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十章 李宗仁請老蔣吃飯?

  一向有“花城”美譽的廣州,有著旖旎的南國風光。這裏滿城綠樹蔥蘢,四時花團錦簇,給人一種雨水充沛,氣候溫潤,繁茂興旺的印象。

  在廣州市區西部,有一座白色的巍峨的建築物,掩映在濃密的花木之中,這就是國民政府的迎賓館。黨政要人來廣州,一般都下榻在這兒。當時,李宗仁也住在迎賓館中。

  一天晚上,迎賓館突然華燈齊放,五光十色,一片燈火輝煌。而迎賓館四周以及鄰近的馬路上,卻是崗哨密布,戒備森嚴,嚇得行人不得不遠遠繞道行走。

  原來這天晚上,蔣介石帶著大批衛士,穿過廣州鬧市來迎賓館吃飯。這次宴會是朱家驊發起的,由他代為張羅一切。

  這因為朱家驊見蔣介石在廣州召開中央非常委員會會議時,蔣與李宗仁,互相連話也不說一句。作為行政院副院長的朱家驊,覺得長此下去不是個辦法。有一天,他向李宗仁建議說:

  “德公,我看你和蔣先生之間有些隔閡,你是不是請蔣先生到這裏吃頓飯?”

  朱家驊的意思當然不是單純為了吃飯,他想在酒席宴上聯絡感情,消除隔膜,扭轉蔣、李之間彼此尷尬的局麵,以期彌補相互之間的裂痕。

  “騮先兄,”李宗仁苦笑一下說,“客,我是可以請的。蔣先生喜歡不喜歡來,我就不知道了。”

  “蔣先生一定喜歡,一定會到的。”朱家驊充滿信心地說,還再三解釋,“蔣先生生活太嚴肅了,平日隻吃一些簡單的寧波菜,什麽泥螺、酸菜、筍絲等,此次到廣州來,也應該品嚐一下廣州的名菜啊!”

  李宗仁當然無話可說,他朱家驊願意從中斡旋,自己還能不同意嗎?於是,朱家驊代李宗仁約請了蔣介石,且請黨、政、軍高級人物作陪,這樣一個有特殊意味的宴會就這樣定下來了。

  迎賓館在城西,而蔣介石住的地方卻在城東。宴會那一天,沿途布滿便衣隊,嚴密警戒。蔣介石乘上臥車,帶著龐大的衛隊,穿過廣州鬧市,浩浩蕩蕩開到迎賓館來了。

  李宗仁的住宅隻有兩個衛兵,兼司傳達。蔣介石一來,就一下增加了大批警衛人員。俞濟時先到,他指揮衛士將迎賓館重重包圍,如臨大敵。這情景真有點像“鴻門宴”,而不像“將相和”了。

  李宗仁誠心誠意準備這個宴會,想借此改善他同蔣介石的關係,所以請了廣州最好的廚師。什麽“龍虎鬥”之類的著名粵菜都準備停當。李宗仁看到蔣經國在人群中穿來穿去,忙個不停,到入席時還不來吃飯,便問蔣介石:

  “經國為何不來?”

  “不管他吧,”蔣介石笑笑說,“我們吃我們的。”

  李宗仁不便再問,隻好殷勤地不住夾菜斟酒,勸蔣介石多吃一些。

  蔣介石始終喝白開水,李宗仁知道他在堅持“新生活運動”,也不好勸說。蔣介石吃菜與眾不同,令人奇怪的是他中菜西吃,所用的刀又全是自己帶來的,都是銀質的。這就使李宗仁頗為不快了,難道我請你吃飯還想加害你嗎?

  席終,也始終未見蔣經國出現。李宗仁頗為詫異,也不好再問。

  等蔣介石一行人走了以後。李宗仁問自己的副官:

  “蔣經國到哪裏去了?他怎麽沒入席吃飯?”

  “報告代總統!”副官麵有難色,也隻好如實報告,“經國先生帶了一大群隨員,一直守在廚房裏。廚師每做一道菜,用什麽配料,他都親自檢查過。出鍋後,他自己親口嚐一下。等他點過頭,才可端出來。”

  “什麽?蔣經國原來在監廚喲!”李宗仁一聽,這下氣得非同小可:原來是懷疑我要毒害蔣介石喲?難怪帶了這麽多衛士,還帶來自備的銀刀叉。這真是把好心當作驢肝肺了,真欺人太甚!他氣得高喊:“算了!我向他攤牌算了!反正廣州也快完蛋了。”

  李宗仁心想:共軍一路自南雄越大庾嶺,大庾嶺守軍沈發藻不戰而潰。10月7日共軍跟蹤進入粵北門戶曲江,沿北江及粵漢路南進。另一路共軍則自大庾嶺東麓繞至東江,胡璉兵團早已遠遁廈門、金門,共軍自東江向廣州進逼。從海南島劉安琪兵團中調來一師人馬增援廣州,該師剛到黃埔上岸,馬上又奉令下船,原船開回海南島。後來蔣介石索性將其全部調往台灣去了。這些意味著什麽呢?李宗仁心中當然清楚。

  蔣介石準備離開廣州返回台北了。李宗仁隻好鼓起勇氣到梅花村陳濟棠公館去見蔣介石。

  蔣介石見了李宗仁,哼哼唧唧地說:

  “德鄰兄,你來啦,好,好!我們上二樓大客廳去單獨談。”

  二人上樓,在大客廳裏坐定,李宗仁就說:

  “因為國事已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弟不得不暢所欲言了。”

  “說吧,說吧!”蔣介石似乎很冷靜地說,“隨便講,隨便講。”

  “你此番已是第三次引退了。”李宗仁已經顧不了什麽情麵了,直截了當地說,“你當時曾一再聲明,五年之內決不過問政治。但事實上你的所作所為完全相反,不僅在溪口架設無線電台,親自指揮軍隊,而且還密令湯恩伯逮捕陳儀,並指派周喦接替。後來又派湯恩伯到福州,挾持朱紹良離閩,讓湯恩伯擔任福建省主席……”

  蔣介石一聽李宗仁這樣當麵數落他,臉孔開始變得一陣紅,一陣青,後來變為蒼白。但是他沒有發作,也沒有反駁,隻是口中“嗯嗯”地敷衍著。“蔣先生,你寵信湯恩伯亦屬寵非其人。”李宗仁的這番話是積鬱已久的,所以一開口便一瀉千裏,什麽話都明說了。他想反正是與蔣介石最後一次見麵了,直說又何妨:“湯恩伯曾受過我指揮,我知之甚詳。論品論才,湯恩伯任一師長已嫌過分,怎能指揮一方麵大軍?湯的為人,性情暴戾,矯揉造作。所部軍紀蕩然。抗戰期間,河南民諺曾有‘寧願日軍來燒殺,不願湯軍來駐紮’的話,你不是沒有聽到過……”

  李宗仁恐怕蔣介石要反駁,再舉例說明:

  “抗戰時,湯恩伯從河南葉縣乘汽車到界首視察,再乘小輪船東駛,啟碇時,船身不慎碰了一下,稍有震動,這也是常有的事。不料湯恩伯竟大發雷霆,叫來該輪船公司的經理,嚴加責問。在大罵奸商之後,竟拔出手槍將這個經理當場擊斃。當時,我駐防老河口,聽人說有這樣的事,起初還不敢相信,後來人家說湯的總參議沈克在場目擊,可以證明。後來我在北平行轅任上,見沈克,問及此事。沈克歎息說,他那時以為湯總司令無非持槍恐嚇一下而已,誰知他竟真的開槍,‘砰’的一聲,對方倒地,沈克想勸阻也來不及了。沈克還說,在抗戰期間追隨湯恩伯數年,類似這樣任意殺人之事已是家常便飯,不足為奇。蔣先生,像湯恩伯這樣的人,你把他作為心腹,能不壞事?”

  蔣介石在聽這番話時,臉色難看極了,變得十分尷尬,奇怪的是他竟沒有發作。當李宗仁說完後,蔣介石竟毫不在乎,隻隨便地問了一句:

  “沈克現在何處?”

  “不知其下落。”李宗仁回答,兩眼直瞪著蔣介石,看他對自己剛才一席話有什麽反應。

  誰知蔣介石“嗯嗯”了幾聲,便沒有下文了。最後,他似乎很抱歉地對李宗仁一笑,說:

  “德鄰弟,關於撤換朱紹良一事,我手續欠完備,請你原諒。”李宗仁也隻好說:“事情已經過去了,算了吧。”

  話再談不下去了,李宗仁隻好識相地起身告辭。

  蔣介石跟隨著送下樓,把李宗仁送上車。

  從此,李宗仁再也沒有和蔣介石見過麵。梅花村一麵,確是最後的分別。這位蔣總統和這位代總統,即使近在咫尺,彼此也不相往來,有事僅僅是通過中間人傳話或者托旁人帶信罷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