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十八章 蔣介石打“李”拉“白”

  李宗仁這次來台灣本沒有什麽重大的使命。他無非覺得在廣州已沒有什麽事情可幹,想到東南沿海走動走動。

  7月26日,他自廣州飛到湖南衡陽,同老朋友白崇禧見見麵,吃了一頓午餐。午後,又繼續飛往福州。

  福建省省長朱紹良聽說李宗仁要來福州,連忙率領大批文武官員在機場歡迎,場麵不亞於蔣介石到了福州而未進城的那次。

  這次,李宗仁同朱紹良同車入城。全城民眾佇立在林蔭大道兩旁,情緒熱烈。上次空等了半天,沒見到蔣介石,這次總算見到了代總統,補償了上次那種失望和不快的情緒,所以這次口號喊得特別響。

  晚間,朱紹良在省府設宴招待李宗仁,宴會十分隆重,安排也極為周到,在朱紹良來說,或許也是一種姿態。但李宗仁心裏卻不安了,怕這樣傳到蔣介石耳朵裏,會引起他的不快,他知道很快會有人報告上去的。

  還是在福州少停留,幹脆上台灣去見老蔣吧。

  這樣,李宗仁就在兩天後的早晨,乘上“追雲號”,追雲趕月地到台灣來了。

  李宗仁從舷梯上走下飛機後,隻見眼前一片金光閃耀,軍樂齊鳴,戎裝筆挺的儀仗隊正在機場列隊歡迎。從人群中發出的歡迎之聲,響徹雲霄。李宗仁從政以來,這樣隆重的場麵前所未見。

  向他迎上來的第一個人就是陳誠。他以台灣省黨政軍首長的身份陪同李宗仁檢閱了儀仗隊。

  檢閱儀仗隊完畢,才同其他軍政長官一個個握手問好。大家正在互相寒暄,互致敬意時,陳誠說:

  “德公,是否先到機場休息室小憩一下?”

  李宗仁看看大家一個個都已經曬得油汗滿頭,不好意思地說:

  “不必了吧,請諸位快回去休息吧。”

  陳誠微笑著:“蔣先生在裏麵等你呐!”

  “啊——”李宗仁一聲驚呼,感到十分稀奇。

  他連忙跟著陳誠,誠惶誠恐地走進機場休息室。

  蔣介石早在裏麵等著了,他見李宗仁走了進來,連忙起立相迎,握手寒暄,互相問候了幾句,就匆匆告別而去。

  蔣介石自回草山寓所,李宗仁則與陳誠同車駛入市區。

  市區的幾條熱鬧街道上,排著列隊歡迎的人群,主要是些學生和市民,揮舞著小旗,喊著口號。

  李宗仁一邊揮手向歡迎的人群致意,一邊心裏在想:這樣的歡迎場麵,陳誠必定是出於蔣的授意。但蔣這樣做究竟為什麽呢?他一時也揣摩不透。

  第二天下午,李宗仁到草山拜訪蔣介石。

  蔣介石在草山官邸留李宗仁共進晚餐。席間,李宗仁順便談到廣州的財政赤字巨大,十分艱難,意欲求助。

  蔣介石一邊用筷子作了“請用”的姿勢,一邊說:

  “德鄰兄,陳辭修在台灣也不易哪!這樣吧,我給他講,讓他每月撥1200萬銀圓給廣州。”

  李宗仁停住筷子說:“多謝蔣先生,如此說來,政府每月尚有2300萬元之虧空囉。”

  “是喲!當家才知柴米貴哪。”蔣介石頓了頓,停下筷子說,“我在南京時期,也還不是這樣年年苦撐下來的嗎?”

  李宗仁無奈,也隻好苦笑著說:“是,是!”

  李宗仁從台灣回廣州不久,8月中旬,朱紹良就被撤去福建省主席一職,而且事情來得非常突然。

  湯恩伯奉蔣介石之命飛往福州。他在機場上打電話給朱紹良,約其來機場商量公事。

  朱紹良還以為要委以他重任,興衝衝地趕來了。

  朱紹良一到,湯恩伯即出示蔣介石的手令,上麵寫著:

  “著即撤去朱紹良福建省主席兼綏靖主任等職,遺缺由湯恩伯接替。”

  朱紹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想拖延一時,說:

  “那麽就請湯將軍與我同回省府辦移交吧!”

  “不必了。”湯恩伯板著臉說,“蔣主席命你登機,立即飛往台灣。”

  朱紹良見湯恩伯身邊都是荷槍實彈的軍警,知道反抗也無用,隻好在這形同綁架的情況下登上飛往台灣的飛機,連回家同親屬告別一聲的機會也不可能有了。

  要隨便撤去一個省主席不能光憑蔣介石一紙手令,還得在形式上通過行政院批準。蔣介石就派了一名秘書來到廣州,要閻錫山在行政院政務會議上追認這一既成事實,任命湯恩伯為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綏靖主任。

  作為行政院長的閻錫山問李宗仁該如何處理。

  李宗仁隻知道朱紹良歡迎他做得太過頭,惹得老蔣不高興,殊不知朱紹良備戰不積極,老蔣早有看法了。後來蔣介石還把朱的副手吳石抓起來處決了。當然,吳石還有通共重大案情。

  李宗仁搖著頭,頗為感歎地說:

  “這樣隨便撤換一個封疆大臣,成何體統?政府事前毫無所知,現在要依樣畫葫蘆,實在不該自毀法統。”

  閻錫山苦笑說:“德公,你和蔣先生共事多年了,難道還不知道蔣先生的脾氣嗎?他現在是中央非常委員會主席,非常時期有非常權力,你已經忍耐很多了,這件事我勸你還是再忍耐一次算了。”

  這時,陸軍總司令張發奎來看望李宗仁。他一走進迎賓館,便氣憤地說:

  “德公,南京失守,德公你留住桂林,我到桂林敦勸德公來穗主持大計,保衛兩廣。當時我就看出老蔣絕難坐視兩廣單獨成一局麵。在這危急關頭,他竟密令防守湘西的宋希濂西撤鄂西,扼守贛南的胡璉南撤汕頭。國防部原令劉安琪南下增援粵北,老蔣又密令開赴海南,結果大庾嶺空虛,等於開門揖盜。德公,今日之兩廣危矣!若欲挽救危局,不先清除蔣在背後的掣肘,是萬萬辦不到的。”

  “向華,這……”李宗仁心裏有點發怵。

  “德公,你可以把老蔣‘請’來,然後把他扣起來。”張發奎很堅決地說。

  “向華,別……”李宗仁猶豫了,“這是徒招惡名,無補實際的莽事啊!”

  “嗨!”張發奎連連頓足說,“德公,你膽子太小,膽子太小了!”

  李宗仁苦笑了一下,隻得自我解嘲地說:

  “你不在其位,可以大膽地幹,你如果在我這個位置,也不會這樣蠻幹的。”

  張發奎感到十分氣憤,他為李宗仁的安危考慮,才冒生命危險提出這個大膽建議,沒想到李宗仁會這樣怕前懼後,這不能不令他泄氣。他隻好無話可說地連連歎息:

  “唉!德公,你膽子太小,廣州危矣!”

  “向華,你聽我說,”李宗仁還想為自己的想法辯解,“在現今局麵下,我們所需要的第一是兵,第二是錢,蔣先生把兵調走,把錢存在台灣。我們縱然把蔣扣起來,第一不能把兵調回,第二不能把錢取來,則扣蔣又有何用?固然,蔣拖垮兩粵的做法是罪責難逃的。把蔣扣起來,向天下人宣布他的罪責,是可泄一時之憤,但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現在失敗的局麵已定,扣蔣無補於大局,反而為天下人所恥笑。”

  李宗仁這一席話說得張發奎無言可答。

  想當年,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發動了“雙十二事變”,扣起了蔣介石,逼蔣抗日,固然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之命運,反而落得自己身陷囹圄,終身失去自由。

  現在,整個局麵已分崩離析,蔣介石已失去控製全局的力量,即使把他扣起來,局勢也難以改觀。

  應該說,李宗仁的考慮不能不說是慎重的,但是張發奎還是怪李宗仁太姑息軟弱。其實李宗仁是深知蔣介石為人的。

  蔣介石當然知道李宗仁的處境,知道李回廣州肯定對他不滿,所以等李宗仁回廣州以後,蔣介石不請自到,馬上也趕到廣州來了。

  一到廣州,蔣介石殺氣騰騰,馬上要召見高級將領。他耳目眾多,已經有所風聞,張發奎、餘漢謀、薛嶽等人對他不滿,正在拉攏李宗仁、白崇禧圖謀不軌。這令他非常惱火。

  他命俞濟時通知餘漢謀、薛嶽、李漢魂來黃埔軍校見他。

  等這幾個將領一走進門,蔣介石便大發雷霆說:

  “好喲!你們以為現在就可以反對我了嗎?誰反對我,哼!樣子不是擺著嗎?胡漢民、李濟深、陳濟棠都反對過我,結果怎麽樣呢?民國十九年,李宗仁、白崇禧,還有張發奎聯合閻錫山、馮玉祥要反對我,結果又怎樣了呢?反對我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你們想乘困難之時來搞我嗎?我叫你們一個個沒有好結果。”

  蔣介石罵了一通,這幾個將領一聲不吭,因為會客室四周,蔣的警衛人員虎視眈眈,如臨大敵。

  罵完以後,這些將領剛剛走出去,白崇禧就被單獨召來了。“小諸葛”白崇禧戴著金絲邊眼鏡,風度翩翩,大有儒將風度。他不慌不忙地說:“委座,有何見教?”

  “健生,”蔣介石開門見山地說,態度十分委婉:“民國十六年我們兩人精誠團結,所以能完成北伐,統一全國。此後不幸為奸人挑撥離間,以致同室操戈。但後來盧溝橋事起,我倆又複忠誠合作,終於把日寇打敗,收複國土,建立不世之功。今共黨雖猖狂,國勢雖極危險,隻要我倆能同心同德,精誠合作,大事尚有可為。”

  白崇禧當場有點感動了,連聲道:“是,是,委座。”

  事後,他去看了李宗仁,對李說:“這次蔣先生倒很誠懇。”

  李宗仁淡淡地笑了,對此不加可否,不置一詞。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