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章 冷戰後的世界

  歐洲聯盟建立

  阿波美王宮位於貝寧南部,是古阿波美王國的故宮。如果誰根據自己的想像力來理解宮殿,那麽他一定會大失所望,因為先前的宮殿城已於1892年被法國占領者摧毀。今天,在阿波美僅僅遺留下來一些很不顯眼的建築和一座小型的神廟。神廟是用黏土建造的,據說浸透了阿波美王國的敵人的鮮血。幾百年來,國王、宮廷侍從及其士兵們——其中包括阿波美的著名女戰士。都曾經生活在這裏。當然,統治者們也安葬在這裏。

  阿波美城是西非海岸以販賣奴隸而繁榮一時的古阿波美王國的首都。相傳距阿波美城80千米外的阿拉達王國有一位王子,率領隨從篡奪了王位之後攻打下阿波美部落,並建立了一個新王國,取名為“阿波美”,意思是“建立在敵人肚子上的城”,從此開始了兩百多年的阿波美王朝的統治。阿波美地區在曆史上與“象牙海岸”,“黃金海岸”並列稱為“奴隸海岸”。

  1645年,阿波美王國建造了第一座王宮,18世紀中葉,成為西非最龐大的奴隸貿易中心。由於在種族、語言和文化上的強大凝聚力,加上等級森嚴的社會組織以及雄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王國曾經保持了很長時間的穩定與繁榮,其間通過不斷掠奪土地和奴隸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在阿加賈國王統治時期,阿波美王國征服了西非港口奎達赫,隨後這裏變成了阿波美王國宮廷壟斷的奴隸貿易中心。葡萄牙的奴隸販子用大炮,槍支交換奴隸,每門大炮可以換21個婦女或15個男子。阿波美王宮至今仍保存著這種大炮。20世紀初,貝寧成為法國的殖民地,阿波美王國滅亡。當時執政的貝漢律王逃出阿波美城,客死他鄉。

  阿波美王宮

  自1695~1900年,一共有12位國王統治這個國家,每一個國王都在位於首都的皇家園林內修建了自己的豪華王宮。幾世紀以後,園林內存有大量的各式建築、公用設施、壁畫,雕塑,還有大量極為精美的浮雕。大量的使用陶製浮雕,是大多數宮殿的正門建築的主要特色,對於一個沒有文獻記載的社會,這些浮雕充當了重要的曆史檔案。它們記載了阿波美王國曆史上的重要事件,美化了當時的戰爭,鼓吹了王權,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習俗、宗教儀式、民間傳說。從浮雕的展示可以看出阿波美王國軍事上的強盛是與國內的女戰士的浴血奮戰分不開的,她們與男戰士一樣英勇無畏,浮雕上還顯示了許多象征國王性格的神話圖案。博物館還展示了國王蓋佐曾經使用過的禦座,其椅腳擱置在4塊鍍銀的頭蓋骨土,用傳統的織物鑲飾,其圖案描述了阿波美的曆史和戰神雕像。此外還有鐵製的墓碑,碑文讚揚了先人們的豐功偉績。1892年,為了抗拒法國人的占領,當時的阿波美國王柏罕下令將王宮在內的許多建築燒毀。珍寶宮是少數幾座幸免於火災的王宮之一,它內部作為記載當時風俗民情的曆史檔案——陶製浮雕保存完好。這一點彌足珍貴。

  阿波美城中心保留著阿波美王國的一處王宮遺址,但麵積僅約0.4平方千米。除了阿卡巴皇帝建了一處單獨的宮殿之外,其餘的各位皇帝都把皇宮建在同一城牆之內。阿波美王國統治者因為考慮到與原來宮殿的搭配,故而在建築造型、空間組織、材料選用等方麵十分相似:土坯砌成外牆,茅草覆蓋屋頂,木材製成門窗。大王宮區內,每座建築物都有自己的圍牆,圍牆內形成兩個相通的院落。外院主要用來舉行禮儀活動及閱兵儀式,內院一個用於儲藏物品,一個是國王和王後起居的院落。

  今天,在宮殿庭院裏每年仍然舉行一次祭祀先王的隆重典禮,並持續數個晚上。每天晚上,在現任國王的主持下,那些在阿波美曾經輝煌過的名人後裔歡聚一堂。祭祀典禮盛況空前,鼓聲激越,歌聲母亮。身穿白色衣衫的舞蹈家舞姿輕盈,時隱時現。麵對此情此景,人們恍若看到了早已仙逝的國王們飄然而至,並和著音樂的節拍與眾人一起翩翩起舞。在先王們返回人間之前,人們先舉行斬牛祭祖的儀式。從前,是用活人做祭品;現在,當地人用公牛取代了活人。“因為這些公牛和人一樣”,他們向外來參觀者解釋說,“人們把活牛拴在廣場上,然後麵對牛群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最後全部斬殺掉。當它們的靈魂遁入天堂後,又會重新複活,並向先王們稟報,人間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美味佳肴,正期待著他們的光臨。”

  保護王宮

  由於1984年的颶風的襲擊,以及環境惡化引發的侵蝕,使阿波美皇宮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波爾蒂科宮、格萊萊皇帝的陵墓等建築損失慘重。刻有浮雕的陶牆裸露在惡劣的天氣下,遭受著白蟻的吞噬,以至於變得十分脆弱,在雨季則更容易損壞。為了更好地保護阿波美皇宮,聯合國教科文紐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自1984年以來,幾項修複工程取得了有效進展。1993年意大利、法國和美國有關人員參觀了阿波美皇宮之後,蓋蒂保護組織的一個委員會開始對皇宮的浮雕進行修複。此項工程曆時四年,原來裝飾格萊萊宮的56幅浮雕中的50幅被重新定位。1994年,因對遺址的保護遇到了種種障礙,世界遺產委員會呼籲其他國家和組織提供幫助。當年,一項工程在非洲博物館保護組織的啟動下得以進行。貝寧政府與其合作,召集了一大批研究建築史料和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在意大利外交部和國際遺產中心的資助下,曆經三年的研究,匯集成長達2500頁的自1731年至今的文獻資料。文獻已匯編成冊,付諸印刷,並由貝寧的圖書館保存。

  北約東擴

  阿克蘇姆的曆史

  阿克蘇姆位於提格萊高原,是埃塞俄比亞的曆史名城,其海拔高度為2100米。大約在公元1世紀,阿克蘇姆王國在此建立,並定都於此。公元4世紀~6世紀是王國的鼎盛時期,成為當時非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因為很多王國屢屢以此地為都,因而這裏一度被稱為埃塞俄比亞的“基石”,“城市之母”和“古代文明的搖籃”。

  阿克蘇姆的建築

  眾多的教堂寺院。石刻和塔柱成為阿克蘇姆的一大特色,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許多高高聳立的花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無比的石柱。這些方尖石塔、石柱大約建於公元306年,均由整塊岩石鑿成,成為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現存的石柱中,有一座石柱高1.35米,柱基長2.6米,寬1.2米,其雕刻頗具特色。石柱被雕刻成具有橫梁,地板和門窗的十層樓的形狀,恰似一座直指天空的“摩天大廈”;另有一座石柱由於是建在阿克蘇姆的風口處,被當地人稱為“清風吹來的地方”,還有一座石柱在意大利人入侵時期被搬走,如今依然立在羅馬靠近君士坦丁拱門附近的地方。據說,這些巨型石柱很可能是為了紀念早期一些阿克蘇姆的國王而建立起來的。因為附近就有公元535年阿克蘇姆國王卡列卜的陵墓,墓室的頂部和牆壁都是用整塊的花崗岩石雕砌而成的,墓壁上刻著埃塞俄比亞最為古老的吉斯文。阿克蘇姆中還有聞名遐邇的恩達·馬裏安姆·西翁大教堂,其中珍藏著許多國王的王冠和禦服以及科普特基督教的經書,古代曾經有好幾個國王在這個教堂裏舉行加冕大典。根據當地教會的傳說,《聖經》中記載的裝有摩西十戒的櫃子不知去向,後來所羅門和示巴女王的一個後裔將櫃子運至此地。珍藏在本地的教堂中。

  阿克蘇姆石柱

  阿克蘇姆石柱的規模各不相同,人們將發現的最大的石柱取名為石柱1號。石柱1號規模巨大、雕刻精美,但現在已倒塌斷裂。它原本重520噸,如果立起來的話,將高達30米。在所有阿克蘇姆巨石柱中,它是唯一一座在豎立之前就對安置位置進行過詳細研究的建築。按計劃,它要被豎在一個院子的後部。這座院子緊挨著石柱平台前牆的後部,每一邊都有入口通往裏邊的一座巨大的墳墓建築。原來的方案很有可能是想把石柱豎在更高的平麵上,可惜石柱未被成功豎起來,而是在豎立的過程中倒塌斷裂了。

  不同規模的石柱,顯然體現了它們所紀念的國王的財富與地位。而且精美的石柱們多集中在中心區域,中心區域被建成一座俯視全鎮的巨大平台。由於很多阿克蘇姆石柱上雕刻有多層建築的圖案,19世紀時,有人把它想像成為印度的寶塔,但是現在人們認為,它們隻是誇張地表現了當時阿克蘇姆建築的風格。晚於石柱修建並且幸存下來的阿克蘇姆建築,都與石柱上所雕的圖案相似。

  從橫截麵看,這些石柱大多是簡單的矩形。在石柱的一麵、兩麵,或者在四個麵上,都有陰刻圖案,它們模仿描畫了有名的阿克蘇姆建築的平麵圖。陰刻橫條代表木製橫梁,其上是幾排圓形突出物,顯然是模仿橫梁的突出端。這些橫梁與牆壁構成直角,這樣可以加固牆壁,有時這些橫梁也用來支撐內部地板。石柱底部前端裝有一個假門。假門有時也被裝在後端。假門雕成木門的樣子,門的四角,有模仿橫梁末端的方形突出物。有時假門上還粗粗雕有鍋或門鼻。在一些假門的上方,有一道石梁,梁上刻有齒狀飾物,代表一般民居安在此處的垂直木板。現在這種門梁在德伯拉達莫地區依然可見。

  上層建築以成排的窗戶做標記。最大的石柱上方的三層樓的窗戶,雕有幾乎與德伯拉達莫地區保留下來的木製窗戶一樣的窗飾。在每根石柱的圓頂上,有一個凹麵或者兩個凹麵,正麵則帶有一個或者兩個壁凹。這些凹麵和壁凹,原來似乎裝有用銷子固定的金屬板飾。大部分石柱建有水平的基板,有些石柱的基板經過精心雕刻,它們可能是用來放置祭品的地方。

  石柱石材的開采

  建石柱的石頭和其他的大塊石頭來自不同的采石場。現在這些出產花崗岩石頭的采石場遺址主要位於阿克蘇姆西部4000米遠的高白德拉山。采石之時,先在要挖出的石塊上琢出線條,然後再沿著這些線條挖鑿凹孔。這些雕鑿的痕跡,在被遺棄的采石場,以及在那些被運送到阿克蘇姆的石柱上都還能看到。

  戴安娜王妃

  巴黎聖母院建造史

  巴黎聖母院亦譯為“巴黎聖母大堂”,是法國天主教大教堂,也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之一。位於法國巴黎塞納河西岱城島東端,是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代表。集宗教、文學、建築藝術於一身的巴黎聖母院,原為紀念羅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成為早期基督教的教堂。6世紀初,巴黎國王柴爾德貝特下令重建。此後,這座教堂就成了紀念殉教者聖·埃蒂安的地方,並在近旁又為聖母瑪利亞修建了一座教堂。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由教皇亞曆山大三世奠基。1320年聖母院竣工。幾個世紀中,聖母院屢遭戰火破壞。後由建築大師維奧來·勒·杜克在保持原風格的基礎上,加以設計修建,工程曆時20年。聖母院於1864年重新開放。

  見證曆史的聖母院

  數百年來,巴黎聖母院一直是法國宗教、政治和民眾生活中的重要活動場所,大作家雨果所著《巴黎聖母院》一書更使聖母院名揚世界。許多重大事件和典禮儀式在此發生和舉行。1302年,菲利浦四世對抗羅馬教皇,在這裏召開法國曆史上有市民參加的“總議會”,會議支持國王,並禁止法國主教到羅馬開會。1455年,民族女英雄貞德的昭雪儀式在此舉行,從而洗刷了法蘭西的民族恥辱。1654年,路易十四在此舉行加冕大典。1744年,路易十六又在此加冕。1789年,國民議會在此歡慶攻陷巴士底獄的勝利,標誌著一個新的資產階級統治時期的到來。1804年,拿破侖在這裏加冕稱帝。1918年,巴黎市民為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而向聖母感恩。1945年,巴黎市民為戰勝德國法西斯在這裏舉行歡慶活動。1970年和1974年在聖母院為戴高樂將軍和蓬皮杜總統舉行了追思彌撒。

  聖母院真貌

  聖母院內整個教堂全長130米,寬47米,中部堂頂高35米。全部建築用石頭砌成,塔頂結構輕快,堂內空間寬敞,給人一種秀麗、輕盈和流暢的感覺。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形容巴黎聖母院是“巨大石頭的交響樂”。在他的作品《巴黎聖母院》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聖母院的文字:“一張有名的大理石桌子占據了這巨大無比的長方形廳堂的一端。那張桌子的長度、寬度、厚度,皆為人所未睹。借用古老的土地賦稅簿籍慣用的那種足以使卡岡都亞垂涎三尺的文體,‘該大理石板之肥碩實在舉世無匹’。小禮拜堂占據大廳另一端,路易十一在這裏安放表現自己跪在聖處女麵前的雕像,還把查理曼和聖路易的雕像移置其間,顧不上列代先王雕像的壁龕因此空了兩個。他這樣做,是因為他相信這兩位法國明君賢主在天上必定得寵。這座小禮拜堂當時建成不過六年,麵目猶新,優雅的建築、精妙的雕塑、玲瓏透剔的金屬鏤刻,體現出迷人的趣味,這一趣味標誌著哥特式風格在法國的結束,並且一直延續到十六世紀中葉,化為文藝複興時代仙鄉奇境一樣的異思遐想。正麵上端鏤空的玫瑰花窗尤為傑作,極盡細巧與文雅之能事,好比光芒四射的抽紗花邊……”從這段文字中,隱約可以窺到聖母院的部分輪廓。

  聖母院底層是並列的三個桃形門洞,其側壁刻有浮雕,內容為《聖經》故事和地獄景象。左門稱“聖母之門”,中柱雕有5世紀巴黎主教聖馬賽爾像,拱肩畫麵是聖母和兩位天使。中門稱“最後的審判之門”,中柱雕像是耶穌在“世界末日”宣判每個人的命運,“靈魂得救”者升入天堂,有罪之人則被逐入地獄。三扇門洞上方是一長條壁龕,又稱“國王的畫廊”,排列著耶穌的先祖28位帝王的雕像。中間層左右是兩個門洞,左門洞前是亞當之像,右門洞前是夏娃之像。兩門洞之間是一圓形巨大花窗,直徑約13米,極為壯麗,稱為“玫瑰花窗”。窗下前側是聖母懷抱聖嬰像。頂層是一排雕花石柱,支撐著上方的陽台,陽台兩側是兩座高達69米的塔摟。

  科索沃戰爭

  雲中牧女

  提及法國巴黎,人們便會想到巴黎的象征性建築物——埃菲爾鐵塔,這是為慶祝世界博覽會在巴黎舉行,於1887年動工修建的一座世界著名的鋼鐵建築。鐵塔的設計建造者為法國著名建築師居斯塔夫·埃菲爾,鐵塔亦因此而得名。埃菲爾鐵塔不僅是法國最高的建築物,一直以來,它都是法國著名的遊覽中心。人們在各種形式的刊物、明信片及電視節目中,都可以見到這座被法國人稱為“雲中牧女”的鐵塔英姿。

  鐵塔風采

  埃菲爾鐵塔高達320米,塔基占地麵積為1萬平方米,有4個水泥澆灌製成的厚實塔墩,塔身全為鋼架鏤空,它由300名安裝人員用250萬個鉚釘將18000個金屬部件在兩年時間內安裝而成,重達7000噸。再加上電視天線和塔基的重量,埃菲爾鐵塔的總重量達到9757噸,總建築費用達746萬法郎。遠遠望去,埃菲爾鐵塔外觀優美,形如一倒寫的字母“Y”。它一共分三層:第一層高57米,有鋼筋混凝土的四座大拱門;第二層高達115米;第三層離地麵276米,從這層開始,倒寫著的字母“Y”斂勢而上,直衝雲霄。站在鐵塔320米高處放眼望去,整個巴黎城景盡收眼底,從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巴黎聖母院等等,直到巴黎東南96千米外的沙特爾大教堂,都一覽無餘。

  力排眾議的工程

  埃菲爾鐵塔於1887年1月破土動工。設計這座鐵塔的埃菲爾曾是一位化學工程師,他年輕時曾多次參加過巴黎一所有名的工程學校的入學考試,因成績不佳木被錄取。但他後來繼續自學,終於成為一名鐵路橋梁方麵的“萬能工程師”。鐵塔的建造曾遭到一些文化藝術界名流的反對,如莫泊桑、小仲馬和夏爾倫等人。他們認為,建造鐵塔有礙法蘭西的大雅,是對法國曆史與藝術的傷害。但埃菲爾信念堅定,力排眾議,精心設計施工。在鐵塔初建時期,因為本地居民害怕他們的生命財產有危險,有段時間不得不停工。一位數學家揚言該塔在達到229米高之前將要坍塌。幸虧當時已經負擔工程大部分費用的埃菲爾簽字同意由他承擔風險,才使鐵塔工程得以繼續。鐵塔於1889年建成,全部工程曆時約兩年,花費比預算的要少幾十萬法郎。

  命運多舛的鐵塔

  1889年5月,國際博覽會開幕時,埃菲爾鐵塔成為最吸引人的地方,埃菲爾親手將一麵法國國旗升上天空。埃菲爾以卓越的設計和技藝保障了鐵塔的修建,他無悔的勇氣使鐵塔得以順利完成,使巴黎人以鐵塔為驕傲。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工程師英雄,將塔以他的名字命名,並在塔下為埃菲爾塑了一座半身銅像。

  鐵塔建成後,埃菲爾邀請曾反對建塔的著名音樂家古諾到塔頂的沙龍裏坐賞高空奇觀。眼觀美景,古諾樂興大發,在現實麵前拋棄了偏見,根據繆塞的一首詩即興譜出了《雲中協奏曲》。盡管如此,鐵塔建成後仍引起了一場反對運動。法國那些頗有文化修養的文人雅士們對這座新潮、前衛的建築深惡痛絕,很多作家都在一份請願書上簽名,聯名反對這座“隆物”。他們指斥它是“俗不耐的、可憎的陰影,亂七八糟的東西”,認為它對巴黎市容產生了惡劣的影響,對巴黎的偉大建築物是一種侮辱。作家莫泊桑經常光顧平台上的一家餐館,僅僅因為這裏是巴黎惟一看不到鐵塔的地方。詩人保羅·維萊那第一次看見它時,吩咐馬車夫馬上掉頭,以免多看了一眼那個“既醜陋,又討厭的東西”而影響了他詩歌創作的好心情和靈感。

  在鐵塔初建之時,人們對這座鐵塔的驚異、懷疑甚至憤怒是可以找到文化意識根據的。人們不願意看到改變的發生,尤其是這種改變了自己慣常的心理平衡並帶來衝擊的東西。傳統風格紀念碑的銘文、雕飾的莊嚴、華麗、肅重、宏偉已經凝結為下意識的標準,這就是所謂的傳統姿態,有時它非常不理智。這種心態險些給埃菲爾鐵塔帶來厄運。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要求拆毀鐵塔的社會呼聲雖然略顯平息,然而,事情並未完全結束,在20世紀20年代,法國政府仍在考慮要推倒鐵塔,並準備用它的1萬噸鐵在那些因戰爭而遭受破壞的地區修建工廠,幸運的是此舉最後因戰場形勢的緊張而不了了之。因為根據最初的建造合同,在埃菲爾鐵塔建成20年後要拆毀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圍繞鐵塔發生了一件真實的奇聞。一位副食供應商居然把鐵塔中的7000噸鐵賣給一個廢品收購商,並且得到了50萬法郎的預付金。這一荒唐事件的發生,從一個側麵表明鐵塔在當時民眾心中並未占有太大的份量。

  雲開見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心中的偏見開始消失,“雲中牧女”的命運也發生了轉機。1964年,鐵塔終於受到了法律的保護,它被列為不得拆毀的曆史紀念碑。這座紀念碑終於被視為巴黎的象征。20世紀80年代,為了增強鐵塔的堅固性,人們開始著手修整鐵塔,鐵塔被暫時關閉,並接受對其問世以來最大的一次改建。改建工程中,首先將鐵塔第二層的混凝土平台改用鋼板替代,這樣,一下就將鐵塔的總重減輕了1000噸,然後將第二層上的豪華飯店遷到第三層,在原地重新開設了一個大眾酒館。另外,為了保護鐵塔,每隔幾年就要將其重新油漆一次,每油漆一次就需耗費油漆52噸。

  在慶祝法國大革命200周年和建塔100周年之際,人們對鐵塔的使用、燈光、導遊等方麵都做了調整,增加了服務設施,埃菲爾塑像的相片被放置在第二層平台上,靠在一根鋼梁上,並建造了埃菲爾接待廳,在這裏可以組織學術會議、講座與招待會。在新辟的視聽博物館內,人們可以欣賞有關鐵塔曆史及其建築特色的影片與電視節目。跟以前不同的是,人們若要上第三層觀城景,不必再分層搭乘電梯,四座同時自動上下的電梯可將觀光者直接送上塔頂。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埃菲爾鐵塔便成了法國廣播電視的中心,是現在世界上最高的天線塔之一。而且,埃菲爾鐵塔廣播電台也於改建後成立。現在的埃菲爾鐵塔,每年都要迎接大約300萬遊客來此參觀旅遊,它不僅僅充當著吸引人們觀光的紀念碑身份,更是巴黎的象征、法國的象征。

  9·11事件

  多瑙河明珠

  布達佩斯是東歐國家匈牙利的首都,因其悠久的曆史及秀麗的風光而享有盛譽。布達佩斯整座城市被由北向南流的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一分為二,西岸的布達和東岸的佩斯由河上的八座大橋緊緊相連。布達屬丘陵區,街道房屋隨地形起伏而建,佩斯屬平原區,平坦而開闊。現該市麵積為529平方千米。布達佩斯因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絢麗的自然風光,以及古代與現代風格巧妙結合的城市建築,所以素有“多瑙河明珠”的稱號。

  老城曆史

  很多人知道布達佩斯是由布達和佩斯兩部分組成的,而不知道布達本身還分為布達和老布達兩部分,也就是說,布達佩斯是由佩斯、布達、老布達三部分合並而成的。從老布達、布達到佩斯,反映了布達佩斯的千年滄桑。

  老布達在今日布達佩斯三區阿爾巴特橋西北。遠在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人就已在這裏建立了阿奎恩庫姆城。其後,被中國史書描寫成“不複自立,乃遠引而去”的北匈奴,輾轉遷徙,也到過這裏。據說其統帥阿提拉任命自己的弟弟布達為當地的行政長官。公元895年,被七個部落舉為首領的阿爾巴特率領馬紮爾人,越過喀爾巴阡山,占領了多瑙河中遊的廣大地區。老布達由他的夥伴庫勒薩率人居住。佩斯最初是作為渡口出現的,“佩斯”一詞源於斯拉夫語,意為“火爐”,這無疑是指當地的夏季氣溫熱得像火爐。12世紀上半葉,老布達與佩斯的發展已相當繁榮。老布達的作用已等於首都,國王經常在此居住。後來戰亂毀壞了城市。後繼的貝勞四世國王吸取了過去不注重修建城堡的教訓,著手在老布達南麵即今日的城堡山上,興建堅固的新城。從而使多瑙河西岸出現了新建的布達城和老布達兩個部分。1872年12月22日,佩斯、布達、老布達決定合並在一起。合並後的名稱開始叫“佩斯布達”。後來有人提出,布達是國王居住的地方,怎麽能排在佩斯後麵呢,加上“佩斯布達”叫著不順口,於是改成了布達佩斯。

  塞切尼鐵鏈橋

  布達佩斯的塞切尼鐵鏈橋是飛架在多瑙河上的一架現代化鏈式吊橋,此橋未建時,洶湧寬闊的多瑙河阻礙了三個城市的來往,木橋、舟橋都經受不住冬季浮冰的衝擊。一個偶然的事件改變了橋的命運,也改變了城市的曆史。有一天,住在布達的一位巨富,忽然得到父親病故於維也納的消息,他立即出發準備去參加父親的葬禮。可是,多瑙河上的冰雪擋住了去路,無論他怎樣著急,也不能馬上過去。這一沉重打擊,使這位巨富發誓要在河上建一座永久性橋梁,為此,他捐獻出整整一年的收入投入建橋工程。經過10年的時間,1849年,一座長380米、寬15.7米的現代化鏈式吊橋飛架在多瑙河上,這是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橋梁。這位建橋的巨富,就是被匈牙利民族英雄科蘇特·勞約士譽為“最偉大的匈牙利人”的塞切尼·伊士特萬伯爵。塞切尼鐵鏈橋的建成,加速了兩岸三地的聯係,密切了城市關係。

  英雄廣場

  布達佩斯的英雄廣場,是在19世紀末為紀念匈牙利民族定居歐洲1000年建成的。整座廣場氣勢恢宏,是布達佩斯城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廣場的右邊是全國最大的畫廊,左邊是美術館。

  進入廣場,可看到兩側有兩堵對稱的弧形石柱壁,每一堵石柱之間,都排列著七尊曆史英雄的塑像。石壁上方各有兩組勇士駕馭戰車的塑像。廣場中心矗立著那座36米高的千年紀念碑,柱頂站立著大天使加百列的石像,他高展雙翅,似乎剛剛從天而降。石柱的基座上共有七位騎著戰馬的曆史英雄的青銅像,他們是匈牙利民族在此定居的七位領袖。整個建築群壯麗宏偉,象征著幾經戰爭浩劫的匈牙利人民,對英雄曆史的懷念和對美好前途的向往。

  國會大廈

  坐落在多瑙河之濱的布達佩斯國會大廈,是一座宏偉壯觀的新哥特式建築,也是布達佩斯的象征。國會大廈長268米,最寬處118米,平均高42米,中心圓形拱頂的尖端高96米,周圍有兩個哥特式大災頂,22個小尖頂,是世界建築藝術中的珍品。大廈是由匈牙利著名建築師斯坦德爾·伊姆雷設計並建造的,於1885年破土動工,經過1000名工人的辛勤勞動,國會大廈於1902年基本完工。

  整個大廈共有691個房間、會議室和大廳,27個門,樓梯總長達20多千米。大樓雖然是哥特式的建築,但融合了匈牙利的民族風格。主要的廳室裏都用匈牙利曆史名人的肖像和雕塑以及表現匈牙利曆史大事的巨幅壁畫裝飾。拱頂下是個金碧輝煌的圓頂大廳,大廳中的20多根柱子總共用了50千克的全箔裝飾,重大的會議和慶典都在這裏舉行。大廈的外部裝飾,包括塑像、浮雕、花紋、尖塔等,一共由55萬塊石頭組成。由於資金缺乏而使用的石灰石經過長年雨水衝刷,已漸漸溶蝕,匈牙利解放後,政府決定把55萬塊石灰石全部用堅硬的大理石替換,這一浩大的工程至今仍在進行。

  漁人堡

  布達佩斯的城堡山上還有一座具有古羅馬風格、造型別致且麵向多瑙河的建築,這就是漁人堡。漁人堡建於1905年,是為紀念當地漁民抵禦外敵而壯烈犧牲的英雄業績而修建的。它由新羅曼風格的尖塔、長廊和拱門組成,全部建在中世紀的古城牆上。

  伊拉克戰爭

  神秘的發現

  馬耳他共和國位於地中海的中心位置,扼守大西洋通往地中海東部和印度洋海上交通要衝,由5個島嶼組成:馬耳他島、戈佐島、克米諾島、克米諾托島、費爾弗拉島,其中馬耳他島是最大的。

  在馬耳他島和戈佐島上,發現了幾十處神秘的史前巨石建築遺跡。馬爾他島的麵積很小,僅246平方千米,但在這樣一個小島上,卻發現了三十多處巨石神廟的遺址。不少學者的研究表明,這些巨石建築的建造者們在天文學、數學、曆法、建築學等方麵都有極高的造詣。有些研究者甚至推測它們是判斷節令的曆法標誌,而且還可用作觀察天體的視向線,甚至能當作一台巨型計算機,準確地預測日食和月食。如今這些巨大的建築群依然聳立著,把一切高深莫測的疑問保持在一片沉默中。

  神廟的取材和建造過程

  馬爾他的神廟修建多數是就地取材,使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石材:堅硬的珊瑚岩和柔軟的海底軟泥。前者較難加工,但它的優點是可以利用其天然縫隙,選取建築所需的石材,而且堅固異常,能耐風化侵蝕。海底軟泥則用於做內牆,可以進行精細加工,還能雕造壯觀、豐富的淺浮雕。據考證,海底軟泥是古人用鹿角鎬和木楔子挖取的。神廟的建造者們非常清楚,兩種材料有截然不同的特性。所以,他們一般選擇堅硬的珊瑚岩做外牆,以抵禦風雨的侵蝕。有些神廟的外牆上,巨大的珊瑚石塊被小心翼翼地接合在一起,神廟裏再用海底軟泥製成內牆。還有的神廟的牆壁由內外兩麵成形的石塊組成,泥土及碎石填充其中。偶爾在牆壁裏還有小型空間或壁龕。建牆用的有些石頭也是從遠處運來的,但不管怎樣。建築者還是偏愛當地的材料。建築者將個別重達20噸的巨石從幾千米外的采礦場運到建築工地,需要用到木滑板和支架。在一些殿廟遺址附近,發現了被丟在一邊的石球,在把巨石安放到位的過程中,這些石球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經考證,大石塊很可能是用繩捆扛抬的方法搬運到位的。許多石塊在中段開槽,以方便木杠卡住並使其不再滑動。用繩索捆紮石塊,一般都穿過石塊裏的V形孔洞,然後再捆紮起來施工。神廟的地麵一般鋪著碎石灰石做成的灰泥層。

  有一類神廟的布局是圍繞一條中軸線展開的,這條軸線從入口處的巨石牌坊一直通到廟後部頂端的壁龕。廟裏有祭壇、石屏、壁龕,以及用海底軟泥製成的石板門檻,其上刻有連續不斷的螺旋紋或其他浮雕圖形。有些石牆麵上作為裝飾背景用的圓形坑是用三叉鑽挖成的。有些神廟附近不產海底軟泥,古人便用黏土抹在粗糙的珊瑚岩石塊上,使其具有平滑的表麵。然後在它的上麵塗上一層白色的灰泥,最後再用深紅顏色粉刷。在一些廟裏,內牆的上層往裏傾斜,上麵一般都蓋有木製平頂和夯實的黏土。有幾座廟之間的缺口內有一道石砌樓梯,可以通向屋頂。

  哈爾薩夫利恩尼的地下建築

  馬耳它巨石廟群中有一個是哈爾薩夫利恩尼的地下建築。1902年,在這裏的首府瓦萊塔一條僻靜的的小路上,發生了一件引起世人轟動的大事。有戶人家蓋房時在地下發現一處洞穴,後來人們才知道,原來這裏埋藏著一座史前建築。它由上下交錯、互相重疊的多層房間組成,裏邊有一些供進出的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間,旁邊還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孔。中央大廳聳立著直接由巨大的石料鑿成的大圓柱和小支柱,支撐著半圓形屋頂。整個建築線條清晰,棱角分明,甚至那些粗大的石架也不例外,沒有發現用石頭鑲嵌補漏的地方。天衣無縫的石板上聳立著巨大的獨石柱,整個建築共分三層,最深處達12米。該紀念遺址其實是一處墓地,裏麵有近7000具屍體,最初是在一個石灰石質的小山上鑿出的。經曆了幾個世紀後,墳墓中的房間越來越多,通往新出口的新通道不斷被鑿出,最後整個遺址形成一個有著三層33個房間的地下結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地下迷宮。在地下建築的一個外室中,周圍的岩牆上刻出了高大而雅致的柱子。有走廊通入該地下建築的中心。在哈爾薩夫利恩尼地下建築的禮拜堂中的一個小的赤土陶器中,人們還發現了一個10厘米高的女神雕像,可能是有某種象征意義的神祭用品。

  蒙娜亞德拉神廟

  馬耳他的另一巨石建築——蒙娜亞德拉神廟又被稱為“太陽神”廟。一個名叫保羅·麥克列夫的馬耳他繪圖員仔細地測量了這座神廟後發現,這座神廟實際上是一座相當精確的太陽鍾。根據太陽光線投射在神廟內的祭壇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準確地顯示夏至、冬至等一年內主要節令。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從太陽光線與祭壇的關係推測,可以毫不猶豫地得出結論:這座神廟是公元前10205年建成的,離現在已經1.2萬年了。這座神廟的存在,又一次打亂了人們的正常思維方式。1.2萬年以前,神廟的建造者們居然能有那麽高深的天文學和曆法知識,能夠周密地計算出太陽光線的位置,設計出那麽精確的太陽鍾和日曆柱,這一切該怎麽解釋呢?

  朝鮮核危機

  龐貝的曆史

  位於意大利那不勒斯海灣地區的龐貝古城始建於公元前9世紀,起初是作為防禦外族侵略的屏障而建,但隨著幾百年的戰爭、民族融合以及對大希臘文化的吸收,龐貝不斷地擴張著其勢力範圍。公元前80年,龐貝成為羅馬帝國的殖民地,繼續擴大並在各個領域向前發展,尤其是在經濟領域。這主要得益於它肥沃的土地和優越的地理位置。經濟極大發展和繁榮,使龐貝的人口顯著增長,舒適的生活普及化,也使這裏的城市麵貌得到美化。這裏有能容納兩萬觀眾的競技場,全城有30多家麵包房,100多家酒吧,3座浴館,還有用於交易的步行街,可容納5000人的劇院。

  公元79年8月24日淩晨,龐貝附近維蘇威火山開始爆發。火山噴出的大量火山灰、熔岩和火山礫從天而降,向著龐貝傾瀉而來,覆蓋了整座城市的每一條街道,密不透風地封堵住龐貝古城中每一扇門、每一扇窗戶,封堵住那些在礫石的襲擊中僥幸存活的龐貝人的眼睛和胸腔,令他們最終因窒息而死。絕大部分的居民爭相逃命,但在通向海濱的路上因吸入有毒的氣體窒息而死。僅僅經過了18個小時,火山噴出物便將整個龐貝古城徹底掩埋。龐貝從地球上消失了。

  公元前16世紀,人們在河畔修建飲水渠時發現了一塊上麵刻有“龐貝”字樣的石頭。18世紀初,人們在維蘇威山腳下的一座花園裏打井時,挖掘出三尊衣飾華麗的女性雕像。人們以為這些不過是那不勒斯海灣沿岸古代遺址中的文物,沒有人意識到,一座古代城市此刻正完整地密封在他們腳下的火山岩屑中。

  龐貝的建築

  公元前4世紀時,龐貝古城向外擴展,建成直交式城市布局。建築多用石灰石材料。公元前2世紀,龐貝古城憑借產量豐足的葡萄酒和橄欖油的出口貿易,進入了一個繁盛時期。這時龐貝古城的公共建築有了明顯的增加。建於這個時期的公共建築有朱庇特神廟和巴西裏卡大會堂。此後一段時間龐貝的經濟一直持續興旺,建起了諸如小劇場、圓劇場這樣一些大型公共建築。羅馬帝國初期,一批親奧古斯都大帝的家庭遷入,他們帶來了新的政治思潮。這時,龐貝古城出現了一批具有宗教色彩的建築物,如歐瑪齊婭樓、奧古斯都福祉廟等。小商販、手工業者、被解放的奴隸等平民的住宅規模很小,布局也很簡單。通常這類民居都相互聯接,一戶挨著一戶,其內部房子也是圍繞中庭而築,底層通常是臥室,但中庭不像富戶大宅那樣建有蓄水池。帝國時期,為了適應人口增長對住宅的需求,已經出現了四層樓的民居建築。龐貝古城還保留了許多當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店鋪、商行和手工作坊等經營用房。這些房屋經常和業主的住宅建在一起。前邊是鋪麵,後邊以及樓上是住所。不過也有不少屬於大富戶財產的店鋪用房遠離主人的居所,鋪麵租給別人經營。

  海門與城關山莊

  海門,顧名思義就是麵朝海的城門。龐貝古城所處的丘陵左側就是海。海門是龐貝數座城門中最年輕的一座。它是用火山熔岩塊建成的。它有兩條拱形通道,一條走人,一條走牲口,和車輛。後來兩條拱形通道合為一條。

  海門附近風景優美,公元前1世紀,人們便在這一帶建設了城郊別墅和山莊。城關山莊是位於海門附近的一幢建築,建於羅馬帝國時期,背靠著城牆。此地依山傍海,景色宜人。初步考證,這座山莊於公元前62年地震後就被遺棄,再沒有人居住過。山莊柱廊後麵的牆根仍然清晰可見。它的前麵是一座花園,更早的時候,曾經有一條通向海門的路從花園伸出,現在,這條路已經消失。山莊柱廊上開有廳室的門。其中最大的廳是餐廳,餐廳前還有一個門。廳裏鋪著六角形花磚地板。牆麵的醒目位置有三幅大畫,畫的是古代克裏特島的神話題材:第一幅畫的是特索斯殺死牛頭怪,背景上畫有阿特內的形象;第二幅畫的是特索斯將阿麗亞娜遺棄在納索斯島山上;第三幅畫的是伊卡洛斯與代達羅斯。牆的上方有一係列小畫,畫的是詩人的肖像。緊挨著餐廳,有一間帶凹間的臥室,白牆,內室裏有兩幅畫著神話題材的畫。臥室一邊,還有一間餐廳,這間餐廳有一個三葉形窗戶朝看另外一邊的花園而開,牆上有一幅描繪酒神和女侍從的壁畫。

  維斯巴憲神廟

  維斯巴憲神廟位於龐貝古城城區東側。可能是地形的原因,廟身平麵呈不規則形狀。神廟與門廊的中軸呈平行方向,外牆為磚結構。從大門進入後,是一個前庭,之後是院子。院子前麵排著四根列柱。凝灰岩的圍牆四周和牆角用磚砌柱加固。牆麵以石灰粉刷,並飾以假窗,假窗為磚框,上麵的窗楣被做成三角形和弧形。地麵尚未鋪上石塊,隻開了一些臨時用於排放雨水的排水小溝。神廟的主體建築在院子的後麵,是一座設於高台上的磚體單殿式小型廟宇,有兩個門,可從後麵兩側的台階拾級而上,登入殿內。神殿裏有一個神座,神座上原來供著一尊神像,前麵曾有一個四柱式前廊,都已不存在。在這座小神殿的正前方,有一方大理石祭壇立在院子中央。祭壇的四周飾有浮雕,其中正麵的一幅浮雕描繪的是一個用公牛作為祭品的獻祭場麵。祭司頭戴披巾,在手執祭器的侍者協助下,正在往一個三腳杯中斟酒。他身後立著一個持棒的侍從和兩個吹笛子的樂師。他的前麵站著一個屠宰手,手持雙刃利斧正等著別人把作為祭品的公牛牽過來宰殺。畫麵的背景就是這個院子裏的小神廟。祭場南北兩麵的浮雕上刻的是一些獻祭禮器,如法杖、小香盒、台布、奠酒器、陶罐和勺子等。朝廟堂的那麵浮雕上,刻有兩棵象征維斯巴憲皇帝的桂樹。兩棵桂樹之間,有一個作為國王冕冠的橡樹葉冠。從奧古斯都時代起,這種橡樹葉冠就成了皇權的象征。這座神廟是為供奉維斯巴憲皇帝的靈魂而造的,但尚未竣工就遇到了火山爆發。院子裏的最裏麵有一個門,通過這個門可以進入後麵三間房,這三間房是廟裏僧侶的住房和存放東西的地方。

  銀婚宅

  這處遺跡之所以叫“銀婚宅”,是因為它被考古發掘的那一年,是意大利國王和王後的銀婚之年。這一宅邸建於公元前2世紀。它的最後一位主人叫阿爾布丘斯·切爾蘇斯。進門穿過門廳,就進入了一個十分寬敞的四柱式中庭,中庭正中有一個大理石承雨池。房頂是帶簷的內傾式,簷上飾有漂亮的石雕獅子頭,往裏有一個客廳和兩間側廳。屋外柱廊向陽的一邊略高,因此接受的陽光較多。人們在中間花園裏發現了埃及式樣的琺琅質動物小雕像。柱廊的西邊開有廚房和浴室的門。浴室裏有更衣室、溫水浴室和熱水浴室。花園裏還有一個池子,當冷水浴池用。在這些浴室附近,有一個夏季餐廳。餐廳黃色的牆壁上裝飾著花環和垂花飾紋樣。旁邊兩間房裏畫有精美的壁畫。東邊還有一個帶穹隆的餐廳。餐廳地上鋪著鑲嵌式地板。從這裏,人們可以進入另一個麵積更大的花園。這個大花園正中有一個水池,還有一個露天餐廳的廢墟。

  公共浴館

  公共浴館位於一個交叉的十字路口上,它是龐貝古城惟一一處對參觀者開放的浴館遺址。它的建築規模不很大,沒有遭到多大的破壞。古羅馬時代,浴館往往是社會各個不同階層的人相聚的地方,人們常常到這裏米消磨時光。它有一個近乎現代化的取暖設施。地板用一係列小方墩支撐,中間的夾層用瓦砌成通道,讓熱氣從裏麵通過。穹隆式的天花板做成一道道溝槽的式樣。室內還有大理石製成的冷水盆和熱水盆。

  龐貝博物館

  龐貝博物館建於1861年,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中被炸毀,戰後又進行了修複。這裏陳列著介紹龐貝及其附近地區生活方式演變曆史的文物,其內容是根據龐貝這個保存完好的遺跡獨有的方式,按照曆史年代順序安排的。

  史前時期的陳列物品主要有從薩爾諾河穀墓葬群中出土的寶物,其時間可以追溯到鐵器時期的公元前9世紀左右。還有多利亞神廟和阿波羅神廟的陶器,科林斯和阿提喀的黑紅陶器,以及埃特魯裏亞人統治時期,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的黑陶。在羅馬時代的陳列物品中,有一尊奧古斯都大帝的妻子莉維姬披著披風的雕像,還有奧古斯都的侄子馬切路斯的肖像,此外,還有一些家居用品。

  巴以和談

  永恒的象征

  古羅馬城建在阿文蒂尼、卡埃利安、卡皮托利尼、埃斯奎利尼、帕拉蒂尼、奎裏納爾和維米納爾七座著名的山丘上,位於現在羅馬城中奧勒利安城牆內。著名的古羅馬競技場坐落在埃斯奎利尼山坡上,即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威尼斯廣場南麵,古羅馬市場附近。它是迄今遺留下來的古羅馬建築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羅馬帝國永恒的象征。

  古羅馬競技場被人們稱為世界八大名勝之一。可以說羅馬曆史沒有一頁不與競技場有關。公元8世紀時,貝達神父曾預言:“幾時有競技場,幾時便有羅馬;競技場倒塌之日,便是羅馬滅亡之時;羅馬滅亡了,世界也要滅亡。”公元前1084年,日爾曼人打進羅馬城,城內被洗劫一空,競技場也被人遺棄,部分地應驗了貝達神父的預言。

  輝煌的曆史

  古羅馬競技場原名“費拉維奧露天劇場”,其地基原是古羅馬帝國有名的暴君尼祿皇帝金宮中的一個小湖。公元72年,維斯帕西安皇帝開始興建競技場,至公元80年由蒂托皇帝完成,曆時8年之久。由於修建競技場的兩個皇帝以及後來完成競技場最後一層建築的統治者都屬於費拉維奧家族,即費拉維奧皇朝時期,故又稱“費拉維奧露天劇場”。據記載,這座建築是占羅馬帝國在征服耶路撒冷後,為紀念其偉大勝利和強大的武力,強迫8萬多猶太俘虜修建的。

  這一浩大工程共用了10萬立方米的石材和300噸用於勾聯條石的鐵條。公元3世紀和5世紀,由於雷擊和地震破壞,競技場曾修繕兩次。此後,又頻頻發生地震,這裏還曾一度成了羅馬采石場,很多基石被人拉走,許多雕像也被人偷走。在羅馬一些著名建築上,如聖彼得大教堂等,都能發現競技場的基石。1704年,教皇貝內德托十四世當政後,宣布競技場為聖地,禁止采石,競技場由此受到保護。1800年後,經過幾次較大的修整,具麵貌煥然一新。

  競技場全景

  古羅馬競技場外觀呈正圓形,俯瞰為橢圓形。整個建築物占地麵積2萬平方米,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高57米,均用淡黃色大理石砌成。圍牆共分四層,一、二、三層均有半露圓柱裝飾。第一層的圓柱為粗獷質樸的多麗斯式,第二層圓柱為優美雅致的愛奧尼亞式,第三層圓柱為雕飾華麗的柯林斯式。每兩根半露柱之間為一長方形,第三層共計80個拱門。第四層外表麵裝飾較簡單,由長方形窗戶和長方形半露方柱構成。在該層的三分之二高處,設有等距離的支架,以便舉行盛會時固定圓頂上端的天棚為觀眾遮陽。據說,在古代的時候,第二、三層每個拱門洞中各有一尊大理石人物雕像作為裝飾,其姿態各異,英武豐俊,使建築顯得既宏偉又秀麗,既凝重而又空靈。整體建築看上去頗像一座現代化的圓形運動場。

  競技場內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競技場階梯形看台分為三個區:最低一排的席位是為元老院議員和高等平民準備的,中間是皇帝的包廂,兩翼是執政官和奉神的淑女們的包廂。高處的座位是為貴族準備的,再往上是普通的平民坐或站著的地方。一排排的石頭長凳由低向高成梯級分布,可容納5萬名觀眾。

  索馬裏海盜

  威尼斯的曆史

  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素有“水都”之稱。它位於亞得裏亞海伸入內陸的一個瀉湖之中,由100多個小島組成,它是意大利北部的重要港口,人口35萬,177條大小河道構成了城市的大街小巷,401座各式各樣納橋梁把城市的各個部分連在一起。城市建築大部分是建在打入瀉湖湖底的數以百萬計的木樁之上,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整座城市下沉了總共76.2厘米。威尼斯四周為海洋所環繞,隻有西北角有一條4000米長的人工長堤與大陸連接。

  威尼斯最初建立大約在6世紀,是由為逃避戰亂而上島的移民們建立的。9世紀中葉,它成為了獨立於拜占庭的城邦國家的中心。威尼斯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從13世紀起逐漸成為聯結東西方商路的要衝。到14世紀中,威尼斯成為意大利境內最強大、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擁有3000艘商船和近兩萬名船員,號稱“亞得裏亞海沿岸各國的首都”。直到16世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它的經濟地位才開始逐漸衰落,最終於1866年並入意大利王國。威尼斯在18世紀後葉逐漸失去了她強大的統治地位。在拿破侖戰爭中,威尼斯最終屈服於波拿巴的鐵蹄之下。1866年,威尼斯才重歸意大利的統治下。1930年,墨索裏尼下令建造了一條連接大陸與威尼斯的通道。

  威尼斯的建築

  威尼斯起源於羅馬帝國末年,當時這個地區屬於帝國望的第十州,是由威尼托與伊斯德利亞兩地區所組成的,也是帝國裏最不安定的州之一。三個世紀以來,穆斯林世界與基督教世界一直爭奪著地中海的統治權。但是這兩種力量卻在威尼斯,這塊當時獨一無二的土地上和平共處,相安無事。整個城市中,摩爾人建築風格與哥特式建築風格達到了奇特的和諧。

  威尼斯還是一座曆史名城,全市共有藝術曆史名勝450多處。其中有120座哥特式、文藝複興式及巴洛克式教堂,120座鍾樓,64所修道院,40多座宮殿。威尼斯的曆史由許多不一樣的文化所組成,最早有逃避匈奴王與隆戈巴爾迪人入侵而逃難到島上的一群人,他們把威尼斯托州的傳統帶到這裏。以後又有“拜占庭文化”——城中的聖馬可教堂的基本結構、馬賽克拚飾畫、住宅和貨倉的拱門建築,都是受拜占庭文化影響的結果。“哥特文化”時期,托卡雷王宮、聖馬可教堂的裝飾建築則受到哥特文化的影響。“文藝複興”時期的聖馬可廣場與小廣場以及在大運河兩邊的許多房屋,都是文藝複興風格。

  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是經過多個世紀才建成的。原來的聖馬可廣場是教堂前的一塊空地,後來變成宗教與政治活動的集會場所。聖馬可教堂最初是當時地方首長的禮拜堂,而附近的托卡雷王宮是政府所在地,聖馬可廣場自然很早就成為政治與宗教中心。當時威尼斯的執政者有政治和宗教上的權利,他的權力包括任命教堂的主教在內,因此聖馬可教堂的地位日益重要,教堂本身也持續擴建,聖馬可廣場自然也跟著擴建。聖馬可廣場在宗教上的重要性,也可從聖馬可教堂外的裝飾看出來,因為當時教堂裏的一些宗教儀式,普通百姓不能參加,可是他們能從廣場上觀看,而這時聖馬可廣場就像是一座很大的教堂,教堂的正麵也就變成這座大教堂的聖壇。

  聖馬可教堂

  聖馬可教堂建於832年,原本是為收藏從埃及亞曆山大偷竊的“聖馬可”遺體而修建的。聖馬可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在宗教上,“聖馬可”的代表符號為一隻有翅膀的獅子,後來這個符號成為威尼斯的象征,而“聖馬可”也成為威尼斯的守護神,所以威尼斯的城徽是一隻獅子拿著一本福音書。廣場東西長170多米,西邊寬55米,東邊寬約80米,略呈梯形。南、北、西三麵被富麗堂皇的王宮所環繞。聖馬可鍾樓高98.6米,在上麵可以俯瞰威尼斯全景。聖馬可教堂建築格局遵循拜占庭風格,平麵呈希臘十字形,上覆五座半球形圓頂,正麵寬51.8米,有五座棱拱型羅馬大門。在聖馬可教堂正門的拱門上層中央,有四尊金色的躍馬銅像,原是威尼斯人在公元1204年,從君士坦丁的競技場取回來的。這四尊金色銅馬,曾被拿破侖安放在巴黎的廣場,但後來又被奧地利人拿回威尼斯。從那時直到現在,它們一直都放在教堂上,象征著威尼斯的力量與權力。在大教堂正麵拱門上方,有四個大的弦月窗,在弦月窗裏有17世紀時繪製的馬賽克圖飾,內容主要是描述耶穌的傳記。觀看這些馬賽克圖飾,最好是在日落黃昏時刻,因這時太陽的金色光線從窗外射入與馬賽克的各種色彩相互輝映,形成一種美麗的景色。大弦月窗上麵的哥特式頂飾,是14世紀時創建的,後來陸續有許多位雕刻家接替這項工作,這些雕刻家大部分都是從托斯卡納來的。

  聖馬可教堂的內部建在一個高的平台上。在古時候,教堂和廟宇裏麵的地板比外麵的路麵高,主要目的是為了強調它們的神聖。教堂的建築方式依照希臘十字形設計法,教堂內部的地板是用大理石鋪就的,以馬賽克拚飾方法鑲製成的圓柱是用完整的珍貴大理石雕成的,另外,牆壁上也鑲有彩色的大理石。在教堂上半部牆壁和圓形屋頂上,都鑲有用黃金或玻璃製成的馬賽克拚飾,這些美麗的馬賽克拚飾與稍暗的教堂內部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使它們看起來更為閃亮。

  這所教堂和威尼斯的曆史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威尼斯很早就和東方產生接觸,因此這所教堂在建築上深受西方及東方的影響,教堂的十字形設計法、拱門、圓形屋頂和內部裝飾受到拜占庭式的影響,而基本構造則受到羅馬式的影響。從這所教堂可以看出東西方兩種不同文化互相影響融合的痕跡。

  聖洗堂

  聖洗堂是14世紀時在教堂十字形構造的右邊修築成的,位置在澤恩家族的小教堂和博物館的中間,裏麵的裝飾從15世紀時開始修建,到16世紀才完成。在它的圓頂和拱門頂上,有幾幅馬賽克拚飾畫,主要描繪《耶穌基督和聖·喬瓦尼》的故事,它們的風格深受威尼斯托州民間藝術的影響。其中最令人讚歎的拚飾畫是《耶穌的洗禮》和《薩洛梅的舞》,這兩幅畫都具有濃濃的哥特式風格。

  托卡雷王宮

  托卡雷王宮的舊宮是在9世紀最初20年所建造的。這所王宮花費巨資,修建得極盡華麗,為的是要表現當時威尼斯共和國的權勢與財富。最初王宮建造的目的是為了防禦,所以王宮外形很像城堡。後來到了拜占庭式與哥特式時期,王宮改變成開闊式建築,有許多的門、窗、回廊。現在的王宮是15世紀時改建的,代表那個時期威尼斯共和國的富足與穩定。托卡雷王宮是一棟有許多用途的建築物,王宮朝小河道的部分有執政宮居住屋、議院、法院與監獄。王宮監獄分為兩層,上層名為“有鉛頂的監獄”,下層名為“水井往稻草之橋”,屋角有軍械庫。朝威尼斯大運河的部分有一間非常大的會議廳,朝聖馬可小廣場的部分有投票廳,在聖馬可圖書館來建成之前,這間廳堂也當成圖書館使用。王宮正麵排列著38根拱形圓柱,有一種均衡感。無論是在空間的安排還是造形的美感上,都可窺出建造者的匠心獨具。在圓柱的柱頂上有精美的雕刻,主要是描繪關於貿易、戰爭、和平的符號。靠近紙之門的圓柱頂上,雕刻著《所羅門的判斷》,這個雕刻代表著正義。由於有些柱頂的雕刻是非常珍貴的藝術品,所以目前它們大多被收藏在王宮裏,而在原來的位置則放上仿製品。王宮回廊的上層牆壁上鑲有彩色的菱形花大理石,另外還有一些很大的窗戶。最頂層有很多粉紅色、白色相間的小尖塔,每一個小尖塔上有大理石製成的圓錐頂飾。這棟建築物的建築方式,洋溢著濃厚的東方風格。

  海港·運河·橋

  聖馬可海港是指聖馬可堤岸之前的海麵。聖馬可海港以聖喬治島、猶太島、海關海岬為界。聖喬治島、海關海岬與聖母瑪麗亞教堂,好像三顆明珠放在威尼斯的入口。

  威尼斯大大小小的水巷如同一般城市中的街道,3.2千米長,70米寬的大運河就是它的“主街”。在這座水城中,各式各樣的船隻就成了惟一的交通工具。坐上小船沿威尼斯運河而行,大運河展開它獨特的畫卷——各種風格的建築臨水而立,紅色、粉色、黃色、白色的外牆與各種風格流派的樣式盡現姿采,許多府邸華麗端莊,白石的卷柱、五彩的簷牆、精美的花飾比比皆是。而普通的民宅卻也含蓄雅致,高低錯落之間透露出一股靈氣。欠運河上有許多橋,所有的橋麵都平整光潔,橋上的扶欄也多為石頭砌成,多數橋都不高,也不寬,一般為幾米上下,與威尼斯的建築風格相稱。星羅棋布的石橋與橋下行駛的無數小艇把這座水上城市裝扮得別具一格。著名的裏亞托橋是一座單孔的大理石橋,建於1590年,長有48米,橋上兩側的各式店鋪把22米寬的橋麵占得滿滿的。橋兩岸是威尼斯著名的商業街,曾一度是歐洲的商業中心,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就把這裏描繪成商人和放債者的聚集地。穿過裏亞托橋,河道漸漸開闊起來,遠遠地能望見聖喬治島上大教堂前高高的鍾塔,聖馬可廣場就在附近。聖馬可廣場西麵不遠的水巷中有一座小巧的天橋,那就是著名的“歎息橋”。過去,死囚們從這裏走向刑場時,透過橋側麵的兩個小小鏤窗看到塵世的美景和前麵等待訣別的親友時,總不免會喟然長歎,故得此名。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