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十七章 就此收拾“小諸葛”

  台北草山,是台灣著名的風景勝地。它在台北市北部,位於七星山之南,紗帽山之東北,磺溪上遊。附近崗巒起伏,綠蔭密匝,青山翠穀,原野開闊。這一帶遍植櫻花、杜鵑、桃樹、杏樹等。春季花開,遊人如織,成為台北遊覽、休養的有名風景區。在這兒,築有中山樓、陽明山莊、前山公園等主要建築物。

  在萬綠叢中的陽明山莊一座小洋房內,蔣介石剛剛起身,俞濟時走進房來,輕聲地報告:

  “先生,陳誠求見。”

  蔣介石放下杯子。“叫他進來吧。”

  陳誠早在蔣介石下野前,已先期來到台灣。現在,他的職務已是東南軍政長官,頭銜可謂不小。

  蔣介石對東南沿海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台灣五省是非常重視的,看成是第一線戰略要地。

  無奈截至6月下旬,江蘇全境已被解放軍解放。浙江隻留下以定海為中心的舟山群島和大陳島、一江山島尚未解放,尚在周嵒、石覺、郭懺等部把守之中。

  盡管如此,蔣介石還是對陳誠一再指示:“這幾個省在軍事地理上,海口較多,容易接受美國支援,進可攻,退可守,即使大陸盡失,沿海地區也有島嶼可以憑借。另外,在經濟上,東南是魚米之鄉,是我桑梓之地,仕商、縉紳眾多,與我國民黨曆史淵源深長。”

  蔣介石在6月下旬的福州軍事會議之後,同一些將領磋商,表示要讓陳誠擔任東南軍政長官來統籌兼顧,以確保東南。到6月25日,蔣介石便正式公布對陳誠的任命了。

  7月1日,東南軍政長官公署開始行使職權。

  今天,陳誠是來向蔣介石匯報工作的。

  陳誠報告完畢工作,附帶談了一個情況:

  “委座,張國燾自來台北後,又打算繼續出《創進》周刊,要求政府資助。”

  《創進》周刊,是1948年6月由張國燾在上海施高塔路辦起來的。雖然張國燾是孤家寡人,和者甚少,但他著實為蔣家王朝鼓吹了一陣子,當時蔣經國正在上海“打虎”,《創進》吹捧說:

  “近來蔣經國在上海執行新經濟政策,有聲有色,人人喝彩。現實環境正需要這類人,才能有所作為。”

  《創進》還發表了一篇題為“門神救國論”的文章,鼓吹“隻要有一個像曾國藩那樣氣魄與作為的人,出麵號召,肯定可以完成救國使命的”,還叫嚷誰能充當“現代的曾國藩”,“誰就是現代的救世主”。

  “我看算了吧,”蔣介石冷冷地說,“他這個人現在說這一套話,沒有人聽的。”

  “那麽,這裏不用,他可能去香港等地。”陳誠有些擔心地說,“張國燾這個人是要活動的。”

  “凡是能叛變共產黨的人,也會隨時叛變我們,你記住這點,別提這個人了。”蔣介石不高興再說張國燾了,就把話題一轉,問道,“白健生最近有什麽反應?”

  陳誠略略思索了一下說:“白健生一再電請,讓青島劉安琪兵團由汕頭登陸調粵北,將由上海撤至舟山的各部也調粵北,由張發奎統一指揮贛南和粵北一帶的戰事……”

  “不必睬他!”蔣介石冷冷一笑,又問,“劉安琪兵團已到海南島了嗎?胡璉兵團是不是已到達目的地?”

  “劉安琪率所部已安抵海南島,”陳誠回答,“胡璉率所部循民國十六年賀龍、葉挺在南昌暴動後所走的路線,取道撫州、汀州,已達潮、汕。”“好!”蔣介石點點頭,臉上露出一點笑容,“劉、胡兩個兵團都要保存好實力,必要時可退到台灣。”

  白崇禧想守中南,拚命叫喊要胡璉兵團、劉安琪兵團,甚至要湯恩伯從上海撤出的部隊去增援。可是蔣介石老謀深算,根本不理他那一套。蔣介石的意圖很明顯,他是想保存自己嫡係的實力,削弱白崇禧的左右兩翼,使他孤軍乏力。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借刀殺人”的手法。

  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以後,5月,從皖南直插浙西、贛東一帶,準備切斷浙贛鐵路。白崇禧一見自己的右翼有危險,連忙發電報給駐守在上饒一帶的胡璉兵團,要他們管轄的第十及第十八兩軍的50000人精銳部隊火速增援。

  胡璉收到電報,電文謂:“如上饒不守,可撤往贛江上遊地區,協同華中區友軍據險防守。”

  與此同時,國防部也通令胡璉兵團:“所部撥歸白崇禧指揮。”

  胡璉把電報看了好幾遍,反複揣摩了一番,決定立刻向蔣介石密報。蔣介石一聽,大為光火,當即密令胡璉,取道撫州、汀州,一直退至潮州、汕頭一帶。

  白崇禧久等胡璉兵團不來,接到情報已知他們向南調動。他當然知道是由誰一手策劃的,隻好悶悶不樂,長歎大勢已去了。

  為了彌補胡璉兵團撤退所造成的空隙,白崇禧乃急調原自安慶撤往鄂東的夏威兵團,南下到贛江一帶。但這一來,鄂東的兵力就更顯單薄了。人民解放軍一部直搗九江會同沿平漢路線南下的第四野戰軍一部,從三麵向武漢合圍過來。

  5月17日,武漢三鎮解放。白崇禧乃將華中長官公署撤至長沙,擬以張淦、陳明仁、黃傑等兵團守粵漢路的武長段為正麵,以徐啟明兵團守贛西為右翼,另外以宋希濂部從長沙南麵撤至常德、芷江一線為左翼,準備阻止人民解放軍四野南下。

  何應欽和白崇禧都認為左翼的防務萬無一失。這因為宋希濂部有十餘萬人,彈械充足,裝備優良,其防地又左依湘西大山,右靠洞庭湖,共軍短期內根本無法進入。

  他們沒有料到,宋希濂竟不聽命令,擅自將全軍撤至鄂、川邊境的恩施,致使常德、芷江一線門戶洞開。

  何應欽用長途電話,命令宋希濂:按原計劃迅速撤往湘西。誰知宋希濂不買他的賬,拒不從命,竟說:

  “我撤到恩施,是老總的命令。”

  這“老總”,當然就是蔣介石了。

  何應欽氣得大喊大叫:“恩施一帶並無敵人。你到那裏去實無必要,常德一帶異常空虛,你如不來,湖南戰事就不可收拾了。你到恩施是絕路。”“我管不了這許多!”宋希濂不耐煩地說,“老總要我怎麽辦,我就怎麽辦。”

  “我是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部長,負責指揮全國所有軍隊。”何應欽也失去平時的涵養,氣憤地吼叫起來,“你必須服從我的命令。”

  宋希濂有恃無恐地說:“我這個人就不知道什麽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說畢,把電話掛了。

  何應欽氣得臉孔發紫,堂堂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部長竟受如此奚落,這還了得,他立即向李宗仁報告。

  “這成什麽體統?這成什麽體統?我有生以來還沒有受過這種侮辱。”何應欽說話時聲音發抖,痛心地說,“德公,我們的計劃,一挫於胡璉南撤,再挫於宋希濂抗命,完了,徹底完了,我隻有辭職!”

  李宗仁當然知道胡、宋的背後是誰,他無話可說,隻是請何應欽打消辭意,勉撐危局。

  最後,何應欽沉痛地說:“德公,如要我繼續幹下去,我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逃亡,二是自殺……”

  自殺!何應欽當然是在氣頭上說的話,未必下得了決心。逃亡!何處是存身之地?最後,他還是辭職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