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九章 節鎮登壇[1]

  “點絳唇”(眾將官上)塞草煙寒,旗門天半紅雲綻[2]。疊鼓凝幡[3],大將人歡看。

  塞上經春氣色新,關西才換護羌軍[4]。堂堂上將登壇日,笳鼓驚飛一片雲。列位請了,咱們都係玉門關內將官,今日新節鎮劉爺升帳,伺候則個[5]。(眾擁劉上)

  “西地錦”意氣鳳凰霄漢,身當虎豹雄關,坐擁貔貅三十萬[6],錦袍玉帶朱顏。

  [鷓鴣天]曉風蕭瑟獵旌竿,畫戟油幢劍氣攢[7]。九姓羌渾隨漢節,六州蕃落拜戎鞍[8]。穿塞尾,出雲端,二月天西玉帳寒[9]。何事連營歌吹發,漢家飛將舊登壇[10]。自家扶風劉公濟是也[11],叨承將種,慣握兵機。初當塞北擒胡,今拜關西節製。日吉魁罡[12],走馬升帳,分付眾將官放參。(眾將官參見介)恭賀老爺,封侯萬裏。(劉)起來。關西事近日如何?(眾)聖日長輝,邊塵不起,十分平安。漢家開四郡,斷匈奴右臂[13]。大唐分界西羌,為大河西小河西二國,近被吐番鈐哄生心[14],兩麵之羌[15],誠恐將來有妨邊計。(劉)如此,須當演兵征討。(眾)領鈞旨[16]。(演兵介)

  “山花子”(劉)大唐朝素號天可汗[17],河西臂斷呼韓[18]。問何如參差吐番[19]?怒衝冠帶挺獅蠻[20]。(合)點旌旗風傳玉關,倚空同長劍天山[21],外望河源臨風把星宿彈[22]。萬裏封侯,圖畫淩煙。

  眾將官,俺關西鎮少個參軍[23],如今吐番爭戰,河西軍書冗急,咱已寫下榜文[24],請一位新科翰林來作軍谘[25],兼為記室,河西一軍,旌旗生色矣。(眾)領鈞旨。

  “前腔”(劉)長槍隊裏也要毛錐站[26],軍谘記室優閑。羽書飛奏檄凱還[27],須詞鋒筆陣瀾翻[28]。(合前)

  “尾聲”眾將官,你豎牙旗打點刀環[29],轅門外鼓角鳴霄漢。還看取投筆新參他做個定遠班[30]。

  大將從天陣卷雲,虎符初出塞西門[31]。

  參謀到日飛書去,定報生擒吐穀渾[32]。

  注釋:

  [1]節鎮登壇:節鎮,即節度使。《宋史·王彥超傳》:“翌日,皆罷行德等節鎮。”明嘉靖設巡撫總督為地方長官,也叫節鎮。登壇,升登壇場。古代帝王即位、祭祀、會盟、拜將,多設壇場,舉行隆重儀式。《史記·淮陰侯列傳》司馬貞《索隱》:“相國深薦,策拜登壇。”指拜將。這裏是指節度使演練兵將。

  [2]旗門天半紅雲綻:牙門外的紅旗像是懸在半天的紅雲。旗門,旗幟所樹之門稱旗門。古代帝王出行或將帥出征,在所住的帷帳前設旗門。

  [3]疊鼓凝幡:輕輕擊鼓,旗幡凝然不動。是說軍容整肅。疊鼓,輕而急促地擊鼓。南朝齊謝朓《鼓吹曲》:“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唐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之三:“鳴笳疊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

  [4]關西才換護羌軍:關西剛剛換了護羌軍。關西,函穀關以西之地。護羌軍,當指都護與羌族鄰近邊疆事務的官員。漢代在西域設西域都護,督護諸國,同時護衛南北道。唐代在邊疆地區設六大都護,權任與漢代相同。羌,西部一少數民族名。

  [5]則個:句末語氣助詞,同“著”、“者”。宋元明時話本、戲曲等通俗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

  [6]坐擁貔貅三十萬:意思是擁有眾多勇猛的軍士。貔貅,猛獸名,常用來比喻勇猛之士。《史記·五帝本紀》:“(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司馬貞《索隱》:“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晉書·熊遠傳》上疏:“今順天下之心,命貔貅之士,鳴檄前驅,大軍後至,威風赫然。”唐劉禹錫《送唐舍人出鎮閩中》詩:“暫辭鴛鴦出蓬瀛,忽擁貔貅鎮粵城。”

  [7]畫戟油幢劍氣攢:將軍的儀仗畫戟和軍帳上凝聚著英雄豪氣。畫戟,古代的兵器,因加彩飾,所以又稱畫戟。後來常作為儀仗之用。油幢(chu1ng),即碧油幢,青綠色的軍帳。唐張仲素《塞下曲》:“獵馬千行雁幾雙,燕然山下碧油幢。”亦省作“碧油”或“油幢”。宋曾鞏《送叔延判官》詩:“君子從戎碧油下,綠發清瞳笏袍整。”

  [8]“九姓羌渾”二句:意思是邊疆少數民族政權有的臣服於唐王朝,有的臣服某一少數民族政權。九姓,唐代鐵勒族分為回紇等九個部族,稱為九姓鐵勒;回紇亦分為九個部族,稱九姓回紇。羌渾,指羌族和吐穀渾,古代西北兩個重要的少數民族。九姓羌渾,是說他們聚合不定,部族眾多。蕃落,相當於蕃國、外國。六州,泛指其多。節,符節,古代使臣所持,以示信用。漢節,漢朝的符節,代指漢朝的政權,這裏係指唐代政權,唐人往往借漢言唐。戎,古代泛指我國西部的少數民族。

  [9]玉帳:主帥所居的帳幕,取如玉之堅的意思。宋張淏《雲穀雜記》:“蓋玉帳乃兵家厭勝之方位,主將於其方置軍帳,則堅不可犯,如玉帳然。其法出《黃帝遁甲》,以月建前三位取之。如正月建寅,則巳兵為玉帳,主將宜居之。”北齊顏之推《觀我生賦》:“守金城之湯池,轉絳宮之玉帳。”唐李白《司馬將軍歌》:“身居玉帳臨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10]漢家飛將:指漢朝將軍李廣。《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唐王昌齡《出塞》之一:“但使盧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自家扶風劉公濟:唐代曆史上由李益任其參軍的是劉濟,幽州人,盧龍(即幽州)節度使,轄區約相當於今北京、河北地區。而非關西。另一人劉公濟,曾任鄜坊丹延節度使。見本書第二出注[27]。

  [12]日吉魁罡:魁罡,又稱魁岡,指北鬥星的河魁、天岡二星。舊書以辰為天罡,戌為河魁,所以稱庚戌、壬戌、庚辰、壬辰這四日為魁岡。魁岡格具有攻擊性且格局雄壯,因此“日吉魁岡”是掌大權之象。見明張楠《神峰通考》。

  [13]“漢家開四郡”二句:《漢書·西域傳讚》:“孝武之世,表河西,列四郡,開玉門,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四郡,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匈奴昆邪王、休屠王故地置酒泉、武威二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分置敦煌、張掖二郡。匈奴右臂,就匈奴地勢而言,北麵以東為左,南麵以西為右,河西、玉門在匈奴南麵以西,已屬唐朝管轄,故稱斷匈奴右臂。

  [14]近被吐番鈐哄生心:最近被吐蕃誘哄管束,對唐朝生有二心。吐番,即吐蕃(b),我國古代藏族所建立的政權,在今西藏自治區。鈐(qi醤),鎮,管束。鈐哄,管束誘哄。

  [15]兩麵之羌:羌族生活在我國西部,漢代稱為西羌。西羌到唐代分為吐蕃和黨項羌。後來吐蕃強盛,黨項搖擺在吐蕃和唐朝之間。這裏所說的兩麵之羌即指黨項羌這種搖擺不定的狀態。

  [16]領鈞旨:敬領您的命令。鈞,敬詞。舊時多用於書劄及口語中。旨,意見,主張。宋以後專稱皇帝的意見、命令。元關漢卿《緋衣夢》第三折:“不曾領大人鈞旨,未敢擅便。”

  [17]天可汗:西北少數民族政權對唐朝皇帝的尊稱。可汗(kèhán),古代西北少數民族對其君主的稱呼。《舊唐書·太宗紀》載:唐太宗貞觀四年,唐將大敗突厥,“自是,西北諸蕃鹹請上尊號為‘天可汗’。於是降璽書冊命其君長,則兼稱之。”

  [18]河西臂斷呼韓:是說河西地區各族已經內附。河西,泛指黃河上遊以西地區。呼韓,指呼韓邪單於,是漢代南匈奴的名號,這裏用作西部各少數民族的代稱。

  [19]問何如參差吐番:意思是為什麽吐番(跟邊疆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不一樣,即不歸順唐朝。參差,不齊的樣子。這裏是不一樣的意思。

  [20]怒衝冠帶挺獅蠻:是說怒氣衝天,腰帶上的圖像獅子蠻王似乎也憤怒了。怒衝冠,即怒發衝冠,形容盛怒的樣子。《史記·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衝冠。”獅蠻帶,金帶的一種,帶上雕有獅子蠻王的圖像。獅蠻,《東京夢華錄》:“九月重陽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於糕上,謂之獅蠻。”

  [21]倚空同長劍天山:出征塞外,手持長劍。這句主要是形容氣勢豪壯。空同,即崆峒山,在今甘肅平涼市西。唐李白《臨江王節士歌》:“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22]“外望”句:眺望黃河源頭,臨風彈指星宿。意思是氣勢衝天。河源,黃河的發源地。曆史上認為的黃河源頭在星宿海地區(在今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清代經實地勘察,方知星宿海尚非河源)。此處地勢平緩,河水至此,河麵驟然展寬,四處流淌,形成數以百計、形狀各異的湖泊,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光,“燦若列星”(元代學者蒲察篤實)。所以這裏的“星宿”為雙關語,既可指天上的星宿,也可指星宿海,即塞外。

  [23]參軍:官名。東漢末有參軍事之名,即參謀軍務,簡稱參軍,位任頗重。晉以後軍府和王國始置為官員,有單稱的,有冠以職名的,如谘議、記室、錄事及諸曹參軍等。沿至隋唐,兼為郡官。明清稱經曆為參軍。從下文看,劉濟需要的是參謀兼記室的參軍,既參謀軍務,同時亦掌管軍中的章表書記文檄等事。

  [24]榜文:誤,應作“表文”。繼誌齋本、柳浪館本均作“表文”。

  [25]“請一位”句:請一位新登科的翰林來做軍谘官。新科,剛剛通過科舉考試的(士子)。翰林,官名,即翰林學士。唐玄宗開元初置翰林院,以張九齡、張說、陸堅等掌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號“翰林供奉”;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為翰林學士,別置學士院,專掌內製。軍谘,軍事谘詢官,即參謀軍務的官員。

  [26]“長槍隊裏”句:意思是軍隊中也要有文章之士。長槍隊,代指軍隊。毛錐,即毛錐子,毛筆。以束毛為筆,形如毛錐,故稱。《新五代史·史弘肇傳》:“弘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無毛錐子,軍賦何從集乎?’毛錐子蓋言筆也。”宋楊萬裏《跋徐恭仲省幹近詩》:“仰枕槽丘俯墨池,左提大劍右毛錐。”

  [27]羽書飛奏檄凱還:意思是文書飛快地傳送,軍隊勝利歸來。羽書,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後漢書·西羌傳》注引《魏武奏事》:“邊有警急,即插羽以示急。”檄,用作征召、聲討的文書,也用作動詞,用文書征召、聲討。這裏應是動詞。

  [28]詞鋒筆陣瀾翻:喻文章犀利、有氣勢,像刀鋒、軍陣,又如水勢翻騰,滔滔不絕。詞鋒,犀利的文筆或口才。南朝陳徐陵《與楊仆射書》:“足下素挺詞鋒,兼長理窟,匡丞相解頤之說,樂令君清耳之談,向所谘疑,誰能曉喻。”筆陣,比喻文章的謀篇布局,擘畫如軍陣。南朝梁蕭統《正月啟》:“談叢發流水之源,筆陣引崩雲之勢。”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二:“以是學士大夫,自非性天明洽,筆陣豪異,則不能為之也。”瀾翻,水勢翻騰,比喻文辭滔滔不絕。宋陸遊《秋興》詩:“功名蹭蹬身常棄,籌策瀾翻幸舌存。”

  [29]牙旗:大將所建以象牙為飾的大旗。東漢張衡《東京賦》:“戈若矛林,牙旗繽紛。”又,唐封演《封氏聞見錄·公牙》:“詩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馬,掌武備,象猛獸,以爪牙為衛,故軍前大旗,謂之牙旗……軍中聽號令必至牙旗之下。”

  [30]“還看取”句:還看那投筆從戎的新任參軍做個像班超一樣的人。投筆,即投筆從戎,漢代班超之事。後來用以比喻棄文從武。《後漢書·班超傳》:“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嚐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他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硯)間乎!’”後來出使西域三十一年,為西域都護,封定遠侯。

  [31]虎符初出塞西門:虎符剛出了西部邊塞。虎符,即兵符,古代調兵遣將的信物。用銅鑄成,虎形,背有銘文,分兩半,右半留中,左半授予統兵的將帥或地方長官。調兵時由使臣持符驗合,方能生效。《史記·信陵君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

  [32]定報生擒吐穀渾:取自唐王昌齡《從軍行》之五,原句是“已報生擒吐穀渾”。吐穀(y┗耄糯時白褰5.惱ā1揪恿啥航蔽髑ㄖ兩袂嗪!(12)陸淮6毯湍曇洌堆蛹談肝唬ü盼鹿然搿L鋪謔北惶瞥テ疲平ニィ咦謔北煌羅灘ⅰ?

  評析:

  本出講關西鎮新任節度使劉濟上任後,點將準備出征西羌。劉濟在與將士的對話之中,不僅交代了目前邊關的基本形勢,也表示軍中缺少參軍,已經上表請朝廷選派新科翰林前來任職,為下文李益被派到關西埋下了伏筆。

  同時,從曲白風格上看,這一出與全劇整體的才子佳人格調完全不同,而是充滿昂揚雄壯的氣勢,透發出剛健勇武的陽剛之氣。在湯顯祖的劇作中,多會出現這樣的格局,如《紫簫記》有吐蕃入侵,李益及其友人先後赴邊關任職之事;《牡丹亭》中穿插有杜寶征討降金叛將李全的情節;《南柯記》則寫了檀蘿國騷擾大槐安國重郡南柯,淳於棼奉命前去鎮守;《邯鄲記》中吐蕃進犯,盧生奉命征討,亦是全劇一個重要情節;等等。

  湯顯祖生活的明代晚期,北部和西北邊境的俺答部落、火落赤部落等少數民族政權經常進犯,明朝當局往往是束手無策,或者一味求和,主戰的大臣反倒遭受迫害。湯顯祖上《論輔臣科臣疏》,自有動因,但疏中所論亦涉及此事。從現有的資料看,湯顯祖除了是一位偉大的戲劇家,還是一位關心國家命運、富有責任感的士大夫。我們雖然不能機械地用社會學的方法解讀藝術作品,但湯顯祖現存的劇作無一例外地有征戰邊地、保家衛國的情節,或者借劇中人物和情節影射當朝執政者,說明這一現象不是偶一為之,而是作者的有意構造,借此表達他對國家邊患的擔憂和對當局政策及執政者某些做法的不滿。當然,這樣的段落通常亦與全劇的主要情節和主要人物緊相關聯。本出即是如此。因此,本出絕非可有可無的閑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