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冷戰時期

  鐵幕演說

  印度之名源於印度河,梵文曰“信度”(Sindhu),意為海洋、江河。在古貸,印度並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而是一個地理概念,指的是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等國的領土在內的整個印度次大陸。印度次大陸位於亞洲南部,總麵積約430萬平方公裏。印度是一個半島,狀如不規則的倒三角形,有人就形象的將印度形象地比喻成一隻碩大無比的牛乳,並相應將印度洋上的明珠斯裏蘭卡比做從這乳房流出的一滴乳汁。正是這隻碩乳和乳汁孕育了輝煌的古印度文明。

  印度次大陸全境大體可以溫德亞山脈和納巴達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個區域。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也就沒有人類文明,所以人類文明離不開水,古印度文明當然也不例外。印度北部有印度河和恒河兩條大河。印度河發源於岡比斯山以西,全長約3180公裏,流入阿拉伯海,流域麵積達96萬平方公裏,所形成的印度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搖藍。恒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全長約2580公裏,流入孟加拉灣,它所流經的地方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也誕生於此。印度河和恒河流經的區域有土地肥沃的衝擊平原。這裏先後產生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和恒河文明,成為古代印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印度次大陸南部是一個三角形的半島,以德幹高原為主體。德幹高原西高東低,平均高度為海拔600米。南部沿東西海岸分別蔓延著東高止和西高止、兩條山脈。沿海岸地區氣候潮濕,土地肥沃。印度次大陸地形特點是,平原和河穀盆地遼闊,可耕地麵積大,發展農業經濟的自然條件優越。

  印度次大陸北部濰熱帶和亞熱帶幹旱氣候,南部為潮濕的熱帶氣候。季風在印度次大陸很盛行,每年4至12月多刮西南季風,11月至翌年3月則多有東北季風。由於北部的喜馬拉雅山好像一道屏障,使來自印度洋的季風雨返回而降於恒河流域,所以恒河流域的與量充沛。印度河流域的雨量要小些,但來自高山的大量雪水流入印度河,因此水量充沛。

  印度次大陸資源豐富。這裏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盛產各種木料。銅礦和鐵礦的儲量很大。銅礦主要在拉賈斯坦和比哈爾南部。早在公元前2000年,這裏的銅礦就已被開采。鐵礦分布在卡納塔卡、比哈爾南部等地區。約公元前8世紀,鐵器已廣泛用於生產。在南部的安德拉地區,有很多錫礦。金礦和銀礦則主要分布在喜馬旺特和卡納塔卡一帶。印度還盛產各種寶石和珍珠。金鋼石的產量和質量均位於世界各國前列。

  古印度文明就是在這樣一片廣闊、富饒的土地上興起和不斷發展的。

  杜魯門主義

  印度河流域非常適合發展農業,因為這裏的水源充盈,一年一度的洪水泛濫帶來大量的富有養分的淤泥,覆蓋沿河地帶,土地十分肥沃。農民不需要複雜的生產技術就能收獲莊稼。不過,河水泛濫也給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而麵對來勢凶猛的洪水,靠小村落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於是,農民逐漸在較大範圍組織起來,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平原地區出現了一些大的村鎮,古印度也隨之開始了向城市文明的過渡。約公元前2300年,這裏產生了早期印度最早的文明——哈拉巴文化。

  雖然現在看來古印度文明有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但它的光芒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被人們發現。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古印度文明的發現,與歐洲人對印度的侵略密切相關。14、15世紀時期,歐洲列強看準了印度的黃金、珠寶,對印度展開了侵占和掠奪。其中在印度河穀拉維河的衝積平原,綿延2.5公裏的地方,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和破碎的泥磚。盡管英國人已經占領了這塊地方,但沒有人去注意這些破碎的泥磚下埋藏著什麽。

  19世紀初年,一個叫詹姆斯·劉易斯的英國人懷著對神秘東方的向往,應征來到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的軍隊,開始了他非同一般的印度之旅。他生性散漫,喜歡漂泊,對如何鎮壓當地人以及個人的仕途並不感興趣,而是熱衷於尋古與探險。不堪軍隊刻板生活的他索性開了小差,從軍隊逃了出來,開始了他的探險考古生涯。詹姆斯·劉易斯偽裝成一個美國工程師,化名查爾斯·邁森,打算漫遊印度實現自己的長久以來的願望。1826年,劉易斯在穿越今天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區時,被這裏的一片山丘上的廢墟深深吸引。在這裏一塊不規則的多岩石的高地上,盡管歲月侵蝕,仍然依稀可見磚石城堡的廢棄的城牆,到處散落著的東方風格的壁龕,以及建築物的遺跡。在夕陽的照耀下,這一片廢墟閃爍著神秘之光。他仔細查看這些斷壁殘垣後,直覺告訴他這可能是一座已經廢棄的古城,並猜想這可能是古羅馬的曆史學家曾經提到的東方之城桑加拉。他在日記中對古城遺跡作了生動的描述,並為此地取名叫“哈拉巴”。正是他的發現和記載,人們才知道了哈拉巴的存在。但是,劉易斯畢竟不是考古學家,他對哈拉巴的造訪,也就到此為止了。令人遺憾的是,邁森的發現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

  11年後,又一位年輕的探險家亞曆山大·伯恩斯再次造訪了哈拉巴。除了那些裸露的斷壁殘垣,他也沒有新的發現。此後,英國在印度的考古隊在1853年和1856年兩次勘察了這一地區,他們一致認定,這裏曾經出現過一個古代城市,但對它的年代和重要性的探究,並沒有突破性進展。邁森以及伯恩斯等人的考察,給後人的考古發掘提供了重要線索。直到19世紀70年代初,當旁遮普成為英帝國統治下最繁榮的農業省時,英國政府意識到印度的地下文化寶藏可能價值連城,於是,便將印度古文明的考古發掘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

  隨著對印度寶藏探尋熱情的升溫,英國殖民當局於1873年成立了印度考古研究院。亞曆山大·坎寧安被委任為考古局長。他首先探訪了邁森日記中提及的哈拉巴。但是,當他來到這片廢墟時,已經再也無法找到城堡的任何遺跡了。原來,英國當局為了修建縱貫這一地區的鐵路,將哈拉巴遺址那些做工精致的磚石大部分用來鋪做路基了。坎寧安得知後痛心疾首,為搶救這個遺址,他決定進行發掘。由於遺址破壞嚴重,發掘工作進展緩慢,被迫停工。他的唯一收獲是發掘了一枚石製的印章。印章用黑色的皂石製成,上麵刻著一頭公牛和六個無法釋讀的文字。這是一枚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河文明的典型物件。

  遺憾的是坎寧安也與哈拉巴文化失之交臂。當時坎寧安作出了一個錯誤結論,認為這枚印章是從外國傳入印度的。盡管如此,前人的發現特別是坎寧安發掘的黑色印章,仍為後來的考古學者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1902年,躊躇滿誌的約翰·馬歇爾來到印度後,繼任為印度考古勘察總監。他根據坎寧安等人留下的線索,指揮各支考古隊在哈拉巴等地繼續進行發掘,但一直沒有進展。

  研究員J·H·弗利特給馬歇爾的事業帶來了轉機。弗利特仔細研究了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哈拉巴出土的印章文字,正確地判斷到:印章文字絕非婆羅迷字母係統,也不同於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它的年代必定比人們的想象更為古老。

  在馬歇爾和沙尼在哈拉巴發掘的同時,R·D·班納基也發掘了死亡之丘——摩亨佐·達羅。兩地都發掘揭示出一種相同的古代城市文明,即學者們所謂的“哈拉巴文化”。

  至此,馬歇爾可以驕傲地向全世界宣布:他與同伴們發現了一種極為古老而獨特的偉大文明,而且它是在印度河流域自身獨立發展起源的。

  馬歇爾計劃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這一時期的國家是以一個或幾個城市為中心結合周圍的村社而形成的。大城市有哈拉巴、摩亨佐·達羅和甘瓦裏瓦拉。這三座城市的占地麵積均為1平方公裏左右,居民約各有35000人。還有規模較小的城市,如卡利班甘隻有0.22平方公裏。盡管城市的大小不一,但其建築布局相類似。城市分衛城和下城兩大部分,甚至蓋房用的小磚和砌城牆用的大磚,其長、寬、高的比例都大體一致,為4:2:1.這並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充分說明哈拉巴文化各地之間存在著密切頻繁的交流。

  哈拉巴文化的城市以摩亨佐·達羅存留的遺跡較多,也最能體現這一時期城市的特征。摩亨佐·達羅的衛城建在較高的山崗上,四周圍以磚牆。其中心地區有一個磚砌的大浴池,長12米,寬7米,深2.4米,池壁有防水的瀝青層。兩端的階梯通向池底。這個浴池大概是人們舉行宗教儀式時沐浴淨身的地方。衛城東麵是一組建築物,其中的一個大廳,麵積約170平方米。南邊有一排建築物,包括一個25平方米的廳。這些建築物無疑是城市的辦公地點和公眾聚會的地方。衛城的西麵有27排建築物,帶有通風孔道,是堆放糧食的倉庫。倉庫的周圍有一些供勞動者居住的小房舍。從衛城的建築來看,這裏是城市的統治中心。

  摩亨佐·達羅的城市建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狀況。衛城的城牆和辦公用房,表明統治權力的存在和淩駕於普通勞動者之上的國家機構已經形成。住宅的差別,表現出居民貧富的分化和階級對立的存在。這一時期的城市國家,無疑是建立在階級對立基礎之上的。不過,要對哈拉巴文化的結構和城市國家的政治特點作出詳細的說明,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作為文明重要標誌之一的文字,在哈拉巴文化的遺址中雖已發現,但這些文字至今尚未譯讀成功。由於無法運用文獻資料,隻有依據考古資料來作一些分析。

  據考古資料,可知哈拉巴文化是由多種文化成份構成的。從遺址中的遺骸來看,有地中海人、南方古代人、蒙古人等等。居民的葬式有各種不同的土葬和火葬方式,表現出不同的社會風俗特點。宗教習慣也多有不同之處。摩亨佐·達羅、卡利班甘等城市建了大浴池,有與沐浴相關的宗教禮儀,而哈拉巴和洛塔爾等則沒有。洛塔爾設有火祭壇,這種火祭壇又見於卡利班甘。不過,在多種文化成分構成的哈拉巴文明中究竟何者占主導地位,至今還難以定論。

  哈拉巴文化城市國家的分布情況,也不十分清楚。據現有的資料,僅大體上可以認為哈拉巴、摩亨佐·達羅和甘瓦裏瓦拉是三個較大的城市國家的都城,或是城邦聯盟的中心所在地。這三個城市的勢力範圍較大。甘瓦裏瓦拉靠近印度河五條支流的匯合處,周圍的居民點密集,農業較發達,並與拉賈斯坦的銅產地及其銅器製造地相鄰。它在控製農產品和銅產品的加工、貿易方麵起著重要的作用。哈拉巴位於印度河上遊,北部的小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蘇來曼山脈和西南的北拉賈斯坦蘊藏了豐富的礦產,旁遮普則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在控製礦產和森林資源方麵,哈拉巴有相當的勢力。摩亨佐·達羅位於印度河下遊,距哈拉巴約600公裏。周圍分布著許多大小不一的城鎮和村落遺址。古代印度與西方交流的三條重要通道,即波蘭山口、俾路支斯坦南部平原和通往阿拉伯海的港口都由它控製。摩亨佐·達羅所處的位置,表明它的作用更多地是往其他城鎮輸送資源產品,以及與西方的兩河流域、波斯灣地區進行貿易。這三座城市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其文化特點也多有相異之處。哈拉巴的手工業品有花色多樣的陶器,印章上的動物形象豐富多彩,陪葬品也各種各樣,表明其居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摩亨佐·達羅的文化則表現出較強的統一性。

  關於城市國家的政治體製情況投有確實的記載,人們隻能根據考古發現作一些推測。哈拉巴文化的遺址中未見大型的王室墓地,可能強大的王權還沒有形成。遺址中出土了近兩千枚印章。它們可能是權力與所有權的象征。印章上的圖形有獨角獸、公牛和山羊等等。在圖形印章中,刻有獨角獸的最多,約占60%;其次為刻有公牛的印章,且這兩類印章分布也較廣泛。據此,可以推測源於獨角獸氏族和公牛氏族的人在哈拉巴文明的統治階級中占有較重要的地位,國家權力機構中還留有一些氏族製度的殘餘。

  軍隊是維護統治的工具,據考古發現,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城市國家已組建了軍隊。在遺址中發現許多三角形、球形的石塊或陶塊,是用於作戰的兵器。印度河流域邊緣地帶有一些孤立的哈拉巴文化遺址,出土物多為這一類的石塊和陶塊,還有燒製陶塊的窯,這些很可能是城市國家派出的軍隊的營地。在哈拉巴文化遺址中未發現製作精良的兵器。摩亨佐·達羅出土的長矛單薄,矛頭易彎,箭頭也很小。種種跡象表明,哈傳巴文化時期的城市國家軍事力量並不發達,這給後來雅利安人的侵入留下了有利的時機。

  哈拉巴文化的結構和國家政治情況雖還不十分清楚,但考古遺物充分表明,這一時期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是相當高的。摩亨佐·達羅城市的設計和建築物,在同時期的其他文明古國非常少見。哈拉巴文明的經濟已形成一個經營方式多樣的、規模巨大的體係。廣泛散布的農業村社,表明農業經濟是文明的基礎。耕地主要為沿河肥沃的土地。農產品種類較多,大麥和小麥是主要作物。哈拉巴文化遺址出土的大量人體骨骼,幾乎未見因營養不良造成的疾病,也未見牙齒因日常食物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磨損和腐蝕狀況。而後者在埃及和兩河流域是常見到的。居民的貧富在食物方麵表現不明顯,說明了農產品供給是較充裕的。除農業外,還有許多畜牧業村社和采集部落,散落在印度河流域。

  這時的手工業和商業也比較發達,富商們擁有大量財富。在巴納瓦利城遺址(位於今之哈裏亞納邦)的幾座房屋中出土了印章、砝碼,還有大小不一存放著糧食、珠寶等各種各樣物品的儲藏罐。商人不僅從事內陸貿易,而且與兩河流域等地有較密切的貿易往來。手工業分工比較細密,有固定的產地。在今天已幹涸的加格爾河兩岸,有許多手工業作坊的遺址。這些作坊有的是燒製陶器、磚塊,有的專給陶器上釉,還有的冶製銅製品。哈拉巴文明遺址出土的石像、陶像、青銅像等表現出高超的工藝水平。例如,摩亨佐·達羅出土的青銅舞女鑄像,高11.43厘來,身段苗條,肢體修長,神態安祥自若,造型十分優美。女陶像多頭戴角狀物,胸部、臀部豐滿,表現出女性生育能力的特點。

  內部聯係密切,是哈拉巴文明經濟方麵重要的特點之一。哈拉巴、摩亨佐·達羅和卡利班甘三座大城市在經濟方麵各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它們作為哈拉巴文明的經濟中心,把散布在印度河流域廣闊地區的城鎮和村社聯係起來。值的一提的是,印度河流域度量衡製度也較為統一。計量用青銅尺或介殼尺,單位長度前者為0.9厘米,後者為0.6厘米,均為十進位製。重量砝碼,單位重量為0.875克。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印度河流域已形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在政治上還未達到統一的條件下,城市的分布如此合理,其作用如此具有特點,度量衡如此具有統一性,充分表明哈拉巴文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已達到一定高度。與世界其他早期文明相比,哈拉巴文明是毫不遜色的。

  柏林危機

  哈拉巴文化存續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公元前1800年前後,曾經輝煌的哈拉巴文化突然消失了,昔日繁華的城市成為了一片廢墟。在遙遠的過去,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人到底遭遇到什麽?接下來的千年中發生了什麽事?哈拉巴文化是如何毀滅的?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無法從那時期的文獻中尋找確切的證據,為了回答以上問題,考古學家和曆史地理學家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提出了各種假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說法有三種。

  外族入侵說。持這一觀點的先驅者是英國考古學家惠勒。他的主要論據是,在摩亨佐·達羅遺址的最上層有格鬥和暴力廝殺場麵的遺跡,留下了不少像是被殺戮的男女老幼的遺骨。比如在一個街區,發現的9具屍體堆在一起,像是被匆匆扔進一個坑裏;而在另一所房屋,裏麵的屍骨顯示出被武器砍傷的痕跡。惠勒認為,在距今三千多年前,這些城市遭到了外族的入侵,而入侵者就是來自西部的遊牧部落雅利安人。他們打敗了摩亨佐·達羅的居民,消滅了當地的文化,哈拉巴文明因此衰落。但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是外族部落的大規模入侵毀滅了哈拉巴文明。

  地質和生態變化說。這一假說認為,文明的衰落是由於地質以及生態變化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比如洪水、河流改道等等自然和生態的變化,慢慢地或傾刻間毀滅了哈拉巴文明。比較有力的論據是,在摩亨佐·達羅晚期存在著大量淤泥,在舊址上層新建的建築雜亂無章,顯然是人們試圖在洪災過後,重拾城市的繁華,但巨大的損失,又使他們無力做到這一切,隻能建一些簡單的房屋,容納那些不幸的無家可歸的人。無疑,洪水泛濫和河流的改道同時威脅著生存,許多人隻好遠離家園,尋找新的生存地。久而久之,城市便逐漸成為荒蕪之地。但將一個盛極一時的哈拉巴文明的毀滅歸因於地質以及生態變化,證據還嫌不足,這個假設還不足以定論。

  大爆炸說。這一假說大膽而又新奇,由英國學者捷文鮑爾特和意大利學者欽吉提出。他們推測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一艘外星人乘坐的核動力飛船不慎在印度河流域上空爆炸,以致給地麵的居民造成了毀滅性的災難。他們的論據是文獻的記載和考古發現的佐證。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確實有類似爆炸這樣的記載:

  空中響起了幾聲震耳欲聾的轟鳴,接著是一道耀眼的閃電。南邊天空一道火柱衝天而起,比太陽更耀眼的火把天空割成兩半。空氣在劇烈燃燒,高溫使池塘裏的水沸騰起來,煮熟的魚蝦從河底翻了起來。地麵上的一切東西,房子、街道、水渠和所有的生命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天火燒毀了。四周是死一樣的寂靜……

  以上幾種假設都沒有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關於哈拉巴文化衰亡的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雖然印度河流域文明衰落了,但對後來印度文化發展卻有很大影響。它的許多成就通過後來文化的繼承而流傳下來。如哈拉巴文化的農業傳統對雅利安從遊牧轉向農業定居生活起了促進作用。雅利安的早期陶器、度量衡製度等都與哈拉巴文化的類似。印度河文明的居民對手飾等裝飾品的喜愛,影響到後來印度人的社會生活。印度河文明的宗教的某些因素,如女神崇拜、類似濕婆神的崇拜、生殖器崇拜等都被婆羅門教吸收。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印度河流域文明沒有因這個哈拉巴文化的毀滅而泯滅,相反,它還是印度文明史的起點,其流傳下來的因素,構成了後來的印度文化的淵源之一,它還是整個古印度文明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印巴分治

  《奧義書》是印度古代哲學的源頭,不僅婆羅門教的各個哲學流派發源於它,就連佛教、耆那教的哲學也深受它的影響。奧義書最早出現於公元前7世紀,即吠陀時代的晚期。奧義書不是一本書,而是一批專門闡述婆羅門教宇宙觀、人生觀和解脫觀的哲學經典。現在保存下來的奧義書還有100多種,大都產生於公元前7世紀至前5世紀,其中最重要的有13種:《廣林奧義書》、《歌者奧義書》、《愛達羅氏奧義書》、《僑屍多基奧義書》、《鷓鴣氏奧義書》、《由誰奧義書》、《伊莎奧義書》、《迦塔伽奧義書》、《蒙達伽奧義書》、《疑問奧義書》、《白騾奧義書》、《慈愛奧義書》和《蛙氏奧義書》。這些《奧義書》。所闡述的許多哲學理論後來不僅成為婆羅門教的基本教義,而且被佛教、耆那教和其他思想流派所吸收,成為古代印度哲學的重要源頭之一。

  婆羅門教的宗教思想,集中在《吠陀》以及對其解釋的諸《梵書》、《奧義書》中。《吠陀》、《梵書》多為教義、祭儀等方麵的記載和解說,主要表現為宗教內容。《奧義書》則不同。它對宗教教義的解釋,已具有明顯的哲學思辯內容。

  在《吠陀》中,梵天是超自然的神,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梵天神的這些特點,在《奧義書》中也有表現,但其論述更為深入。它指出,梵天作為創造主,其本身應是沒有任何特性的,不表現為任何形式。否則,它不可能作為造物主,產生出特性不一、形式各樣的萬物。但無特性的梵天又是可以認識的,“奧義書”以否定的方式作了說明,認為隻有否定一切具體特性和性質,才能認識梵天。這種認識從感覺經驗上是無法得到的,隻有從心靈(理性)上作出思考,才能最終領悟梵的存在。《奧義書》所謂造物主梵天,已有明顯抽象的特點,在論證上也有思辯的意味。

  《奧義書》一方麵把梵視為宇宙的本體,萬物的根源,另一方麵又把它描繪成無限美好的極樂福境,是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一個人隻有明白“梵我同一”的道理,通過修煉去克服私欲,把“我”從肉體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還原於梵,這樣,人的靈魂才可以實現解脫,達到極樂境界。

  《奧義書》既然認為人體生命的靈魂是不生不滅的,也就要對個體生命死後靈荒去向作出合理的解釋。就這個問題,它提出了靈魂輪回解脫說。這種說法其實早在《梵書》中就已提到,但《奧義書》進一步將其理論化。它指出,靈魂在身體死亡後,將投入另一個母胎中轉生。靈魂的轉世要經曆五個階段:進入月亮,變為雨;雨降大地後變為食物,食物被吃後變為精子;精子進入母胎形成新的生命。這種“業報輪回”的思想不僅影響到亞洲,而且幾乎影響到全世界。

  《奧義書》在“梵我同一說”與“業報輪回說”之外還提出了“精神解脫說”與“智慧瑜珈說”,要求人們通過各種修煉,使個人的靈魂和宇宙的靈魂結合化一,從而實現靈魂的解脫。總之,《奧義書》已經從吠陀本集與梵書的神話傳說和巫術咒語中走出來,從神話的形象思維走向哲學的抽象思維,用邏輯的方式來探討人的本質、宇宙本質、人與自然的關係、肉體與靈魂的關係等重大哲學問題。它所提出的各類學說,不僅直接影響了婆羅門教的各派哲學,而且對佛教、耆那教等其他哲學流派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卡斯特羅與古巴革命

  公元前6世紀,婆羅門教為了應對新興的耆那教、佛教的攻擊,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對教義作了許多新的解釋,逐漸形成了正統哲學六宗。

  大約公元前3世紀以後,婆羅門教的六派哲學開始陸續產生,後來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和完善,才逐步建立起自己獨立而完善的體係。這六大宗派分別是數論、瑜珈論、勝論、正理論、彌曼差論和吠檀多論。

  數論派

  數論哲學的基礎是“因中有果論”,認為結果隻是原因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原因與結果是本質上的相同的,一個是事物的隱蔽狀態,一個是事物的顯現狀態。從因中有果論出發,它提出了一種二元論學說,又稱“二十五諦說”。二十五諦說顛倒了物質和精神的關係,但包含著許多唯物主義的因素。這種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二元論學說是古代數論派的最大特色,但是後期數論由於受到吠檀多思想的影響,逐步改變了它最初二元論的性質而逐漸走向唯心主義一元論體係。

  數論派發展了奧義書的輪回解脫說,認為人生的本質就是苦。苦分為三種:外部之苦,包括鳥、獸、蚊、蟲和毒蛇等所引起的苦;內部之苦,包括生理上的苦(高燒、抽風、痰盛、咳嗽等)和心理上的苦(怒、氣、貪、愛、嫉妒、恐懼等);自然之苦,包括寒暑、風雨、雷電和山崩等所導致的苦。數論派對人生痛苦的解釋,旨在論證個體生命擺脫輪回轉生的必要性。這種學說對後世的思想流派影響較大。

  瑜珈論派

  瑜珈論派的學說主要是論述宗教修行的理論。瑜珈修行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方法,抑製心的作用,使人的靈魂與宇宙精神相結合,最終達到解脫。

  在瑜珈實踐上,該派提出了“八支行法”。這八種修行方法有:禁製、勸製、坐法、調息、製感、執持、禪定和三味。瑜珈派的學說和實踐不僅對婆羅門教各教派的修行方法,而且對佛教、耆那教和其他宗教的修行方法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勝論派

  勝論出現於公元前2世紀,創始人為迦那陀。主要經典是《勝論經》,此書定型較晚,約在公元2世紀左右。勝論的意思是“殊勝”、“區別”和“差異”等,這表明該派研究的重點是世界各種現象的差異和特殊性。勝論哲學的特色在於它的原子論和六句義說,從邏輯上對極微的存在作了較深入的推論。

  勝論哲學是印度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唯物論學說,它的極微學說與其他一些非婆羅門思想流派的萬物起源說有許多類似之處。

  正理論派

  正理論派以認識論和邏輯學為主要宗旨,把人的認識分為“確切的認識”和“非確切的認識”兩種。“確切的認識”又分為四種:現量(知覺)、比量(推理)、比喻量(類比)和證言。“非確切的認識”,分為疑惑、錯誤、假設的論證、記憶四種。

  正理論對印度哲學最突出的貢獻,就在於它對邏輯學的研究。它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確立了一個名為“五支論法”的邏輯推理方法。這種推理方法分為五個步驟:宗(命題)、因(理由)、喻(例證,包括正例、反例兩種)、合(應用)、結(結論)。“五支論法”是一種很科學的推理方式,它足以同古希臘亞裏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論式”推理法相媲美。後世一些哲學家常把正理論派的邏輯理論與歐洲的邏輯學進行比較。

  彌曼差論派

  “彌曼差”有“思維審議”和“審查考究”之意,因此,該派哲學的重點是對吠陀祭祀的方法和意義的“審查考究”。他們把人的認識分為六種:現量(知覺)、比量(推理)、聖言量(證言)、譬喻量(類比)、義準量(推定)、無體量(非存在)。此學說雖然從宗教神學出發,但是承認祭祀時使用的語言背後存在著一種淩駕一切之上的獨立原理,從而否定了作為創造主的最高神的存在。可以說,它具有某種無神論的傾向。彌曼差論由於過分強調祭祀在解脫中的作用,所以隨著人們對繁瑣祭祀的厭惡和反對,該振的影響力也逐漸減少。

  吠檀多論派

  吠檀多論,以研究奧義書為主要對象,思想淵源也可追溯到奧義書。

  吠檀多論繼承了奧義書“梵”與“我”的學說,並且以研究最高本體“梵”、個人靈魂“我”和現象世界這三者的關係為基本宗旨。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對這三者關係的看法不同,吠檀多論內部又分裂出許多不同的學派。主要的學派有:吠檀多不一不異論、吠檀多不二論吠檀多製限不二論和吠檀多二元論。

  吠檀多哲學是以婆羅門教的根本經典——《奧義書》為依據,以“梵我”學說為基礎,經過長時間發展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從一產生,它就受到曆代婆羅門統治階級的重視,一直在思想領域占據著重要位置。特別是8世紀以後,商羯羅對吠檀多哲學進一步改革和創新,把它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使它成為印度教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想體係。因此,在婆羅門教六派正統哲學中,吠檀多論派對印度思想的影響是最大的,是印度最重要的哲學派別之一,其學說是印度教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

  六教派論的學說表現出更明顯的思辯特點,反映了印度哲學思想發展的趨向。

  切·格瓦拉

  佛教哲學是佛教思想的精華,亦是佛教文明的代表。印度佛教發展的各個曆史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與學說,但是從整體上看,影響最大、最能代表印度佛教哲學的有三種學說。它們是:釋迦牟尼的初期佛教學說、龍樹的大乘中觀派學說、無著的大乘瑜珈行派學說。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人生的痛苦問題,力圖把人從生活的苦難中解救出來。因此,他的哲學是以探討人生問題為主要宗旨的,即討論人為什麽活著、如何活著、人生命運、道德行為等等問題。但是,在討論人生問題的同時,他也不可能不涉及宇宙方麵的問題,如萬物的起源、世界的形態等等。所以,釋迦牟尼的哲學是以討論人生為主,也包括宇宙起源、世界形態等方麵的問題。其主要內容有諦說、緣起說、五蘊說、諸法無我說等。

  龍樹是中觀派理論的創始人,亦是大乘佛教哲學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著作和思想不僅對印度佛教,而且對世界佛教的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中國、朝鮮和日本的許多佛教派別都曾受到龍樹思想的影響。龍樹的主要理論有:緣起性空說、八不說和二諦中觀說。

  瑜珈行派由於強調瑜珈修行的重要性,而得此名。該派的出現比中觀派要晚一些,其學說大約在公元4~5世紀成為佛教的主流思想,那時正是印度笈多王朝的興盛時期。無著是瑜珈行派理論的奠基人。瑜珈行派是一種徹底的唯心主義學說,其主要內容有“萬法唯識”說、三行說等。

  瑜珈行派的思想不僅對印度,而且對世界佛教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南非總統曼德拉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恐怕是佛教國家裏名氣最大的神將,他們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話傳說和古印度教中關於“天”的種種說法,提出“三界說”。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皆在三界中“輪回”不已。三界中欲界為最低一界,人類社會居此界,地獄、餓鬼、畜生居此界,諸天神亦居此界。不過,天神住在此界天上,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大王天”,離人世最近。這裏就是四大天王的住處。

  佛經說,四天王就在著名的須彌山山腰,那裏聳立著一座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山峰,稱須彌四寶山,四寶所成,東麵黃金,西麵白銀,南麵琉璃,北麵瑪瑙。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務是各護一方世界,即佛教所說的須彌山四方的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所以四大天王又有“護世四天王”之稱。

  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多羅吒”是梵文的音譯,意譯“持國”,“持國”的意思就是慈悲為懷,保護眾生。他是主樂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美妙的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

  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寶劍。“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譯,意譯“增長”。“增長”指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手持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

  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纏一龍。“毗留博叉”意譯“廣目”,即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他為群龍領袖,故手持一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就用索捉來,迫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身綠色,穿甲胄,右手持寶傘,左手握神鼠,用以製服魔眾,保護人民財富。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就是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他是四大天王中的信徒最多的神。他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財天,在印度古神話中既是北方的守護神,又是財富之神,故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

  八部眾

  八部眾是佛教八部護法天神。包括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和摩呼羅迦。

  天眾: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為婆羅門教的創世神)、帝釋天(原為雷雨神兼戰神)、多聞天、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都屬於天眾。

  龍眾:梵語稱為那迦,是護衛佛法的有功之臣,專司興雲降雨。在佛經裏,龍眾擁有大量的珠寶,是海裏的富豪。

  夜叉: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輕捷”等。佛教中,北方毗沙門天王即率領夜叉八大將,護眾生界。在古印度神話中,夜叉是一種半神,有關其來源,說法不一。據《毗濕奴往世書》所述,夜叉與羅刹同時由大梵天的腳掌中生出,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羅刹不同,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因而被稱為“真誠者”。其形象多變且反差極大,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

  乾闥婆:是香神或樂神。原為婆羅門教崇拜的群神,據稱是侍奉帝釋天而司奏伎樂之神。乾闥婆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征。大多被描述為少女形象,體態豐滿,飄帶飛揚,淩空飄蕩,極為優美。在古印度神話中,他們屬於半神,熟諳並揭示上天的奧秘和聖理,被視為太陽光焰的化身。相傳,他們為天神備製蘇摩酒。乾闥婆在神話中是帝釋天的樂師,而且與蘇摩極有淵源。

  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和帝釋戰鬥,因為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好食物,帝釋有美食而無美女,互相妒忌搶奪,爭鬥連連,總是打得天翻地覆。我們常稱慘遭轟炸、屍橫遍地的大戰場為“修羅場”,就是由此而來。大戰的結果,阿修羅王經常被打敗,上天入地,無處可逃,於是化身潛入藕的絲孔之中。阿修羅王性子暴躁、固執而善妒。

  迦樓羅: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此鳥鳴聲悲苦,以吃龍為生。它每天要吃一條龍及五百條小龍。直到它臨死前,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因為它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肉身燒去後餘下一顆青琉璃色的心。迦樓羅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濕奴的坐騎,眾鳥之王。其形象為半人半鳥,生有鷹首、利爪和喙,身軀和四肢則為人形。

  緊那羅: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他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所以稱為“人非人”,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

  摩呼羅迦:大蟒神,人身而蛇頭。

  肯尼迪遇刺

  古代印度很早就有醫學方麵的知識。在哈拉巴文化時期,摩亨佐·達羅住宅發達的衛生設備,如浴室和排水係統,表明人們較注意保持身體的潔淨,以防止傳染疾病。遺址中還發現多種藥品,如五靈脂,為暗棕色的溶液,治療消化不良、肝病、風濕病等;鳥曲骨,外敷可治耳、眼、喉和皮膚等方麵的疾病,內服開胃;羚羊角、鹿角、珊瑚、尼姆樹葉等,也都可以入藥。當時人們已知道在頭蓋骨上打孔,以治療頭痛等疾病,這是一種難度較大的腦外科手術,這表明當時的醫療技術和設備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吠陀文獻上對疾病的治療有較多的記載。雖然當時人們對這些疾病的起因還歸結到鬼神、惡魔身上,在治療時,祭司念咒語或施展魔法驅除疾病,但在吠陀文獻中,也有一些具有科學內容的醫術記載。如治療病人時,用各種草藥配成的藥方,每味草藥都有特定的療效。外科能做剖腹、截肢等手術。

  最早的整形外科術

  對於現代人來說整形美體並不新奇,但如果是在兩千多年前,就足以令我們歎為觀止了。古印度醫學最聞名於世的地方,就是它的整形外科術,特別是耳朵和鼻子的整形術。這是有史以來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整形外科術。

  整形外科術印度比較發達的原因是古印度人愛漂亮,尤其喜愛美化耳朵和鼻子。古印度人相信,拉長耳垂能夠驅除惡鬼,還能夠美化容貌。因此,小孩生下來後,家長都要給自己孩子的耳朵上打孔。當然,打孔的工作得由專業的整形醫生完成。他們先在耳垂上鑽出一個小孔,將消毒過的軟布塞在孔裏。如果沒有被感染,每隔三天醫生就要在孩子的耳孔裏塞進更大的軟布或吊上木環和鉛墜,使耳朵的皮膚慢慢地拉長。要是不慎將耳朵撕裂,則同樣要醫生進行修補。古印度的醫學典籍《妙聞集》對如何修補作了詳細的記載。大致過程是:整形醫生先從耳垂破損者的臉上切下一塊活肉,然後用手術刀在準備再造耳垂的部位切上一個刀口,將臉上的肉移植到耳朵部位進行縫合、包紮。

  古印度的鼻子成形術也是一項高超難度很大的技術。修複或者再造鼻子的手術同樣采用同體移植術。按照《妙聞集》的記述,移植的皮膚取自患者的前額,也要像耳垂手術一樣在再造鼻子的部位切上刀口,然後將這塊鼻子形狀的皮膚表麵朝外,包住兩根當做鼻腔的人工導管,分別從人造鼻子的兩邊進行縫合,固定在麵部。

  古印度的整形術還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最先是阿拉伯人學習和繼承了這項技術,然後阿拉伯人將其傳播到地中海地區。1400多年後,西西裏人學會了鼻子再造術。而西方現代的整形術直到18世紀以後才出現。

  最早的牙齒護理

  印度醫學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並倡議護理牙齒的。古印度著名的醫學家遮羅迦在論及預防疾病時專門提到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他主張每餐飯後用清水漱口,同時用齒木刷牙。這在當時的印度漸成風氣,以至於引起了我國唐代旅印高僧義淨的特別興趣與關注。他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中記載:“每日旦朝,須嚼齒木。揩齒刮舌,務令如法。鹽漱清淨,方行敬禮。若其不然,受禮禮他,悉皆得罪。其齒木者,梵雲憚哆家瑟詫。憚哆譯之為齒,家瑟詫即是其木。長十二指,短不減八指,大如小指。一頭緩須熟嚼,良久淨刷牙關。若也逼近尊人,宜將左手掩口。用罷擘破,屈而刮舌。或可別用銅鐵,作刮舌之篦。或可竹木薄片如小指麵許,一頭纖細,以剔斷牙,屈而刮舌,勿令損傷。”如此看來,在古代印度,刷牙事關重大,不僅關係到與待人接物的社交禮儀,而且直接關係到個人健康。這與現代文明衛生理念是十分接近的。刷牙的工具齒木可以說是現代牙刷及牙簽的前身。按照義淨的記載,“舉凡柞條葛蔓、楮桃槐柳,皆可用為齒木”。但是,“其木條以苦澀辛辣者為佳,嚼頭成絮為最。粗胡葉根,極為精也。堅齒口香,消食去。用之半月,口氣頓除。牙疼齒憊,三旬即愈”,“牙疼西國迥無,良為嚼其齒木。”這種原始的牙刷,效果竟然不錯。難怪義淨要不厭其煩,詳細記載,以傳東土。

  毒品和獨特的冷藏術

  古印度人早在三千多年前,他們就學會了種植大麻和製造毒品。

  一般人都以為,大麻最早出現在美洲,在哥倫布到達美洲後開始種植大麻。事實上,大麻的主要發源地就是印度河流域,以至歐洲的醫生都稱大麻為“印度大麻”。古時候印度人製作大麻的方法非常簡單,將大麻磨成粉末,與牛奶、食糖和香料混合,製作成“麻醉茶”。麻醉茶具有興奮神經的功效,飲用者會出現瘋狂、嗜睡、情欲亢進或食欲大增等症狀。

  如果說毒品是古印度人給人類打開的潘多拉盒,帶來了不幸和罪惡,那麽他們獨特的冷藏術則是對人類的一個貢獻。在氣候比較炎熱的古印度,印度人采用了不需要冰塊的獨特的冷藏術——無雪冷卻。

  操作技術其實並不複雜,就是利用了很簡單的輻射和蒸發的物理原理。白天,人們將水放在陽光下讓它曬熱,待夜幕降臨後,把水中的沉積物過濾掉。然後,把一種淺底土壇放在房子的最高處,再一點一點往土壇裏澆白天曬熱的水,一直到天亮。到破曉時分,就可以將壇子取下,這時,土壇裏的水就已經像冰水一樣透心涼了。它的原理是水的熱量輻射到空氣中,讓水在空氣中冷卻。而往壇子裏澆水可以促使熱量通過蒸發散熱,這也與人體出汗能夠降溫是一個道理。用這種方法涼水,可以使它的溫度比周圍的溫度低上21℃。

  在沒有冰箱的時代,這種冷藏法不失為一種有效而且節能的方法。沒準哪一天你也會用上這種“土辦法”。

  《闍羅伽本集》

  《闍羅伽本集》是古印度列國時代一位名叫阿特裏耶的醫生的醫術集成,是現存公元前最後幾個世紀印度醫學知識最好的淵源。

  《闍羅伽本集》共8篇,論述疾病、醫藥、病理、飲食、人體解剖、胚胎等方麵的醫學知識。

  《闍羅伽本集》記載了對人的機體的認識。書中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因素合成的有血有肉的軀體。人身體的器官處在變化之中,但由於其變化不易被人們所察覺,所以人們產生一種誤解,以為機體是長時間不變化的。這就是說,人體機能存在著新陳代謝的過程。書中還指出,人體的疾病是人體內部各種生理因素失調的反映,是自然的現象,這在古印度是既大膽又先進的結論。醫生應仔細研究病因,對症下藥。由於不同藥物的療效不同,醫生還必須熟知藥物的效用,才能製定出正確的治療方案。書中還指出,身體機能的變化與人所吃的東西也有很大的聯係,食物飲用不當,會引起體內器官的病變。治療病人時,注意用藥物調整人體內部諸物質因素的平衡。《闍羅伽本集》的醫學觀點具有一種實證科學的特點。

  《闍羅伽本集》還討論了醫生的道德品質問題,指出醫生應了解醫學理論的內容,應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應謙虛文雅、不生氣、無不良嗜好、講衛生。醫生行醫的動機不是為了金錢,而是對他人的憐憫。

  《闍羅伽本集》雖是一部內科學經典著作,但卻體係完備,曆來有“古印度醫學百科”之美譽。

  名醫耆婆

  摩揭陀王頻毗沙羅的禦醫耆婆,是列國時代名醫之一。他年青時在呾叉始羅城拜師學醫,學習十分刻苦,深得老師的喜愛。據說他學習多年後,一天老師讓他到城外采不能製藥的草,他到處尋找,沒有尋得。老師高興地告訴他學業已成,可以獨立行醫了。耆婆學成後,懸壺濟世,救死扶傷。他身為禦醫,不僅為佛陀、頻毗沙羅王等人治病,也為一般勞動大眾看病。據漢譯《四分律》記載,王舍城有一個人得了重病,耆婆為其治療時,問他能否做到左側臥7個月,右側臥7個月,仰臥7個月,病人說能做到。於是耆婆打開他的頭顱,取出兩條蛆蟲,再縫好傷口。這位病人朝每個方向躺了7天,21天就痊愈了。耆婆事後解釋說,若不先要求他躺7個月,恐怕他連7天都躺不住。可見,耆婆不僅有高超的外科醫術,而且深知病人心理活動對治療的作用。耆婆的內科醫術也相當高明,他配製的一些藥方長期流傳。如“耆婆湯”,治療風勞虛損;“耆婆萬病丸”能醫治黃疽、癲癇、瘧疾、水腫、咳嗽、以及婦科病等等。耆婆的醫術也傳入中國,《宋史·藝文誌》錄有《耆婆脈經》(三卷)、《耆婆六十四問》(一卷)和《耆婆五藏論》(一卷)。唐代醫藥典籍《外台秘要》對耆婆的一些醫方有記載,並說“服藥不過三劑,萬病悉除”。此說雖有誇張之嫌,但也反映耆婆的醫方療效是相當有效的。

  越南戰爭

  早期的天文學知識

  古印度天文學的產生,與宗教信仰與農業的需要密切相關。在哈拉巴文化的遺址中,考古學家們並未發現與天文學直接有關的遺址和遺物,但可以確定,當時人們已經有了天文學方麵的知識。據摩亨佐·達羅規劃整齊的城市建築,呈東西或南北走向的街道,可以推斷人們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日月星辰出沒的規律,並以此確定東西南北的方向。哈拉巴文明的農民種植多種作物,表明他們熟悉不同季節的特點,並按不同季節來安排農時。

  在吠陀時代的文獻中,關於天文方麵的知識有較多的記載。《梨俱吠陀》中有不同季節的詞語。書中說,神在天空舉行祭儀,以布魯沙(原人)為祭品,春是它的酥油、夏是柴薪、秋是祭品。《梨俱吠陀》還提到,在天堂有一個轉動不息的巨輪,巨輪的兒子火神居其中央,度過了360個晝夜,其意是指一年有360天。《梨俱吠陀》又有“沙姆沙爾帕”之詞(samsarpa),意思是偷偷進來的月份。這說明,人們知道一年360天與實際天數不符,故多置一月(閏月)。不過早期吠陀時代,人們的天文知識還不夠完善,不成係統。

  至後期吠陀時代,雅利安人轉為農業定居生活。雅利安文化基本形成,作為其內容之一的天文知識也豐富起來了。後期吠陀文獻中,出現觀星者(nakshatra-darsha)一詞,觀星者大概是婆羅門祭司,觀察天象是他們的一項重要工作。當時,許多星體的名稱已確定,如流星、行星、掃帚星、金星、水星、土星、北鬥星等等。印度人對太陽運行的規律也有認識,認為太陽6個月漫遊北方,6個月漫遊南方,在南北方向移動。後期吠陀時代的天象學知識,已相當豐富,而且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後期吠陀時代,曆法製定出來了。但各地的曆法還不統一,有的以12個月為一年,一月27天,一年324日;也有的以13個月為一年,一年351日;還有的以12個月為一年,其中6個月30天,稱之為大月,6個月29天,為小月,一年共354日;又有世間年之說,一世間年12個月,每月30天,共360日。每5年為一周期,稱作一瑜珈,置一閏月,以調整歲差。一年中不同季節的名稱也出現了,或稱春、熱、雨、秋、寒、冬6季,或稱冬、夏、雨3季,還有4季、5季之分。每月時間的劃分,大體分望日和朔日兩種。望日,由望至望為一月,運用較為普遍。朔日,由朔至晦為一月,多流行於南方。一天的時間也有多種分法,或分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四段,或分得更細,一日60卡底伽(Ghattika),一卡底伽相當於24分鍾。

  天文學的建立

  至列國時代,人們對天象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更具有科學的內容,天文學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產生了古代印度第一篇天文學專文,即附錄於吠陀本集後之《吠陀支節錄》中的《天文篇》。《天文篇》主要敘述天文曆法的實際運用書中詳細說明了計算太陽和月亮位置,以及測量春分點位置的方法,還列出了二十七宿的名稱。它是人類天文學史的重要內容,也是古代世界科學史上的一件大事。

  史詩《摩訶婆羅多》也記載了許多天文學方麵的內容。如以為日食和月食都發生在望日或朔日。在金木土水火五大星之外,又立計都和羅眩,實為黃道(人所視太陽一年間在恒星之間的路徑)和白道(月亮在天球上的運行軌道)升降的兩個交叉點。書中還說到,行星和恒星有向前、向後兩種運行方式,並描述了行星在恒星間的位置。

  古印度宇宙論

  古代印度人對宇宙形成的過程也有了初步的探索。在列國時代,有妙高山宇宙論,各教派妙高山宇宙論的內容又有不同。婆羅門教文獻說,地球基點為一個正方體。基點之上層層壘積許多依次縮小的正方體,形成一金字塔狀。塔頂之最小的正方體稱妙高山,是諸神居住之地。圍繞地球的是在水平麵上形成的一些類似正方形的太陽軌道,此軌道上麵是月球軌道,月球軌道上又有其他不同星體的軌道,從而形成為金字塔狀軌道圈。約公元前200年耆那教的《太陽讀本》以為,地球是以妙高山為中心的一個圓盤,北極星在其上方,圍繞地球的是7個同一中心的海洋和大陸,行星的共麵旋轉則從妙高山自東向西。佛教文獻《舍羅僧伽》等則認為,妙高山的上半部露出洋麵。在它們的最外圍是被稱作宇宙石(岩石山嶺)的圈。妙高山與外圈之間,有7個石頭環和7個海洋。海洋的水是相當稀少的,連孔雀的羽毛也不能浮在上麵。從上述幾種妙高山說看來,可知古代印度人對宇宙形成的認識還是不夠深入的,還帶有猜測的成分。古印度人對宇宙的認識受當時他們所信仰的宗教影響頗深,這與他們所處的時代的局限性是離不開的。

  77國集團

  克裏特文明產生於約公元前1900~前1450年,是歐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也是古希臘文明的前驅。

  克裏特島是一個東西長約250公裏、南北寬約12~60公裏的狹長島嶼,橫亙在希臘與北非之間,南連非洲最古老的文明中心埃及,東麵是產生了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等偉大文明的西亞地區。

  克裏特島孤懸於大海之上,直到公元前8000年才進入新時器時代。大約自公元前5700年起,克裏特出現了陶器,因為克裏特的社會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人們要用陶器把多餘的糧食和食品保存起來。社會生產的發展,刺激了人口的增長和生存條件的改善。在克諾索斯,居民的居住麵積達到4000平方米;房屋開始出現並不斷地得到改進,牆麵被抹得光滑平整,而且經常用石頭加固,陶器的數量也有不小的增加。同時,克裏特島上的居民點不斷增加。到公元前5世紀中期,整個克裏特島都有人類居住了。此時的克裏特人通過航海,與外界保持著較密切的聯係。

  從大約公元前2800年開始,克裏特進入了金石並舉的時代,金屬工具出現並逐步取代石器和木器、骨器。金屬工具的出現,表明克裏特在向階級社會的轉型方麵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克諾索斯等地宮殿建築的興起也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克裏特已經出現了階級分化,國家也可能萌芽。

  從此克裏特進入了階級社會。統治者的地位已相當鞏固,世襲製可能也出現。早在前宮殿期,克裏特的墓葬已表現出明顯的貧富分化趨勢。大部分人的墓地較小,且多由生磚砌成。大墓數量較少,多為石製。在馬亞,墓葬的差別則更加明顯。在大墓的隨葬品中,有很多表明墓主身份與地位的銀瓶、珠寶、象牙、陶器,甚至可能有王冠、權杖一類的物品。

  到了宮殿期後期,克裏特的階級分化更為明顯:克諾索斯迷宮的建築麵積達1.2萬平方米,加上周圍的附屬建築,其占地麵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它設計精巧,裝飾華麗。宮殿依山而建,支以上粗下細的石柱。各廳堂和走廊的牆壁上描繪著各種彩色圖畫,其題材多為表現日常生活,有的在鬥牛,有的在舉行慶典,有些是海洋中的生物,其中一幅畫畫著一年輕人抓住牛的雙角,試圖利用牛頭的猛揚而躍上牛背,牛的憤怒、人的自如均栩栩如生。其動作的驚險令現代的鬥牛士不敢一試。更為有趣的是,畫中人物大多衣著摩登,頭發卷曲,上衣領口開得頗低,袒胸露背,以致有人戲稱其為18世紀的巴黎貴婦。

  克裏特最主要的經濟活動是農業和畜牧業。克裏特人使用木犁耕地,還使用雙刃斧、雙麵鎬、鐮刀、鑿子、鋤頭等。主要農作物除了大麥、小麥、扁豆外,還有葡萄、橄欖、無花果等。這兩種作物對後世影響甚大,橄欖油成為希臘人最主要的食用油;葡萄酒則成了希臘人最主要的飲料。綿羊、山羊、豬、狗、奶牛等動物這時也都被馴化了,人們的守獵活動相對較少,這就是當時的畜牧業。

  克裏特人的手工業專業分工已成趨勢。出現了陶工、皮革工、青銅匠、石匠、雕象牙者、書吏等不同種類的職業,民間也有一定數量的手工業者,但在當時社會生產發展水平不同的情況下,他們不以手工業為生,而是亦工亦農,或者亦工亦牧,手工業僅是他們在農閑時的副業。

  克裏特人的藝術天才令人讚歎,克諾索斯等地的宮殿中均有十分精美的壁畫,畫中人物姿態各異,表情生動,寥寥數筆,往往就使人物形象躍然壁上。克諾索斯王宮千門百戶,曲折相通,宮中設施完善,連浴室、衛生間都精心設計。

  但是,在大約公元前1700年,克裏特各地的宮殿遭到了希臘人或者小亞細亞人的入侵者的嚴重破壞。這次大破壞後,所有的宮殿都被重建,除規模有所擴大外,新宮殿在設計和建築風格上都與以前的宮殿十分相似。

  宮殿的重建標誌著克裏特文明進入了它最繁榮的時期。它的產品被銷往古希臘大陸各地,古希臘大陸各城邦受到了克裏特的巨大影響。

  克裏特文明的繁榮維持了大約兩個多世紀,在公元前15世紀克諾索斯和其他各地區的宮殿由克裏特附近特拉島的火山噴發被毀。這次的大噴發把克裏特島一分為三。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使克裏特的宮殿嚴重受損,由地震而引起的海嘯摧毀了克裏特的海軍。隨風漂來的火山灰幾乎毀滅了島上所有的一切,使克裏特陷入了嚴重的饑荒之中。正當克裏特勢力劇衰之時,大陸上的希臘人趁火打劫,侵入克裏特島,成了該島的新主人。此後,克裏特便被希臘人占據。克裏特原有的文化僅在少數邊緣地區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希臘大陸的邁錫尼文明。

  布拉格之春

  如果說,埃及的廟宇是上帝之居所,古羅馬大教堂是世人之居所,那麽希臘的廟宇則可以比作靈魂之居所。阿狄迷斯神廟,是古希臘愛奧尼亞式靈魂的表達,但是它也曾揉進了大量的東方精神。

  考古學家愛德華·吉本曾經這樣描述奧斯底格斯附近埃菲索斯的阿狄迷斯神廟:“希臘的藝術和亞洲的財富共同創造了這座神聖而宏偉的建築……波斯、馬其頓和羅馬那些功蓋四方的帝王們也敬畏它的尊嚴,並增添了它的輝煌。”自然曆史學家普林尼則用“希臘的神奇”來表述這座262年毀滅的神廟。

  阿狄迷斯神廟是一座簡單的、超規模的、直角的而且每邊都環繞著柱廊的大型建築。它是一座巨大的閃閃發光的大理石建築,坐落在一個極大的、向天空開放的庭院裏,因而在很遙遠的地方都能看到。從正麵很遠看去,像一所聖壇庭院。聖壇庭院本身由柱廊和雕像裝飾著。然而,聖壇庭院裏的小祭壇,卻建得不那麽對稱。參加正式典禮的牧師可以看到神廟的高處,但他必須轉過臉去照顧小祭壇的活動。這種設計使人聯想到近東,在那裏,廟宇有時從旁邊內收一些,而不是讓前門或內壇與傾斜的走道緊靠著。

  走向神廟高高的台地,要通過一個環繞著整個建築物的巨型框架的大理石台階,伴隨著向後傾斜的澆鑄物或平置於地上的斜麵牆。高處的台地大約78.5米寬和131米長。這裏的圓柱有20米高,修長而且上麵有精致的溝槽。他們精心製作的基座是由圓形的大理石組成,支撐著塑造的浮雕,這些浮雕沿著圓柱形牆壁的底部“環繞奔騰”,這是建築學在古代世界幾近完美的美妙傑作。精致的愛奧尼亞式的柱頂裝置了特製的、漂亮的雕刻環狀物(渦漩形),保護著那些圓柱,支撐著上麵的大理石平梁(柱頂盤)。在圓柱中楣沒有圖案,但大型的齒狀飾物構成了最上麵的部分,支撐著上麵的三角空間。在人形山牆上是三個顯眼的開口,而正中那扇門是由兩位亞馬孫族女戰士的塑像構成的,在屋簷裏還有另外兩位女戰士塑像。

  也許比正麵觀看的多層圓柱形牆壁更富於戲劇性的是,當觀光者從兩個圓柱之間往裏走時,他會沉浸在歡迎的氛圍中。在這裏,門廊的前麵,是佇立在雕刻短形座基上的“圓柱森林”。它們與神廟後部門廊的另一個“森林”相互襯托。其中總共有127根圓柱。女神的內室或房間置於鄰近高大建築的中心部位,前後是兩道柱門廊。

  阿狄迷斯神廟的非凡構造要屬於那些惹人注目的人物了,她們在城市的宗教和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女神們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據說她們曾經幫助建築師切斯弗雷,在那個偉大的大理石神廟的進口道上麵安上了過梁。石製過梁如此巨大和沉重,以至於那位建築師在完成他的任務過程中,由於絕望而差點自殺。

  埃菲索斯是古代世界最富裕的金融中心之一,它擁有阿狄迷斯神廟無疑是世界奇觀之一的宏偉神廟。阿狄迷斯大聖殿也以它的宏偉壯麗,而成為古代世界的一大奇跡!

  馬丁·路德·金

  庫斯科史話

  庫斯科是秘魯南部著名古城,也是古印加帝國首都,現為庫斯科省省會。它已成為秘魯最重要的旅遊勝地。“庫斯科”在克丘亞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位於比爾加諾塔河上遊,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海拔3410米。居高臨下,四周皆崇山峻嶺,林木蔥鬱,氣候涼爽,秘魯人稱它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庫斯科城是燦爛的古印加文化的搖籃。

  傳說公元前1100年時,安第斯山區仍是一片蠻荒,太陽神憐惜這群生活在荒原和黑暗中的子民。於是派遣自己的兒子,也就是第一位印加王——蒙可·卡帕帶來光明和溫暖,而月神也派自己的女兒瑪瑪下來成為蒙可·卡帕的妻子。

  他們自的的喀喀湖浮出後,便開始了尋找家園的旅程,兩人手拿太陽神的金杖測試著沿途的土地,當來到一片水草豐盛的穀地時,太陽神的金杖一下子便消失在土地之中,於是他們便在這片神礻氏所選的聖地定居下來,這就是今天的庫斯科——意為“大地之臍”,它也是印加子民心目中的世界中心。由於印加文明沒有文字記載,口傳的曆史已理不清是神話傳說,還是真正的史料,再加上印加人崇拜日月山河等大自然神礻氏,而第一位印加君王又是太陽神之子,君主和百姓之間一直存在著神權的崇拜。反對印加王也就是反對自然之神的思維模式,也已根深蒂固地存在於印加人心中。

  以庫斯科穀地為基地的印加部落,於12世紀逐漸嶄露頭角,15世紀時建立了印加帝國,版圖北起北方的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南到智利中部、阿根廷北部,幾乎囊括了南美洲半壁江山,而農業、醫療、建築也十分先進,人民生活亦相當富庶,因而有“美洲前哥倫布時代的羅馬帝國”之稱。然而,隨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6世紀時,西班牙人以強大的武力摧毀了庫斯科的印加神殿和宮室,並在原來的基礎上建起了宏偉的大主教堂和西班牙式的宅第。盡管如此,在西班牙人的破壞與建設之間仍留下不少印加圖騰、文物,石造建築遺跡,其精確的測量與技術,仍是考古界、科學界的謎團。

  庫斯科城建築

  庫斯科古城依照美洲虎的形狀而建。頭部是位於安第斯山脈上的薩克希沃瑪城塞,中部是印加王宮,貴族的住宅在“美洲虎”的尾部。其輪廓現在仍然依稀可見。

  沿著石板路走進庫斯科,映入眼簾的是清一色的纖瓦屋頂,不僅街道巷弄,就連教堂、民居全都是由石頭砌成的。1533年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