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十五章 重慶能成為反共基地嗎?

  8月29日上午9時,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蔣介石召開了軍事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張群、胡宗南、宋希濂、錢大鈞、劉文輝、王陵基、鄧錫侯等,後麵的3個人是四川著名的地方領袖。蔣經國、俞濟時當然也參加了會議。

  1949年夏天,蔣記政府決定逃遷入川,把四川作為“反共堡壘”,先派考試院副院長馬國瑞來重慶成立“國民政府還都重慶籌備委員會”。

  7月9日,蔣介石的忠實信徒王陵基這個四川省主席由廣州返抵重慶,他和四川軍閥楊森等沆瀣一氣,發表“反共戡亂”到底、肅清中間路線、打擊投機分子的聲明,妄圖挽救行將覆滅的蔣家王朝。

  8月,國民黨重慶市黨部主任委員龍文治在廣州暴死,國民黨即委派楊森兼任國民黨重慶市黨部主任委員,讓他為即將遷到四川的蔣家王朝作垂死掙紮。此外由市黨部開辦的反共人員訓練班,也由楊森自兼主任。

  一切準備就緒,蔣介石也匆匆趕來了。他又要出場講話了。

  “目前局勢已經穩定,形勢即將好轉。”蔣介石對大家先作一番精神動員,但他講得很空洞,沒有具體內容,到底“穩定”得怎樣了?“好轉”得怎樣了?都沒有下文,隻說:“過去有些人投降共產黨,現在這些人都知道上了當,覺醒過來了,今後不會再有叛變投降的事了……”

  最後,他又強調西南地區的重要性,抖擻精神說:

  “今日重慶要再次成為反侵略、反共產主義之中心,重新肩負起支持作戰艱苦無比之使命。希望我全四川的同胞,振作起當年的抗戰精神,為保持抗戰成果,完成民族革命而努力……有陸海空軍的國家,是不會被滅亡的。我們現在還有一百多萬陸軍,有相當強大的海空軍,絕沒有任何悲觀失望的理由。望大家同心同德,堅定信心,堅持奮鬥,以爭取勝利……”

  8月29日會後,胡宗南、宋希濂、羅廣文等十幾個高級將領在一起聚餐。胡宗南主張由大家聯名,請求蔣介石長期駐重慶或成都就近指導。

  大家一致讚同,推人起草信稿。這封信隻有七八百字,第一段說共軍渡江後形勢以及保衛華南、西南、台灣的決策;第二段特別強調西南地區的有利地勢和人力物力資源的豐富,請求鞏固並利用這個地區的優越條件,使之成為“反共複興”的基地;第三段請求蔣介石留駐重慶或成都就近指導,使西南地區全體軍民團結一致,奮鬥圖強,“國家前途,實深仰賴”等等。

  信謄清後,大家簽了名,推胡宗南、宋希濂、羅廣文於第二天下午四時,前往官邸見蔣介石當麵遞交。

  蔣介石看完信之後,心裏當然很高興,著實讚歎了一番,大發了一通議論,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許多負責官員“不能實行三民主義之故”,接著便說:“我呐,現在在台灣創辦了一所革命實踐學院,調訓負責幹部,由我親自主持指導,如果局勢穩定,將來大家也可輪流前往受訓。這個學院能不能辦好,關係本黨的生死存亡。因此,我要經常住在台灣,而不能長期留在四川。西南方麵,隻要大家同心同德,能撐持一個時期,國際形勢一定會有變化。到那時,我們就可以大舉反攻,以爭取最後勝利。”

  胡宗南等人還是說:“懇請領袖長駐四川。”

  蔣介石似乎被這些忠誠的部下感動了,點點頭說:

  “以後我會常來四川的。嗯,希望你們把我的意思轉達給各軍、師、團長……”

  接著,蔣介石就進行個別談話。首先是找宋希濂。

  “程潛、陳明仁在長沙叛變,你事先知道否?”蔣介石單刀直入地問。“不知道。”宋希濂脫口而出,但仔細一想不對,連忙補充了一句,“當事情發生後,我立即查問電台和陳明仁兵團的電台是否尚可聯絡,電台答複說還可以。我就即刻發給陳明仁一電,探詢真相。第二天,得陳明仁複電,申述他脫離中央、投向共軍的原因,並希望我和他們采取一致行動。我複電拒絕。以後就再沒有聯絡過了。”

  蔣介石連聲說:“好,好!”

  接著,蔣介石要宋希濂把他所指揮的幾個軍長和師長的姓名、籍貫、軍校期別,以及他們對共產黨的態度詳細匯報。宋希濂逐一答複。

  蔣介石聽了,臉上才顯出滿意的表情,說:

  “嗯,我們和共產黨是勢不兩立的。共黨得勢,我們這些人是會死無葬身之地的。你要告訴各級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要人人抱定為我們總理的三民主義而奮鬥、就是犧牲也是光榮的決心!”

  蔣介石又特地把王陵基和楊森找去同他一起吃飯。

  這個王陵基是個老牌軍閥,清朝末年就在四川陸軍速成學校擔任教官,為袁世凱效勞拚過命,得過“龍虎勳章”。30年代初,扶助劉湘,一統四川天下。劉湘死後,他又投靠蔣介石,成為蔣的心腹。去年,蔣介石特地把他從江西調來四川,接替鄧錫侯任省主席。

  楊森,也是四川有名的軍閥,他是四川廣安人,24歲考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弁目隊。次年,又考入四川高等軍事講習所,與劉湘等都是同學。他從一個普通的陸軍速成學堂的學生,不數年間,就活躍於軍閥角逐的戰場上,浮沉於爭權奪利的濁流中。他呼風喚雨,捭闔縱橫,成為四川軍閥中的一個風雲人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他就協助四川“剿共”總司令劉湘,瘋狂進攻蘇區,“圍剿”工農紅軍。在蔣家王朝行將覆滅的前夕,他又做垂死掙紮,擔任國民黨重慶市黨部主任。

  席間,他們發現沒有張群,就感到很納悶。張群是西南軍政長官,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他又是蔣介石的老朋友,怎麽會不出席呢?沒想到,蔣介石卻在吃飯中間問了:

  “你們這個頂頭上司張長官怎麽樣呀,嗯?”

  王陵基是個官場老手,他已從蔣介石問話的語氣和神情中知道蔣對張群不滿,就乘機把張群支持熊克武搞“民眾自衛委員會”的情況匯報了一下。

  “嗯,什麽民眾自衛委員會?”蔣介石放下筷子,對自己智囊團的人物黃少穀說,“黃秘書長,你把有關民眾自衛委員會的檔案調來審查一下。”

  蔣介石說著用筷子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說:

  “請!希望你們好好幹下去!”

  蔣介石熟讀曾文正公全書,也精通封建權術,對於部下,一貫是製造矛盾和利用矛盾,實行雙線以至多線控製的政策,以便自己進行駕馭。凡他所用之人,軍隊自師長以上,地方行政自廳長以上,他總是要實行這一套政策,以防止某些人形成一種勢力,危及他的天下。

  張群是蔣介石40年來的密友和得力助手,無論是今年1月蔣介石從南京引退回家鄉,還是離開奉化下海告別浙東家鄉,張群都在他身邊忠心效勞,為他分憂。可現在多疑的蔣介石對他也防備起來了。

  張群到四川後隻是做了一個空頭的西南軍政長官,並無實權。連張群自己也私下對宋希濂說:

  “蔣先生調王方舟回四川當主席,王方舟這個人呐,個性倔強,態度生硬,四川人多稱之為‘王靈官’,他和各方麵都搞得不好,你和宗南部隊的補給,王方舟不願擔負起這個任務來滿足前方的需要。對此我很擔心。”

  王陵基雖是四川人,但在四川的基礎不穩,遭到四川地方實力派的圍攻。這次,雖仰仗蔣介石的提攜,擔任四川省主席,但前任省主席鄧錫侯和他針尖對麥芒,仍在虎視眈眈窺測他的動向,時刻想重新取而代之。

  蔣介石到重慶後,張群、劉文輝、鄧錫侯等人都向蔣介石提出要求:撤換王陵基。劉文輝和鄧錫侯還擁護張群主持四川軍政大權。但蔣介石一口拒絕了。

  張群還向蔣介石建議:調換重慶市長楊森,提出讓曾擴情繼任,蔣介石也不同意。

  楊森雖有至死效忠蔣家王朝的心意,但事實並不如他的心願。1949年9月2日,重慶發生一場震驚中外的大火,即所謂“九二火災”。這場大火焚毀了三十多條大街小巷,二十多家銀行、錢莊,十六個大小倉庫、堆棧。死亡人數按官方公布的為5000多人,受傷人數15000左右。照理說,這場大火,市長、警備副司令劉雨卿應負主要責任。但國民黨政府玩弄賊喊捉賊的卑劣慣技,大肆汙蔑共產黨,說這是中共地下黨縱的火,妄圖轉移視線,讓老百姓去恨共產黨,這樣又為逮捕和殺害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製造了借口。楊森下令重慶警備司令部軍法處公開槍決了一批所謂“縱火犯”,作為“九二火災”的善後處理,甚至滅絕人性地把親侄女楊漢秀也抓了起來。楊漢秀是楊森二弟懋修的女兒,是共產黨員,1938年化名吳銘去延安八路軍總部工作,後來又進入抗日軍政大學、魯迅藝術學院學習。1946年3月,周恩來同誌親自批準她隨同來重慶工作,她變賣田產,購置槍支,支援華瑩山等地區的革命武裝。她幾次被捕,出獄後仍堅持鬥爭。

  “九二”大火後,楊漢秀去現場察看,痛斥楊森妄圖嫁禍共產黨的陰謀。楊森惱羞成怒,叫他的親信、刑警處處長張明選於9月17日將楊漢秀秘密逮捕,並想將她公開槍殺,企圖製造共產黨“縱火”騙局,還可以在蔣介石麵前換取“大義滅親”的美名。

  但楊漢秀在審訊中揭穿了楊森的陰謀。楊森不便公開殺害,隻好將她暗中關押。直至1949年11月23日,楊森在逃離重慶前夕,才叫張明選將楊漢秀絞死於歌樂山麓金剛坡的一個碉堡中。

  蔣介石來重慶煞費苦心地穩定軍心,布置西南防務,但這些又怎能阻擋住解放大軍進軍四川、解放西南的滾滾洪流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