空中邀遊的神。弗莉葛女神有個使女叫格娜,女神派她乘一匹能夠飛過陸地和海洋的駿馬到另外的世界去,這匹馬叫“虎厄斯路厄”(意為四蹄噴火)。在死海附近發現的《啟示錄》中寫到了這種噴火車。文中寫道:“在那個人身後,我看到一輛火輪車,每個輪子滿是眼睛,輪上有個寶座,周圍是一團火。”寶座和天車都是猶太神靈的傳統象征與圖騰崇拜,大致相當於希臘及早期基督教中的普利洛馬(巨光)。

  在位於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古城孟斐斯,也有這樣的傳說,普塔神交給國王兩個模型,用以慶祝他統治的周年紀念日,命令他10萬年內慶祝該紀念日6次,普塔神來給國王送模型時,乘著一輛閃光的車,不久,他又乘車在地平線上消失了。今天,在埃德弗的房門上和廟宇裏我們還可看到畫有翅膀的太陽和帶著永恒標記的飛鷹圖畫。

  假如一架直升機第一次在非洲叢林裏著陸,當地人誰也沒見過這玩意兒。直升機發出嚇人的隆隆聲,在一塊空地上降落。駕駛員身穿戰地服裝,手提機關槍,頭戴著防撞頭盔,從機艙裏跳了出來。纏著腰布的野人看著這個從天而降的東西和從沒見過的神嚇呆了,茫然不知所措。甚至連手腳都不知道該往什麽地方放了。過一會兒,直升機又起飛了,消失在天空之中。剩下這個野人時,他開始想法來解釋這件事。他會告訴那些不在場的夥伴,他看到一輛飛車,一隻大鳥,發出可怕的聲音和臭味,還有帶著噴火武器的白皮膚的生物。這不同尋常的來訪者被記錄下來,一代一代傳下去,就形成了這些神奇故事,父親講給兒子聽時,這隻天鳥顯然不會變小,而裏麵跳出來的生物則變得更加奇特、更加儀表堂堂、更有本領。故事會添上這樣那樣的枝葉,但是,這個神奇的傳說的前提是確有直升機降臨了。從那時起,這件事就成了這個部落的一個神話,永遠流傳下來,而且越流傳越神秘。

  人類的首次太空行走

  在印度西部的農村裏,矗立著一根公元5世紀鑄造的巨大鐵柱。這根鐵柱高7米,直徑約1.37米,用熟鐵鑄成,實心,柱頂有著古色古香的裝飾花紋。據說這根鐵柱是為紀念旃陀羅王而鑄造的。

  但最令人驚異的是,鐵柱在露天中聳立了1500餘年,經曆了無數風吹雨打,至今仍沒有一點生鏽的痕跡!鐵是最容易生鏽的金屬,一般的鑄鐵,不用說千年,幾十年就鏽蝕殆盡了。

  直到現在,人們也沒有找到能夠防止鐵器生鏽的有效辦法。盡管從理論上說,純鐵是不生鏽的,但純鐵難以提取,造價高昂。而且有些科學家分析了鐵柱的成份,發現其中含有很多雜質,絕非純鐵。照理說應該比平常的熟鐵更容易生鏽才是。

  如果說古代的印度人早已掌握了冶煉不鏽鐵器的技術,隻是這種技術後來失傳了,那他們為什麽沒有冶煉出其他任何不生鏽的鐵製器具呢?而且在古印度製造鐵器的書籍中,也沒有任何關於這方麵的記載。

  鐵柱孤獨地矗立在那裏,仿佛是在向人類的聰明才智挑戰,同時也是古印度文明的象征。

  人類首次登上月球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但在18世紀之前,人們根本沒有想到這條藏身於沙漠,人跡罕見的河流曾有過堪與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燦昨天。而且與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無前例獨占鼇頭的。

  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們注意是在18世紀哈拉巴遺址的發掘中,在這裏發現了大都市遺址。19世紀末,印度考古局長康寧翰到哈巴拉時,發掘出一個奇特的印章,但他認為這隻是個外來物品,因而隻寫了個簡單的報告,此後50年,再也無人注意這個遺址了。不出所料,以包含哈拉巴在內的旁遮普一帶為中心,東西達1500公裏,南北1600公裏的地域內,發現了屬於同一文明的大量遺址。這個發現震動了考古學界,也震驚了世界,因為涵蓋範圍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192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人們發現了位於哈拉巴以南600公裏處的馬亨佐達摩遺跡,這裏出土的物品與哈拉巴出土的相似,人們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巴出土的印章,考古學家開始注意這兩個遺址間的廣大地區。這些遺址位於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稱為印度河文明。據考證,遺址始建於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然而令人激動的還不僅是它的麵積和年代,不久,人們就發現雖然這些遺址屬於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並不一樣,參差不齊,這是什麽原因呢?

  對出土的印度印章進行研究的結果令人失望,沒有人能釋讀印章上的文字。文字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誌,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政治、經濟活動中擔任重要角色。而且印章隻在馬亨佐達摩和哈拉巴有出土,於是專家們推斷,馬亨佐達摩與哈拉巴都是都市,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麽處於同一文明的人生活水準不一樣,當然這隻是這些專家的一些主觀臆斷。

  這些城市的統治者是什麽人?考古學家按照慣例首先在馬亨佐達摩尋找王宮和神殿,結果一無所獲。這又提出一個問題:是什麽人,用什麽樣的方法統治這塊遼闊的國土?而且馬亨佐達摩和哈拉巴有著完全相同的城市建設,難道它們都是首都?因為沒有神殿,能不能用其他古文明中的例子——古印加、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的國王同時兼任法老或祭司王來推測統治者呢?所有遺址中確實沒有發現有祭司王統治的痕跡,難道5000多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已經廢棄了君主製?這麽大的國土不可能沒有統治者,考古學家又仔細研究第一塊和以後出土的印章,但經過一個世紀的努力,印章上的字還是無法讀解。那麽,它是否是一種權力的象征,如果是,這兩個城市為什麽又沒有神殿和宮殿呢?因為有一小部分印章上刻有神像,於是有人推測,這可能是宗教遺物。但也有人反駁說,這完全是家族或個人的保存品,不能說明整個國家具有宗教性質,況且出土的近3萬枚印章有神像的隻是很小部分。謎團越來越多。有人認為隻要能夠釋讀印章上的文字,就可以解釋這個文明的來龍去脈。其實,文字固然可以使人了解整個文明的起源和衰落,但大多數考古學家認為必須從多方麵研究,以觸類旁通。

  為了進一步證實馬亨佐達摩和哈拉巴的都市性質,考古學家對馬亨佐達摩進行了最廣泛的發掘。馬亨佐達摩麵積約100平方公裏,分西側的城堡和東側的廣大市街區。西側的城堡建築在高達10公尺的地基上,城堡內有磚砌的大穀倉和被稱為“大浴池”的淨身用建築等,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穀倉的龐大,這似乎顯示了這個城市當時的富足。不過裝滿大穀倉的穀物是怎樣征集來的呢?市區有四通八達的街道,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寬10餘公尺,市民的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燒製過的磚塊。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這是難以置信的,因為在其他古代文明中,磚塊隻用於王宮及神殿的建築。

  最令考古學家驚異的是完整的排水係統。其完善程度就連現今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現代都市也未必能達到。二樓衝洗式廁所的水可經由牆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還有經高樓傾倒垃圾的垃圾管道。從各家流出的汙水在屋外蓄水槽內沉澱汙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縱橫交錯,遍布整個城市。

  麵對如此密集的地下水道,人們不禁瞠目結舌。住宅區各處均設有崗哨。從挖掘結果看,這是一個十分注重市民生活公共設施的城市,這是一個什麽社會形態的社會呢?為什麽它沒有宮殿,所有的住房水準又都一樣?完全不同於宮殿、神殿林立的古印加、美索不達米亞及國王、法老陵密布、貧富懸殊的埃及呢?

  除了完善的公共設施之外,還有不少通向印度河乃至阿拉伯海的港埠,這是國內外廣泛而積極的經濟活動的表現。這所有的一切出於何人?這個設計師可以說具有現代化的頭腦。另外,整個馬亨佐達摩沒有防禦係統和攻擊武器,也沒有精美奪目的藝術作品,這也是已知古代文明中的惟一先例。

  這個文明創造於何人?從何時開始?開始人們曾誤以為是受其他文明的影響發展起來的,但是進一步考古發現,無論是文字還是印章都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而且對出土人頭類骨的鑒定也表明,這裏的人融混了許多人種的要素,不是現在已知的某個特定民族。

  從馬亨佐達摩出土的人骨中,我們可以發現,這裏出土的人骨,都是在十分奇異的狀態下死亡的。考古學家發現這些人是猝死的,在通常的古文明遺址中,除非發生過地震和火山爆發,否則不會有猝死的人。馬亨佐達摩沒有發生過上述兩件事,人骨都是在居室內被發現的,有不少居室遺體成堆地倒著,令人慘不忍睹。

  最引人注目的是,有的遺體用雙手蓋住臉呈現出保護自己的樣子。如果不是火山爆發和地震,那是一種什麽樣的恐怖令這些人瞬間死去呢?這在很長時間內是一個謎,考古學家們提出了流行病、襲擊、集體自殺等假說,但均被推翻了。無論是流行病還是集體自殺,都不能解釋“一瞬間”的死去。而且有誰一邊又在井邊洗物品,在浴池裏洗澡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印度考古學家卡哈對出土的人骨進行了詳細的化學分析。卡哈博士的報告說:“我在9具白骨中發現均有高溫加熱的痕跡……不用說這當然不是火葬,也沒有火災的跡像。”是什麽異常的高溫使馬亨佐達摩的居民猝死呢?人們想起了一些科學家推斷的遠古時代曾在世界不少地方發生的核戰爭。馬亨佑達摩遺址與古代假想中的核戰爭有無關係呢?事實上印亞大陸是史詩神話中經常傳誦的古代核戰爭的戰場。公元前3000年的大敘事詩《馬哈巴拉德》中記敘的戰爭景像一如廣島原子彈爆炸後之慘景,提到的武器連現代化武器也無法比擬。更重要的是如此毛骨悚然的慘痛記憶留傳至今,是非1945年“廣島”事件所能相提並論的。詩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大決戰的場地是被稱為“蘭卡”的城市,而“蘭卡”正是當地人對馬亨佐達摩的稱呼。據當地人說:1947年印巴分治後屬巴基斯坦而被禁止發掘的馬亨佐達摩,有不少類似廣島核爆炸後遺留下來的“玻璃建築”——托立尼提物質。即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托立尼提沙漠中試爆後,沙因高溫凝固成的玻璃狀物質。答案似乎出來了。有人認為,印度河文明與其他文明是同時堀起並存的。是不是可以說,印度河文明發展之初,受到過外來文明的影響。但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孕育出獨特的高度文明。

  還有人提出,印度河文明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結果,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使其過去、現在都為人類曆史的發展奉獻著無法取代的財富,它不僅是印度文化的源頭,也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一環,揭開它的謎底是今人的重任,最終定能揭開。

  阿波羅13號

  亞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是古代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兒子。他於公元前336年即位後,大舉侵略東方。在短短的10餘年裏,東征西伐建立起東至印度河、西至聖尼羅河與巴爾幹半島,版圖廣闊的亞曆山大帝國。

  亞曆山大曾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但同時又是一位神秘人物。有關他的傳說不可勝數。但遺憾的是,關於他生平的一些曆史記載卻沒有留傳下來,而後來的一些傳抄本及書籍又眾說紛紜,矛盾重重,而且帶有極濃重的傳奇色彩和個人色彩。因此,他死後2300多年的今天,這位古代偉大統帥的業績仍令人們十分關注,迫切希望發現他的帝王陵墓,以求從出土文物中獲得一些有價值的曆史證據,來評價這位傲視一世的英雄。

  1964年的一天,埃及亞曆山大市的報紙發表了一則聳人聽聞的消息:“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的陵墓找到了!波蘭考古家們的巨大成就!”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美國《紐約時報》立刻刊登並給波蘭考古隊發了一個電報,希望就這一偉大的發現寫篇文章,並給予優厚的稿酬。各國記者也爭先恐後地飛抵埃及。同時,大批旅遊者的湧進也使得埃及警方不得不處於戒備狀態。

  可惜,消息是假的。原來發現的並不是亞曆山大的陵墓,而是古羅馬時期的一座劇院的遺址。那麽這位著名曆史人物的陵墓究竟在哪裏呢?他又是怎麽死的呢?關於這個謎眾說紛紜。

  亞曆山大的死因曆來有兩種傳說。一種是說他遠征印度時在距離巴比倫不遠的地方,迎麵碰上的一些精通天文和占卜的祭司,勸告他不要去巴比倫,否則凶多吉少。雖然他沒有停止前進,但此後卻變得心情陰鬱煩悶不已。

  一次,他駕駛著戰艦在湖泊上遊逛。突然刮來一陣風,把他的帽子吹走,掉在蘆葦叢中,正好落在古亞述國王的墓上。所有的隨從以及亞曆山大本人都認為這是很不吉利的事。派去追趕帽子的水手,在泅水回來時,竟大膽地把它戴在自己頭上。這就更加強了不祥之感。亞曆山大勃然大怒,當即把這個水手殺了。不久,亞曆山大身患重病。13天後,終於在公元前323年6月的一個傍晚逝世。他當了12年零8個月的國王,死時才32歲。

  這些瑣事,看來隻不過是一種巧合罷了。其實,亞曆山大大帝的死很可能是由於行軍艱辛,加之經過多次作戰,弄得遍體傷痕,在沼澤地裏又感染上了瘧疾等原因造成的。

  另有一個傳說:亞曆山大之死是因為在宴會上有人往他的酒杯裏下毒藥。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那麽亞曆山大是死於陰謀,而不是自然死亡。

  亞曆山大死後,他的部下托勒密將軍(後來成為埃及王)用靈車把他的遺體運往埃及,安葬在亞曆山大城,並為他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陵墓。

  凱撒大帝、卡拉卡爾皇帝、奧古斯皇帝等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曾到此陵墓朝拜過,還在亞曆山大的塑像頭上加了一頂金冠。可是到了公元4世紀,有關陵墓主事,不知為什麽無聲無息了。公元642年,阿拉伯大軍攻占了亞曆山大城,這裏的輝煌曆史陳跡使他們感歎不已異常興奮。1798年,法蘭西拿破侖的軍隊進入亞曆山大城時,這裏已呈衰落景象,城中隻有7000居民了,跟隨拿破侖的一些學者隻看見不少古建築的廢墟。19世紀初,這裏開始修建海港,古老的建築遺址成了采石場,有許多遺跡被深埋入地下遭到了破壞。亞曆山大城很快成為地中海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可曆史陳跡卻蕩然無存了,慢慢從人們的眼中消失了。

  按古希臘的習俗,創建城市的國王,在他死後一般都要埋葬在城市中心。因而有的考古學家分析認為,陵墓應在兩條街道的交叉點上。

  近來年,波蘭考古學家瑪麗亞對當地出土的古陵燈進行了一番研究後發現,古人在製作燈時,在上邊繪製了古代亞曆山大城的模型,因此她對其位置做了一個有趣而大膽的推測。她認為在模型中,有一個圓錐形的建築物可能就是亞曆山大大帝的陵墓。這因為奧古斯丁皇帝的陵墓是尖頂圓錐形建築,這種墓形很可能就是在仿造亞曆山大陵墓。

  英國人維斯曾對托勒密王朝的墓地進行過分析研究,他們認為這些墓應當同亞曆山大陵墓相像。他想像亞曆山大的棺木是安放在一座宏偉的廟宇裏,周圍是一些圓柱,墓裏一定放有許多稀奇精美之物,墓內還可能保存著從埃及各處廟宇送來的經書及有關曆史記載。20世紀末,一個驚人的大發現大體上證實了這些猜想。專門研究古代馬其頓曆史的考古學家安得羅尼克斯發現了亞曆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的陵墓。

  大殿中央停放著高大的大理石石槨,上麵有寶石,沉重的金質瓶狀墓飾。國王的遺骨就安放在其中,周圍是一些珠寶金器、戰盔、王權標誌等物,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吸引著每一位到訪者。其中有五個用象牙雕刻的雕像,製作得相當精美,特別引人注目。這五個雕像是國王的一家:腓力二世本人、他的妻子、兒子亞曆山大和腓力二世的父母。這個發現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被認為是本世紀考古中最偉大的發現。

  驚喜之餘,人們不禁要問:腓力二世國王的陵墓尚能找到,難道他兒子的陵墓就不能尋覓,悄然失蹤了嗎?但事實畢竟是事實,亞曆山大陵墓的確神秘莫測,令人難以捉摸。

  誰能解開這個陵墓之謎?人們耐心地期待著。如果一旦解開,很可能會發掘出當時許多民族的文化藝術珍品以及大量的曆史資料,這對考古學將是一個多麽巨大的貢獻呀!這也是對人類文明做出的巨大貢獻。

  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早在公元前14世紀就有記載,在其悠久的曆史中曾先後被埃及、羅馬、奧斯曼、法國和英國占領,直到1941年才成為獨立的黎巴嫩的首都。曆史悠久而複雜,形成了這個多元的城市。

  貝魯特以東70公裏處的貝爾拜克圍城遺址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景色之一。自從公元前63年巴勒斯坦全境被羅馬帝國征服後,羅馬人在這裏為維納斯女神和羅馬主神興建了神殿,代替了早期巴力神及其伴侶阿斯泰特女神的廟宇。

  這些古羅馬的偉大建築,曆時千年風雨飄零,大部分都在一次災難性地震中毀壞了。這使得原來被壓在下麵的更古老的建築殘餘部分得以顯露出來,也給考古學家出了一個千古難題。在這些建築中有一部分圍牆稱為三石塔,所謂三石塔是由三塊鑿好的巨石構成,這三塊巨石每塊重800噸,而其中的一塊巨石又在7米高處。平穩地放在另兩塊擺放整齊的巨石頂上。在三石塔附近的石場中還有一塊鑿好的巨石,高4.5米,寬3.7米,近22米長,這塊巨石至少重達1000噸。

  這些巨石建築顯然源於比羅馬人更古老的時代。古代有大批朝聖的人,從美索不達米亞和尼羅河穀風餐露宿跑到巴力和阿斯泰特的神廟。根據古代阿拉伯人的記載,巴力和阿斯泰特的第一批神廟,是在大洪水之後興建的。至於這批廟宇的創建者,按阿拉伯人的說法,是遠古時代的寧祿王下令由“一族巨人”負責建造的。

  建築工程學家們說,即使用現代起重機械,也不可能吊裝這樣沉重的巨石。那麽,古代人是怎麽把塔頂上那塊巨石吊上去放在預定的位置上的呢?而這個巨石建築又到底象征和意味著什麽呢?

  至今,這塊巨石還在俯瞰著蒼茫的大地,似乎在向遊客訴說著這個千年的謎團。它似乎在問每一個遊覽的人,到底有誰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奧秘呢?

  第一個艾滋病病例

  諾亞方舟的故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諾亞方舟是否真的存在,我們便無從知曉了。

  1916年俄國飛行員拉特米飛越雪山時,發現山頭有一團藍色的東西,好奇心促使他飛回細看,他驚訝地看到了一艘房子般大的船,一側還有門,其中一扇已毀壞。這個奇遇很快就報告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當時他曾令組織一支探險隊,由於十月革命爆發,這項計劃告吹。

  其實,拉特米並不是第一位發現諾亞方舟的人。早在17世紀,荷蘭人托依斯就寫過一本書聲稱他找到了諾亞方舟,並附有方舟的插圖。1800年,美國人胡威和於遜,1892年耶路撒冷大主教和當地土耳其牧人都說他們看到了“方舟”。

  亞拉臘山位於土耳其東端,靠近伊朗國境的地方,是座海拔5070米的死火山,山頂自古就被冰川覆蓋著。傳說山頂留有諾亞方舟,不過,住在這個被尊崇為神聖的山的地方,相信人若登上山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