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摧毀“陸上台灣”的指揮員

  1952年6月,時任西南公安部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郭林祥,由鄧小平、賀龍親自點將,出任“川西軍區黑水戰役指揮部”前線總指揮。鄧小平說:“黑水剿匪,情況複雜,有敵我矛盾,有民族矛盾,有階級矛盾,有教派矛盾,有部落矛盾,問題很多,關係複雜,處理每件事政策性都很強,必須派一名得力的政治幹部到前方去。”賀龍說:“派郭林祥同誌到川西,負責全戰役的指揮工作。”與此同時,經中央軍委批準,決定從貴州調入1個輕裝師,另公安、川西、川南各一個公安團,川北、西康各一個加強營,加上茂縣軍分區原有的兵力,共11個團,計2.1萬人,空軍2個運輸機團、1個殲擊機大隊、2個轟炸機大隊作掩護,進剿黑水之匪。

  黑水是四川西部岷江上遊的一條支流,在這條河邊上有一個叫蘆花的地方,是方圓4300平方公裏黑水蘆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裏地形極為複雜,四周雪山環繞,原始森林茂密,到處是懸崖峭壁,易守難攻,是一個與漢區相隔的深山藏區。這裏土司林立,各霸一方,各自為政,時而聯合,時而廝殺,械鬥不息,互擾不已。曆史上,乾隆兩定金川,曆時15年,損兵4萬,消耗庫銀700萬兩,連斬、貶、賜死、犧牲五員總督和治邊大臣。川軍平定黑水反叛,3次進兵,3次全軍覆滅。這裏一向被稱為多事之地。

  黑水頭號匪首蔣軍一〇四師師長傅秉勳,四川仁壽人,佃農家庭出身,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5期,畢業後,曾任胡宗南部排長、連長、營長直到升任少將師長。1950年3月,傅秉勳竄逃到川西,以為黑水地區民風強悍,道路艱險,加之地處甘、青、川三省邊界,進可攻、退可守,是一塊天然的“遊擊根據地”。傅秉勳竄到黑水後,很快聚集了3000餘名逃到這裏的漢匪,同時拉攏黑水大頭人蘇永和,脅迫當地土兵5000餘人,對外號稱擁有10萬餘人槍,從事叛亂。因反共有功,台灣加封他為“中華民國反共突擊軍249路中將總指揮”,並授予一級雲麾勳章。傅秉勳為此極為賣命,建立“黑水反共反攻基地”,以造成川、康、甘、青4省邊藏回區不穩,“遲滯共軍迅速向後藏推進”,“鉗製共軍的兵力”抗美援朝。美其名為“陸上台灣”。

  黑水大頭人蘇永和,藏名魯爾資巴讓(又作道爾吉巴桑),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黑水縣人,生於1909年。蘇永和出生在動亂年代,成長在槍林彈雨的馬背上,在長期的戰場廝殺、運籌中,成為黑水地區的大頭人。紅軍長征時他和紅軍談判過、聯合過,但簽訂的過境協議墨跡未幹,就突襲紅軍過境部隊。新中國成立後,他表示擁護人民政府,但就是不交出窩藏的匪特,是個反複無常的反動分子。蘇永和麵對共產黨大軍壓境,本來采取了騎牆態度。他一麵收容傅秉勳叛匪,一麵接待中共茂縣地委派往黑水的工作組人員。6月16日,在黑水蘆花官寨,傅秉勳將空投收到的蔣介石冊封蘇永和為“中華民國反共突擊軍249路中將副總指揮”、授予一級雲麾勳章、加封為“梭摩宣慰司使”的委任狀,立即向他宣讀、祝賀。次日,鐵心跟著傅秉勳叛亂的蘇永和扣押了以戈一為組長的茂縣地委駐黑水工作組,查封了工作組的電台和武器,徹底投向了國民黨殘匪的懷抱。

  7月4日,郭林祥率“前指”人員到達馬塘鎮,組建了中共黑水前線委員會(簡稱“前委”)和黑水戰役前線指揮部(簡稱“前指”)。“前委”由11人組成,郭林祥任書記,委員有川西軍區參謀長唐健伯,茂縣軍分區司令員張行忠,茂縣地委書記、分區政委任明道,西康省藏族自治區主席天寶,輕裝師政委段思英等。“前指”的組成人員是:郭林祥任總指揮兼政委,副總指揮、副政委、參謀長分別是張行忠、任明道、唐健伯。下轄西線、東線、北線3個指揮所。

  在馬塘,“前委”和“前指”根據中央軍委和西南軍區、川西軍區的指示精神,進一步研究討論了黑水剿匪的作戰方案,進行了合理的兵力部署,並研究“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的方針。中央軍委和西南軍區指示,這次黑水剿匪,以軍事打擊為主,政治爭取為輔,雙管齊下,軍政並重。對漢匪,以軍事打擊為主,“圍死堵死”,不使一個外逃,必須消滅在黑水境內。對於從匪叛亂的蘇永和等當地頭人,隻要歸順,可既往不咎,十擒十縱,百擒百縱。擒賊必須先擒王,如果漏掉主要匪首傅秉勳,或跑掉從匪叛亂的大頭人蘇永和,即使把其餘的大小匪首全部消滅了,也隻能是半勝,不能算全勝。

  如何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實現“圍死堵死”,軍政雙勝?郭林祥認為,11個團的兵力,平均分配,不分輕重緩急,分兵把守,這固然是“圍死堵死”,但這樣就沒有拳頭部隊用於機動作戰了。有的指揮員提出,兵力不足,應向上級要求增兵,但在當時,已是不可能。世上之事,有所為,有所不為。郭林祥根據敵我力量對比和地勢地形、周邊社情諸多條件和具體情況,決定采取兩麵堵死,一麵佯攻(象征性放點兵),一麵棄之不顧、不投一兵一卒的布陣方法。重點在西北方向。

  具體部署是以輕裝師2個團,西南軍區獨立四、五團(原公安師一、二團),川南公安團、西康營共31個營,另1個山炮營,為西線作戰部隊;以川西軍區公安二團、川東公安團、茂縣軍分區加強一營,共7個營,另1個山炮營,為東線作戰部隊,東西對進,殲滅叛軍主力;以茂縣軍分區二、三營(欠4個排),川北營,配鬆潘土兵一部,為北線作戰部隊,主力進軍黑水。當時,郭林祥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在西北角布重兵,如果圍死堵死的目的沒有達到,敵人逃走了,如何向黨交代?個別指揮員對這個作戰部署也提出異議,但上報西南軍區和中央軍委後得到批準。實戰證明,這種方法收到奇效,充分體現了郭林祥的指揮藝術和膽識。

  隨後,“前指”下發了《關於黑水戰役戰術指示》《政治動員令》《黑水戰役的補充命令》《對十三日補充命令的補正》《關於黑水戰役中的俘虜政策》《黑水戰役中宣傳提綱》《黑水戰役中民族統戰工作的具體辦法》《黑水戰役陸空聯合作戰命令》《黑水戰役中的政治工作》等一係列文電,各參戰部隊思想更加統一明確,準備工作更加充分細致。7月16日,全線東、西、北3麵的部隊都已到達指定位置,19日,“前指”機關由馬塘北移到刷經寺,便於指揮和爾後隨部隊向前推進。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7月20日淩晨7時,郭林祥指揮全線東、西、北3麵的部隊向以麻窩為中心的叛匪武裝發起總攻。22日解放了蘆花官寨。23日,郭林祥率“前指”移駐蘆花官寨。24日,西線部隊與據守麻窩官寨的土匪展開激戰,全殲負隅頑抗的土匪40餘人。東線部隊在攻占匪首傅秉勳指揮中心木疏後,與西線部隊在麻窩會師,一同攻下麻窩新官寨,全殲守敵。蘇永和從麻窩官寨逃到理縣薛城區管的雅都山藏匿。至此,第一步作戰任務勝利完成。7月25日,郭林祥組織第二步作戰,以西線部隊共8個營,對東起麻窩、西至馬河壩、南起橫梁子、北至黑水幹流這一地區的叛匪進行包圍清剿。至8月8日,共殲匪517名。8月10日,郭林祥下達命令,以25個連的兵力,移兵向東,攻占龍壩、慈壩等地。在強大的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下,龍壩實權人物蘇永和之妻及子率200餘人投降,慈壩599人被殲。

  與此同時,郭林祥根據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相結合的“軍政雙管齊下”的方針和黨的民族政策,對當地僧俗采取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攻心為上”的策略。把中上層僧俗領袖人物,同以傅秉勳為首的漢匪嚴格區別開來,爭取他們合作;組織參戰部隊成立工作隊,開展大規模政治攻勢;成立區、鄉、寨生產剿匪委員會,一邊剿匪,一邊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在強大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蘇永和等少數民族上中層分子都歸降了解放軍。傅秉勳於黑水漏網後,即帶著他的警衛連連長陳萬林於8月下旬進入草地。傅匪入草地不久,即被當地土兵活捉,傅匪在押送途中,快到查理寺時畏罪跳河自殺。

  至此,美蔣“陸上台灣”美夢破滅,黑水地區的土匪全被肅清。黑水之役共殲匪3635人,繳獲各種槍支3935支(挺)。以蘇永和為首的黑水僧眾全部歸順,黑水戰役勝利結束。

  當郭林祥簽發的傅匪亡斃的電報上報到西南局和中央後,10月1日在北京出席國慶三周年閱兵大典的賀龍接到這份電報,他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呈交給了毛澤東主席。毛主席看完電報,喜悅地對賀龍和鄧小平說:“黑水戰役,已經取得軍政雙勝。”毛主席又說:“乾隆平定金川之亂,曆時15年;川軍3次進軍黑水皆敗。曆朝曆代沒有解決的黑水問題,我們隻用3個月就解決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