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九章 高宴飛書

  “一枝花”(劉上)牙旗翻翠葆[1],彈壓燕支道[2]。轅門金甲偃[3],閑吟眺。玄鬢初驚,坐聽新蟬噪[4],大樹將軍老[5]。柳色槐陰,偏稱羽扇綸巾清嘯[6]。

  [臨江仙]河漢千年鳳舞[7],煙沙萬裏龍荒[8]。封侯隻愛酒泉鄉[9]。關山瞻漢月,戈劍宿胡霜。紫塞夜搖風角[10],薇垣曉動星芒[11]。翩翩書記舊河梁[12]。幕中邀謝鑒[13],麾下得周郎。自家劉公濟是也。承天子命拜朔方河西二道節鎮,近移軍玉門關外。奏準聖旨[14],親點狀元李益參軍,乃吾故人也。報說今日到任,已分付各邊城,旌旗號令,精整一番。堂候官備酒。(內鼓吹介)

  “滿江紅”(生眾擁上)寶馬嘶雲,青絲鞚[15],籠鞭袖嫋[16]。河橋聽、鳴笳疊鼓,暮山欲噪。玉帳門前歌吹動[17],戍樓嶺上紅幡繞[18]。(眾)風煙河畔引王孫,青青草[19]。

  (見介[20])詞場第一名[21],(生)軍事得參卿[22]。(劉)客冠三台坐[23],(生)人依萬裏城。(劉笑介)李君虞,今日劉公濟可是喜也。左右看酒。(堂候)日永篆香宜畫軸[24],風清繡幕好投壺[25]。酒到。

  “梁州序”(劉)玉堂年少,日華天表[26],共仰雍容廊廟[27]。何緣關塞,逢迎仙斾飄搖[28]。似你三千禮樂,十萬甲兵,百二山河小[29]。自來帷幄裏夢賢豪[30],萬裏雲霄一羽毛[31]。(合)清和候[32],煙塵道,展營門細柳平安報[33]。軍中宴,鎮歡笑。

  “前腔”(生)非熊奇貌[34],臥龍風調[35],綠鬢朱顏榮耀[36]。長城萬裏,君侯坐擁幢旄[37]。快睹軍容出塞,將禮登壇[38],冠世英雄表。金湯生氣象[39]迥銅標[40],圖畫在麒麟第一高[41]。(合前)

  (劉)參軍到此,即有軍中一大事請教:玉關之外,有小河西大河西二國。自漢武皇開西域四郡[42],隔斷匈奴,這兩國年年貢獻大漢。大河西獻葡萄酒,送在酒泉郡賜宴;小河西獻五色鎮心瓜,送在北瓜州犒賞[43]。到大唐初年,舊規不改;近自吐番挾製,貢獻全疏。意欲興兵,相煩草奏[44]。(生)容下官措思[45]。

  “前腔”(劉)碧油幢燕雀風高[46],金字旗龍蛇雲繞。聽單於吹徹[47],平安烽早[48]。深感主恩鄭重,軍令分明,你筆陣狼煙掃[49]。試揮毫,倚馬西飛插羽翹[50]。(合前)

  (生)老節鎮在上,河西貢獻不至,興兵主見不錯。但是四五月間晴雨不常,天氣未便。下官叨以筆墨從事,願草咫尺之書,先寒二國之膽;更容下官分兵,戍守回中受降城外[51],綴吐番之路[52],使他不敢空國而西[53],則酒泉不竭於唐,甘瓜複延於漢矣[54]。(劉)參軍高見,此乃王粲登樓之才[55],李白嚇蠻之計也[56]。左右取大觥進酒[57]。

  “前腔”(生)染宮袍來附金貂[58],總戎陣未妨魚鳥[59]。扌棄花邊簇馬,風前欹帽[60]。憶西清別騎[61],東府君侯[62],不信邊頭好[63]。侍雄豪,書劍從軍敢告勞。(合前)

  (眾上)整頓舞衣雲出塞,動搖歌扇月臨邊。(眾旦樂介)

  “節節高”金花貼鼓腰[64],一聲敲,紅牙歌板齊來到[65]。龜茲樂[66],於闐操[67],花門笑[68]。怕人間譜換伊梁調[69],甘州入破橫雲叫[70]。(合)酒灑西風茜征袍[71],軍中且唱從軍樂[72]。

  “前腔”(眾旦舞介)裁停碧玉簫[73],陣花飄,河西錦帶翩翻耀。風前掉,掌上嬌,盤中俏[74]。胭脂山下人年少[75],紅氍隊裏華燈照[76]。(合前)

  “尾聲”聽鳴笳芳樹篇篇好[77],小梁州宴罷人長嘯[78]。單則是玉門關外老班超[79]。

  軍中高宴夜堂開,城上烏驚探馬來。

  火照墨花飛草檄[80],眾傳君負佐王才[81]。

  (劉吊場)叫中軍官[82],明早到參軍府領下檄文二道,矯詔宣諭大小河西[83],責其貢獻;不服之時,興兵未遲。正是鞍馬不教生髀肉[84],檄書端可愈頭風[85]。(下)

  注釋:

  [1]“牙旗”句:牙旗,見本書第十九出注[29]。翠葆,葆,車蓋。翠葆亦稱羽葆,是以翠羽聯綴於竿頭而成的儀仗,形若蓋。南朝隋唐時,諸王大臣有功者加羽葆。

  [2]彈壓:鎮壓,鎮守。

  [3]金甲偃:沒有軍事行動。金甲,金飾的鎧甲,代指兵事。偃,止息。

  [4]“玄鬢初驚”二句:意思是剛剛聽到蟬的鳴叫,即已入初秋之意。玄鬢,本義為黑發,此處指蟬。古代婦女發式有“蟬鬢”,以兩鬢薄如蟬翼,色亦類之,故稱。晉崔豹《古今注·雜注》:“魏文帝宮人絕所寵者,有莫瓊樹、薛夜來、田尚衣、段巧笑,日夕在側。瓊樹乃製蟬鬢。縹眇如蟬翼,故曰蟬鬢。”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有“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5]大樹將軍:指東漢大將馮異。《東觀漢記·馮異傳》:“異為人謙退,每止頓,諸將共論功伐,異常屏止樹下,軍中號‘大樹將軍’。”

  [6]羽扇綸(gun)巾清嘯:綸巾,絲做的頭巾。羽扇綸巾,即手執羽毛扇,頭戴絲頭巾,是漢魏文士的典型裝束。羽扇綸巾,往往用來形容人風雅閑散。南朝梁殷芸《小說》:“武侯(諸葛亮)與宣王(司馬懿)治兵,將戰,宣王戎服蒞事,使人密覘武侯,乃乘素輿,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軍隨其進止。宣王歎曰:‘真名士也。’”宋蘇軾詞[念奴嬌](大江東去):“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嘯,撮口出聲為嘯。魏晉時成為流行於士人間的一種技藝。清嘯,清越悠長的嘯鳴。

  [7]河漢千年鳳舞:“河漢”與下麵“煙沙”相對,指黃河、漢水一帶的中原地區。鳳舞,鳳儀獸舞,代表國家在聖君賢臣的教化之下出現的太平、祥和之氣。《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8]煙沙萬裏龍荒:煙沙,烽煙和風沙,指塞外。龍,指匈奴舉行祭天儀式的龍城。荒,謂荒服,後泛指荒漠之地或這種地區的少數民族國家。龍荒,即漠北荒遠之處。

  [9]酒泉:古郡名,即今甘肅省酒泉市。

  [10]紫塞夜搖風角:長城上夜裏響起風角之聲。紫塞,長城。晉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築長城,土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焉。”風角,古代西域的一種樂器,傳入中原後用作軍樂。唐賈島《行次漢上》詩:“漢主廟前湘水碧,一聲風角夕陽低。”

  [11]薇垣:即紫微垣,亦稱“紫微”,星官名。《晉書·天文誌上》:“紫宮垣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八,在北鬥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唐開元元年改稱中書省為紫微省,亦簡稱微垣。

  [12]“翩翩”句:意思是風度翩翩的書記是個才子。書記,古代軍中掌管書牘奏記的人員。舊河梁,指開封地區。三國魏阮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曾任書記。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之二:“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

  [13]謝鑒:經過善於鑒別人才者鑒識的人才,此處指由盧太尉推薦的李益。這裏是反用東晉謝安故事:當時前秦常南侵,朝廷求良將禦敵,謝安舉其侄謝玄。中書郎郤超與玄有隙,然聞而歎曰:“安違眾舉親,明也;玄必不負舉才也。”(見《晉書·謝玄傳》)後謝玄果率晉軍敗前秦於淝水之役。

  [14]奏準:奏請獲準。

  [15]青絲鞚(k騨g):青色絲繩的馬籠頭。宋陸遊《懷成都十韻》:“竹葉村醪碧玉壺,桃花駿馬青絲鞚。”

  [16]籠鞭袖嫋:瘦細的袖中籠著馬鞭。嫋,瘦細優美貌。籠鞭,因為鞭長,不趕馬時可籠於袖中。古代中原地區的服飾喜歡寬袍大袖,不適合馬上騎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就是要改穿“短後之衣”,衣袖當亦較窄。此處“籠鞭袖嫋”也是寫邊塞上將士為提高作戰效率而有的裝束。

  [17]玉帳:主帥所居的帳幕,見本書第十九出注[9]。

  [18]戍樓:邊關上駐軍的瞭望樓。

  [19]“風煙”二句:此化用《古詩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及唐王維《山中送別》詩之“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王孫,參見本書第二十四出注[21]。

  [20]“見介”下似脫“劉”字。

  [21]詞場:科場。古代科考除考作論還考作詩,故名。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詩:“自知群從為儒少,豈料詞場中第頻。”

  [22]參卿:指參軍之職。

  [23]客冠三台坐:意思是您位列三台之首,意即本該在朝廷上做大官。這是接著上麵“詞場第一名”一句而說的。三台,星名,共三對,分別為司命(主壽)、司中(主宗室)、司祿(主兵)之星。亦用作朝廷上三個高級職位的合稱。漢因秦製,以尚書為中台,禦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合稱三台。《晉書·天文誌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後世因以“三台”喻“三公”。

  [24]“日永”句:現白晝甚長,適合於點上篆香,來細細地畫一長幅畫。

  [25]投壺:古人宴會時的遊戲。設一個特製的壺,賓主按次序在一定距離外將籌投入壺中,中多者為勝,輸者飲酒。《後漢書·祭遵傳》:“遵為將軍,取士皆用儒術,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

  [26]日華天表:此句極讚李益才俊。日華,太陽的光華。天表,天生美好的儀容。

  [27]雍容廊廟:在朝廷上儀容溫文大方。廊廟,指朝廷。

  [28]仙旆(p鑙):本指道士請神時在神壇上所插的旗幟,此指軍中旌旗。旆,旗末端狀如燕尾的垂旒,泛指旌旗。

  [29]“似你”三句:像你是科考得高中,腹富韜略,山河形勢盡在胸中。三千禮樂,“禮樂”泛指科考內容。宋夏竦《廷試》詩(一說為宋林洪《宮詞百首》之一):“殿上袞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縱橫禮樂三千字,獨對丹墀日未斜。”宋孫應時《挽南康冷知軍》:“禮樂三千字,聲名五十秋。”十萬甲兵,唐杜甫《諸葛孔明》:“空餘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百二山河,指地形險固,二萬人足當百萬。《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裏,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小,是說李益於山河形勢已諳熟於心,能隨意指點運籌。

  [30]帷幄:軍營的帳幕,指軍中統帥之所居。

  [31]萬裏雲霄一羽毛: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五:“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這裏是將李益比成諸葛亮。

  [32]清和候:指農曆四月,為天氣清明和暖之時。南朝宋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南朝齊謝朓《別王丞僧孺》詩:“首夏實清和,餘春滿郊甸。”故俗以四月為清和月。候,時令。

  [33]營門細柳:指軍中號令嚴明。細柳,地名,在今陝西省鹹陽市西南,漢將軍周亞夫屯兵之處。漢文帝勞軍,先至霸上、棘門,見其軍紀甚為鬆懈。及至細柳營,因無軍令而不得入。於是使使者持節詔將軍,亞夫傳令開壁門。既入,帝按轡徐行。至營,亞夫以軍禮見,成禮而去。帝曰:“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見《史記·絳侯世家》)。後遂稱軍營紀律嚴明者為細柳營。唐王維《觀獵》詩:“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34]非熊:指薑太公。據《六韜·文師》載:文王將往渭水邊打獵,行前占卜,卜辭曰:“田於渭陽,將大得焉,非龍非彨,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後果見太公坐渭水邊垂釣,與之語而大悅,遂同車而歸,拜為師。古熊羆連稱,後遂以“非熊”代指薑太公。唐李白《大獵賦》:“載非熊於渭濱。”宋陸遊《雨中臥病有感》:“非熊老子不複見,誰吊遺魂清渭濱。”

  [35]臥龍:指諸葛亮。《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徐庶薦諸葛亮於劉備時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36]綠鬢朱顏:指年輕人。宋晏殊詞[少年遊](芙蓉花發):“綠鬢朱顏,道家裝束,長似少年時。”

  [37]君侯坐擁幢旄:君侯,秦漢時指列侯而為丞相者,漢以後用為對達官貴人的敬稱。幢(chu醤g)旄,古代作儀仗的旗。幢原指支撐帳幕、傘蓋、旌旗的木杆,後借指帳幕、傘蓋、旌旗。旄為用犛牛尾裝飾的旗子。

  [38]將禮登壇:按照拜大將之禮登上將台。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蕭何建議劉邦“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拜韓信為大將。

  [39]金湯:即金城(金屬造的城)湯池(沸水流淌的護城河),喻城池險固。

  [40]銅標:用作國界標識的銅柱。唐李賢注《後漢書·馬援傳》時,引《廣州記》謂:“援到交趾,立銅柱,為漢之極界也。”

  [41]麒麟:指漢代的麒麟閣,在未央宮。漢宣帝時曾圖霍光、蘇武等十一功臣像於閣上,以表揚其功績。後多以畫像於“麒麟閣”代表功勳卓著。唐代有淩煙閣與此相近。

  [42]漢武皇開西域四郡:漢武帝擊敗匈奴後,在西域置有河西四郡,分別為武威、酒泉、張掖、敦煌。

  [43]北瓜州:瓜州為古地名,在今甘肅省敦煌市。一說在秦嶺南北兩坡,此或“北瓜州”之所由來。又,北魏孝明帝所置瓜州,治所在敦煌(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所置瓜州,治所在晉昌(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或因此而有南北瓜州之分。

  [44]草奏:起草奏章。

  [45]措思:構思。唐劉肅《大唐新語·著述》:“堅承乏,已曾七度修書,有憑準皆似不難;唯《六典》,曆年措思,未知所從。”

  [46]碧油幢:青綠色的軍帳。參見本書第十九出注[7]。

  [47]單於:此處指樂曲《小單於》,唐大角曲名。《樂府詩集·橫吹曲辭四·梅花落》郭茂倩題解:“唐大角曲亦有‘大單於’、‘小單於’、‘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聲猶有存者。”李益《聽曉角》詩:“無限塞鴻飛不度,秋風卷入《小單於》。”

  [48]平安烽:謂烽煙未舉。古代邊塞遇有敵情,以煙火報警,白日以烽,夜晚以火。烽未舉說明沒有敵情,故稱“平安烽”。

  [49]筆陣狼煙掃:用文章掃除戰爭。筆陣,見本書第十九出注[28]。狼煙,即上文所說之“烽”,係燃狼糞起煙,故稱。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古邊亭舉烽火時,用狼糞燒煙,以其煙直上,風吹不斜也。”後以“狼煙”代指戰爭。

  [50]“倚馬”句:此謂李益文思敏捷,能很快寫成報急軍書。《世說新語·文學》:“桓宣武(桓溫)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不緘封的文書,如檄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絕可觀。”後遂以“倚馬”形容才思敏捷。唐李白《與韓荊州朝宗書》:“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插羽翹,指羽書。古代在軍書上插鳥羽以示緊急。

  [51]“戍守”句:回中,古有秦宮名回中,故址在今陝西隴縣西北。後有古道名回中,南起汧水河穀,北出蕭關,因途經回中得名。受降城,漢唐築有一些城來接受敵對少數民族的投降,稱受降城。唐神龍三年(707),中宗命張仁願在黃河以北築三受降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李益曾到過中受降城。

  [52]綴:在敵軍後牽製之,此指阻斷(敵軍退路)。

  [53]空國:舉全國之兵。《新五代史·四夷傳附錄一》:“阿保機躍然曰:‘張文禮有金玉百萬,留待皇後,可共取之。’於是空國入寇。”

  [54]甘瓜:甘州與瓜州。甘州即今甘肅張掖市。“甘瓜”與上一句中的“酒泉”又都語帶雙關,分別指前麵說的大小河西所貢葡萄酒與“五色鎮心瓜”。

  [55]王粲登樓之才:“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因避戰亂離開洛陽去荊州依附劉表,“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侻(tu潁蛞祝簧踔匾病!保ā度盡ね豸喲罰右蜃鼇兜鍬ジ場罰允閆浠巢挪揮觥(4)ス誠韁欏?

  [56]李白嚇(h瑁┞疲褐該竇涔賾誒畎仔礎跋怕欏鋇墓適攏毒勞ㄑ浴だ鈺叵勺聿菹怕欏罰?

  [57]觥(gng):古代一種大型的酒具。

  [58]染宮袍來附金貂:染宮袍,指登第後穿上宮袍。金貂,原指黃金璫與貂尾,為漢初皇帝左右侍臣侍中、中常侍的冠飾,後借指侍從貴臣。《文選·江淹〈雜體詩·效王粲“懷德”〉》:“賢主降嘉賞,金貂服玄纓。”唐李善注:“時粲為侍中,故雲金貂。”

  [59]“總戎陣”句:總領軍隊而不妨礙養鳥觀魚。

  [60]欹(q)帽:斜戴帽子,表示灑脫不羈。欹,同攲,傾斜。

  [61]“憶西清”句:西清,西廂清淨之處。《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青龍蚴蟉於東葙,象輿婉僤於西清。”晉郭璞注引張揖曰:“西清者,葙中清淨處也。”後指帝王宮內遊宴之處。宋徐鉉《茱萸》詩:“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別騎,騎馬的隨侍。唐白居易《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遊戲贈五十韻》:“離筵開夕宴,別騎促晨裝。”

  [62]東府:唐時指丞相府。宋代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稱東府,主民政;樞密院稱西府,主軍政。

  [63]邊頭:邊塞。唐杜甫《嚴氏溪放歌》:“劍南歲月不可度,邊頭公卿仍獨驕。”

  [64]金花:器物衣履上雕刻、繡製的花飾。

  [65]紅牙歌板:簡稱紅牙,檀木製成的拍板,用以調節樂曲的節拍。宋司馬光《和王少卿十日留台……諸官赴王尹賞菊之會》:“紅牙板急弦聲咽,白玉舟橫酒量寬。”

  [66]龜茲(qic恚├鄭核逄剖筆(12)械暮值囊恢鄭毆曜齲ㄔ誚襇陸獬迪匾淮┑囊衾幀F淅製饔惺眢蟆(1)謾(10)逑搖Ⅲ稀5.選Ⅲ鐧榷鄭智小鍛蛩輟貳ⅰ恫毓場貳ⅰ鍍呦ο嚳輟貳ⅰ鍛逗返取?

  [67]於闐操:於闐(在今新疆和田縣一帶)的樂曲。操,彈奏,引申為琴曲名。

  [68]花門笑:疑為回紇族的一種唱笑藝術。花門,此指回紇族。參見本書第二十六出注[40]。

  [69]“怕人間譜”句:人間譜,蓋指較歡樂的曲調。宋王洋《和鄭丈戲贈谹父》:“仙曹歌法曲,詞伯綴秋風。不是人間譜,霓裳墮月中。”伊梁調,指《伊州》、《梁州》,皆曲調名。《新唐書·禮樂誌十二》:“天寶樂曲,皆以邊地名,若《涼州》、《伊州》、《甘州》之類。”《梁州》實為《涼州》之誤。唐教坊大曲有《涼州》,以邊塞生活為題材。由此大曲摘編而為小令詞調,稱《涼州令》或《小涼州》,宋以後訛稱《梁州令》或《小梁州》。宋王灼《碧雞漫誌》雲:“涼州即梁州,有七宮曲。”唐顧況《李湖州孺人彈箏歌》:“獨把《梁州》凡幾拍,風沙對麵胡秦隔。”按:唐代確有梁州,在長安西南約200公裏處,當非邊地。涼州則與伊州同為邊地,與《新唐書》上引資料相合。

  [70]甘州入破:《甘州》大曲進入到第三段即“破”的部分。即開始奏《甘州破》。《甘州破》為西涼所進樂曲名,本作《甘州》,因唐宋大曲的第三段稱“破”(曲調由悠長轉為繁緊為破),故名。

  [71]茜:紅色。見本書第十六出注[40]。這裏是染紅的意思。

  [72]從軍樂:《從軍行》為樂府的一個曲調,內容多寫邊塞軍旅生活(見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平調曲》)。漢王粲《從軍詩五首》有“從軍有苦樂,但聞所從誰”。李益亦有《從軍有苦樂行》詩。此處“從軍樂”蓋為據此虛擬的曲名。

  [73]裁:通“才”。

  [74]“風前掉”三句:皆本趙飛燕故事。宋樂史《楊太真外傳》上引《漢成帝內傳》:“漢成帝獲飛燕,身輕欲不勝風。恐其飄翥,帝為造水晶盤,令宮人掌之而歌舞。又製七寶避風台,間以諸香,安於上,恐其四肢不禁也。”

  [75]胭脂山:即燕支山,見本書第二十六出注[28]。

  [76]紅氍隊:指舞隊。氍,即氍毹(q鷖h),毛織的地毯。舊時演戲多鋪氍毹於地上或台上,故“氍毹”或“紅氍毹”可代稱舞台,舞隊則可稱“紅氍隊”。

  [77]鳴笳芳樹:見本書第二十五出注[4]。

  [78]小梁州:見本出注[69]。

  [79]老班超:班超(33-103),於漢明帝永平十六年(73)出使西域,使西域五十多城國獲得安寧。朝廷遲遲不派人接替。其妹班昭上書請求其歸國。於漢和帝永元十五年(103)回至洛陽,同年病卒。

  [80]墨花:指硯石上的墨漬花紋。

  [81]佐王才:一般作“王佐才”,指輔佐帝王之才。《漢書·董仲舒傳》:“劉向稱董仲舒有王佐之才,雖伊、呂亡以加。”三國魏曹植《薤露行》:“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

  [82]中軍官:明代總督、巡撫的侍從武官。

  [83]矯詔:假托皇帝的詔書。

  [84]生髀(b歟┤猓瑚攏笸取!度盡な裰盡は戎骷汀放崴芍(14)毒胖荽嗬铩罰骸傲醣肝攪醣碓唬骸岢I聿煥氚埃氯飩韻=癲桓雌錚呂鍶饃H趙氯舫郟轄烈印!焙筧慫煲浴鎊氯飧瓷斃穩菸浣ごΠ慘藎匏魑L瓢拙右住短餘嶠幹嬌淌蟆罰骸罷腳燮樸淘塚氯饃病!?

  [85]“檄書”句:中醫以“頭風”稱頭痛病。《三國誌·魏誌·陳琳傳》裴鬆之注引《典略》:“琳作諸書及檄,草成,呈太祖(曹操)。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讀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評析:

  這一出演述劉節鎮為前來任參軍的李益設宴接風,誇讚李益的文才武略。席上劉濟介紹邊關形勢:大小河西“近自吐番挾製,貢獻全疏。意欲興兵”,請李益“草奏”。李益獻策:“四五月間晴雨不常,天氣未便。下官叨以筆墨從事,願草咫尺之書,先寒二國之膽;更容下官分兵,戍守回中受降城外,綴吐番之路,使他不敢空國而西,則酒泉不竭於唐,甘瓜複延於漢矣。”主張攻心為上,文武兼用。初步展示了他的才能。

  這一出中劉濟、李益二人援引了曆史上許多著名文人武將,互相稱讚恭維,如“非熊”、“臥龍”、王粲、李白、陳琳、周亞夫等,以劉濟讚李益居多。李益也自視甚高,躊躇滿誌。這是作者在曆史真實的基礎上,有意渲染、烘托氣氛。此外,由於寫塞外軍旅生活,所以涉及不少邊地風物製度,提高了作品的格局。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