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經典文化

  教育家杜威

  位於埃及吉薩金字塔群50公裏遠的地方,叫阿布西爾,這裏從前也有3座金字塔,它們是古埃及曆史上第五王朝時期建立的,也就是在法老胡夫時代以後,大約4100年前。在阿布西爾,人們發現這裏的閃長岩曾被加工過。在這種比花崗岩還硬的岩石壁上,鑽了許多渾圓的鑽孔。這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呢?

  人類在各個曆史階段都應用過鑽孔技術。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曾用石杵在花崗岩石塊上打磨出孔洞。在骨頭和岩壁上,人類同樣進行過鑽孔。

  阿布西爾的鑽孔不是普通的鑽孔,而是包心鑽孔。它得名於鑽孔鑽成後,鑽孔的中心形成一條香腸狀的圓形石芯;鑽孔時,鑽頭不是隨隨便便拿在手裏就能鑽進的閃長岩中的。無論是石塊還是工具,都要牢牢固定住。為了鑽出一個筆直的鑽孔,還需要一些配套設備,憑借手工是無法鑽出這樣筆直、均勻的鑽孔的。在孔洞裏,人們甚至可以分辨出鑽頭旋轉留下來的一毫米一毫米推進的痕跡。同時也證實了,鑽孔不是後來用金鋼砂磨製出來的。

  很顯然,鑽孔並不是先用鑿子鑿出一段孔洞,然後用打磨的方式加工出來的。鑽頭旋轉的痕跡在孔壁和斷裂處清晰可辨。

  這個發現又有什麽意義呢?

  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包心鑽孔是現代人們製作的,可能是某些考古學家為了探測石塊而打的鑽眼。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麽鑽出一個鑽眼就足夠了,而阿布西爾的鑽孔散布在各處的石塊上。此外,那些石塊的硬度,現在任何一個地理學家都知道,自己再去做鑽孔實驗毫無必要。早在1000年前,弗德林斯·佩特裏先生就對埃及第四王朝時期閃長岩上奇異的包心鑽孔進行了描述,所以,現代鑽孔實驗之說是站不住腳的。

  古埃及的建築師們配備了我們至今尚一無所知的加工工具。包心鑽孔這樣的加工技術並不是偶然能發明的。技術進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鑽孔的進行,先發明鑽機還不夠,還需要其他合適的工具,例如金鋼石鑽頭等。為了把金鋼石鑽頭和鑽機鑲連起來,還要發明合成材料。

  有趣的是,在我們所處的時代還有許多疑問無法解決。我們需要對那些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重新思考。

  所有這些,都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經驗和不斷學習的過程才可能做得到。這難道是在4000年前的事情嗎?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全能學者”羅素

  “大房子”是北美印地安人阿那薩基部族的居住地。這個神秘的部族於公元12世紀莫名其妙地從大陸上消失了,但他們遺留下的文化和石建築卻是非常先進,令後人吃驚的。

  阿那薩基文化的遺跡,在科羅拉多州、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均有發現,但最重要的地方大概要屬處在新墨西哥西北方一個長24千米、寬1600米的查科峽穀。居住在這個峽穀裏的人們突然在公元1050年左右進發出前所未有的創造力。這個被考古學家稱作“查科現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造就了12座玲瓏剔透的小鎮,逐漸形成了阿那薩基人的宗教、政治和商業中心。如果將外圍的零碎居聚地也算在內,整個峽穀的人口數量估計在5000人以上。對於一個仍處在荒蕪的石器社會的部族來說,這樣的人口數字是極其龐大的。而且,他們居住的多層建築被稱作“大房子”,其巨大的程度,隻有數百年後大都市裏出現的高樓大廈才能與之相比。

  在當時土地廣闊、可任意取舍的情況下,為何一定要把居住點集中在一塊彈丸之地呢?

  每一座“大房子”都由幾十萬塊扁石和兩萬多條鬆木或雲杉木條構成。在當時不可能存在有牲畜的馱運和輪式工具運載的情況,因此,這些材料全靠肩扛手拽,從五六千米之外運來。建築上表現出的磚石工藝獨具匠心,采運的石料每塊都被鑿打得有棱有角,石塊間用一層薄薄的細泥加固,將微小的石片鑲蓋在上麵。具有美學意義的是,所有建築都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

  “大房子”中最壯觀的是一種D形的五層建築,內含約800個房間,占地3英畝。

  “大房子”中還有圓形房間,它在阿那薩基人生活中占突出的地位。有人分析它是舉行禮拜的地方,也有推測它是在家庭中供人投宿和男人們聚會消遣的場所。每一間都有一個用木料拚成的蜂窩形頂蓋,頂蓋的最上端用土塊和碎石塞滿,室頂上的豁口是惟一的入口,讓男人們順著梯子降到室內。室內地上還有一個神洞,專供冥界的精靈出入。新鮮空氣沿著一條石管導入室內。最大的一間“凱沃”直徑達19米,深達4.5米。室內的音響效果極佳,從一端耳語,聲音可傳到另一端;打一個噴嚏會引起悶雷般的轟響。

  每個家庭都擁有大房子中的一套房間,除了飲食起居以外,有的用作儲藏室、雞圈、垃圾室,甚至作葬室。起居室一般長3.5米,高2.5米,用白色的灰泥抹遍,並在上麵畫有各樣的壁畫。為了冬天時減小熱量的散發速度,窗和門開得很小。室內生火取暖,由於沒有煙囪,使得每間屋頂上都有一層厚厚的煙黑。

  阿那薩基人為何要選定這樣一個荒涼、貧脊而又頻有旱情的峽穀作為生存之地呢?這又是令人迷惑不解的。

  “大房子”裏挖掘出來的陶器中,有不少製成獸狀,繪有時比鮮明的黑白幾何圖案。阿那薩基人能把綠鬆石和貝殼改製成精美的飾物,還能把野生的草芥編成漂亮的籃子;他們不僅用鼓、拍板、木哨和鳥骨做的笛子奏樂,還在峭壁上繪製抽象性圖畫。

  在公元1150年前後,也就是正值阿那薩基人的勢力和繁榮處在頂峰的關鍵時刻,查科文化卻開始神秘地衰敗,峽穀裏的居民放棄了繁華的城市,立即遷走。這突如其來的現象又是一個謎。

  在公元12世紀中期,阿那薩基人將“大房子”外層房屋中所有朝向外界的窗子和門統統堵起來,把集體住所的主要入口也用石塊堵上,隻留一個梯子口供他們出入。這種做法被一些人認為是防範入侵者,但與之矛盾的是在廢墟中根本沒發現殘缺不全的屍首或任何戰爭的痕跡。無論如何,他們永遠地離開了居住達幾百年的盆地。

  阿那薩基人無聲無息了,但“大房子”之謎卻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們不斷地去研究探索。

  拒領諾貝爾文學獎的薩特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個平坦的高原上,有一個巨大的環形山,其直徑為1310米,坑底比四周的石壁低近200米,石壁比外圍的地麵高出50米,“魔鬼穀”是當地帕赫部落的印地安人對它的稱呼。1892年,一些科學家在考察時在不經意中發現了它。他們注意到,組成石壁的厚厚的砂岩層和石灰岩層被一種可怕的力量所折斷,並且向外翻轉。石壁南部有一條長達600米垂直站立著的石板,它要比同一沉積岩層的水平地層高出35米。坑底和坑穴附近的一些岩石上有遭受猛烈打擊而產生的碎裂痕跡。石壁坑的底部以及壁垣不僅堆滿了石粒,而且混雜了許多生了鏽、不規則的鐵片。這些鐵片經過表麵拋光和稀硝酸溶液蝕刻後,呈現出隕鐵所特有的維斯台登圖案。不僅如此,在離坑穴幾百米遠的地方,人們還發現了數以百計的隕鐵碎片,從重量上看小則幾克,大則達到上千克。另外,還有大量的小鐵片因鏽蝕而變成了碎沫。經過考古學家的分析,這是一個鐵隕星(隕鐵)快速墜落撞擊地麵而生成的隕星坑。經過仔細考察和分析得知,這個隕星坑大約是在20000年前,由一個直徑50多米、質量13萬噸的隕鐵以每秒25千米的速度猛烈撞擊地球表麵而形成的。

  令人奇怪的是,在坑穴中沒有發現一塊像樣的大隕鐵。這塊巨大的隕鐵到哪去了呢?一個很自然的想法是:它的主要部分已深深鑽到構成高原的地層中去了。如果能找到它,在科學上無疑是很有意義的,而且對研究隕鐵也是十分有價值的。

  然而,研究隕石坑的專家巴裏格奧卻無法從美國的科研機構籌集到足夠的經費來從事鑽探工作。於是,不得不向一些有錢的財團進行遊說,使他們相信這塊由純鐵構成的天降之物有十分重要的商業價值,因為在地球上以天然狀態存在的純鐵還不曾有過。於是,投資鑽探工程的股份公司就這樣組織起來並開展工作了。然而,工作進展得十分不順利。起初,當鑽頭從坑穴中心好幾個位置上向下鑽到400米的深度時,開始取出了含有鐵屑的沙岩塵末,這似乎很鼓舞人心。然而,越往下,鐵屑就越少。最後,鑽頭到達一整片紅色岩層,結果是一無所獲,最後巴裏格奧因為經費問題而不得不放棄。但原因究竟是什麽?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來說明它。

  卡夫卡和《變形記》

  在智利有一著名的巨石群,據說已有5000年左右的曆史,在直徑200米的圓形窪地上豎起柱狀巨石,按順序排列成五個圓圈,圓心是一塊十分平坦的石塊。

  人們對巨石群作過種種猜測,有人說它是個祭祀天神的場所,還有人說是太陽鍾,也有人說是古代墓地,至今尚無定論。最近有人提出一種假設,巨石群可能是一種季節鍾:用石柱來測量太陽的移動位置,從而了解四季的變化與更替。日出的位置在一年中慢慢移動,當時人們發現了這個現象後,就在能夠一覽無遺地觀測日出的平原上豎起了石柱,從影子在石柱之間的位置移動和日出方位來了解季節的變化。此說正確與否,有待科學論證。但這種說法似乎是有一點道理的。

  這種巨石壘成的紀念碑式樣的遺跡,在世界各地都可見到,隻是石柱的排列和大小形式不同。但是,這些建築究竟是為了什麽而建造的?今天仍然不得而知,但大部分人推測它跟古代的宗教祭祀有密切甚至是神秘的關係。

  說到巨石,還有幾個令人不可思議的謎團。在黎巴嫩中東部,有個叫帕爾倍克的小村,原名叫海裏波裏斯,是連結羅馬與巴比倫的主要通商要地,那裏保存著羅馬時期繁華的丘比特神殿和酒神殿的遺跡。令人奇怪的是,在通往帕爾倍克的半路上,有一塊巨大無比的建築用的巨石,被人拋棄在路邊,1900多年來無人問津。這塊巨石長21米,寬、高各5米,重1500噸。僅這一塊石頭,就可以造四幢高6層,正麵寬7米,深10米,牆厚達20厘米的公寓大樓。這究竟是誰,又是出於什麽目的,從哪裏,怎樣把這塊碩大無比的巨石鑿成、運來,並且拋棄在這種偏僻的地方呢?這一係列疑問始終困擾著人們。

  以南美秘魯為中心繁盛起來的古代印加帝國的領土,南至智利,北起哥倫比亞,全長約5600千米。首都建造在距烏魯班巴河700米高處的懸崖之上。城中寺院裏的祭壇是用一塊塊重達千餘噸的花崗石築成,石塊與石塊之間不用一點灰泥,但拚合得十分精細,幾乎看不到縫隙。甚至連一根鋼針也插不進去。而在1500年後的今天,仍然一如往昔。更令人驚詫的是,削鑿大量石塊的采石場位於700米下的山穀底部。不知古人當時是如何把這些沉重的石塊如鷲築窠似地運到斷崖之巔的,至今還沒有人能解這個謎,有待於人們進一步去發現。

  喬伊斯與《尤利西斯》

  圖拉是墨西哥古代托爾特克人的首都,公元8到13世紀,托爾特克人統治著墨西哥南部的許多地方,它的影響擴展到幾乎整個中部美洲,公元900年~1200年間,是圖拉城的鼎盛時期。

  圖拉城附近的遠古遺址分為兩大部分,中間是一個隆起。根據考古資料表明,圖拉城中心地帶有一個大的廣場,四周為神廟金字塔,其他建築包括一處宮邸集合體,兩座金字塔,廣場中心有一高台祭壇。圖拉的金字塔雖然規模較小,但裝飾意味濃重,有一樓道位於南端,直通頂端兩室,兩室內裝飾富麗堂煌,色彩濃重華麗。

  圖拉這個詞是“大都市”的意思,盡管古代的圖拉城聲名顯赫,但建城時間已無法考證。這一個個問號,在墨西哥曆史記載上似乎永遠無法找到答案,隻能從墨西哥的神話傳說中去尋找。

  原來,這與傳說中發生在圖拉城的一場大決鬥有關。

  在墨西哥及中美洲流傳的神話中傳說,遠古時代有一位名叫“奎紮科特爾”的光明之神,乘船渡海而來,在墨西哥登陸。奎紮科特爾是個“皮膚白皙的男子”,他學識淵博、身材魁梧,額頭寬廣,臉上有濃密的大胡子,身穿一身拖地的白長袍。他把各種技藝、知識引進墨西哥,為當地百姓創造了文明的生活,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文化與文明的黃金時代。他教導中美洲土著人使用文字,替他們製定曆法,教授建築知識和砌石技術的奧秘。百姓把他尊為數學、冶金學和天文學之父。身為醫生和藥師,他“向百姓揭露植物中隱藏的奧秘”。他為百姓製定了公正的法律,提倡一夫一妻製度,勸導人們尊老愛幼,和睦相處,最重要的是,他譴責殺人祭神的製度,主張用鮮花素果供奉神祗。

  這樣一位智者,邪惡祭司是不能容忍的。這時,他的死敵冒了出來,代表著黑暗和淫邪勢力的神祗泰茲喀提波卡。他年輕又法力無邊,他的圖騰是一隻凶猛的美洲虎。他出沒無常、冷漠無情,十分殘暴。在中美洲的神話中,被描繪成一個怒目而視的魔鬼,據說,他擁有一個神奇的鏡子,通過這個鏡子,他可以躲在遠處窺測人類的活動。他與奎紮科特爾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決鬥,這場空前激烈的生死大決鬥就發生在圖拉城。然而,邪惡戰勝了正義,奎紮科特爾被逐出圖拉城,並被迫離開墨西哥。據說他逃到了海邊,搭乘一艘小船離去了。臨別時,他向追隨他的百姓們告別:總有一天他會回來,戰勝那些邪惡的神靈,開創一個新時代。

  圖拉這個城市並不特別古老——它的曆史不超過一千年。但是,它的神話和傳說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因此古學家和文化史專家都認為,這場大決鬥是具有相關曆史背景的,那麽就讓我們耐下心來等待曆史謎團的解開吧!

  “荒謬”的加繆

  1912年,美國書商獲得一卷天書般的手稿,至今無法破譯。從獲得它的那一天起,美國耶魯大學的貝耐克珍本書與手稿圖書館內,幾乎每天都有人在關注那卷神秘手稿。

  貝耐克圖書館收藏有無數的珍本書籍。一般人對神秘手稿特別感興趣,因為迄今尚無人完全看得懂。全稿用密碼寫成,連密碼專家和語言學家也譯不出來。

  該手稿長30厘米,寬16厘米,約300頁,所用的是上等皮紙,上麵寫滿奇字,由一種人所未見的字母組成。稿中的插圖也同樣古怪,看來描繪的是植物、女人。由於文字和圖書都不易理解,此手稿被譽為世上最艱深難解的手稿。手稿中植物插圖甚多,因而不少研究者以為手稿可能是講述植物的文章,但是至今仍有許多不同的揣測。

  有人認為,手稿作者是英國人培根。培根生於13世紀,在中世紀學術界享譽甚隆,人稱“超常博士”。培根具遠見卓識,曾預言不少20世紀才出現的事物,如汽車、飛機等。同時,他也是數學和物理學專家,又是聲望極高的哲學家。

  “沃伊尼克手稿”會不會是培根最偉大的著作,談論其先進的科學理論,以致無法用普通文字表達出來?沃伊尼克希望找到答案,於是將副本分送給感興趣的學者研究,豈料學者太多對此無法了解。他們起初以為手稿的密碼相當簡單,研究起來才知道可不是那麽一回事。

  此後近60年,手稿的研究並無什麽實質性的進展。到20世紀60年代,耶魯大學的布倫博教授著手研究這個問題,才有點眉目。他看到手稿內一些符號,想起在另一份文件中偶然見過一種圖解,在那裏以符號代表數字。

  布倫博教授仔細查看手稿,找到一些胡亂寫成的算式,看來作者采用的可能也是數字代號。他在一處頁邊上找到一個圖表,表上有26個符號,數目剛好和英文字母相等。表中那些號及其排列次序,跟頁邊算式內的符號及次序幾乎完全一樣。

  這是破譯的線索嗎?從1到9的每個數字,是否各代表26個字母中的3個?布倫博列出下表: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USRSTUVWXYZ這個圖表是否就是手稿內所用的密碼呢?手稿某頁的插圖畫了一幅植物圖。布倫博用數目字代入插圖下麵所寫的符號,得到846362.根據這些數字查對圖表,正好拚出了植物的英文名字。用同樣方法還譯出了其他植物的名稱。

  “沃伊尼克手稿”的秘密仍未揭開。專家推測,那可能是一名煉金術士偶然寫下的記錄,假如果真如此,那麽煉金藥的配方會不會就藏在手稿裏?要揭露“神秘手稿”之謎,看來還有待學者進一步研究。

  “精神病院裏的詩人”龐德

  在蒂瓦納科城內卡拉薩薩亞廣場的西北角,有一塊十分著名的超巨型石雕,這就是太陽門,它是南美大陸最負盛名的遠古文明的奇跡之一。

  太陽門由一塊完整的巨型安山岩鑿成,高3.1米、寬3.96米,重十多噸。每年秋分即9月21日,黎明的第一束陽光總是從這石門的中間射入大地。這就是“太陽門”名字的來曆。

  凡是看到太陽門的人,無不為它的美妙壯觀所折服。太陽門高大宏偉,而且還雕刻著極其精美的圖案。其中最著名的,是雕刻於門楣上方的“日曆橫飾帶”。在這中央,刻著一個謎一般的人物,據說就是大神維拉科查,傳說中把各種技藝和製度引入南美洲的聖人。雕像中他頭上戴著威嚴的王冠,手中握著飾以禿鷲的手杖,神情十分嚴肅,兩行淚珠沿著他的臉頰流淌下來。其上下兩排是長著翅膀的勇士,“門楣橫飾帶”的底部,雕刻著一種圖形,一係列階梯金字塔式的幾何圖形連綿不絕地排列著。此處還有眾多至今仍難理解其涵義的圖案和文字。

  麵對著太陽門,人們不禁要問:古代蒂瓦納科的居民為何要建造這巨大的石門?

  從太陽門在秋分時節射入第一道太陽光這點來看,太陽門顯然是一個有關於曆法的建築。很多學者都認為,太陽門上銘刻的眾多圖形和符號都與曆法有關。但這些符號究竟是如何表達曆法的?遠古的蒂瓦納科人又是如何準確計算秋分時節太陽光線與太陽門位置關係的呢?

  貝勒密與艾倫在《蒂瓦納科的偶像》一書中,詳細研究了太陽門圖案與符號。他們認為上麵記載了大量的天文知識,最早可追溯到27000年前,而這些知識是建立在地球為圓形的基礎上的。這不能不再次引起人們的疑問:史前的蒂瓦納科難道存在過一個高度的文明嗎?

  英國學者漢克在考察太陽門時,意外地發現太陽門楣上還刻著一些奇異的史前動物的圖案。這種動物體形肥胖、有短粗的四肢,好像是河馬和犀牛的雜交品種。現代動物中早已沒有了這模樣的動物,但古生物學家卻一眼就認出來,原來,這種其貌笨拙的動物圖案表現的是一種早已滅絕的史前動物——箭齒獸。

  研究的結果表明:箭齒獸生活在160萬年前至12000年前,它可能是一種兩棲類動物,生活習性相當於現今的河馬,它可能是當時的南美洲大陸上最為普遍的有蹄類動物。它身長約2.8米、高1.4米,具有三趾,似犀牛而低矮無角,門齒之間有寬大的縫隙,因此被稱為“箭齒獸”。但這種動物早在12000年前就完全滅絕了,今天人們對它的了解是從已發現的化石中得到的。

  那麽,早已滅絕的史前動物怎麽會描繪在太陽門上呢?雕刻在太陽門門楣上的箭齒獸形象共有47處之多,而且這種醜陋的動物不僅僅是出現在太陽門上。在同時代出土的陶器碎片上,也隨處可以看見箭齒獸的圖像,有好幾種雕刻品上還有它們完整的、立體的身影。

  其實,太陽門上的古代動物圖案並非僅隻有箭齒獸這一種。在“太陽門橫飾帶”的圖案中,還顯示了一隻伸出長牙、形狀如象的長鼻類動物。現在的南美洲大象已經滅絕了,但據研究,在史前時代的南美洲曾經有過一種類似大象的、學名為“維象亞科”的長鼻類動物,活躍於安第斯山脈南端的蒂瓦納科等地區,但這種動物也早在公元前1萬年左右就已經滅絕,不存在了。

  1萬多年前已滅絕的動物反複地出現在蒂瓦納科古城,這表明什麽呢?隻能證明當初蒂瓦納科的建造者們常常見到這種動物,他們顯然是依據真實物象而不是靠想象來雕刻太陽門上箭齒獸的圖像的。因此得出判斷,建造蒂瓦納科城和太陽門的年代不會晚於更新世末期至公元前1萬年以前。

  但是,擺在我們麵前的是一個更大的疑惑。要知道,埃及的金字塔建於公元前2600年,而世界上人們公認的最早的蘇美爾文明也不過始於公元前3300年。人類移居美洲的曆史被認為是在公元前1萬年左右,而到達南美洲的時間就要更晚一些。那麽是誰在12000年前,就建造了這宏偉的蒂瓦納科城和奧妙無窮的太陽門呢?當時世界還在處於蒙昧狀態啊!

  更加令人疑惑的是,曠世傑作的太陽門並沒有完全竣工,門楣上未完成的圖像顯示,突然有一天,雕飾工作突然停止,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呢?是災難突然降臨嗎?

  太陽門,神秘之門,智慧之門。

  神秘的史前巨型圖案之謎

  在英格蘭西部伯克郡烏芬頓堡的山坡上,有一座創作於公元前200年的白馬浮雕。這匹白馬長達100米,高40米,此馬神形兼備,貌似馳騁,橫跨一座山坡上,氣勢雄偉。說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這是古代先民采取刮去表層的土後,露出下層的白堊層而雕刻成的。附近的村民們每隔6年聚集一次,為白馬鏟除雜草修繕環境。至今這匹白馬還完好如初,盡管人們驚歎地欣賞它,但卻不知道它的確切含意。不知道它到底是象征,還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

  在美國佐治亞州有一個巨大的土丘,已有1500年曆史。土丘頂上有一隻用石塊堆砌成的巨鷹,展翅寬達40米,仿佛就要騰空而飛。這個巨鷹丘顯然是古代印第安人的創作,但它們建造這個土丘的目的仍是個謎,大概是一種原始的圖騰崇拜吧。

  在美國大角山山峰頂上,有一處用石塊砌成的圓陣,被稱為“魔力巨輪”,直徑30米,有28行石砌的“輪輻”穿過圓心。有些研究人員猜測,這大概是印第安人用來預測夏至和冬至等節令的,但至今沒有定論。

  在所有這些土丘中,最大也最令人困惑的,也是最神秘的,是位於美國俄亥俄州南部的“巨蛇丘”,這是一條用土堆成的巨大的蛇丘,它寬約6米,高2米,長達383米,蛇身的實際長度達600米左右。現代著名的巨大建築艾菲爾鐵塔高度為318米,而383米的確不是個小數目。巨蛇的嘴張得大大的,仿佛要銜住一個不知是蛋還是青蛙狀的圓錐形土堆。巨蛇丘中沒有埋藏著人的屍骨或其他任何人工製品和文字,因此是誰在什麽時候建造的,我們無從知曉。

  現代研究人員利用高科技手段,能比較精確地鑒定出這些史前建築的年代,但是對於它的起源、用途、目的,以及誰是它們的建造者的問題卻無法確定。究竟是哪些古代先民建造出這些龐大到驚人程度的巨型圖案呢?這些令現代人敬畏的形態怪異的巨型圖案到底有什麽用途呢?

  更令人迷惑的是,這些史前的巨型圖案,往往在地上無法觀其全貌。比如巨蛇丘,隻有在幾千米的高空俯瞰下,才能看清楚它的整個形象。再如那巨鷹雕像,隻有在高空俯瞰,才能準確地辨別出來。研究人員想盡各種辦法,想要在地麵上看到這些動物的全貌,但各種嚐試都是徒勞,隻好借助於望遠鏡、探測儀等高科技手段。換句話說,這些神秘而巨大的形象必須從高空中才能看到它們的全景。那麽,遠古時代的人們,怎樣設計和製作這些巨型圖案的?退一步講,即使能製作出,又如何去欣賞呢?這些巨型圖案留給人的不隻是驚歎,還有無窮無盡的探索。

  艾略特與《荒原》

  大洋洲的故事令人心馳神往,吸引了無數科學家、探險家矢誌不移地去探尋。許多探險家、科學家又把目光轉向另一個失去的大陸,以極大的興趣探索姆大陸的繁榮與沉沒,以及它同其他的文明的聯係……

  很久很久以前,太平洋上有一個姆大陸,大陸上有巨大的神殿和數十座洋溢著椰子綠的美麗都市,人們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據說姆大陸文明之始至少要追溯到5萬年以前,可是……

  一個不幸的日子光臨了,先是大地的巨大震動,接著是火山的一些活動,最後致命的一擊是噴火和地震同時爆發,海浪起伏,火柱將天空染成地獄的色澤,美麗的城市刹那間像積木般崩塌了,姆大陸文明就此消失於洶湧的太平洋上。

  人們可能會問,既然姆大陸已經消失了,是怎樣得知它的存在的呢?這得從印度的大饑荒開始說起。1868年印度中部發生了空前大饑荒,社會動蕩不安,當時統治印度的英國派兵增援,維持治安,其中有一位特別喜愛東方文化的青年軍官詹姆斯·喬治瓦特陸軍上尉,因他的身材矮小,少了點軍人的威嚴,但卻贏得了當地居民和印度教僧侶的信賴。有一天,喬治瓦特在一座寺院裏觀賞牆壁上的浮雕,有位熟識的高僧走過來說:“你對這有興趣?”“嗯!這看起來好像圖案,也許還有什麽意義呢?”高僧點頭說;“是的,這不隻是裝飾,是文字,每個字都有它的意義。”說完後又教他這些文字的讀解。此後,喬治瓦特與這位高僧成了摯友,從他那裏學會了各種圖案和象形文字的讀法。

  後來他們在寺院的秘密倉庫發現了一些古老的黏土板,上麵是直線和曲線組合成的圖案字,傳說上麵刻著遠古世界的神秘的故事。喬治瓦特和高僧一起開始研讀古老的黏土板上的文字。經過兩年700多個日日夜夜的共同努邊,終於釋讀了黏土板的內容。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從姆大陸派來印度使聖所記載的前所未聞的神秘故事。

  喬治瓦特遍訪印度各地寺院,然後前往泰國、西藏,以及太平洋群島,探訪有關姆大陸的傳說。根據調查所得,喬治瓦特確信太平洋沿岸確實有過姆大陸的存在。因為不僅複活節島,太平洋沿岸許多國家和島嶼都流傳著“失去母國”的故事。他知道西班牙馬德裏博物館珍藏有關姆大陸的記載。這些抄本雖是用古代瑪雅象形文字書寫的,其原著卻是和“使聖”的黏土板一樣,出於姆大陸的聖典《神聖靈感之書》。喬治瓦特花費半生心血出版了《遺失的大陸》一書,(1926)詳細描繪了姆大陸以往的繁華興盛及其毀滅經過。

  姆大陸土地遼闊廣袤,西起馬裏亞納群島,東至夏威夷群島,南邊是斐濟、大溪地群島和複活節島,全大陸東西長9000公裏,南北寬7000公裏,總麵積約為4500萬平方公裏,是一塊美麗富饒的地方,而且物產豐富。

  姆文明誕生於夏天綠意蔥蔥的大地,並且創建了地球上第一個帝國,名為“姆帝國”。姆帝國的國王稱“姆拉”,拉表示太陽,姆表示母親,因此姆帝國又被稱為“太陽之母的帝國”。姆國宗教崇拜宇宙的創造者——七尾蛇。姆帝國的首都喜拉尼布拉同各大城市,城市幹道和宮殿牆壁都以熠熠閃光的金屬裝飾,均鋪有整齊的石板大道和運河,呈現出一派富麗堂皇的景象。姆人有很高的智慧,便經常組織殖民團向海外發展。最初的一團由卡拉族人組成,向東航行,從中美洲抵達南美洲,在當地落腳生根,創建了“卡拉帝國”。維吾爾族人向西出發,在東北亞上岸深入內地,開拓了從蒙古到西伯利亞大片土地,稱為“維吾爾帝國”。卡人的智商很高,科學技術水平超出姆國之上,他們發明的飛行船,經常飛回姆國,帶去各種珍奇物品和金銀寶石。

  姆大陸被太平洋吞沒距今已有1.2萬年。各殖民國也因母國的喪失而走向衰落。卡拉帝國受姆大陸沉沒的衝擊,大地開使隆起,亞馬遜河幹涸,形成安第斯山脈,人們又歸於原始生活。維吾爾帝國也發生大地隆起,西藏變成高原,中亞成為不毛之地。那卡帝國雖科技發達,維持了短期繁榮,但也發生內亂,走向自我毀滅。

  喬治瓦特畢生探索研究留下了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作者已逝,而他筆下的姆大陸之謎,卻引起了後輩專家學者的濃厚興趣,並展開了長時間的爭論。持否定態度的是學院派。他們懷疑太平洋上存在過擔負海上交通的某種文明圈,按曆史發展常識,很難想象數萬年前有如此龐大的世界帝國,所謂的姆大陸隻不過是喬治瓦特自身的幻想而已。而探索派的學者卻列舉太平洋群島大量古代遺跡和民間傳說,力證姆大陸的確存在過。比如柏那貝島上由98座人工島及其他建築物所組成的巨大遺跡——南瑪塔爾,就屬於與小島文化極不相稱而與姆文明有某種聯係的超古代文明。

  令人深感興趣的還有土亞摩土群島上與埃及金字塔極為相似的祭壇,有奇妙的石門,石柱,巨大石幣,石像等,這些距離遙遠的小島遺跡,竟有著明顯的相似點,而且各島都有著大島沉落的傳說。

  姆大陸沉沒原因也是人們的爭論之一。地震?火山?還是與冰河期的末期一同沉沒?看來姆大陸的爭論,亦如雷姆力亞大陸、亞特蘭提斯大陸的爭論一樣,還將長期下去,不經過數十代人的研究發掘,沒有大量的確證,怕是很難畫出一個圓滿的句號的。

  福克納和《喧嘩與騷動》

  除了歐洲、亞洲和非洲,近年來人們在澳大利亞也發現了一些史前時代的岩石、壁畫。這些圖畫上的人物造型奇特,與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遠古圖相差極大,充滿了神奇的色彩。

  在澳大利亞的金布利蘭傑斯一個洞穴中,人們發現了一幅奇怪的古代壁畫。壁畫的主人公是一個身穿長袍、頭戴圓形盔的老人,圓形盔上隻露出兩隻眼睛仿佛宇航員的太空帽,使人看不見他的麵目。壁畫上麵寫著一些沒有人能夠辨識的文字。在這個人物上方畫著62個小圓圈,這些小圓圈不規則地分成3排,最靠左一排有21個小圓圈;中間一排有24個小圓圈;靠近人物的一排隻有17個小圓圈。

  這幅壁畫上的人物是誰?有人說是一位天神,但他的服飾實在不像天神,而像科幻小說中的太空戰士。

  在著名的艾爾斯岩山上的岩洞裏,也發現了一些古老的壁畫十分奇怪。這些壁畫麵積很大,色澤十分鮮豔,畫麵上布滿了奇形怪狀的動物和人物。他們的身材魁梧,大約有六米高。最奇怪的一點是人物都沒有嘴,但他們的頭部卻有著向四外放射的線條。這是不是表示他們頭上戴著麵具所發出的光呢?

  在澳大利亞的其他地方,我們也發現了類似的遠古圖畫。表現手法之精細,內容之深刻,線條之詭秘令考古學家大傷腦筋。

  有人把這些現象歸結為外星人的傑作,也有一部分人不同意這種說法,但是確切的答案又是什麽呢?又有誰能說得清呢?這大概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秘密吧!

  海明威和《老人與海》

  古代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的下遊。尼羅河每年7月泛濫,11月退落,土壤既因淤泥而肥美,又有河水灌溉之便,故農業發達,屬富饒之鄉。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建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個王國。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立了統一的王朝,形成奴隸主專政的國家。中間經過古王國、中王國和新王國三個曆史時期,最後在公元前525年為波斯國所滅。

  古代埃及文化、科技成就十分突出。為預測尼羅河的泛濫,形成了最早的天文學。在公元前4241年就有了太陽曆。為測量土地、修建溝渠、修築堤壩和橋梁,形成了埃及最早的幾何學、水利學;在製造木乃伊和醫治疾病中,醫學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就有了圖形文字。國家十分重視文字,規定有為宗教所需的象形文字,為政府辦公所用的簡體字,為經商所用的草體字。古埃及掌握這些知識的大多為僧侶和文士。他們也是古埃及奴隸主教育中的關鍵人物。

  僧侶是古埃及的神職人員。古埃及是政權與神權相統一的國家,人們供奉的神祇達843種之多。為敬奉神祇,廣修廟宇,因而有眾多的僧徒。寺廟中的高僧脫離體力勞動,除負責宗教活動外,不掌管水利、天文、建築、醫藥等職,但有較豐富的學識,他們大多還擔負著培養接班人的職責。“文士”是指社會上一些擅長文墨、富有知識的人。古埃及的“文士”多在政府供職,享有較多的特權,因此不少奴隸主熱衷於培養自己的兒子成為“文士”,充當官吏。

  古埃及的學校主要有宮廷學校、寺廟學校和文士學校。

  宮廷學校是皇族子孫、貴族和大臣們的子弟學習的地方,一般多設在法老的王宮中。寺廟學校設在寺廟內,是專門培養僧侶的學校。文士學校是文士在家中招收學生,進行講學,這種私立性質的學校習慣上稱為文士學校。

  古埃及的學校教育內容,大約可分為初、高兩個等級。這兩個等級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在初級階段,兒童學習書寫、閱讀和簡易計算,又以書寫為主。因為埃及的文字既繁雜又難學,而埃及又是依靠書寫來傳授知識的,因此,書寫在教育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古埃及書寫的材料有紙草、石板、貝殼、象牙、皮革等。最常用的是紙草。紙草是尼羅河岸盛產的一種植物,將其莖部簡單加工即成卷。人們用蘆葦製成的葦筆,沾上水和彩墨(大多為黑、紅兩種)在紙草上書寫。書寫的內容有道德的訓誡、知識性的材料。古埃及在書寫教學中還注重指導兒童學習辭令。諺語中說:“你巧於辭令,你必將獲勝。”這個階段的計算教學是具體數量的測算,如計算個人財產、土地的測丈、征稅的稅率、金字塔的麵積和體積及穀物的儲量等,多為實用性質。古埃及高級階段的教育是專業教育。最受重視的是建築業以及天文學、數學、幾何學、水利學和醫學。

  古埃及的教學注重實際應用,注重練習操作,對理論鑽研、學術闡述不很重視。教學中老師不注重啟發誘導,而是注重灌輸,崇古墨守,所以古埃及教育發展緩慢。

  “禁書”作家亨利·米勒

  古代羅馬教育製度的發展演變和本國的政治經濟製度的變革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根據古代羅馬社會發展變革的特征,可以把其教育製度的發展演變劃分為前希臘時期的教育、共和時期的教育和帝國時期的教育三個既相對獨立、又密切聯係的階段。

  1.古代羅馬前希臘時期的教育製度

  在公元前501年至前300年的兩個多世紀中,羅馬建立和完善了本國的奴隸製國家製度,奴隸主貴族和平民是國家的公民,具有參與國家政治經濟生活的權利;這一時期,古代羅馬經濟上主要以農業為主,工商業不發達,且與鄰國的戰爭非常頻繁,這就決定了這一時期的羅馬教育較為落後,以培養英勇善戰的士兵為主要目的,沒有專門的學校教育機構和專職的教師,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

  在前希臘時期的羅馬,“不允許奴隸充當教師,因為這會在別人和自己眼裏降低身份”。“孩子們隻是在家庭這一狹小的環境生活中學習,至多也隻能在他所生長的城市這一較廣的環境中學習。”這一時期在羅馬人的家庭中,0-7歲的兒童主要由孩子的母親負責對他們的撫養和教育。從7歲起,女孩子仍留在家中跟著母親學習作為未來主婦和母親的教育內容。男孩子從7歲起則要跟著父親一起去工作,父親教他如何觀察和學習,讓他接受基本的學習、勞動和生活訓練。在這一時期,羅馬人注意教給男孩子一些閱讀、書寫和計算方麵的知識,但許多羅馬人對兒童的知識教育重視不夠,“父親往往隻讓孩子學習作為一個羅馬紳士所必須具有的技能和了解他應負的責任,因為其他知識被認為是沒有教育價值的”。

  男孩子到16歲時,成為羅馬的正式公民,開始了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新生活。

  2.古代羅馬共和時期的教育製度

  從公元前3世紀中葉起,羅馬由於在對外戰爭中連續獲勝,國土麵積不斷擴大,人口數量大量增加,形成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的帝國。這一時期,羅馬對外貿易不斷擴大,工商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國內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統治階級內部的政治經濟鬥爭也日趨激烈。這一時期羅馬政治經濟的發展和雅典文化在羅馬的廣泛傳播,迫切要求盡快改變原有的僅僅依靠家庭來實施教育的落後狀態,廣泛建立雅典式的學校教育機構,為統治階級培養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公民。

  這一時期,羅馬統治者對教育非常重視,大量地把有教養的希臘人聘為教師,因而該國的學校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並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學校教育製度。

  (1)初級學校

  這種教育機構是私立的,學讚較為昂貴,但教學設施非常簡陋,主要招收7-12歲的羅馬奴隸主貴族子弟和少量平民子弟入學,學習內容主要是閱讀、書寫、計算和《十二銅表法》等內容。

  (2)文法學校(拉丁語學校)

  文法學校比初級學校高一級,相當於實施中等教育的機構,也是私立的,收費高昂,主要招收12-16歲的奴隸主子弟入學。文法學校最初以教授希臘文和希臘文學為主,到後來轉向以教授拉丁語和拉丁文學為主。羅馬的文法學校主要讓學生學習文法、作文、文學、羅馬神學、音樂、幾何、天文學等內容,以便為培養演說家打好基礎,但這種學校禁止學生學習體育方麵的課程。

  (3)修辭學校

  這種學校相當於專門學校,是羅馬的統治者為培養善於辭令、精通文學和曆史、能言善辯的演說家和辯論家而創立的,主要招收16-20歲的奴隸主子弟入學,學習內容主要有文學、修辭學、曆史、法律、天文學、幾何學、倫理學、音樂、辯證法等學科,學習方式有讓學生聽老師講課、聽演說家的講演、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講演練習等。

  3.古代羅馬帝國時期的教育製度

  公元30年,羅馬進入帝國時期。羅馬的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力和地位,加緊了對統治區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控製,也按照統治階級的要求對教育製度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在教育目的上,把向國民傳授基本的文化知識和培養雄辯家改變為培養忠誠於帝國的順民和官吏;在學校的管理巾,加大了國家對各級學校的幹預力度,對初等學校實行國家監督,把部分文法學校和修辭學校改為國立,以有利於國家對學校的直接控製;提高學校教師的待遇,加強對教師的控製,把教師由私人聘任改為由國家教育機關直接委派。

  這一時期羅馬帝國的各級學校教育製度也發生了許多重要的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初等教育仍然沒有得到國家的重視,各地學校的辦學設施相當簡陋,學校的教學重點開始由文學的學習轉移到對文法的分析上。

  (2)文法學校中非常重視拉丁語的教學,拉丁語文法和羅馬文學在文法學校的教學中逐漸占主導地位,過於強調思辨使文法學校的教學方式逐漸趨於形式主義。

  (3)修辭學校受國家政治影響較大,教育培養目標由培養雄辯家變為為國家培養官吏,學習內容主要是修辭學,但“修辭學已蛻變為粹純外表的‘雄辯’”,學習方式也變得更加形式主義;為了適應羅馬帝國政治、經濟的需要,統治者在羅馬創辦了教授法律、醫學和哲學的專門學校。

  (4)這一時期,羅馬的統治者對基督教的態度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基督教逐漸演變成統治階級可以接受的宗教形態,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它開始在各級學校的教育教學中發揮重要的影響,並逐漸占統治地位。

  從古代羅馬教育製度的曆史變遷中可以看出:古代羅馬的教育製度是隨著國家的政治、經濟製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各個時期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的變化皆說明了這一點;古代羅馬的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就是廣泛吸收希臘先進教育經驗和思想,並使其與羅馬的實際結合的過程,“羅馬遠不止是希臘文化的傳播者,她也是一種文化的創造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她留給了後人很多東西,這些東西足以影響他們的過去和現在”。

  “作家們的作家”博爾赫斯

  阿拉伯國家及其文化

  阿拉伯半島位於亞洲西南端,屬高原地區,絕大部分為沙漠和草原地帶。居民貝都因人以遊牧為主。阿拉伯社會發達較晚,公元7世紀初,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這裏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當地的文化遠遠落後於相鄰的波斯、埃及和拜占廷等地。

  遊牧的阿拉伯人習性尚武,擅長辭令,感覺敏銳。雖然他們沒有自己的係統的書寫文字,也不懂文法修辭學原理,但騎在駱駝背上,他們能唱出動人的詩歌;歌頌生活,讚美戰爭、愛情和酒。那時的阿拉伯人沒有統一的宗教,他們崇拜各自部落的偶像,為爭奪牲畜、牧場、水源經常發生戰爭。

  六、七世紀之交,阿拉伯半島處於社會劇烈變革時期。半島西部的麥加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的樞紐,成為巨大的商業中心。穆罕默德(約公元570年~公元632年)出生於麥加的一個以經商為主的古萊氏部落。他結合猶太教、基督教的某些教義,假托天神——安拉的名義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以一神崇拜代替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以共同的宗教信仰把阿拉伯各氏族部落團結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這就為打破原有氏族部落之間的壁壘,建立阿拉伯統一國家,奠定了思想基礎,穆罕默德以“聖戰”為鼓動,開始了統一半島的戰爭。至632年,阿拉伯半島大體上歸於統一。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病逝。其後繼者稱哈裏發,意為先知的繼承者。首任哈裏發阿布·伯克爾(公元632年~公元634年在位)為滿足阿拉伯人奪取商路和肥沃土地的要求,也為了緩和內部矛盾,便迅速向敘利亞一帶發動了擴張戰爭,並成功地占領了加沙地區。在最初四任哈裏發在位期間,他們都進行了不間斷地對外擴張戰爭。到倭瑪亞王朝(公元661年~公元750年)時仍繼續執行對外擴張政策。至公元8世紀前半葉,阿拉伯帝國疆域基本形成。它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

  阿攏斯王朝後期,由於統治者的窮奢極欲,各地人民紛紛起義。加之統治者內部權力鬥爭激化,使國勢衰敗,哈裏發權力削弱。各行省總督和軍隊首領乘機擴大權勢,或割地自立,或直接控製朝廷。阿拉伯帝國分崩離析,是後由於外族入侵而滅亡。

  阿拉伯帝國的曆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穆罕默德和四位正統哈裏發統治時期(公元622~公元661年)、倭瑪亞王朝(公元661~公元750年)、阿攏斯王朝(公元750~公元1258年)。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發軔於倭瑪亞時期,但重大的成就出現在阿攏斯王朝。從政治體製、經濟發展、社會製度,以及著名的“百年翻譯運動”,這些燦爛的學術成就和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生活,構成了阿拉伯五百年文化的黃金時代。

  阿攏斯王朝時,阿拉伯世界出現了三大文化中心,即巴格達、開羅和科爾多瓦。這三個中心的文化繁榮時期出現的時間,先後不同,其所隸屬的三個阿拉伯王朝,也是各自獨立的。但是,從文化發展的情況來看,卻緊密相連,互相影響。其中開羅和科爾多瓦兩個文化中心,均出現在阿攏斯王朝時期,都深受巴格達文化中心的影響,可以說,這兩個中心是巴格達文化中心所派生出來的。

  阿拉伯文化教育的發展與伊斯蘭教的興起有密切的關係。相傳穆罕默德時代(公元570~公元632年),在擅長經商的古萊氏部落中能進行書寫的人也僅有17位,伊斯蘭教本身是在吸收了東西方宗教、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其特色是注重現世生活的價值,由此便也重視現世生活的知識,表現出對世俗文化教育的重視。所以伊斯蘭教對阿拉伯文化教育的發展,起子促進作用。伊斯蘭教有學識的傳教者除宣傳《古蘭經》和教義、教律學外,也注重傳授阿拉伯文學、曆史和自然科學的知識。伊斯蘭教還向學者提出教學的任務,如《古蘭經》中說:“不傳授知識而學習知識是違反神性的惡魔。”在阿攏斯王朝前期,哈裏發麥蒙強調理性和伊斯蘭教義之間並無衝突矛盾,故而提倡教義和科學互相融合。在他的倡導下,當時首都巴格達成為東西方人文薈萃之地。

  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天文學、數學、醫學、文學、哲學諸多方麵,出現過像花剌子密(公元780~公元850年)、拉齊斯(公元866~公元925年)、阿維森納(公元980~公元1037年)等世界著名的科學家。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又或《一千零一夜》)便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枝瑰麗的花朵。

  阿拉伯文化在中世紀歐洲文化史上居於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位置。在內容上又融合了東西方文化,具有豐富的蘊含。這就形成了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重要而不可忽視的地位和作用。阿拉伯的教育,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而發展的,反之它又推動了阿拉伯文化的興盛。

  各曆史時期的阿拉伯教育

  1.穆罕默德與四位正統哈裏發時期的教育(公元622~公元661年)

  伊斯蘭教產生以前,阿拉伯半島上的居民過著遊牧的生活,各部族使用自己部族的方言。他們沒有統一的文字,也沒有統一的宗教。伊斯蘭教問世後,半島上各個阿拉伯部落逐漸形成為統一的阿拉伯民族,阿拉伯語也就成為阿拉伯人統一的民族語言和宗教語言。這為阿拉伯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伊斯蘭教產生以前,阿拉伯半島上沒有學校,更談不上學校教育。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深知沒有文化的弊端,故而十分重視和提倡教育,他號召穆斯林們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他說:“我受安拉的派遣,負責宣傳正道、提倡學問的使命。”公元624年,在伯德爾戰役後,他下令識字的戰俘可以以教學來贖身,每教會一定數量的穆斯林讀書、寫字,他便可以解脫奴隸身份。當時,學習的主要場所在清真寺。清真寺裏教學的主要內容是頌讀、背記《古蘭經》和有關的宗教知識、禮儀。阿拉伯的教育從一開始就與伊斯蘭教及清真寺聯係在一起。對於穆斯林來說,清真寺不僅是神聖的禮拜場所,也是接受教育的地方。清真寺是阿拉伯曆史上最早的學校。

  當時,有較高文化水平的是所謂的“聖門子弟”即穆聖的直傳弟子,他們跟隨在穆罕默德及哈裏發周圍,見多識廣,這批人除抄錄天啟和錄寫“聖訓”及教人誦讀《古蘭經》外,還擔負著教授人們教律學、文學、曆史學等知識。哈裏發歐默爾在位時,曾派聖門子弟、學者伊本·買斯歐德去庫法講學。伊本·買斯歐德在庫法從教幾十年,死後就埋在他居住的小屋裏。

  在這個時期,阿拉伯的教育還處於萌芽狀態,教學多以宗教內容為主,水平也較低。據考證,當時識字的人並不多,推測其教學活動的範圍也不大。

  2.倭瑪亞王朝的教育(公元661~公元750年)

  公元661年,敘利亞總督利用第四任哈裏發阿裏被刺殺之機,奪取了哈裏發的權位,在大馬士革建立了倭瑪亞王朝(公元661~公元750年)。從此,哈裏發不再經選舉產生,而由倭瑪亞家族世襲。倭瑪亞王朝旗幟尚白,在中國史籍中稱之為“白衣大食”。倭瑪亞王朝時帝國版圖已初具規模,城市生活繁榮,倭瑪亞的教育也以此為中心而迅速發展起來。

  在城市中,主要學術活動分為三個方麵:(1)宗教學,如經注、聖訓、教法等;(2)曆史學,如傳記、故事等;(3)自然科學與哲學,如醫學、化學等。但這個時期的學術活動並非屬分門別類、有係統的研究,絕大多數僅是記述、整理一些口頭傳說。這時期著述工作的範圍也不僅局限於天啟和聖訓之類,在語言、詩歌、格言、故事,宗譜、曆史等方麵都已涉及到了。

  社會上教育的主要場所仍是清真寺。隨著伊斯蘭教的發展,清真寺大規模的興建,每興建一所清真寺,便意味著一所學校的誕生,所以當時受教育的人日益增多。與此同時,在大片的征服領地,原有的學校極少受到破壞,仍照舊進行著教學活動。

  哈裏發麥立克,在宮廷裏為皇子們聘請了專職教師進行講學,這就開創了阿拉伯宮廷學校的先河。以後貴族大臣效法宮廷學校,也常在府邸延聘教師,教育培養王孫公子。這一類的學校,課程以《古蘭經》為主體,配有詩歌、論辯術和曆史等知識的教學。為適應未來統治者軍事才能的需要,皇子與大臣的子弟到了一定年齡,還要被送往敘利亞的沙漠,在那裏學習騎術、射箭和狩獵,同時也學習純正的阿拉伯語及阿拉伯詩歌。

  公元8世紀初,達哈克·本·穆紮希木在庫法創辦了阿拉伯曆史上第一所相當於中國“私塾”的教學機構——“昆它卜”。“昆它卜”意為受教育或教書的場所,以後逐漸發展成為阿拉伯的小學。

  倭瑪亞王朝時期的教育與上個時期相比有了較大的發展,教學內容從以宗教為主,擴大到文學、自然科學。例如醫學、化學、天文學也逐步進入到一些清真寺的課堂裏了。

  3.阿攏斯王朝時期的教育(公元750~)

  750年,穆罕默德叔父的玄孫阿攏斯起兵推翻了倭瑪亞王朝,開始了阿攏斯王朝。阿攏斯王朝是阿拉伯封建化時期,也是阿拉伯帝國文化、科學、教育發展的繁盛時期。

  阿攏斯王朝前期政治穩定,生產發展,經濟繁榮,以巴格達、麥加、麥地那、庫法、巴士拉為中心的學術活動和研究十分繁榮。阿攏斯王朝前期的統治者們十分重視文化教育事業,哈裏發曼蘇爾(公元754~公元755年在位)是最早重視學術研究的一位統治者。他本人除精通教法外,對醫學,特別是星相學和天文學也頗有研究。哈裏發哈倫·拉希德(公元786~公元809年在位)修建了巴格達圖書館,在那裏收藏了大批戰爭中掠到的圖書。哈裏發麥蒙在位時期(公元813~公元833年)是阿拉伯——伊斯蘭帝國的鼎盛時期,更是文化教育發展的黃金時代。麥蒙本人博才多學,他酷愛希臘哲學,甚至作夢都夢見亞裏士多德。他派人去君士坦丁堡搜求典籍,並組織大批學者、翻譯家、抄寫人員將古希臘、羅馬、平議等地的古典著作譯成阿拉伯文,收藏在“智慧宮”中。當時的首都巴格達成為匯集世界古典文化遺產的寶庫。

  公元8世紀中期,中國的造紙術傳到了阿拉伯,這為阿拉伯的教育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據記載,當時首都巴格達已有書店一百多家。

  阿攏斯王朝前期,由於生產發展,經濟繁榮,交通暢通,國庫充盈,社會穩定,再加之學術活動的繁榮,使得備受重視的阿拉伯教育事業迅猛發展起來。

  公元8世紀中、後期,“昆它卜”式的小學已遍及阿拉伯帝國各地。社會上還設有私人的學館。這類學校課程以《古蘭經》為核心,學生一麵跟老師學習頌讀,一麵學習神學教規以及穆罕默德的言行事跡。此外,學生們還學習書法、語法、算術、詩歌等科目。授課的主要方式是背誦,學校中實行體罰和禁閉。在《詩歌集》中記述一個書院的學生挨打的情景:老師端坐講台上,學生坐在周圍,老師斜目盯住一個學生,發現不軌行為後便叫打,以致這個學生自從進書院,天天逃學去。衣服解開了,外套扔一邊。眾人舉起鞭,幸好沒用棍,寶貝求師傅,再也不逃學。可見,教師的體罰是很嚴厲的。學校的繳費標準,沒有統一規定,主要由教師的經濟狀況而定。有的教師視教育為善行,而且其生計也有所保障,他們就不收取學費。如教法學家艾布·哈尼法是個布商,他的教學便是義務的。宗教學科的教師們多以施教為義舉和善事,也不收取學費。有的教師則收學費或實物,但數額都不高,一般每個教師對每個學生每周隻收取很低數額的費用,不足部分由慈善家捐助。

  阿拉伯帝國對教育采取的是自由化政策,初期除哈裏發、王公大臣及富賈大戶,給有關的學者贈予外,沒有專門的教育經費。哈裏發麥蒙看到捐贈難以保證學校教育的經常發展,遂創設固定的教育基金,使學校有較穩定的經濟來源。其他哈裏發和富家貴族也都效仿,每設置一所學校,即同時籌集充足資金,並逐漸成為一種風尚。經費富足的學校,還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助學金。《古蘭經》與聖訓中都規定了求學問是穆斯林的天職,這使得教與學在阿拉伯帝國中成為每個人神聖的使命。教和學都不是一種純粹個人的行為,而是像戰爭一樣,是一種為真主而獻身的行動。所以,當阿拉伯人把教與學看作具有神聖意義的活動之後,所產生的精神推動力自然是很大的。這就形成了阿拉伯帝國內教育發展的兩大特點:(1)從哈裏發到每一個穆斯林都重視教育,並盡每個人的力量支持辦學;(2)辦學特點民間化。

  這時期阿拉伯帝國內普及宗教和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還是清真寺。一座清真寺,便是一座學校。公元9世紀時,僅巴格達一地的清真寺就多達萬座以上。清真寺的建築有三個基本要素:寬敞的庭院,遮風避雨的房頂和宣講台。這些也正是教學活動所必須的物質條件。阿拉伯的清真寺從它建造的第一天起,就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穆罕默德是最早提倡清真寺教育的人,他曾說過這樣的話:“進入清真寺教學或接受教育的人,猶如為真主而戰的勇士。”在阿攏斯王朝前期,清真寺已發展成為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著名的學者、文人紛紛在清真寺內設座講學,傳授各種學科知識,吸引了大批學子。

  清真寺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習圈”,即教師坐在講台上,或坐在座墊上,學生在他麵前圍坐成半園形,學生的座次依資曆或學識排列。為鼓勵和便於進行學術交流,“學習圈”還專門為外地來訪的學者設有專座。“學習圈”的數目,視各清真寺的知名度及講學的學者多少而定。少則幾個,多則數十個不等。通過清真寺的教育,大多數人學會了讀書寫字,背記一些簡短的經文,為步入社會從事各種職業創造條件。一些有才學、有進取心的學生,則以治學為目的,從一個“學習圈”轉到另一個“學習圈”,甚至從一個地區轉到另一個地區不停地學習。聽遍各知名學者的講課,直至具備條件,自己能設座講學為止。阿拉伯初等教育的目標主要是陶冶性情,再向上的教育目標則側重傳授知識。

  在一些大的清真寺裏,著名的學者、文人開設各種學術講座。這裏的講學氣氛十分自由,沒有統一的教學標準和要求,學者們各行其是。但能夠在這裏設座講學的人決不會是平庸之輩,他要經受嚴格的答辯,並接受學術權威們的考核後,方能設座講學,不學無術或隻會照本宣科的人是無法通過這種考核的,學校招收學生並不強調出身。據史料記載,當時學生中有不少是家境貧寒,或出身下層社會的青年。他們發奮苦讀,終成著名學者。例如:著名的詩人艾布·阿塔西亞曾是一名陶瓷工;著名的文學家布·台瑪術曾在清真寺當過送水的雜役;著名的大法官艾布·優蘇福小時候作過漂布工作;阿拉伯文化的傑出代表人查希茲曾賣過大餅等等。

  阿攏斯王朝前期,教育尚未劃分出明顯的階段,一般兒童到6歲左右開始接受教育,所有的男孩(有錢人的女孩請家庭教師在家中施教)都要進學校學習。教學機構有“昆它卜”、私人學館,它們大多數是清真寺。當學到一定程度後,部分學生會轉到較大的清真寺或到有名氣的學者開設的學館裏,進一步學習《古蘭經》注釋及神學教規、聖訓。此外還學習語言、文法、文學、數學等知識。阿拉伯教育中文法學倍受重視,因為當時的人認為,阿拉伯文是所有文字中最完美的,正確地運用文字,是有教養人的主要標誌。學生具備相當的知識後,再要進行深層次學術研究時,便完全是擇師而學了。學生自由地選擇某位學者隨之學習,學完後還可再改學其他科目或另擇一師隨之學習,直到他認為可以了,便設座講學或按所學科目去從政、從醫、經商。按照阿拉伯人崇尚學問的傳統,能設座講學的智者是最受社會尊敬的。

  “智慧宮”是哈裏發麥蒙於830年在巴格達耗資20萬狄那爾創辦的阿拉伯第一所官辦研究、教學機構。有的史書稱它是拜伊特·勒·赫克邁大學。這是一所集圖書館、翻譯局、研究院、高等教育為一身的綜合性學術機構。“智慧宮”裏設有兩座觀象台,進行天文觀測,圖書館裏藏有從君士坦丁堡到塞浦路斯搜求到的所有古籍。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古希臘名醫波克拉底、伽林以及托勒密等學者的著作,均被翻譯成阿拉伯文收藏在此。據史書記載,哈裏發麥蒙給予他的首席翻譯大師侯奈因的報酬,是與譯出書本同等重的黃金。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除了中國唐代外,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比阿拉伯擁有更多的書籍。這些古典著作也是大學裏教學、研究最好的教材。“智慧宮”中培養出大批精通數學、天文學、哲學和邏輯學的科學家、哲學家和翻譯家。在“智慧宮”的啟發和影響下,原帝國境內各獨立的王朝也相繼建立了類似的研究機構,如法蒂瑪王朝於1005年在開羅建立了“科學館”(又稱伊勒姆大學)與“智慧宮”遙遙相對。這裏收藏的圖書也極為豐富。阿拉伯的圖書館不僅是收藏圖書的場所,它還擔負著出版、教學、研究等多重任務。圖書館裏聘請了學者進行譯著、注解,雇有錄士抄錄校對、裝訂成冊,圖書館的學者們在工作之餘還從事教學活動。不少學生在這裏求學,為此有的圖書館還準備了宿舍和膳食。學生們在這裏既有豐富的圖書資料,又有學者給予指導,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類圖書館已承擔了大學的工作。阿攏斯王朝前期,阿拉伯文化、教育及學術活動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阿攏斯王朝後期,位於東方的塞爾柱突厥人逐漸強大,他們也皈依了伊斯蘭教。11世紀,塞爾柱人逐漸控製了已處於分裂狀態的阿拉伯帝國,掌握了巴格達政權。哈裏發任命塞爾柱軍事首領為攝政王,並賜予“蘇毋”(意為權威)稱號。這時的哈裏發隻保有宗教首領的地位,蘇毋掌握了軍政大權。這時伊斯蘭教教派對峙十分尖銳,主要是什葉派與遜尼派。

  11世紀~12世紀,阿拉伯教育有較大的變化。首先是由政府出麵,積極興建新型學校。其次是側重宗教神學的教學。

  新型學校由國庫支付教育的經費,學校成為國家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