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劉師培死後是非

  劉師培死後,他的學生於1920年將他的靈柩護送到揚州,安葬於劉氏祖塋中。他流星一般的生命得到了安息。他與何震結婚後隻有一女,生下來幾個月即夭折。死後,他的叔叔劉顯曾將孫子劉葆楹過繼給他作為兒子。何震在劉師培死後,打算訪名山作比丘尼,不久也因精神病發作而死。劉師培留給後人的就是一些著作和難解的人生之謎。

  人們大多肯定他的學術成就,非議他的政治活動。陳鍾凡《劉先生行述》雲:“劉師培)生平精力,奪於著述,世變紛綸,匪所能悉,而以貧病,故不能亡情爵秩,時時為僉壬牽引,致不退不遂,入於坎陷,非深知先生者孰能諒之。”其叔父劉富曾《亡侄師培墓誌銘》雲:“夫物忌過盛,侄得名太早,厥性無恒,好異矜奇,悁急近利。”尹炎武《劉師培外傳》雲:“揚州學派盛於乾隆中葉……師培晚出,席三世傳經之業,門風之勝,與吳中三惠九錢相望,而淵綜廣博,實龍有吳皖兩派之長,著述之盛,並世所罕見也。……體素羸弱而無談功,雖淵靜好書而心實內熱,時乃盡棄所學,以詭隨流俗,以致晚節末路,不能自脫,傷哉。”

  甚至1936年,陳鍾凡、劉文典搜集劉師培遺書,錢玄同加以整理,南佩蘭出資印行時,蔡元培作《劉君申叔事略》,也雲:“所著書……凡關於論群經及小學者二十二種,論學術及文辭者十三種,群書校釋二十四種,詩文集四種,讀書記五種,學校教本六種,除詩文集外,率皆民元前九年以後十五年中所作,其勤敏可驚也。向使君委身學術,不為外緣所擾,以康強其身而盡瘁於著述,其所成就寧可限量?惜哉!”

  劉師培的政治活動與學術研究是否可以分裂,這在本書第五章後將詳細論述。淺見以為學術研究與社會現實相聯係,乃是揚州學派,特別是劉師培家學得以發展的原因,也是劉師培學術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劉師培對於中國學術史所作的貢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開闊了他的學術視野,更新了他的學術研究方法。隨著他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萎縮,他雖然在經學、子學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他已不能提出具有啟示意義的學術命題,其學術研究也隻有景仰乾嘉樸學的風格,重新回到過去的堡壘之中。

  劉師培自稱在流寓四川時作有《書揚雄傳後》詩一首,詩雲:

  荀孟不複作,六經秦火餘,篤生揚子雲,卜居近成都。文學窮典墳,頭白勤著書,循循善誘人,門停問字車。《法言》象《論語》,《太玄》開潛虛,反騷吊屈平,作賦比相如。《訓纂》辨蝌蚪,《方言》釋蟲魚,雖非明聖道,反複推通儒。紫陽作《綱目》,筆削更口誅,惟劇美新文,遂加莽大夫。吾讀《華陽誌》,雄卒居攝初,身未事王莽,茲文得無誣。雄誌本淡泊,何至工獻諛,班固傳信史,微詞雄則無。大純而小疵,韓子語豈疏,宋儒作苛論,此意無乃拘。吾讀揚子書,思訪揚子居,斯人今則亡,吊古空躊躇。

  此詩據詩意很可能是劉師培在袁世凱帝製失敗後作。從中可見劉師培是多麽希望後人能像韓愈評價揚雄那樣去評價他。他自許“大純而小疵”,並且相當自負他在學術研究中的貢獻,但事實證明,他的個性和政治品格都有嚴重缺陷。他爭強好勝,過於孤傲,為了絲許小事可以與相知最深的師友斷絕關係,受小人迷惑甚至反目成仇。為了獲得心理的暫時平衡,他可以認敵為友,背叛自己的政治主張。在師友好意勸其懸崖勒馬的時候,他越走越遠,忽視安身立命的大節,而重個人尊嚴的小節。結果是大節既失,小節也不能保。後來為袁世凱複辟帝製鼓噪,成了專製思想的傀儡。他政治上的失足也使他不可能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從而也不可能以發展的眼光來謀求劉氏家學以及揚州學派的轉機。他後來謹守家法,在民國時期,卻要做乾嘉時期的學問,實際上也背離了劉氏家學以及揚州之學在近代的發展趨勢。

  劉師培的悲劇在於:他和章太炎等提出了將乾嘉學術傳統轉變為近代新的學術形態的重要課題,但由於他個人品格和主觀認識的缺陷,他從一個革命者變成了革命的反對者,由此導致他喪失了探索學術革命的勇氣,並導致最後對他自己所提出的課題的否定。

  §§第五章 劉師培學術研究的觀點與方法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