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七章 怨撒金錢

  “行香子”(旦作病上)去也春光。月地花天,相思影,瘦的不成模樣。為伊蹤跡,費盡思量。(浣)歸來好,空迷戀,有何長。

  (集句)(旦)蕙帳金爐冷篆煙[1],寶釵分股合無緣[2]。菱花塵滿慵將照[3],多病多愁損少年[4]。浣紗,紫玉釵頭,是咱心愛,幾時賣去嗬,好悶也!

  “玉山鶯”玉釵拋樣[5],上頭時縈紅膩香。為冤家物在人亡,這幾日意迷神恍。每早起嗬,窺妝索向,還疑在枕邊床上,又似在妝奩響。猛思量。原來賣了,空自揾啼妝。

  “前腔”如今可賣了也!賣釵停當,喜孜孜誰家豔陽。那插釵人溫存的依前還價,遇著那一等嗬,笑窮婦人無分承當,抬高價作他喬樣。俺霍小玉一眼看上李十郎,今日賣了釵也,路旁喧講,道當初墜釵情況,自把前程揚。為誰行[6]?斷簪殘髻,留伴鏡中霜[7]。

  (侯景先上)杜鵑花暖碧桃稀,兩處紅妝一處悲。個裏囊中忒羞澀[8],他邊頭上有光輝。自家侯景先便是,替霍家郡主賣釵,得百萬錢。在店中半年多月,沒人取去,老子親送來。內有人麽?(浣)老侯到了,待咱通報。(見介,旦)賣釵得價了?

  “桂花鎖南枝”(侯)咱登時發付,珠釵兩股。舊時價不減些兒,任姹女把金錢細數[9]。(浣數錢介)是百萬了,牙錢那家有?(旦)問他賣在那家?(侯)是當朝太尉姓盧,玉俜停上頭須此[10]。(旦驚介)浣紗,問他到盧府裏,可打聽來?(侯)且喜且喜,有個李參軍,你這裏尋故夫,他那邊衠新婿[11]。(旦)當真了?(侯)府門外,久躊躇,是他堂候官、親說與。

  (旦泣介)天下寧有是事乎?霍小玉釵頭,到去盧家插戴也!(悶倒介。侯)玉翦江魚尋老手,釵分海燕泣春心。(下)

  “小桃紅”(旦)俺提起曉妝樓上玉纖閑[12],他斜倚妝奩盼,也。則道鏡台中,長則是兩相看。閑吟歎,把玉釵彈。人去後,香肩嚲,畫眉殘。將他來斜撥爐香篆,也。又誰知誓冷盟寒?空擲斷釵頭玉,雙飛燕不上俺雲鬟。

  (浣)這錢愛殺俺也!(旦)要錢何用?

  “下山虎”一條紅線,幾個開元[13]。濟不得俺閑貧賤,綴不得俺永團圓。他死圖個子母連環[14],生買斷俺夫妻分緣。你沒耳的錢神聽俺言[15],正道錢無眼。我為他疊盡同心把淚滴穿[16],覷不上青苔麵。(撒錢介)俺把他亂灑,東風一似榆莢錢[17]。

  (浣)怎生撒去?可是撒漫使錢哩[18]。

  “醉歸遲”(旦)那其間成宅眷,俺不是見錢兒熱賣圖長便。誰承望這一對金釵胡串[19],青樓信遠,知他向紅妝啼箋。他雖然能掇綻[20]慣賠錢,你敢也承受俺貫熟的文鴛[21],又蘸上那現成釵燕。想著那初相見長安少年,把俺似玉天仙花邊笑嫣。滿著他含笑拾花鈿[22],終不然那一霎兒燈前幾年。到如今那買釵人插妝鬟儼然,俺賣釵人照容顏慘然。知他是別樣嬋娟,也則是前生分緣。

  (崔上)旅舍貧儒閑踏草,高樓思婦怕看花。這幾日不曾問霍府李郎消息,取幾貫錢使用。裏麵甚事悲喧?徑入則個。(見錢撒地作驚介)浣紗姐,俺書生終日奔波覓錢,如何亂撒滿地?(浣)你不知,要找訪李郎,貲費乏絕,將玉釵倒與玉工,正賣向盧太尉府中,果然百萬錢買去,盧小姐插戴,與李郎成親了。(崔)真個了?李君虞,你可也有時遇著俺崔允明數落你一番,怕你不動頭也!(旦)果如所言,崔君清客,浣紗將錢奉上薄為酒費,容奴拜懇也。(拜介)

  “憶多嬌”借美言,續斷緣,斷續姻緣須問天。(崔)滿眼春愁花樹邊,要得團圓,(又)。還似巧相逢那年。

  “哭相思”[23](旦)俺心中人近人心遠,說教他心放心邊。他錢堆裏過好日,俺釵斷處惜華年。(崔辭介,旦)加婉轉,促留連,看落花飛絮是俺命絲懸。若得他心香轉作回心院[24],抵多少買賦千金這酒十千[25]。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雖多覺後疑。買斷人間不平事,金錢還自有圓時。(下。崔吊場)好花期客客不至,病鳥依人人自憐。看來小玉姐為尋訪李郎,破散家貲百萬,俺三年間受之惶愧。要徑造李郎,他又被盧府拘製,早朝晚歸,不放參謁。怎生是好?(想介)有了!崇敬寺今春牡丹盛開,約韋夏卿酒館商量,去請李郎玩賞,酒中交勸,或肯乘興而歸。正是欲見夫妻一片心,須聽朋友三分話。(下)

  注釋:

  [1]蕙帳金爐冷篆煙:此句出自金劉著《閨情二絕》之二。原詩為:“蕙帳金爐冷篆煙,故山青草幾芊芊。隻今惟有瀟湘月,萬裏相隨照不眠。”

  [2]寶釵分股合無緣:此句出自唐劉損《憤惋詩》之一。原詩為:“寶釵分股合無緣,魚在深淵日在天。得意紫鸞休舞鏡,斷蹤青鳥罷銜箋。金杯倒覆難收水,玉軫傾欹懶續弦。從此蘼蕪山下過,隻應將淚比黃泉。”

  [3]菱花塵滿慵將照:此句出自宋寇準詞[踏莎行](春色將闌)。原詞為:“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餘香嫋。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菱花,鏡子的代稱。見本書第三出注[25]。

  [4]多病多愁損少年:此句出自唐張泌《春日旅泊桂州》。原詩為:“暖風芳草竟芊綿,多病多愁負少年。弱柳未勝寒食雨,好花爭奈夕陽天。溪邊物色堪圖畫,林畔鶯聲似管弦。獨有離人開淚眼,強憑杯酒亦潸然。”

  [5]拋樣:同“拋漾”,拋棄,扔下。

  [6]為誰行(h醤g):意思是為了誰。行,輩,班輩。《史記·匈奴列傳》:“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7]鏡中霜:霜指白發。

  [8]個裏囊中忒羞澀:意思是這裏沒有錢。個裏,此中,其中。唐王維《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遊有懷靜者季雜言》詩:“香車寶馬共喧闐,個裏多情俠少年。”囊中羞澀,也作阮囊羞澀。晉阮孚持一皂囊,遊會稽,客問囊中何物,阮曰:但有一錢守囊,恐其羞澀。後人自謂身無錢財為“阮囊羞澀”。

  [9]任姹女把金錢細數:意思是任你們細細地數錢。姹女,亦作“奼女”,少女,美女。《後漢書·五行誌一》桓帝時童謠:“車班班,入河間,河間姹女工數錢。”唐羅鄴《自遣》詩:“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蠻奴。”

  [10]玉俜停:應作“玉娉婷”,指美女。

  [11]衠(zhn)新婿:衠疑誤,當作“填”。

  [12]玉纖:形容女子手指白嫩細長。唐韓偓《詠柳》:“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裏持。”

  [13]“一條紅線”二句:意思是一條紅線係著幾個錢。開元,唐代錢幣名。《舊唐書·食貨誌》:“武德四年鑄錢,文曰:‘開元通寶’。”明黃道周《博物典匯》卷十四:“唐高祖武德四年,廢‘五銖錢’,鑄‘開元通寶’。每錢十錢重一兩,計一千重六斤四兩,得輕重大小之中。”

  [14]他死圖個子母連環:意思是盧太尉招贅女婿,到死可以圖個子母團圓。子母連環,大環上套著小環。《詩·齊風·盧令》:“盧重環,其人美且鬈。”毛傳:“重環,子母環也。”

  [15]沒耳的錢神:錢神,謂金錢之力,如同神物。晉魯褒《錢神論》:“諺曰:‘錢無耳,可暗使。’又曰:‘有錢可使鬼’,而況於人乎?”

  [16]同心:指同心結。見本書第二十七出注[14]。

  [17]“俺把他”二句:我把它們迎風拋灑像灑榆錢一樣。榆莢錢,指榆莢,榆樹的果實。榆樹未生葉前先生莢,形似錢而小,連綴成串,也稱榆錢。暮春榆樹長葉時,榆錢迎風而落,故小玉稱“亂灑東風”。唐韓愈《晚春》詩:“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18]撒漫使錢:也作“撒镘”。任意用錢,揮霍。镘,指錢幣的背麵。元楊顯之《酷寒亭》雜劇第一折:“頭頂軍資庫,腳踏萬年倉;若將來撒镘,不勾幾時光。”明馮夢龍《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多蒙老翁送我三萬銀子,我隻說是用不盡的,不知略撒漫一撒漫,便沒有了。”

  [19]胡串:亂走的意思。串,到別人家走動。《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不曾走東家,不曾西鄰串。”

  [20]他雖然能掇綻:他,指盧太尉。掇(du)綻,也作“掇賺”、“啜賺”。哄騙,誘騙。《水滸傳》第六十回:“久聞梁山泊行仁義之道,所過之處,並不擾民,因此特來拜投,如何故來掇賺將軍?”

  [21]貫熟的文鴛:貫熟,當作“慣熟”。文鴛,即鴛鴦。因鴛鴦身上有五彩花紋,故稱“文鴛”。

  [22]滿著(zhu螅┧κ盎洌閡饉際薔∮傷κ壩耦巍B。W牛茫盡=鴝庠段饗峒侵罟鼇肪硪唬骸白派蹕ビ廊眨俊?

  [23]“哭相思”:此曲葉譜本作“尾聲”。其注雲:““哭相思”清唱不便收住,故改“尾”。”所改的“尾聲”是:“若得他心香轉作回心院,應憐俺落花飛絮命絲懸,抵多少買賦千金這酒十千。”

  [24]若得他心香轉作回心院:意思是如果能讓他回心轉意。心香,佛教語。謂中心虔誠,如供佛之焚香。南朝梁簡文帝《相宮寺碑銘》:“窗舒意蕊,室度心香。”唐韓偓《仙山》詩:“一炷心香洞府開,偃鬆皺澀半莓苔。”這裏指真誠的心意。回心院,詞牌名,遼蕭後作。清葉申薌《本事詞》:“遼蕭後小字觀音,工書,能歌詞,善彈箏琶。天祐帝甚寵之……後疏之,後乃作《回心院》詞十首,寓望幸之意也。”

  [25]買賦千金這酒十千:千金買賦,用漢武帝陳皇後事,見本書第三十二出注[12]。酒十千,即鬥酒十千,謂酒美價貴。三國魏曹植《名都篇》:“我歸宴平樂,美酒鬥十千。”

  評析:

  這一出講小玉得到賣釵的百萬錢後,得知李益真的成了盧太尉之婿,怨極而將百萬金錢望空拋撒。

  紫玉釵是小玉成年的象征,也是她和李益相識以至相愛的媒介,因此這釵對她而言,價值非同一般。她苦守三年,為的是盼得李郎歸來;為了尋訪李郎的消息,她不惜典賣首飾,甚至忍饑受凍;當她聽說李郎可能入贅盧府,已經資用乏絕,她狠心將玉釵典賣,為的是最後求證李郎的行蹤。這是她最後一線希望—可是盼來的卻是李郎另贅高門的確鑿消息。她徹底絕望了。現在,金錢對她而言已經變得毫無意義,甚至成了她的仇敵—她視如生命的紫玉釵竟然落到搶走她丈夫之人的手上!於是,她隻能把滿腔的怨恨發泄在這玉釵換來的金錢上。

  小玉由墜釵拾釵而與李益相愛,繼而是與愛人分離的感傷,然後是離別的相思與期盼,再發展成孤淒無助,進而是幽怨難訴,現在怨恨已達極致—作者一步步敘來,小玉的情感曆程曆曆在目,一位鍾於情、癡於情、為情而燃盡生命之火的女子形象豐滿地立在受眾麵前。

  同時,作者還運用對比手法,突出小玉純潔高尚而迥異世俗的靈魂:麵對玉釵換來的金錢,她沒有喜形於色,而是追問李郎的消息—她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探聽愛人消息的機會。情,在她心中永遠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所以當浣紗說“這錢愛殺俺也”,當崔允明感歎“俺書生終日奔波覓錢,如何亂撒滿地”時,小玉的形象愈加鮮明地凸顯出來。

  不過,崔允明的語言、行動比較自然,他是從外而入,隻見到一地的錢,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情況,發出這樣的疑惑和感歎屬人之常情。當他得知真相時,隨即表示要找李益理論,還表示“看來小玉姐為尋訪李郎,破散家貲百萬,俺三年間受之惶愧”,並想辦法要去勸李益回心轉意。人物性格具有連續性,並沒有發生本質變化。而浣紗朝夕陪侍小玉,對小玉的心思最了解不過,對這錢的來龍去脈也最清楚不過,可是居然還表示“這錢愛殺俺也”,當小玉拋撒金錢時,第一反應不是去安慰小玉,反倒說“怎生撒去?可是撒漫使錢哩”—不知何時竟染上了見錢眼開的市儈習氣!與那位處處為小玉著想、維護小玉體麵、替小玉賣釵的浣紗簡直判若兩人。即人物性格在這裏發生了斷裂。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確可以收到良好的藝術效果,但若以犧牲其他人物形象,甚至損壞人物形象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為代價去實現這一效果的話,就不可取了。

  或謂浣紗上述言語舉動是在插科打諢,但這一出戲,主人公的感情是悲憤的,作者的筆調也是嚴肅的,從整體看,插入科諢並不合適。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也許是湯顯祖此作的白璧微瑕吧。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