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十五章 盧漢蓄誌,老蔣落空

  以下是毛人鳳從9月8日起,每天從昆明給蔣介石發回來的電報:

  9月8日,“將逮捕共黨分子之名單交盧審閱,會商如何行動”。

  9月9日,“全部軍警出動,逮捕400餘人,唯楊傑漏網,未查獲中共雲南負責人”。

  這就發生了有名的“九九事件”,軍統特務9月9日在昆明發動了一次大逮捕,逮捕了400多名革命人士和愛國青年。

  盧漢迫於蔣介石的淫威,不得不下令逮捕昆明的地下黨和學生運動的骨幹,但他暗中是做了一些保護工作的。因為在雲南地下黨的影響下,他起義的決心越來越堅決了,正在積極準備。

  9月16日,毛人鳳從昆明給蔣介石發來的電文如下:

  “盧在下令逮捕參議員時,先派人查封省參議會,在搜捕雲大與師院前,先通知學校當局,致使有人聞風而逃,此事可疑。”

  蔣介石看到這份電報皺起了眉頭,馬上又派徐永昌和肖毅肅到昆明察看,進一步了解盧漢的態度,並且指示一定要“查到楊傑,密裁”。

  楊傑將軍確實是飛逃到香港去了。當徐遠舉他們到達昆明機場從飛機上跳下的同時,楊傑卻乘上了去香港的飛機。雲天杳杳,想攔、想拉都無濟於事。

  毛人鳳判斷必定有人透露消息,而這消息隻有幾個人知道。毛人鳳把從楊傑家裏抄出來的日記和他來往的信件一一仔細審閱,發覺楊傑在香港認識李宗理。

  毛人鳳把楊傑和李宗理來往的信件揀出來帶到台灣去,由保密局行動處長葉翔之找人模仿李的筆跡寫了一封信給楊傑。

  葉翔之親自帶了四名殺手趕到香港,好不容易找到了楊傑的秘密住處,撳響了門鈴。

  楊傑出來會客,打量著麵前這個不相識的來客。那人連忙出示了“李宗理”的信件。

  楊傑正納悶地翻閱著這封奇怪的信件,突然,槍聲響了。他驚叫一聲,身子立即向後倒去……

  凶手是乘楊傑在翻看信件時開槍將他打死的。

  楊傑將軍倒在血泊中。凶手卻匆匆逃離了。

  第二天,當昆明的《雲南日報》刊登出楊傑在香港遇刺身亡的消息後,毛人鳳得意地對沈醉說:

  “楊傑當然逃不出我們的手掌,這次向總裁好交差了,總裁恨楊傑甚於恨楊虎城。”

  沈醉當時是保密局雲南區專員兼雲南省站站長。他的寓所就是保密局雲南站的指揮所,樓下設有小型電台,與台灣、重慶保持密切的通訊聯絡。這次,毛人鳳趕來昆明,就在他家住了一個多月,整日同沈醉策劃如何控製雲南。毛人鳳不斷向蔣介石密報,盧漢不可靠,遲早必反,其理由是:

  “九九整肅,放走了要犯,盧有重大嫌疑;不肯處決九九整肅逮捕的人犯……”

  蔣介石隻好把張群找來問:“盧漢可靠嗎?”

  張群很肯定地回答:“盧永衡絕不會投向共產黨。”

  連徐永昌、肖毅肅也對蔣介石說:

  “盧漢本人生活豪華,他沒有投向共產黨的可能。盧的兩個兒子都入了美國籍,他自己把家眷送到香港,在國外存款也很多,他不可能投向共產黨。”

  聽他們這麽說,蔣介石還是不放心。10月初,蔣介石飛返台灣時,特地繞道到昆明,停留了幾個鍾頭。

  蔣經國是先兩天趕去昆明布置的。他同沈醉一起對機場的裏裏外外作了周密的檢查與布置,並對來機場迎候的每一個人作了分析和防範。特別是盧漢,更是重點監視,防他突然對蔣介石下手。

  昆明山城,白霧蒙蒙,圍著鐵絲網的機場崗警森嚴,如臨大敵。雲南的黨政要員都佇立在機場上,翹首眺望雲天,一個個都肅穆得不敢吭聲。西北麵天空傳來隱隱馬達聲,一架飛機掠過群山雲霧,在機場上緩緩降落。大家連忙向蔣介石的座機擁去。

  蔣介石步下舷梯,同軍政要員們一一握手。當他走到盧漢麵前時,態度顯得特別親熱,握手的時間也特別長,東拉西扯地寒暄了一會兒。

  蔣介石沒時間進城到市區,隻在機場吃了一頓午飯。

  席間,他對盧漢說了好幾遍:

  “永衡,我對你是很相信的,很相信。”

  盧漢也隻好敷衍地把效忠黨國、效忠蔣的話,不厭其煩地重複好幾遍。

  毛人鳳在機場見到蔣介石與盧漢談得很親熱,也沒有機會插話,隻與蔣經國談了幾句。

  倒是沈醉被叫到跟前,蔣介石同蔣經國都和他說了幾句話。蔣介石命令沈醉在雲南要站住腳跟,一定要竭盡全力保住雲南這個唯一可以直接與國外聯係、爭取援助的反攻戰略要地。

  蔣介石飛走後,毛人鳳有些埋怨地對沈醉說:

  “唉!老頭子越來越糊塗了,他就是相信張嶽軍的話,不相信我們的情報。盧漢是不可靠的,你要特別注意他,必要時立即製裁。”

  “老頭子會同意嗎?”

  “你放心!這是老頭子作過的絕密指示。”

  “那就好。”

  毛人鳳對沈醉狠狠地說:“你如果再像對楊傑那樣,手軟一點,你就沒有法子交代了。團體的紀律,你是非常清楚的。”

  對毛人鳳的指示,沈醉焉有不服從之理,從此他就加緊對盧漢的監視。到了12月初,解放軍已逼近雲南。沈醉已得到情報:盧漢準備馬上起義。電告毛人鳳,是否立即殺害盧漢。毛人鳳怕殺了盧漢,會引起雲南人民更強烈的反抗,就遲遲沒有下達殺害盧漢的命令,隻叫沈醉對他嚴密監視。

  12月6日,沈醉去見盧漢,提出要在昆明進行一次大搜捕,並破壞電廠、兵工廠等大型廠礦。

  盧漢搖搖頭說:“目前時局緊張,不能這樣做,免得人心混亂。”

  12月9日,盧漢下命令:禁止昆明的飛機飛出,但外來的飛機可以進入昆明。

  9日晚上,沈醉接到去盧漢家中開會的通知。沈醉意識到情況不妙,這一去可能有去無回。但事情已到這般地步,不去也不行。

  他向台灣發了最後一個電報,向毛人鳳表示:

  “時局已發展到無法挽回之勢,我當盡力而為之,如不成功,隻有來生再見。”

  他同時關照部下:如果晚上11點鍾沒有電話回來,便把檔案、名冊燒毀,立即將交警部隊、刑警大隊等城內所有人員,以及電台、文件等遷到二十六軍軍部,並將國防部新近委任沈醉的“國防部雲南遊擊司令”名義公開出來,所有一切力量均編入遊擊總司令部,統一指揮。

  沈醉考慮到萬一有情況,靠隨身帶的兩支手槍是無濟於事的,反而會招來殺身之禍,就把手槍留在家裏。

  當他開著吉普車駛進盧漢的新公館時,發覺氣氛不對,下了車就到走廊打電話。

  他正抓起話筒,盧漢的幾個副官立即圍了過來:

  “電話不通了。”

  沈醉知道自己被軟禁了。同時被軟禁在會客室裏的,還有第八軍軍長兼第六編練司令李彌,第二十六軍軍長餘程萬等人。

  盧漢的警衛營營長帶著十幾個持手槍的士兵走進會客室,毫不客氣地說:“奉命搜查!”

  這個營長親自搜查沈醉,從頭搜到腳,除了口袋裏的十兩黃金外,別無他物。

  “你天天掛在身上的手槍在哪裏?”這個營長急躁地問。

  “早放在家裏了,才來開這個會的。”沈醉微微一笑。

  深夜兩點半左右,盧漢副官把沈醉和憲兵司令部代司令李楚藩帶上汽車,送到五華山省政府辦公大樓。

  第二天早上,盧漢的民政廳廳長楊文清拿出一份事先擬好的起義通電,要沈醉等簽名,還特地代沈醉擬好一個要部下聽從盧漢指揮、不準抵抗的手令,要沈醉簽字。

  沈醉覺得這張手令行文不符合軍統的語氣,就親筆起草一張手令:要所有在雲南的公、秘單位的人員,服從盧漢命令,立即停止一切活動,交出武器、電台,自動到指定地點辦理登記手續,聽候另派工作……

  這個手令12月11日在《雲南日報》第一版上公布了,廣播電台又連續廣播了三天……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