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一戰”後的世界

  俄國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在俄國發生的十月革命,是震撼世界的偉大曆史事件。因為事件發生在俄曆10月,故稱為“十月革命”。俄國無產階級在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組織廣大農民、士兵,以革命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一次革命,是無產階級打破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一次最偉大的創舉。1917年9-10月間革命形勢完全成熟,解放運動空前高漲。臨時政府企圖先發製人,防止布爾什維克黨發動武裝起義。11月2日,臨時政府派士官生占領彼得格勒最重要的據點,並試圖查封布爾什維克黨的《工人之路》和《士兵》報。為了搜捕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人,切斷彼得格勒蘇維埃與工人區的電話聯係,臨時政府密令彼得格勒軍分區司令派兵進攻斯莫爾尼宮——革命軍事委員會所在地。

  11月6日,列寧寫信給黨中央委員會,要求無論如何必須在當天晚上逮捕臨時政府人員,解除士官生的武裝。根據列寧的指示,布爾什維克黨決定提前於11月6日舉行武裝起義。這時,彼得格勒衛戌部隊的士兵、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與工人赤衛隊已轉到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深夜,列寧來到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武裝起義。

  1917年11月7日,即俄曆10月25日,俄國十月革命全麵爆發。

  從11月6日夜到7日晨,工人赤衛隊和革命士兵、水兵,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迅速占領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橋梁、火車站、郵電局、國家銀行和政府機關等戰略要地,接著又占領了通往冬宮——臨時政府所在地的要道。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匆忙化裝逃走。

  1917年11月7日下午5時,起義的工人和士兵包圍了冬宮。革命軍事委員會勒令臨時政府在6時20分前無條件投降,但臨時政府指望前線調回援軍,負隅頑抗。9時45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以空炮射擊發出了開始向冬宮總攻的信號;接著,赤衛隊和革命士兵向冬宮發起總攻,在冬宮前的117級雲石階梯上和冬宮的1005個房間裏與敵人短兵相接,展開白刃戰。到8日淩晨2時,冬宮全部被攻占,臨時政府的16名部長全部被逮捕。

  11月7日深夜,全俄工農兵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召開。會議在11月8日通過和公布了列寧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各交戰政府和人民建議結束戰爭,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土地法令》規定廢除地主土地私有製,實行國家土地所有製,把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會議莊嚴地宣告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選舉成立了工農臨時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

  人民委員會由內務、農業、勞動、陸海軍、工商業、教育、財政、外交、司法、糧食、郵電、民族事務和鐵路13個人民委員部組成。11月16日,蘇維埃政權在莫斯科最終確立。到1918年3月時,從城市到鄉村,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十月革命為什麽會在俄國爆發?

  十月革命為什麽會在俄國爆發?主要有四個方麵的原因:一是俄國已經具有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征。1861年農奴製改革後,俄國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資本主義壟斷組織已經在國民經濟中起重要作用。

  二是俄國成了各種矛盾的集合點。俄國資本主義發展遠遠落後於美、德、英、法。對外國資本,特別是法國資本依賴嚴重,從某種意義上說,俄國資本主義是不獨立的。落後使俄國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帝國主義各種矛盾在俄國表現得特別突出。

  三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成熟。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俄國無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俄國無產階級深受資本主義和封建農奴製殘餘的雙重壓迫,革命性較強;工人集中程度高,大多數工人集中在幾個大城市的大企業中,便於發揮戰鬥力,又有助於組織性和團結性的提高;有了自己比較成熟的政黨——布爾什維克黨,而且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能夠根據具體情況製定正確的革命策略。此外,俄國無產階級還有革命的同盟軍——占全國人口大多數的貧苦農民。

  四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俄國的影響。俄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接連失利,國內經濟瀕於崩潰,全國各地不斷爆發革命運動,革命潮流衝擊著沙皇的專製統治,革命時機成熟。從國際範圍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帝國主義,使無產階級有可能在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突破而取得革命的成功。

  巴黎和會大分贓

  古埃及舞蹈有其深刻的曆史文化背景。

  第一類舞蹈。古埃及是宗教信仰大國,最早的宗教是拜物教,古埃及人認定自然界所有動、植物中都有一個神,在眾多神祗中主要信奉“太陽神”、“賴神”、“俄賽裏斯神”。古埃及人對太陽神的崇拜主要源自古埃及的自然氣候,古埃及的天空終年晴朗無雲,熾熱的陽光終年照射著富饒美麗的尼羅河畔。溫暖的太陽給人們帶來物產豐收。因此,古埃及人便把太陽當做自然萬物的創造之神,他們認為“太陽神”能夠保護國家,能夠保證整個古埃及民族永存不滅。古埃及人後來將太陽神與人結合,將古埃及國王法老認定為人世間的“太陽神”,即賴神。天上的賴神統治宇宙萬物,地上的賴神統治著整個國家,他是公道、誠實、維持普天下道德規範的神,是威嚴的、神聖不可侵犯的,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征。因此,古埃及舞蹈很少表現賴神,而在雕塑、繪畫中賴神的形象較多,這些形象都是麵部刻板、嚴肅,沒有任何表情,顯示出無所畏懼、鎮定沉著的統帥氣質。在古埃及,無論是天上的太陽神,還是地上的太陽神都是不舞蹈的,它隻是人們尊崇的偶像。太陽神、賴神是不會跳舞的神,但是,崇拜“太陽神”的舞蹈在古埃及卻占有重要位置,崇拜太陽神的舞蹈與人們祈禱太陽神保佑整個國家與整個民族的安定幸福、保佑物產豐收的心態有關,是古埃及人宗教意識的表現。

  與此不同,對俄賽裏斯神的崇拜,是古埃及宗教舞蹈常常表現的主題,對俄賽裏斯神的崇拜來自對自然的崇拜,它最早起始於對尼羅河神的崇拜,由於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給古埃及人的生活帶來不便,人們便產生崇拜河神的宗教行為,並且,每年舉辦祭祀河神的活動。後來俄賽裏斯神成為代表植物生長、人類繁衍的神,再以後又演變成主宰人類生死大權的地獄判官。古埃及非常盛行俄賽裏斯神的神話傳說,俄賽裏斯原是古埃及一個部落的首領,他教會人們耕田種地,他的兄弟富托嫉妒他,將他害死,並碎屍萬段。俄賽裏斯神的妻子將碎屍重新拚合,使他死而複生,返回人間,奪回了政權,人們又過上了好日子。這一傳說反映了古埃及人堅信人能死而複生,能夠長存不滅的世界觀。因此,古埃及人非常崇拜俄賽裏斯神,並且,把它作為宗教舞蹈中的主要內容。舞蹈一般在春耕播種季節和秋收季節時表演。表演時,一男子頭戴一頂自己編製的帽子,裝扮成複活之神;另有一些男子頭戴“老鷹”的頭飾,裝扮成人的靈魂,舞蹈動作比較單一多為上肢示意動作,以祈求俄賽裏斯神對死者賦予不死的靈魂。舞蹈氣氛輕鬆、愉快、喜慶,表現了“靈魂”歡天喜地迎接複活之神的情節。

  第二類模擬星宿的舞蹈是生活在農耕文化圈內古埃及人的代表性舞蹈。古埃及人相信用人體動作去模擬星星移動就能使大地更加富饒美麗。這個舞蹈充滿親和的氣氛,動作平展、鬆弛、比較接近自然形態,沒有技巧的炫耀。舞者身體向上挺拔,雙手臂鬆弛張開,像是一種環抱宇宙的動勢,再加上獨具特色的古埃及音樂情調,總不免使人聯想到坐落在陽光明媚的尼羅河畔上那片巍然壯觀的金字塔群。

  第三類喪葬禮儀舞蹈。喪葬禮儀舞蹈是古埃及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舞蹈思想與金字塔所蘊含的思想一致,均使人產生一種時間永恒、空間無限的空茫感覺,它反映了古埃及人靈魂不滅,來世再生的宗教觀念。舞蹈在葬禮上舉行,舞蹈多由女性表演,“不再有任何屬於男性的、奔放不羈的動作,沒有跨大步和剛健的、變化多樣的舞姿,動作線條柔和且悅目;她們從不做大弧度的變身和突變的動作,人物的情緒即使是衝動或激昂,動作依然是收縮型”。舞蹈動作平穩、鬆弛是古埃及人的舞蹈特點。舞蹈性質不是為舞蹈而舞蹈,也不是表達個人的願望,而是對氏族團結一致、共同生活的一種向往。在葬禮上,人們排成一隊靜立默哀,表演者頭戴一頂麵具,用舞蹈動作表現死者生前的所有事跡,其目的是使死者的靈魂能夠順利進入歡樂的天堂。

  這裏就包含著教育人的思想,舞蹈者的表演是告誡生者,好好做人,死後才有資格進入俄賽裏斯神的歡樂天堂,否則將受到懲罰。

  古埃及的喪葬禮儀舞蹈,崇拜太陽神舞蹈和模擬星辰的舞蹈,其精神與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尼羅河、金字塔和獅身人麵像所透射出來的民族精神相符。古埃人生活在奴隸製社會裏,平日生活很艱難,飽受奴隸主的剝削與欺壓,他們把幸福寄托在靈魂,寄托在天國裏。喪葬禮儀舞,就是表演者在生者麵前表演死者生前的所作所為,並對此進行評判,使人的靈魂能夠進入天堂。喪葬禮儀舞蹈舞步平穩,手臂動作較多,動作幅度不大,舞蹈時有歌手伴唱,這種表演形式後來影響了歐洲中世紀的教堂音樂。

  古埃及最後一類舞蹈是雜舞。古埃及雜舞包含的內容很寬泛,是帶有雜技性質的娛樂性舞蹈。古埃及雜舞不分等級差別,人人都跳,它的舞蹈表演形象至今殘留在一些寺廟中的雕塑和壁畫上。其雜舞的舞蹈形態是:舞者雙臂自然放鬆,扭腰擺臀、出肋出胯,動作技巧有向後彎腰、空中旋轉、騰空跳躍等,這些動作技巧還影響了古希臘的克裏特島的藝術。

  古埃及舞蹈的總體特征是:明朗、活潑、輕鬆、愉快,給人一種浮雕藝術般的美感。這與古埃及人的思維觀念、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古埃及人認為:宇宙是永恒的,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轉化,人死後靈魂可升入歡樂的天堂。古埃及的喪葬禮儀舞蹈和對俄賽裏斯神的崇拜就證明了古埃及人的這種樂觀心態。

  蘇聯誕生

  在太平洋的一個遙遠群島中,有一個神秘的島嶼名叫馬提尼克島,島上有著非常奇怪的現象,不僅當地居民們一個個身材高大,就是到島上定居的外地人,哪怕是成年人,也會毫無例外地長高幾厘米。有一位記者遊覽了該島後這樣描述:來到這裏,好像進入了童話世界,男人們高兩米多,十幾歲的男孩都比島外的普通成年人高,我在他們眼裏,好像是從小人國來的。人們都圍著我用驚奇的眼光向下看,好像我是立在地上的一個小人。

  為什麽島上會有這種奇怪的現象?一些科學家認為,是由於這個海島的地下埋藏著大量的放射性礦物。這種放射性物質能使人體內部機能發生某種特別的變化,從而使人身體增高。一些科學家又發表了新的觀點。他們認為,這裏地心引力小是使人長高的原因。因為,前蘇聯兩名宇航員在“禮炮二號”聯盟號軌道複合體居留半年之後,每人身高都增加了3厘米,就是失重和引力小的結果。遺憾的是這兩種理論都沒有足夠的證據讓人折服。這個難解的自然之謎似乎是擺在人類麵前的一個難題,等待著我們去進一步地解答。如果放射性物質作用於人體會使人長高,為什麽長年生活和工作在放射性物質旁邊的人不見長高,如果引力小能使人長高,為什麽地球上引力小的地方卻沒有形成第二個巨人國?

  甘地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太平洋西南部的新喀裏多尼亞島,是南太平洋最大的島嶼之一。據記載,1768年法國人到達過這裏。1774年,英國著名航海家詹姆斯·庫克船長飄洋過海來到了此島,他看到這裏森林茂密,處處綠樹叢生,氣候宜人,覺得這裏的景象和自己的家鄉十分相似,便當即在蘇格蘭的古稱“喀裏多尼亞”前麵加了一個“新”字,因此新喀裏多尼亞就這樣得名了。

  在新喀裏多尼亞島以南約四十海裏處,有個名叫派恩島的小島。從來沒有人在此居住。但就在這個小小的荒島上,卻有約四百個奇怪的土丘。這些用沙石築成的土丘一般約高2.5至3米,直徑約90米,土丘上沒有任何植物生長,看上去十分荒涼。過去人們認為這些土丘是古代的遺塚。1960年,考古學家謝利瓦爾來到這個小島上對其中的古塚進行挖掘,卻意外地在3個古塚中央各發現了一根直立的水泥圓柱,另一個土丘中則有3根並立的水泥圓柱。這些水泥圓柱高1~2.5米,在水泥中還摻有貝殼碎片。謝利瓦非常驚訝,因為他知道,現代水泥是19世紀才發明的,即使是類似水泥的石灰混凝土,也隻是追溯到公元前500~600年間的古羅馬人。於是,他請來了有關科研人員對其進行放射性碳檢測。經測定,這些水泥圓柱的年代為公元前10950~公元前5120年間,也就是說,派恩島的水泥圓柱產生於石器時代,大大早於古羅馬時代。

  更不可思議的是,按照曆史學家過去的說法,世界上第一個到達新喀裏多尼亞島的人,是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也就是說,在此之前,新喀裏多尼亞島上從來沒有人類居住,一片荒蕪,渺無人煙。當然,連現在也無人居住的派思島上就更沒有人了。直到1792年,法國人才第一次對小島進行勘察,以後就把這裏作為他們的罪犯放逐地。100年後,又將其正式劃為法國永久領地。那麽,是誰在公元前5000多年以前運用複雜的水泥技術,在這沒有人居住的派恩島上建造了這些水泥圓柱呢?

  據推測,當時的製作方法是先堆起土丘,然後將水泥倒入使之硬化。但在這些水泥圓柱周圍又沒有任何人類活動跡象,因此仍然無法了解圓柱的製造者是誰。至於說這些圓柱究竟有什麽用處,那就是謎中之謎了。

  土耳其革命

  魚雷的前身是一種誕生於19世紀初的“撐杆雷”。撐杆雷用一根長杆固定在小艇前部,海戰時小艇衝向艦艇,用撐杆雷撞擊爆炸敵艦。1864年,奧匈帝國海軍盧庇爾斯艦長把發動機裝在撐杆雷上,利用高壓容器中的壓縮空氣推動發動機活塞,帶動螺旋槳使雷體在水中前行攻擊對方艦船。

  1868年,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海德,把用小船裝著炸藥、用電線導航的“撐杆雷”發展成了一種能在水中自行推進的炸彈。由於它的外形像魚,又可像魚一樣在水中前進,人們就稱其為“魚雷”。

  1899年,奧匈帝國海軍製圖員路德格·奧布裏將陀螺儀安裝在魚雷上控製魚雷定向指航,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可控製方向的魚雷,大大提高了魚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國人E·W·布裏斯發明了燃燒寶,以熱力發動機代替壓縮空氣發動機製造了第一個熱動力魚雷(亦稱蒸汽瓦斯魚雷),至此,魚雷被公認為一種現代化兵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魚雷有了很大的發展。由德國人製造的蒸汽瓦斯魚雷1分鍾可行進900多米,航程遠達8000米,載炸藥超過100千克,如果準確命中的話,一下子就可以擊沉一艘大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總噸位達1366萬噸,魚雷的威力在這個時候也讓世人大開眼界。

  在魚雷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航空魚雷的問世。1914年的聖誕節,在英國的軍艦“方舟”號上搭載的水上飛機,襲擊了停泊在庫克斯港內的德國艦艇。這是海戰史上第一次由艦載航空兵從海上發起的進攻,雖然未能取得顯著的戰果,卻顯示了飛機對海戰的影響。事後,製定這次作戰計劃的萊斯克蘭奇少校說:“如果我們的飛機當時攜帶的是魚雷而不是小型炸彈,那麽德國軍艦完全可能被擊沉。”受這次戰鬥的鼓舞,英國人很快研製出專用的航空魚雷。這種魚雷不需要像艦載魚雷那樣通過魚雷發射管的強大推力發射出去,而是借助飛機俯衝的加速度產生最初的動力。發射方式和投擲炸彈相似,飛行員一按控製鈕,機翼下的魚雷夾自動打開,魚雷自然下落,入水後水平前進,直奔目標。

  1915年8月12日,英國海軍航空兵艾德蒙茲中校駕駛一架“肖特184”水上飛機,在馬爾馬拉海用航空魚雷擊沉了一艘5000噸的土耳其供應艦。這不僅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航空魚雷攻擊,而且也首創了艦載航空兵擊沉艦船的記錄。此後,各國不斷完善魚雷的製造技術,無航跡電動魚雷、線導魚雷、自導魚雷等紛紛問世。時至今日,魚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千米/小時,航程達46千米。盡管由於反艦導彈的出現,使魚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軍的重要武器。特別是在攻擊型潛艇上,魚雷依舊是不可缺少的攻擊性武器。

  世界經濟大蕭條

  早在公元前4世紀,波斯帝國就出現了最早的職業潛水者,專門從破損的沉船中打撈財寶。而在13世紀法國的一部《亞曆山大曆史》著作中,描述了亞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乘坐玻璃圓筒進行的一次非真實性的水下冒險。

  最早提出潛艇設想的是英國科學家威廉·伯恩,他在1578年設計了一艘完全密封、可以潛到水下並在水下滑行的船。整個船隻是由木架構成,外麵由防水皮革包裹著。下潛時,手鉗收縮舷側以縮小體積。但他並沒能真正建造出這種潛艇。

  40年後,科尼利斯·德雷貝爾在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支持下,很快就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潛艇。在1620年到1624年間,德雷貝爾進行了多次航行試驗,證實了水下航行的可能性。

  1775年,美國人戴維·布什內爾設計建成一艘單人駕駛的,以手搖螺旋槳為驅動力的木殼潛艇“海龜”號。它的沉浮通過排注海水來控製。在艇底還裝有一圈重錘,危急時,可拋掉重錘迅速上浮。

  1897年,美國籍的愛爾蘭人約翰·霍蘭在新澤西州造成一艘以汽油機為水麵航行驅動力、以蓄電池電動馬達為水下航行驅動力的雙推進動力係統潛艇。

  霍蘭潛艇是現代潛艇的鼻祖,45馬力的汽油機能使潛艇以7節航速在水麵航行1000海裏,電動馬達則能使潛艇以5節航速潛駛50海裏。潛艇上裝有1座魚雷發射管,攜3枚魚雷,首尾各置1門機關炮。霍蘭因而得到了“現代潛艇之父”的稱號。霍蘭還主持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艘雙層艇殼的潛艇,而且完成了從美國諾夫克至紐約的航行,開創了潛艇進行公海遠航的首次記錄。

  1939年,美國海軍實驗室的技術顧問羅斯·岡恩最早提出采用核能充當潛艇推進動力的大膽設想。他向美國海軍當局呈遞了第一份關於研製核能動力潛艇的報告,詳細論證了這種新潛艇的巨大優勢。但這時海軍當局得到了德國正在研製原子彈的消息,岡恩博士的報告並沒有引起充分重視。直到二戰結束,美國當局才意識到岡恩博士報告的重要性。1946年初,美國海軍精心挑選出裏科弗等5名優秀軍官送往著名的橡樹嶺核物理研究中心學習核技術。後來,裏科弗成為著名的潛艇專家。1954年1月21日,美國海軍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新建成的“鸚鵡螺”號在1955年1月17日進行了核動力推進的首次試航,創造出曆時84小時航程為1300海裏的當時世界潛航最高記錄。

  1960年,美國海軍又建成“喬治·華盛頓”號戰略導彈潛艇,使潛艇具備了核攻擊能力;1982年10月,中國用潛艇在水下向預定海域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這說明中國擁有自己獨立開發研製的潛地彈道式戰備導彈和戰備導彈潛艇的能力;1996年,瑞典“哥特蘭”號常規潛艇建成服役,它是世界上首艘AIP動力潛艇,標誌常規潛艇又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羅斯福新政複興美國

  20世紀60年代,隨著美蘇冷戰的加劇,美國國防部害怕僅有的一個集中軍事指揮中心被前蘇聯的核武器摧毀,那樣的話,全國的軍事指揮將會陷入癱瘓狀態,其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有必要設計一個由多個分散的指揮點構成的指揮係統,某些指揮點遭到破壞後,其他的指揮點則不會受到影響,而這些分散網點的相互連接則要通過某種形式的通信網。為此,美國國防部組建了高級研究規劃署(英文為ARPA,音譯阿帕),其核心部門之一叫作信息處理技術辦公室。從此,對阿帕網的研究開始了。

  1962年10月,美國國防部請來了科學家約瑟夫·蘭克裏德擔任高級研究規劃署信息處理技術處的負責人。他把一大批專家學者團結到阿帕網周圍,戲稱銀河網絡。這些人後來都是研究網絡的中堅力量。

  1966年,33歲的鮑姆·泰勒接任信息處理辦公室的主管,他的辦公室有3台電腦終端,必須使用不同的操作係統和上機步驟,使用十分不便。這個時候,泰勒從高級研究規劃署申請到100萬美元的經費,準備實施不同類型電腦主機聯網的試驗。

  到了1969年,聯網工作開始了實質性的進展。聯網試驗在位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等地的四台高級計算機上開始。通過招標,羅伯茨把項目交給了BBN公司。當這個項目完成後,電腦網絡具有曆史意義的時刻便來臨了,相隔數百千米的兩台主機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對話。

  1972年10月,第一屆國際計算機通訊會議在華盛頓開幕,網絡先驅者一致決定成立國際網絡工作組,計劃以阿帕網為基礎連接全球大大小小的網絡,已在斯坦福大學任教的文特·塞爾夫博士當選為工作組主席。他和卡恩的研究成果TCP/IP協議為互聯網的成功實現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隨後,互聯網便以極快的速度向全世界的各個角落滲透。

  為了表彰塞爾夫和卡恩為發展因特網作出的傑出貢獻,1997年12月,克林頓總統為他們頒發了“美國國家技術獎”,而塞爾夫則被後來的人們尊稱為“互聯網之父”。

  希特勒上台

  1934年,美國物理學家費米在用中子轟擊鈾原子的試驗中,得到後來被他命名為超鈾的元素,並首創了β衰變定量理論,為原子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礎。費米也因此在1938年12月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9年,德國的兩位科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用化學方法檢驗了費米的試驗,他們發現:用中子轟擊鈾原子,隻能得到地球上已存在的鋇。鋇的重量略高於鈾的一半,這是無法用原子核的衰變來解釋的。因此,兩位科學家便提出了裂變理論。

  裂變理論誕生時,費米正在外出途中。當他從雜誌上看到這一驚人消息後,馬上返回到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實驗室。他用精密的試驗驗證了裂變理論的正確性,進而建立了整套“鏈式反應”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

  費米用自己的辛勤工作換來了人類科學史上又一個劃時代的進步。鈾核反應的試驗成功及其基礎理論的產生,為後來原子彈的試製成功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1942年,費米領導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反應堆的建設和試驗工作,成為原子能事業的先驅之一!

  原子能事業的另外一位先驅當數匈牙利物理學家西拉德。早在1933年,他就曾預見,鏈式反應一旦實現,其釋放的巨大能量很可能用來製造殺人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西拉德意識到要是讓希特勒這樣的戰爭狂人擁有了原子彈,那麽,人類的未來將不可想象!

  1939年8月,西拉德和其他兩位物理學家在愛因斯坦的幫助下,委托羅斯福總統的朋友和顧問薩克斯請求美國政府支持研製原子彈的工作。12月6日,美國政府大量撥款研製原子彈。並成立了一個軍政委員會,實施製造原子武器的計劃,該計劃被命名為“曼哈頓工程”。

  1943年4月15日,原子彈的綜合實驗室正式投入運行。奧本海默及費米、勞倫斯等人開始通過不同的實驗方式嚐試獲取鈾-235,同時,讓工程師開始著手設計原子彈。

  1945年3月,有關原子彈的所有重要物理研究都已接近完成,奧本海默宣布實施“三一計劃”。7月4日,進行原子彈爆炸試驗,8月1日完成裝配第一顆原子彈。

  然而,在這緊要關頭,許多事情並未盡如人意,炸藥雷管性能達不到可靠性的指標,裂變材料的供應跟不上進度,加之整個7月份風雨交加,根本無法試驗。杜魯門為了在7月15日的美、英、蘇最高首腦會議上以手中的原子彈作為砝碼調節戰後的大國格局,要求原子彈無論如何在7月14日前試驗成功。奧本海默憑著對國家的忠誠和對事業的執著,在極度焦慮和興奮中度過了整個春季。7月16日早上5點半,一顆安放在鐵塔上的試驗原子彈終於搶在暴風雨來臨前爆炸了。這顆原子彈的威力,要比科學家們原先的估計大出了近20倍。

  從此原子彈正式登上了曆史舞台。時至今日,它給全世界所帶來的核戰爭威脅都是巨大的。

  國會縱火案

  荷馬,相傳是古希臘兩大史詩《伊裏亞特》和《奧德賽》的作者,是否確有其人以及他的身份、出生地等,一直是西方學者有爭論的問題。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荷馬可能是公元前八九世紀時一位朗誦史詩的盲藝人,他根據口頭流傳的篇章,整理了這兩部史詩。《伊裏亞特》寫的是由於特洛伊王子帕裏斯騙走了斯巴達王後海倫,引發希臘聯軍討伐特洛伊的十年戰爭。史詩集中描寫第十年希臘英雄阿基琉斯和伊利昂城主將赫克托爾之間的決戰,以赫克托爾的死告終。其中阿基琉斯是一個理想的部落英雄形象。《奧德賽》則寫戰爭結束後,希臘主將奧德修斯返鄉途中的海上冒險和機智地維護自己的財產、與妻兒團聚的故事,它的形成比《伊裏亞特》稍晚,反映了奴隸製度萌芽時期的生活場景,體現了對私人財產的捍衛,並通過奧德修斯之妻佩涅洛佩的貞潔勇敢提倡新的家庭道德規範。兩部史詩的結構巧妙,布局完整,塑造了眾多英雄人物,也被稱為“英雄史詩”。基本主題是熱愛現實,肯定人的奮鬥精神,強調對人生采取積極進取的態度。史詩的語言也很有特點,尤其比喻豐富多彩,貼切生動,被稱為“荷馬式比喻”。此外還常用重複的手法,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猶太人的血淚史

  傳真技術的起源說來很奇怪,它不是有意探索新的通信手段的結果,而是從研究電鍾派生出來的。1842年,蘇格蘭人亞曆山大·貝恩研究製作一項用電控製的鍾擺結構,目的是要構成若幹個互聯起來同步的鍾,就像現在的母子鍾那樣的主從係統。他在研製的過程中,敏銳地注意到一種現象,就是這個時鍾係統裏的每一個鍾的鍾擺在任何瞬間都在同一個相對的位置上。這個現象使發明家想到,如果能利用主擺,使它在行程中通過由電接觸點組成的圖形或字符,那麽這個圖形或字符就會同時在遠距主擺的一個或幾個地點複製出來。

  根據這個設想,他在鍾擺上加上一個掃描針,起著電刷的作用;另外加一個由時鍾推動的信息板,板上有要傳送的圖形或字符,它們是由電接觸點組成的;在接收端的信息板上鋪著一張電敏紙,當指針在紙上掃描時,如果指針中有電流脈衝,紙麵上就出現一個黑點。發送端的鍾擺擺動時,指針觸及信息板上的接點時,就發出一次微小的電流。信息板在時鍾的驅動下,緩慢地向上移動,使指針一行一行地在信息板上掃描,把信息板上的圖形變成電流傳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的信息板也在時鍾的驅動下緩慢移動,這樣就在電敏紙上留下圖形,形成了與發送端一樣的圖形。這便是一種原始的電化學紀錄方式的傳真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越來越感興趣,因此,對新聞照片和攝影圖片的需求也是很廣泛的。許多科學家都曾致力於相片傳真機的研究。

  愛德華·貝蘭是法國攝影協會大樓裏的工作人員,他所在的法國攝影協會大樓下正好是法國電信線路從巴黎——裏昂——波爾多——巴黎的起始點和終點。這為貝蘭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1907年11月8日,愛德華·貝蘭在眾目睽睽之下表演了他的研製成果——相片傳真機。成功並沒有使貝蘭陶醉,他繼續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研究。1913年,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用於新聞采訪的手提式傳真機。次年,法國的一家報紙首先刊登了通過傳真機傳送的新聞照片。相片傳真機主要是利用了電子元件感光的特點,把指針接觸式的掃描改變成光電掃描,不僅使傳真的質量大大提高,而且光電掃描和照相感光製版的配合,使相片傳真得以實現。

  1925年,貝爾研究所率先研製出高質量的相片傳真機。1926年,美國電報電話公司正式開放了橫貫美國大陸的有線相片傳真業務,同年還與英國開放了橫跨大西洋的無線相片傳真業務。此後,歐美各國和日本等國相繼開放了這項業務,從此,相片傳真被廣泛應用於傳送新聞照片,隨後擴展到軍事、公安、醫療等部門,用來傳送軍事照片、地圖、罪犯照片、指紋、X光照片等。

  日本法西斯建立

  1894年,20歲的馬可尼從雜誌上讀到,赫茲在實驗室裏做過電磁波傳送試驗之後斷然否認了利用電磁波進行通信的可能。他並沒有迷信權威,而是認為利用電磁波跨越空間傳送通訊將遠遠優於通過電線傳輸。

  為了證實自己的設想,馬可尼開始搜集資料進行試驗。結果,馬可尼成功地看到了赫茲所觀察到的現象。第二年,電波信號已經可以發射2.7千米了。這一成功使馬可尼心中產生了一個使無線電網絡布滿全球的夢想。

  為增大信號接收距離,馬可尼研製了檢波器。他還自製了一個更大的電感線圈,並接上了天線,以使信號傳到更遠的距離。經過試驗,信號傳到了1.6千米以外的地方。就這樣,馬可尼發明了自己的無線電報。

  1896年,馬可尼向意大利政府申請資金來製造更大的發報機,遭到了當地政府的拒絕。但這一發明卻得到了倫敦科學界和實業界的高度重視,他於1896年獲得了無線電通信發明的專利並成立了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當時,馬可尼的無線電波已經可以傳播至160千米遠的距離。在贏得了經濟支持以後,他在英國西海岸修建了一座2.5萬千瓦的發射站。

  1901年12月11日,馬可尼在加拿大的紐芬蘭,將天線固定在風箏上,再將風箏係在一條電纜上,當風箏飛到122米的高空時,接收到了預先設定好的三點信號。這一成功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這也成為以後出現的無線電通信、廣播等技術廣泛發展的起點。

  1910年,馬可尼接收到了大約9600千米外發出的信息。1916年,他又利用短波使發射機功率增大了100倍。

  不僅如此,馬可尼還在1932年用拋物麵天線為微波定向;1934年,他又親自演示在霧中應用微波導航,次年,他還建議用微波傳播電視。

  為表彰馬可尼在無線電領域的傑出貢獻,1909年,他與德國物理學家布勞恩共同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對無線電的研究中,還有一位佼佼者,就是和馬可尼同時代的俄國的波波夫。波波夫於1859年出生於俄國的一個牧師家庭,曾就讀於彼得堡大學。1888年,波波夫對電磁波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並開始致力於試驗研究。

  6年後,波波夫研製成功了一台電磁波接收機。1895年,在彼得堡的物理學會分會場,他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演示,這使他備受鼓舞。此後,他又改進了這架機器,使無線電收報機更加完善。1896年,波波夫成功地在距離250米左右的地方清晰地收到了世界上第一份無線電報,內容是紀念電磁波的發現者海因裏希·赫茲。1897年,波波夫的無線電通信距離擴展到了640米。夏季,其距離進一步擴展到了5千米。在波波夫的不斷努力下,無線電通信在俄國也逐漸普及開來。

  保衛馬德裏

  從16世紀的格列柯開始,西班牙繪畫進入了她的黃金時代。17世紀,西班牙出現了裏維拉、蘇巴朗和委拉斯凱茲等繪畫大師。

  人們習慣上把17世紀的西班牙美術稱之為“委拉斯凱茲時代”。同時,這一段時朗,歐洲正值巴洛克美術盛行之時,所以美術史上也常把17世紀西班牙美術稱為巴洛克繪畫。

  17世紀西班牙的現實主義繪畫有兩大發源地和集中地:巴侖比亞和塞維利亞。

  巴侖比亞地處西班牙的東海岸。它與意大利交往頻繁,可以直接受意大利卡拉瓦喬的現實主義藝術思潮的影響。同時,這裏,天高皇帝遠,宮廷和教會的勢力軟弱無力,即使是為教會的創作的作品也帶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的因素。這個潮流的代表人物是裏維拉。

  塞維利亞,是西班牙現實主義繪畫的另一個中心。它位於西班牙的西南部,擔負著與新大陸的全部貿易任務,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之一。蘇巴朗和委拉斯凱茲等一些現實主義畫家就是在這裏獲得了成功。

  巴侖比亞的畫家——裏維拉

  裏維拉(1591年—1652年)出生於西班牙的巴侖比亞,少年時期隨父親去意大利。長期定居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早期受到意大利畫家拉斐爾、米開朗基羅、提香等人的影響,卡拉瓦喬的現實主義藝術對他影響尤為直接和深刻。在那不勒斯時。成為那裏公認的領袖人物,與意大利大師們共享聲譽。他個子矮小,意大利稱他為“小西班牙人”。

  17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是裏維拉創作活動的早期。在這段時間,主要是創作宗教題材的繪畫作品。1628年他繪製了一幅《聖塞巴斯其揚殉教》。在這幅作品中,他通過宗教的悲劇性場麵,歌頌了他理想中的英雄形象。他把聖者描繪成一個具有堅強性格的和充滿精神力量的人物,他那神聖的軀體是完美無瑕的。整個畫麵充滿著一種肅穆的宗教氣氛。幾年以後,他又創作了另一幅宗教畫《聖保羅的殉教》。這幅畫是描寫的基督十二使徒之一保羅殉教的場麵。畫麵氣氛十分悲慘,有著深刻的感染力。這幅宗教繪畫已標誌著裏維拉對於宗教題材繪畫的個人風格的形成。他與16世紀下半期的格列柯不同,格列柯在他的作品中強調的是宗教本質的一麵和帶有神秘主義色彩,而裏維拉卻盡量使宗教畫帶上更多世俗化的意味。這在他的另一幅作品《聖女德列薩》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聖女德列薩》是裏維拉40年代創作盛期時的一幅代表作品。它具有強烈的世俗氣氛。裏維拉盡量使他宗教畫中的人物不去過多地表示對上帝的讚美和虔誠。而是通過筆下的人物去歌頌西班牙人民在長期的反侵略反壓迫的鬥爭中所孕育起來的對信仰的堅定不移和一種大無畏的氣質。同時是用農民般的樸實、有力的粗獷來形成自己藝術語言。這種具有明顯世俗化因素的宗教畫在此以前並不多見。17世紀40年代是裏維拉創作活動的盛期階段,他除了創作了許多宗教畫以外,還繪製了一些肖像作品。著名的有《聖安東尼奧》、《德謨克裏特像》、《赫拉克裏特像》,《跛足男孩》等。這些肖像畫作品,藝術手法臻於成熟。畫麵具有強烈的表現效果,深沉而厚重。人物的造型上更加強調明暗和體積感的塑造,強烈而又集中的光線增強了對比,使畫麵顯得突出而生動。尤其是一些細部的處理,細膩而不瑣碎。顯示了畫家堅實的造型功底。

  裏維拉晚年時曾一度擱筆,隱居在那不勒斯郊外,深居簡出。直到畫家臨死的前一年才又重新拿起畫筆,創作了他晚年的代表作品《博士來拜》。這幅作品不受宗教題材的限製而著重渲染了畫麵中悲劇的氣氛。

  裏維拉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以自己的藝術實踐為西班牙的現實主義繪畫做出了貢獻。

  塞維利亞派的繪畫——蘇巴朗和委拉斯凱茲

  1.具有現實主義因素的宗教畫家蘇巴朗

  蘇巴朗(1598年—1664年)是17世紀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出生在農村,具有農民的氣質,而且終身都未曾改變,一生也從未離開過西班牙,過著隱士般的生活。

  他的藝術主要是描寫寂靜的僧侶世界。代表作《聖勞倫斯殉教》無疑是一幅不僅在西班牙而且在歐洲也能稱得上佳作的作品。畫麵上聖者勞倫斯正在從容地走向火刑架。他畫的雖然是殉教情節,但是畫麵上絲毫沒有悲劇氣氛。

  蘇巴朗也是一個出色的肖像畫家,在這方麵的代表作有:《依·別列斯肖像》、《薩拉曼卡大學博士像》、《聖母童年》等作品。

  蘇巴朗也是歐洲最早的靜物畫家之一。他的靜物畫不同於小荷蘭畫派的作品。沒有荷蘭作品中的那種奢華氣,有的是寧靜而樸素的僧侶生活。代表作有1633年畫的一幅《有橘子和檸檬的靜物》。這一作品使我們感覺到,在寧靜的僧房裏,陽光柔和地落在桌子上,暗色的背景襯托出閃光的器皿和色彩清新誘人的橘子。他的藝術特色是善於發現寧靜中的美。

  2.17世紀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委拉斯凱茲

  委拉斯凱茲(1599年—1660年)把西班牙17世紀現實主義的繪畫推向高潮。他是戈雅以前的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他的名字幾乎代表了17世紀西班牙繪畫的全部光榮。

  委拉斯凱茲是個早熟的天才畫家。他少年從師於當時著名的畫家兼藝術理論家巴契科。在委拉斯凱茲的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他的家鄉塞維利亞的下層人民的生活。他經常接近一些流浪漢、老婦、小販、兒童等等,並且在他的繪畫中注意刻畫出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賣水的人》(1617年)就是他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這個賣水者的形象中,反映著西班牙人民特有的嚴肅、冷靜的性格和粗獷沉著的力量。此一時期的作品還有《音樂師》、《女混血兒》、《煎蛋的婦女》等。1622年,委拉斯凱茲來到馬德裏,1623年被任命為宮廷畫師。從24歲開始一直到61歲去世,在宮內度過了他近40年的藝術生涯。

  委拉斯凱茲在西班牙宮中結識了佛蘭德斯來的畫家魯本斯,在魯本斯的勸說下,委拉斯凱茲29歲遊學意大利。兩年後回到西班牙。第一次從意大利回來。他畫了大量的肖像,這些肖像作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宮廷肖像;二是親友的肖像;三是表現下層人民的肖像。第一類作品有腓力四世立像,王子羅塔薩爾和王後的肖像,公主馬利亞·德麗薩的肖像畫等。第二類有《馬·蒙塔耶斯像》(1636),《拿扇子的婦人》。第三類作品像《伊索》和《默尼普》和侏儒醜角肖像等。

  1649年委拉斯凱茲第二次去意大利為皇家采購時,畫了他的又一幅肖像畫力作《教皇英諾森十世》。它真實而深刻地揭示了教皇的複雜性格特征,表現了委拉斯凱茲不媚權貴,隻忠於客觀對象真實性的現實主義精神。

  晚年時,委拉斯凱茲的最主要的作品是《宮女》、《紡織女》等。《宮女》是委拉斯凱茲晚年在繁雜的宮廷事務中創作的一幅傑作,這幅作品表麵上好像是為小公主和宮女的畫像,實際上是畫家本人的一幅特殊形式的肖像畫,畫家以給國王、王後畫像,小公主和宮女們闖進畫室的情節,畫下了自己正在作畫的形象。《紡織女》是委拉斯凱茲繼《宮女》之後的又一傑作。此畫描繪了天上人間兩個紡織世界。發人深思的是作為主要故事情節的天上的紡織世界反倒為背景,作為襯托的人間的紡織女成了全畫的主角。可以說明畫家雖然以神話故事為題,但他更重視人間,特別是重視他在宮廷中常見到的他很同情的勞動婦女。這一作品與《宮女》一樣,充滿著光亮與生氣,突出地表現了畫家在處理光和色彩上的成就。所以19世紀法國印象派畫家馬奈把委拉斯凱茲奉為他們的先驅。

  17世紀下半期的西班牙繪畫大師牟裏羅

  牟裏羅(1618年—1682年)是西班牙17世紀下半期繼承現實主義傳統的最後一個代表,又是藝術上走向唯美主義的先驅。因此,他成為過渡期最典型的畫家之一。

  牟裏羅生於塞維利亞,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此度過的。他早年曾遊曆佛蘭德斯,1646年,曾在首都馬德裏住了三年,在委拉斯凱茲的幫助指導下學習繪畫。1660年,他參與創建塞維利亞美術學院工作,並榮任第一任院長。在教學上主張探討藝術表現自然的原則。

  牟裏羅把握了描繪風景的高度技巧,他往往在主體性油畫中用風景作為背景。他在50-60年代創作了一係列宗教畫,在他的宗教畫中,畫得最多的是聖母像,所以有人稱他為“西班牙的拉斐爾”。他筆下的聖母具有鮮明的西班牙民族風格。著名的作品《聖母升天》和《清淨受胎》就是兩幅動人的描繪聖母的作品。

  牟裏羅最有力的作品還是風俗畫,他的風俗畫有描繪賭博的,有描繪貪美食或吃水果的,有描繪賣花者。有描繪少年乞丐的。但他在這方麵的作品缺乏委拉斯凱茲的深度和力量。著名的代表作有《小乞丐》、《孩子和狗》、《吃水果的少年》等。

  牟裏羅作為一個藝術家,在風俗畫和宗教繪畫上都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他在宗教題材的繪畫中,廣泛地運用日常生活的情節,賦予作品以抒情性,神在他的作品中被人化了,宗教被世俗化了。他的風俗畫更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特征。牟裏羅按照人們公認的美的公式指導自己的繪畫。他精到地掌握了油畫技巧,表現了豐富的層次變化而非豐富的色彩,表現了優雅的色調所形成的和諧,表現了刻畫空間的細致入微。牟裏羅長期受到人們的推崇,在當時,他獲得的榮譽幾乎要超過他的老師委拉斯凱茲。

  埃塞俄比亞的反意鬥爭

  17世紀的法國,其藝術中的主要潮流是古典主義。

  試分析一下古典主義的含義可能有助幹我們進一步了解17世紀的法國藝術。

  1.古典主義是17世紀到19世紀初歐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流行的一種藝術思潮。它起源於法國,卻對歐洲各國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古典主義的哲學基礎是17世紀法國笛卡兒為代表的唯理論,它主張通過理性來認識世界,認為理性是真理的標準,是真正知識的惟一源泉,從而否認經驗在認識過程中的必要性。在藝術創作中它反對想像力,否認自然是藝術創作的對象。這種唯理論在藝術中的反映就是古典主義。

  3.古典主義有三個特征:一是古典主義把人的理性提高到首要位置,認為僅憑理性就可以表現世界的真實,所以古典主義的藝術家隻重視純客觀的描寫,而不摻雜任何主觀感情。二是古典主義注重藝術的形式,把藝術分為高級的和低級的兩部分,從形式上去模仿古希臘羅馬時代的作品。高級的是指曆史畫、宗教畫和神話畫;低級的是指風俗畫、肖像畫、風景畫和靜物畫。三是古典主義注重一般的類型的表現,而排斥特殊的個性表現,認為藝術不應該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

  4.古典主義在歐洲各國或各個時代的藝術中都得到了不同的反映。在法國,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大多醉心於用古代藝術的形式表現現代社會的道德觀點,他們廣泛地利用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主題,追求形式的合理性和明朗性,提倡完美的造型和抽象的理想化,不免脫離了當時現實的具體形象。

  17世紀法國繪畫和同時期的其他藝術形式幾乎具有同樣的特點,經曆了3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從17世紀初到17世紀30年代,即亨利四世在位的最後10年和馬麗·美帝奇王後攝政時期,此時國家正忙於宗教戰爭的善後工作。在藝術上一方麵受到佛蘭德斯和意大利的強烈影響,同時也在外來的藝術中不斷吸取營養,孕育著法國自己的藝術樣式。亦即古典主義藝術的準備階段。

  2.第二階段是從3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即主教黎世留獨攬大權的時期。此時的法國已成為歐洲世界的強國。在藝術上古典主義已完全確立,進入17世紀法國藝術的黃金時期,一大批傑出的古典主義畫家如普桑、洛蘭等都活躍在這個階段,法國已逐漸成為歐洲的藝術中心。

  3.第三個階段是路易十四當權的時期,“太陽王”的光輝已照耀在歐洲大陸上。法國甚至在國際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藝術上,由於路易十四的倡導,學院主義的繪畫已逐漸盛行,與古典主義分庭抗禮。

  從巴洛克到古典主義

  17世紀之初的兩股藝術潮流是巴洛克藝術和一部分完全根絕巴洛克藝術成分的從事曆史畫和宗教畫創作的畫家。其中,第二種藝術潮流孕育著法國的藝術樣式並啟露了法國古典主義的萌芽。

  法國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富埃(1590年—1649年)。他在意大利生活了13年,歸國後任路易十三的首席畫師,在巴黎地區的香底怡、聖日耳曼昂萊、楓丹白露作了大量壁畫。從現存盧浮宮的《豐盛》、《神廟中的拜見》、《對神廟的祭獻》中可以看到他豐富的色彩,宏大的氣魄,優美的環形節奏,以及和諧的衣褶造型。

  17世紀初期的法國繪畫主要是受到了意大利的影響,當時幾乎每一個稍有成就的畫家都曾去意大利留過學。他們不僅去學習古代藝術和文藝複興藝術,而且尤為重視當時盛行的三大流派:巴洛克藝術、卡拉瓦喬的現實主義和卡拉奇兄弟的學院派藝術。

  富埃使巴洛克藝術在法國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由於受意大利藝術的局限,也未能做出獨創性的成就。

  就在此期,惟一可以和巴黎巴洛克藝術對抗的畫派是以17世紀初期法國最偉大的畫家雅克·卡洛為首的南錫畫派。

  卡洛創作曆史畫和風俗畫,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精神。代表作有組畫《狂想曲》、《戰爭的苦難》和版畫《絞死的樹》等。

  古典主義繪畫的全麵興起

  17世紀初期,巴黎的巴洛克藝術雖然稱雄一時。但巴洛克藝術終究在法國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巴洛克藝術的激烈的運動感,誇張的形體和強烈的色彩與法國人特有的溫和和節製是格格不入的。

  當時巴黎是宮廷所在地和上層社會的集聚之地,巴洛克藝術正迎合了他們的口味。巴黎以外,幾乎沒有巴洛克藝術的市場。而與法國人精神相一致的古典主義的藝術卻在不斷形成。洛林就是古典主義藝術活躍的地方,當時活躍在洛林的偉大畫家是拉圖爾。

  拉圖爾(1583年—1652年)是一位寫實主義畫家,他受到卡拉瓦喬藝術的強烈影響,是風靡歐洲的“黑繪法”的法國傑出代表畫家。他一生主要從事宗教畫和風俗畫的創作,也常常描寫日常生活的題材。

  拉圖爾是一個偏愛夜光的畫家。他常常把作品處理在晚上,都以一根正在燃燒的蠟燭為光源。他因此而被稱為“燭光畫家”。著名的作品有《聖保羅的懺悔》、《聖女馬多列努》、《基督的降臨》、《聖誕》,《工匠聖約瑟》和《救聖保羅的天使》等。在這些作品中,拉圖爾強調畫麵構圖的單純性,反對巴洛克那種激越的運動感和對細部的帶有裝飾性的刻畫。賦予整個畫麵以崇高的精神性。它筆下的人物動人的樸素、端莊而理智的樣子,已經形成了一種古典主義的造型樣式。

  17世紀的法國繪畫是豐富多彩的,勒南三兄弟的市民寫實美術為法國17世紀的繪畫藝術發展做出了貢獻。

  勒南三兄弟,安東尼·勒南(1588年—1648年)、路易·勒南(1593年—1648年),馬修·勒南(1603年—1677年),是法國17世紀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畫家。兄弟三人都以描繪農民生活為主,農民、乞丐始終是他們最重要的畫題。他們質樸寫實的風格在17世紀法國美術中獨樹一幟。三兄弟中路易·勒南成就最大。40年代是他們的藝術的最活躍期,代表作有《農民的家庭》、《農民的午餐》、《幸福家庭》、《鐵匠鋪》和《午餐前的祈禱》等,都充滿濃厚的鄉土氣息。其中路易·勒南的《農民的家庭》是其中的精品,畫家以真摯的感情真實描繪了農民生活的簡陋和貧困,同時又表現出這些下層人物雖然衣衫破舊,但卻具有人類的尊嚴和法國傳統所特有的安詳沉著的性格。勒南兄弟的這種具有深厚的思想內容的現實主義美術傳統,對後來18、19世紀法國以夏爾丹、杜米埃、米勒、庫爾貝等人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美術有重要的影響。

  17世紀法國繪畫大師普桑和洛蘭

  17世紀的法國繪畫反映在法國古典主義紀念性繪畫上的最傑出的畫家是普桑和洛蘭。普桑是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創始人,洛蘭是傑出的古典主義風景畫家。

  普桑(1594年—1665年)出生在諾曼底地區累桑德裏的軍人家庭,17歲開始學畫。19歲去了巴黎,1624年定居羅馬。他在17世紀法國藝術史上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他吸取了意大利古代藝術和文藝複興的先進藝術的同時。始終保持著法國民族藝術的傳統。他主張以“崇高的風格”去進行繪畫創作,認為畫家的職責是:(1)應描寫高貴莊嚴的行為,要合乎邏輯;(2)不是畫實際出現的情形,而是畫應該出現的情況;(3)繪畫要追求普遍和典型的東西,影響人的心智更重於影響人的感官;(4)色彩不要太熾烈,動態和構圖不要過於緊張。

  普桑在繪畫中追求文學效果。作品具有宏大的氣度和端莊的美感。是古典主義的創始者。代表作品有《詩人的靈感》、《花神的勝利》、《阿爾卡迪的牧人》等。

  《阿爾卡迪的牧人》是普桑最著名的作品。這幅作品描寫3個牧羊人和他們的女友,正在一座墓前猜測和解釋墓碑上刻的銘文:“即使在阿爾卡迪亞也有我”。阿爾卡迪亞是希臘的一個地區,被人稱之為樂土。這個墳墓和它的墓誌銘告訴年輕的牧羊人和他們的女友,即使在這樣美好的地方,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故畫中一個牧羊人神態嚴肅,不安地看著那個婦女。此畫的含義頗為費解,似乎含有“人生無常美景難再”的感慨。但普桑在描繪這一富有哲理的思想時。處處賦予它古典主義藝術所要求的崇高感情。不僅畫麵上是一片寧靜優雅、牧歌式的抒情氣氛,而且構圖均衡對稱。人物姿態從容莊重,宛若四尊古代希臘雕像。普桑的這種藝術風格為17、18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美術奠定了基礎,故後人稱他為“法國繪畫之父”。

  洛蘭是17世紀法國最偉大的風景畫家,幾乎終生致力於風景畫的創作,對其他繪畫題材幾乎從未涉及。

  洛蘭(1600年—1682年)出生在洛林的南錫附近,12歲時雙親病故。作為孤兒的洛蘭被人帶到羅馬,成了畫家達西的仆人,正因如此,洛蘭接觸到了繪畫,他利用一切時間向達西學畫,顯示了傑出的才能。1625年他曾回到祖國,兩年後重返羅馬。直到去世,都沒有離開過意大利。

  洛蘭風景畫的兩個特點,一是具有古典風景畫的風格,在他的風景中常常出現希臘羅馬郊外的風景和古代建築物的廢墟。使畫麵帶有一種寂靜幽深的效果,從而引起人們對於古代生活的向往。二是洛蘭對光線在風景中的運用表現了格外的興趣,常常麵對太陽作畫,利用光線的變化使畫麵充滿了生機。

  他的代表作有《克婁巴特拉在塔爾斯登岸》、《聖保羅登舟》等,都以海空一色、寧靜優美的畫麵令人賞心悅目。

  法國美術院的成立和勒布侖的藝術

  1648年,由主教黎世留的提案成立了國立美術院。並逐步成為法國美術活動的中心之一。當時裸體模特不許一般的畫家所用,但美術院有使用裸體模特的特權。

  夏爾·勒布侖(1619年—1690年)是國立美術院的院長和首席畫家。勒布侖是寓埃的高足,擅長裝飾性繪畫。也是一個肖像畫家。他在造就法國統一藝術風格方麵的作用是無人能比的。其油畫代表作《大法官塞基埃的騎馬像》宏偉壯觀。畫中人春風得意,雍容華貴,服裝與坐騎富麗堂皇,馬側的兩排隨從安排得錯落有致,動態神情極具變化。勒布侖在擔任首席宮廷畫師的同時,還領導美術學院和戈伯蘭壁毯廠,主持凡爾賽宮鏡廳和盧浮宮阿波羅廳的裝飾工作,建立起以普桑的古典主義為主,從意大利巴洛克藝術中汲取營養的官方學院藝術風格。

  17世紀法國的繪畫在歐洲美術史上的意義是重大的,它從此代替了意大利成為整個歐洲美術的中心。

  張伯倫綏靖政策

  18世紀的法國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那以前,意大利美術一直走在歐洲各國的前列,直到此時,它那光榮的地位才被法國美術取而代之。而在這其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就是法國繪畫。

  18世紀法國美術的情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8世紀20年代以前。此期為過渡階段,是古典主義風格逐漸過渡到羅可可風格的創立。第二階段為20年代到70年代或稱“路易十五時代”,是宮廷羅可可藝術與代表第三等級的市民藝術並存和相互對抗的時代。第三階段為70年代以後或稱“路易十六(1774年繼位)時代”。這是新古典主義興起的時代。

  總的說來,18世紀法國美術發展的前兩個階段,其主要的藝術潮流是羅可可藝術和市民藝術。18世紀70年代以後,法國處於大革命的前夜,市民藝術已經完成了時代的使命,代之而起的是新古典主義藝術。

  18世紀法國的羅可可繪畫

  羅可可繪畫的主要風格是裝飾性,其最大特點是明顯的帶有人生的享樂主義傾向。

  羅可可美術盛行時代是路易十五時代,這是一個享樂主義的時代。路易十五就曾說過“在我死後,那管洪水滔天”。這種醉生夢死的人生觀在當時嚴重影響著整個法蘭西的藝術趣味。一位18世紀的詩人羅梭在他的詩篇《新年頌》裏寫到:

  “昨天”早巳失去,

  “明天”也許不到來。

  僅僅是在今天,

  毫無疑問,人們能找到快樂。

  18世紀這種享樂主義傾向影響了此時的美術,可以說它是羅可可藝術產生的一種心理背景。

  所謂羅可可美術。有時也被稱作“路易十五式”。羅可可最初指的是始於路易十五時代的室內裝飾。它具有鮮明的反古典主義傳統的特點,總的特征是輕盈、華麗、精致、細膩。

  羅可可美術表現在繪畫上的特點為:(1)從主題來說,都是貴族的,或為貴族服務的。其主題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國王和貴族的肖像主題。一類是求愛式主題,一類是牧歌式主題。(2)繪畫技巧與表現方法沒有巴洛克顯著的強烈的明暗對比,相反是一種輕快的平麵感覺。(3)在色彩運用上,也不喜歡濃重豔麗的色彩,而喜歡采用銀色、不鮮明的金黃色、白色等。總之是輕淡、穩靜、雅致的色彩。(4)在線條運用上已經不似巴洛克那樣曲折誇張,而是使用柔和的曲線。

  羅可可繪畫方麵的傑出代表畫家是華多、布歇、弗拉戈納爾。

  1.羅可可繪畫的創始人華多

  華多(1684年—1721年)是18世紀初期法國畫壇上出現的一個天賦詩才和畫才的大師。可以說,自普桑以來,在當時的法國還沒有一個可以與華多相提並論的畫家。他喜歡描寫上層社會生活的場麵,喜歡描寫貴族男女們在田野和庭院裏談情說爰,尋歡作樂的場麵。

  華多出生在佛蘭德爾的一個燒瓦工人家庭,家境貧寒。幼時喜歡小說、繪畫和音樂,後到當地一個畫家的工作室當學徒。18歲到巴黎學畫,成為一個劇院舞台布景畫家的學生和助手。以後又進王家繪畫學院學習。1710年左右開始創作愛情題材的名作《發舟西苔島》。這幅畫他先後畫了三幅,以1717年完成的第二幅為最好。它描繪一群情侶依依惜別地離開神話中的愛情之島,返回現實生活之中,每個人物的姿態都被賦予了同愛情有關的象征意義。畫家以理性駕馭感覺,運筆用色騰奇爍妙,樹立了纖弱苗條的女性典型形象。這幅作品被認為是華多大量關於愛情題材的最傑出的作品,它給羅可可繪畫的產生奠定了基礎,為羅可可畫家提供了範本。

  華多絕大多數的作品取材戲劇,但他創作的最後一幅作品《熱爾桑畫店》可算是一個例外。這是畫家於1720年在巴黎用幾個半天時間畫就的一幅大型繪畫。它描繪的是熱爾桑正在家中接待買主時的情景,畫麵上出現了三組貴族男女顧客,他們正在精心地挑選著稱心如意的作品,背景的壁麵上掛滿了熱爾桑收藏和準備出售的作品。這幅作品是華多成熟期的代表作,也是18世紀首屈一指的名作。遺憾的是,年僅31歲的藝術家因患肺病於1721年夏天過早地去世了。

  2.羅可可繪畫的傑出代表布歇

  由華多開始興起羅可可繪畫到路易十五時代已發展到高潮。弗朗索瓦·布歇(1703年—1770年)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巨大的創造力而成為羅可可繪畫的傑出代表人物。

  與華多相比,布歇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布歇出生於巴黎的一個版畫家的家庭裏,他從小就接受到父輩們的熏陶,並對繪畫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少年時師從羅可可畫家魯莫奧斯學習繪畫,32歲就當選為美術學院院士,經常出入貴族沙龍,尤其是深得路易十五的情婦、巴黎風流才女篷巴杜夫人的賞識。18世紀中期,他獲得路易十五首席畫師的稱號。晚年榮升皇家美術學院院長。

  布歇所喜歡的題材是神話和寓言,他好像對華多所傾心的那些貴族男女們的風流韻事不感興趣。同時他作為一個宮廷畫家,那些題材的作品也難登大雅之堂,他筆下的那些略帶輕浮的維納斯和可愛歡樂的小天使卻受到了王室的歡迎。他的著名的作品《赫拉克勒斯和奧姆法拉》是西方繪畫史中對接吻的最熱情的描繪。他的神話作品很多,《維納斯的勝利》、《維納斯化妝》和《獵神的狄安娜》是其精彩的作品。其中以《維納斯的勝利》最為突出。

  布歇不是一個肖像畫家,但他卻留下了一幅極為精美的肖像作品《篷巴杜夫人肖像》。在這幅肖像畫上,布歇著重刻畫了蓬巴杜夫人的美麗的姿容和高雅莊重的神情,整個畫麵中顯示了羅可可繪畫藝術的明顯特點。同時,布歇還創作了不少的風景畫,著名的作品有《水車》等。

  3.弗拉戈納爾

  奧諾萊·弗拉戈納爾(1732年—1806年)是路易十六時代法國畫壇最出色的天才藝術家。他出生在庫拉斯,是一個商人的兒子。最初曾跟本世紀法國傑出的畫家夏爾丹學習繪畫基本技法,後又去羅馬深造,並漫遊意大利,研究意大利古代藝術。1761年回巴黎。不久,就獲得很大的榮譽,國王在盧浮宮賜給他一個畫室,他被接納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他的社會地位也很顯赫。他的繪畫像布歇一樣,主要是迎合當時上流社會的需要,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