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十六章 他是重慶大屠殺的罪魁

  重慶市郊棗嵐埡一帶樹起了密密麻麻的電線杆、天線,比山頭的樹木還顯眼。這兒,日日夜夜傳出嘀嘀嗒嗒的電波聲。四周電網密布,行人到這兒望而生畏,個個卻步,都知道這兒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住所。

  原來,這時候的國民黨中統局已改為內政部調查局(簡稱內調局),從廣州撤到重慶,在棗嵐埡設立了電台,與西北、西南各省聯係。

  中統從西北、西南各省發來的情報,電台抄收後,由內調局直接交給楊森,再由楊森每天送到南岸黃山官邸,專呈蔣介石閱示。

  這一段時間,不少從東北、華北戰場敗退、逃竄回來的殘兵敗將,紛紛出潼關、過西安,往長城之外、塞外邊陲逃遁。他們以為塞外荒漠之地,共產黨鞭長莫及,追兵無法到達,恐眼前沒有精力顧及,可以逍遙幾年。

  這樣,就成立了一個“綏遠黨政軍聯合指導委員會”,主任是張慶恩。張慶恩逃到包頭後,網羅了已經解體的軍統、中統、省黨部骨幹分子,組成了一個特務組織,不斷向重慶內調局發報。所以棗嵐埡這會兒從綏遠來的電報特別多。

  當時綏遠是董其武的勢力,雄踞一方,很有影響。

  蔣介石對董其武是很重視的。他雖離開東南大陸,但對遠在西北的董其武還是念念不忘的。

  7月中旬,他在廣州時就派了軍令部長徐永昌、空軍司令王叔銘,乘了專機飛赴陝壩(現為杭錦後旗),要董其武由歸綏赴陝壩商談綏遠問題,引誘董其武將部隊拉到陝壩,背靠寧夏同共軍抗衡。

  董其武沒有明確表態,當時他已與傅作義將軍聯係,準備走傅作義的光明之路——和平起義。

  傅作義已受中國共產黨中央的委托,帶著商談和平起義的有關條件,到歸綏去會見董其武。

  這一情報被張慶恩他們獲悉,一時震驚異常,就連連向重慶方麵發加急電報:

  “董其武不穩。”

  “董其武準備和平起義。”

  “傅作義已帶中共條件前去包頭。”

  “傅作義已秘密到達綏遠。”

  “傅作義正與董其武談判研究和平起義條件。”

  電報如雪片般飛來,報送到蔣介石處。蔣介石時刻追問綏遠那邊發生的新情況,十分迫切。

  每天,由楊森帶了內調局的“情報匯編”“每日情報”,來到江對岸的黃山官邸。蔣介石一邊看,一邊說:

  “嗯,好,好!以後情報來了,要及時送來……”

  “是,是!”楊森聽了,心裏一陣高興,連連答應。

  “嗯,你關照張慶恩、傅宜生去綏後的動態,要隨時報渝……”

  說著,蔣介石立刻拿起筆,親自起草了一份電稿。他寫好後,又圈改了幾個字。電報是發給傅作義的,電文如下:

  宜生吾兄:得知兄已出虎口到達包頭,吾甚為慰。共產黨曆來奸詐,陰謀多端,很多同誌遭其殺害。我對彼險詐深有體會,諒兄亦知之甚深。前次北平事件,已成過去,希兄痛定思痛,勿再上其圈套,否則追悔莫及。現吾在重慶,正研反攻大計,希兄接電即來重慶。我當派機前往迎接,並準備委以重任,共謀黨國的複興。並望轉知其武,一道隨機來渝,共研大計。

  寫到這裏,蔣介石又添加了幾句:

  你此次回綏遠,如同吾當年“西安事變”後回南京,一念之差鑄成今日危亡之大錯。兄要接受吾之教訓,不要自誤誤國,又誤部下。中正親筆。

  蔣介石寫好後,也不叫曹聖芬另抄了,隨手折好,放入電報信封,也不封口,交給楊森,說:

  “快發出去,如有消息,立即用電話報告。”

  “是。”楊森恭恭敬敬地把電報放入皮包,敬了個禮。

  待楊森退出,蔣介石又立刻召見毛人鳳,問道:

  “傅宜生已經到了綏遠,你知道嗎?”

  毛人鳳說:“剛剛知道。”

  “你們在綏遠還有什麽人?”蔣介石陰沉地問。

  “還有趙思武秘密留在董其武的部隊裏。”

  蔣介石“嗯”了一聲,沉默了一下,狠狠地說:

  “傅宜生認賊作父,拱手出賣華北。他這次潛赴綏遠,企圖鼓動部隊降共。你命令趙思武就地把他幹掉,事成之後,可以給予重賞。”

  毛人鳳說:“遵命。”

  第二天,楊森來報告蔣介石:

  “綏遠張慶恩來電,信已交到傅作義手中,但傅未表示任何態度。”

  “混蛋!這個傅宜生,可殺!”蔣介石大為震怒,連連叫喊。

  又過了一天,楊森帶了張慶恩匆匆趕到黃山官邸,晉謁蔣介石。

  “報告委座,張慶恩剛從綏遠飛抵重慶。”

  “哦,哦,”蔣介石急不可耐地問,“綏遠方麵,傅作義和董其武怎麽樣了?”

  “報告委座,”張慶恩哭喪著臉說,“董其武決心投共,我隻好飛回,否則……”

  蔣介石聽了,頹然倒在椅子上,他不明白董其武為什麽要這樣做。記得今年(1949年)7月,徐永昌、王叔銘飛回廣州,向蔣介石匯報和董其武接觸的情況之後,蔣介石曾批準送去1900兩黃金,還晉升董其武為西北軍政長官,送去了委任狀。可是時隔不久,現在董其武竟然聽信傅作義的遊說,要投向共產黨方麵去,這又是為什麽呢?蔣介石實在想不通。

  “你說說傅作義看到我給他的電報後,態度怎麽樣?”蔣介石的眼睛直勾勾地瞪著張慶恩,那神態顯得有點神經質。

  “我……我可以直說嗎?”張慶恩膽怯地問。

  “你照直說好了。”蔣介石一揮手。

  “傅作義接到委座電報後,對徐永昌部長說:‘我一向為國家獨立、民族複興而奮鬥。誰能救國救民我就跟誰幹。蔣先生私心太重,全不顧國家民族,且手段毒辣。國民黨政府喪盡民心,大勢已去,無可挽回,我回去也無能為力。我勸你也不要回去了,你領導綏遠起義吧。’”

  “徐永昌怎麽說?”蔣介石大睜著眼睛,急急追問。

  “徐部長已飛回廣州去了。”

  蔣介石這才放下心來,長歎了一聲:“唉——”

  麵對這種分崩離析的局勢,蔣介石還能說什麽呢?他隻好揮揮手讓楊森和張慶恩去了。

  這時,他一個人在黃山官邸的走廊上踱起步來,心中鬱悶異常,肚子氣鼓鼓的好像隨時隨地都要爆炸。

  他環視嘉陵江北岸的山城重慶,回顧八年抗戰的歲月,那時雖退居到這個“陪都”,但全民族義憤填膺,浴血奮戰,在危難中這裏仍充滿著浩氣,充滿著希望,大家都確信,抗戰自有勝利的一天!

  可是現在呢,這種銳氣一絲也沒有了。一片蕭殺之氣,一片哀歎之聲,官兵毫無鬥誌,都忙著出逃、亡命,作鳥獸散。

  “我們不是敗在共產黨手裏,是敗在自己人手裏!”蔣介石咬牙切齒地說,“這些人都不想跟共產黨打了,把大片大片土地一下子都送給了他們……”

  他氣喲,恨喲,可是又有什麽辦法呢?

  毛人鳳又匆匆趕來了,一進客廳就急急地說:

  “報告委座,綏遠董其武、鄧寶珊叛變。趙思武未能完成任務。”

  “我早知道了。”蔣介石厲聲地對毛人鳳說,“今天之失敗,是由於過去殺人太少,把一些反對我們的人保留下來。這對我們太不利了。”

  毛人鳳囁嚅地說:“請示委座,楊虎城是否馬上解送到台灣去?”

  蔣介石鐵青著臉,咬咬牙說:“留了他做什麽?早就該殺了!”

  說了這句話後,蔣介石又放低聲音,叮囑毛人鳳:

  “把楊虎城從息烽押解回來,要哄騙他,不能讓他察覺我們是要處決他。你要想法秘密進行,千萬不能讓外人知道。”

  “是。”毛人鳳應了一聲,又問,“委座,那白公館和渣滓洞內關押的400多名罪犯怎麽辦?”

  蔣介石一揮手說:“我們過去那樣有勢力的時候,這些人都不肯投降;今天我們到處打敗仗,他們還會轉變過來嗎?幹脆一起幹掉!”

  毛人鳳就是這樣秉承蔣介石的旨意,在蔣家王朝行將滅亡的前夕,開展了一場慘絕人寰的重慶大屠殺。

  他們先是把楊虎城一家及其秘書宋綺雲全家從貴州息烽集中營騙到重慶。當楊虎城將軍一行來到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館鬆林坡時,突然從汽車近旁竄出幾個早已埋伏好的特務,向剛登上白公館斜坡台階的楊虎城將軍刺去……

  這時,兩個八九歲的小孩,眼見自己的父母被殺,嚇得彼此相抱大哭,抖個不停。這時,特務劊子手拿著剛從他們父母身上拔出的利刃,又向孩子走去。兩個孩子嚇得大哭,連忙跪了下來,舉著小手求饒。而滅絕人性的劊子手卻一刀刺進了一個孩子的胸膛;另一個上去抱住,也被一刀刺死。當時,宋綺雲夫人身中數刀尚未斷氣,眼見孩子也慘遭殺害,禁不住流下血淚……

  事後,楊虎城將軍的屍體被埋在斜坡的花壇裏,孩子的屍體被埋在汽車間的地下。直到解放後才取出遺骸,那殺害楊虎城將軍的凶手楊再興,也被追捕及鎮壓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