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無所不談合集》

  在陽明山定居後,他繼續為中央社“無所不談”專欄撰稿。至1968年,寫了近百篇。早在1965年2月,台北文星書店出版了《無所不談》一集,收入39篇文章。1967年4月,文星書店又出版了《無所不談》二集,收入50餘篇文章。1974年10月,台灣開明書店則將一、二集連同後來所寫的合為一集出版,書名為《無所不談合集》,共收入180篇文章。林語堂為它寫了序,說明了集中文章的主要特點:

  書中雜談古今中外,山川人物,類多小品之作,即有意見,以深入淺出文調寫來,意主淺顯,不重理論,不涉玄虛,中有幾篇議論文,是我思想重心所寄。如《戴東原與我們》、《說誠與偽》、《論中外之國民性》諸篇,力斥虛偽之理學,抑程朱,尊孔孟,認為宋儒之以佛入儒,談心說性,去孔孟之近情哲學甚遠,信儒者不禪定亦已半禪定,顏習齋、顧亭林已先我言之。此為儒家由動轉入靜之大關捩,國人不可不深察其故。《論東西思想法之不同》,是我一貫的中心思想,尤詳述此議,心所謂危,不敢不告。

  對於林語堂“無所不談”文章,在台灣有人有所非議。“一種是說中央社寄發這類文章,太沒有意義……至少總該與國際政治經濟以及時局有關係的文章。有的則說林語堂的文章總是那一套,沒有什麽新鮮的東西。”陳香梅就說過,“語堂先生似乎是關在太狹小的圈子裏。外國的作家同社會與世界時時有多方麵的接觸,所以不會像他那樣偏狹。”

  但也有不少人對林語堂的“無所不談”持讚賞態度。馬星野曾表示:“林先生這幾十篇文字,雖然是每星期陸續寫出的散文,可是一貫地表示出林先生對文學、哲學、宇宙人生的看法,對於中西文化的評價,對於當代人物的臧否,其中有經緯脈絡可尋。”而香港著名作家徐更是認為:“現在《無所不談》已經出全書了,我有機會整個的來看,覺得實在也足稱是燦爛繽紛,琳琅滿目,這正如我們走進美麗的山野,其中雖有纖弱的小草,但正多豐碩美麗的花木。”又說,“在那本集子中,盡管有許多篇我覺得平庸無奇,甚至有故作幽默之處,但整個的來看,那裏正閃耀著語堂先生獨特的風采與色澤。那裏有成熟的思想家的思想,有洞悉人情世態的智慧,有他的天真與固執,坦率與誠懇,以及潛伏在他生命裏的熱與光,更不必說他的博學與深思,在許多課題前,他始終用他獨特的風格來表達他有深厚的、有根據的見解,與確切與健全的主張。”

  實際上,《無所不談合集》是林語堂晚年治學為文的總匯,體現了他重新用中文寫作後取得的新成績。它所涉及的話題還是比較廣泛而多樣的,真可謂不拘一格,無所不談,大凡中西文化、哲理、文學、宇宙人生、現代人物、語言、繪畫等等,都在所談之列。而且不無見地,有其價值所在。至於其文筆,則純樸、簡煉,兼有一定的幽默感,可讀性強。因而,《無所不談合集》是林語堂的一部重要著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