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四章 臥轍[1]

  “浪淘沙”(老錄事上)狗命帶酸寒[2],不做高官,白頭紗帽保平安。職掌批行和帶管[3],有的錢鑽。

  自家南柯府錄事官便是。南柯府堂風水[4],單好出些老官[5]。你不信?駙馬爺二十年,田司農二十年,俺錄事也二十餘年。來時油光嘴臉[6],如今胡子皓白了[7]。天恩欽取公主、駙馬還朝[8],三日前公主起行,駙馬將府事交盤與田司農[9],今日起程。司農爺長城餞別,早分付了。駙馬爺來時是太守,今回朝去是個左丞相了。車路欠平[10],著人堆沙[11],填起一堤,約有三十裏長,兩頭結彩為門,題著四個大字:“新築沙堤[12]”。好些小百姓來看也[13]。

  “前腔”(扮父老持奏上)少壯老平安,一郡清官。賢哉太守被征還,百姓保留天又遠[14],要打通關[15]。

  (見醜跪介)參軍爺[16],小的們有下情[17]。(醜)甚麽事?(父老)淳於爺管府事二十年,百姓家安戶樂,海闊春深。一旦欽取回朝,百姓怎生舍得?(醜)這不幹俺事。(父老)眾父老商量,盡南柯府城士民男婦[18],簽名上本[19],保留淳於爺再住十年。京師窎遠[20],敢央及參軍爺[21],撥下快馬十數匹,一日一夜三百裏,飛將本去,萬一令旨著駙馬爺中路而轉[22],重鎮南柯。但憑百姓們親齎[23],恐不濟事了。(醜驚介)你們要留太爺,怕上本遲了,央俺撥快馬十數匹,一日一夜飛將本去,萬一令旨著駙馬爺中路而轉,重鎮南柯。罷了,列位父老哥免照顧。(父老泣介)參軍爺不準,央田爺去。(醜)央田爺麽?你去,你去。(眾起介。醜)回來,講與你聽。便是田爺知南柯府事了[24],不好意思得[25]。(父老)原來新太爺就是田爺,不便央他了。還是百姓們蟻行而去罷[26]。(醜)著了[27]。田爺將到。(眾避介)

  “一落索”(田上)廿載府堂簽判[28],奉旨超階正轉[29]。長亭相送舊堂還[30],呀!塞路的人千萬。

  (醜參見介)稟老大人:酒筵齊備。(田)紅塵擁路[31],想都是送太爺的麽?好百姓!好百姓!(醜)鼓吹聲喧,太爺早到。(田、醜走接介)

  “懶畫眉”(生引眾上)一鞭行色曉雲殘,五馬歸朝百姓看。(內作喊哭介)俺的太爺嗬!(生)擁路者數千人,因何如此?(醜)都是攀留太爺的[32]。(生)原來是銜恩赤子要追攀[33],俺有何功德沾名宦[34]。知道了,是百姓們厚意,他替俺點綴春風好麵顏。

  (田跪接介)司農田子華迎接公相。(生)司農請起,下車相揖[35]。(下介,揖介,生)司農,這條官路幾時修好了?呀,彩門金字:新築沙堤。(田)是,新築沙堤宰相行。(生笑介)願與足下同之[36]。(同行介)

  “前腔”(生)俺承恩初入五雲端[37]。(田)這新築沙堤宰相還。(生)重重樹色隱隱鑾[38]。(田)前麵長亭了,下官備有一杯酒。便停驂隻覺的長亭短。(生)恰正是取次新官對舊官[39]。

  (做到介,田參見介,生)早間別過了周司憲,便到貴衙,未得相見。借此官亭之便,拜謝司農。(田)不敢。(拜介,生)廿載勞君作股肱[40]。(田)堂尊恩德重難勝[41]。(生)公私去後煩遮蓋[42]。(田)還望提攜接後程[43]。(醜參見介)錄事官叩頭。(生)起來。二十年的參軍清苦,俺去後,司農好看覷他[44]。(醜叩頭謝介,田)看酒[45]。(吏持酒上)竹映司農酒,花催上相車[46]。酒到。

  “山花子”(田送酒介)喜南柯一郡棠陰滿[47],公歸故國槐安。二十載家寧戶安,到今朝行滿功完。(生)印務俱已交盤了[48]。看黃金印文邊角全[49],文書查交倉庫盤。筵席上金杯滿前離恨端。(合)歸去朝廷,跨鳳驂鸞[50]。

  “前腔”(生)俺舊黃堂政事新人管,有一言聽俺同官[51]:休看得一官等閑[52],也須知百姓艱難。(田)喜明公教條金石刊[53],下官遵承無別端。二十載故人依依離別顏。(合前)

  (生)公主久行,本爵難以羈遲[54],告辭了。(生起行介)

  “大和佛”(眾父老上)腦項香盆天也麽天[55],天留住俺恩官。(跪泣介)老爺嗬,你暫留幾日,待俺借寇長安[56],舍的便拋殘。(生泣介)父老嗬,難道我舍的?朝廷怎敢違欽限[57]?俺二十年在此,教我好不回還[58]。(父老)俺男女們思量,二十載恩無算,怎下的去心離眼。(泣攀臥介)老爺嗬,俺隻得,倒臥車前,淚斕斑[59],手攀闌[60]。

  (生)少不的去了[61],起來,起來。(行介)

  “舞霓裳”(眾)眾父老擁住駿雕鞍[62],眾男女拽住繡羅襴[63]。(生泣介)車衣帶斷情難斷[64],這樣好民風留著與後賢看。司農嗬,為俺把蒼生垂盼[65]。(眾泣介)留不得,隻早晚生祠中跪祝讚[66]。

  (生)父老,我去也。

  “紅繡鞋”扶輪滿路遮攔[67],遮攔。東風回首淚彈,淚彈。長亭外,畫橋灣[68],齊叩首,捧慈顏。賢太守,錦衣還。

  (生)眾父老子弟們,請回了。(眾)百裏內都是南柯百姓送行。(生)生受了。

  “尾聲”(眾)官民感動去留難。(生)二十年消受你百姓家茶飯,則願的你雨順風調我長在眼。(下)

  (父老吊場[69])好老爺,好老爺。俺們一麵拜見田爺,一麵保留駙馬爺,還是駙馬爺管的百姓穩。俺們權坐一坐[70],每都派一名赴京[71]。(做派數,內響道介,醜上)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無常禍福。呀,你們父老還在這裏。(眾)老爺,還待趕送一程。(醜)你們都不知,太爺行到五十裏之程,前路飛報,公主不幸了[72]。(眾)怎麽說?(醜)公主薨了[73]。(眾哭介)怎麽好?天也!當真麽?(醜)不真哩!田爺分付俺回來,取白綾、素絹、檀香去行禮,還說不真?(眾)這等,駙馬爺不能勾回郡了[74]。打聽是真,俺們合眾進香去。

  賢哉太守有遺恩,去郡傷哉好郡君[75]。

  自是感恩窮百姓,千年淚眼不生塵。

  注釋:

  [1]臥轍:轍:道路。東漢侯霸為淮陽太守,征入都,百姓號哭遮使車,臥於轍中,乞留霸一年。見《後漢書侯霸傳》。後常被用為挽留去職官吏。

  [2]酸寒:猶寒酸。唐韓愈《薦士》詩:“酸寒溧陽尉,五十幾何耄。”

  [3]“職掌”句:意思是職務上掌管著施行並兼管其他事務。職掌,掌管。批行,批準施行。帶管,兼管。

  [4]府堂:府衙。

  [5]好:喜愛,愛好。

  [6]油光嘴臉:此處指南柯府曆任的官員上任時都很年輕。油光,油膩光亮;光亮滑潤。

  [7]皓白:純白;潔白貌。

  [8]天恩:指帝王的恩惠。《後漢書班超傳》:“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賞,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絕。”

  [9]交盤:謂前任卸職時把帳目、公物、文書等清點明白,移交給後任。《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且說金滿自六月初一日交盤,上庫接管,就把五兩銀子謝了劉雲。”

  [10]欠:缺少;不夠。唐白居易《寒食夜》詩:“忽因時節驚年幾?四十如今欠一年。”

  [11]著人:指派人。著,教,使。

  [12]沙堤:唐代專為宰相通行車馬所鋪築的沙麵大路。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凡拜相,禮絕班行,府縣載沙填路。自私第至於子城東街,名曰沙堤。”

  [13]好些小百姓:許多普通百姓。好些,許多。《水滸傳》第四回:“俺也好些時不曾拽拳使腳,覺得身子都困倦了。”

  [14]保留:保舉留任。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六:“沈琨初直軍機,由中書選佛山同知,以憂歸,服闋。阿文成、王文端二公,交章保留,仍在軍機行走。”

  [15]打通關:指打通關節。

  [16]參軍:官名。東漢末始有“參某某軍事”的名義,謂參謀軍事。簡稱“參軍”。

  [17]下情:指下級或群眾的情況或心意。《管子明法》:“臣有擅主者,則主令不得行,而下情不上通。”

  [18]“盡南柯府”句:盡,都,全部。士民男婦,泛指百姓。士民,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並稱。

  [19]上本:臣下向皇帝呈送奏本。明劉若愚《酌中誌大內規製紀略》:“過皇極門再東,曰會極門。凡京官上本接本俱於此。”

  [20]窎遠:遙遠。宋李綱《再乞招撫曹成奏狀》:“雖已具奏道依近降旨,踏逐軍馬,道路窎遠,見今阻隔,卒難辦集。

  [21]央及:請求;懇求。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當初姨姨引章要嫁我來,如今卻要嫁周舍,我央及你勸他一勸。”

  [22]中路:半路。《楚辭九辯》:“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按而學誦。”

  [23]但憑:任憑。清孔尚任《桃花扇賺將》:“但憑尊意。”

  [24]知:主持;執掌。《國語越語上》:“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家之政。”

  [25]得:助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麵,連結表示程度或結果的補語。五代齊己《謝武陵徐巡官遠寄五七字詩集》詩:“還是靈龜巢得穩,要須仙子駕方行。”

  [26]蟻行:比喻循序漸進。《埤雅釋蟲》引《莊子》:“得時則蟻行,失時則鵲起。蟻行逶遲有序,需而不速,故君子之得時,其廉於進如此。”

  [27]著了:相當於“好了,得了,別再說了”的意思。

  [28]簽判:宋代各州、府選派京官充當判官時稱簽書判官廳公事,簡稱“簽判”。掌諸案文移事務。

  [29]超階:指越級擢升的官職。《南齊書謝朓傳》:“謝吏部今授超階,讓別有意,豈關官之大小?”

  [30]舊堂:此處指上任太守。

  [31]紅塵擁路:紅塵,車馬揚起的飛塵。擁,遮蔽。

  [32]攀留:攀轅懇留。表示對去職官吏的眷戀。清劉大櫆《張複齋傳》:“而先生以母老乞終養,百姓攀留不得。”

  [33]“原來是銜恩”句:意思指那些受恩百姓要惜別太守。銜恩,受恩;感恩。唐李白《塞下曲》之二:“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赤子,比喻百姓,人民。《漢書循吏傳龔遂》:“其民困於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追攀,追隨牽挽。形容惜別。

  [34]名宦:名聲與官職。

  [35]相揖:拱手行禮。《禮記雜記下》:“相揖也,哀次而退。”

  [36]足下: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

  [37]五雲:五色瑞雲。多作吉祥的征兆。唐駱賓王《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瑞開三眷,祥洽五雲。”

  [38]“重重”句:重重,猶層層。隱,隱蔽,隱藏。鳴鑾,裝在軛首或車衡上的銅鈴。車行搖動作響。有時借指皇帝或貴族出行。

  [39]取次:草草,倉促。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別》曲:“腸斷處,取次作別離。”

  [40]股肱:此處比喻左右輔佐之臣。《書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

  [41]“堂尊”句:堂尊,縣裏屬吏對知縣的尊稱。《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堂尊若不信,喚二人對證便了。”難勝,難以承受得起。

  [42]遮蓋:掩飾,隱瞞。

  [43]後程:以後的前程。

  [44]看覷:看顧;照料。《新編五代史平話梁史上》:“朱溫便將那張占所贈金銀,付與丈人燕孔目:‘權為看覷妻子,三年卻來相取。’”

  [45]看:揀;選擇。

  [46]上相:代稱居首位的宰相。《宋史職官誌一》:“宋承唐製,以同平章事為真相之任,無常員;有二人則分日知印,以承郎以上至三師為之。其上相為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其次為集賢殿大學士。

  [47]棠陰: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南朝梁簡文帝《罷丹陽郡往與吏民別》詩:“柳栽今尚在,棠陰君詎憐。”

  [48]印務:指官署的印信和職務。

  [49]印文:圖章上或印跡上的文字。元吾丘衍《學古編洗印法》:“不損印文,而清麗若新。”

  [50]跨鳳驂鸞:本意指結姻擇婿或求得佳偶。這裏比喻淳於棼因做駙馬而飛黃騰達。“跨鳳”借指結姻;擇婿。宋朱熹《鷓鴣天》詞之三:“未尋跨鳳吹簫侶,且伴孤雲獨鶴飛。”驂鸞,謂仙人駕馭鸞鳥雲遊。《文選江淹〈別賦〉》:“駕鶴上漢,驂鸞騰天。”

  [51]同官:官職名位相同。《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欒盈)又與吾同官而專之。”

  [52]等閑:輕易;隨便。唐白居易《新昌新居》詩:“等閑栽樹木,隨分占風煙。”

  [53]“喜明公”句:意思是對您的教誨會銘刻在心。明公,舊時對有名位者的尊稱。《東觀漢記鄧禹傳》,“明公雖建蕃輔之功,猶恐無所成立。”教條,舊時官署或學塾中所頒布的勸諭性的法令或規章。唐韓愈《許國公神道碑銘》:“公之為治,嚴不為煩,止除害本,不多教條,與人必信。”

  [54]“本爵”句:本爵,原來的爵位。羈遲,淹留耽擱。

  [55]“腦項”句:香盆,焚香之盆。舊時百姓頂此盆焚香迎勞王師。也麽,襯詞。無義。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肩擔著鐵斧來也麽,一箇越添忿怒精神惡。”

  [56]借寇長安:意思是從京城借回淳於棼任南柯太守。借寇,《後漢書寇恂傳》載恂曾為潁川太守,頗著政績,後離任。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囂,恂從行至潁川,百姓遮道謂光武曰:“願從陛下複借寇君一年。”後因以“借寇”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57]欽限:皇帝親自規定的期限。《紅樓夢》第一〇七回:“這件事是不能久待的!想來外麵挪移,恐不中用。那時誤了欽限,怎麽好?”

  [58]好不回還:好不,猶多麽,很。《京本通俗小說誌誠張主管》:“小夫人自思量:我恁地一個人,許多房奩,卻嫁一個白須老兒,好不生煩惱!”回還,返回原處。回來。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一折:“早回還,教公子開顏。”

  [59]闌斑:色彩錯雜鮮明。宋蘇轍《學士院端午帖子〈皇太後閣〉之三》詩:“翕呷霜紈動,闌班綵縷長。”

  [60]手攀闌:把手攀附在欄杆上。闌,柵欄;欄杆。《說文門部》:“闌,門遮也。”

  [61]少不的:亦作“少不得”。免不掉;少不了。元關漢卿《胡蝶夢》第一折:“再休想跳龍門折桂枝,少不得為親爺遭橫死。”

  [62]雕鞍:刻飾花紋的馬鞍;華美的馬鞍。唐駱賓王《帝京篇》:“寶蓋雕鞍金絡馬,蘭窗繡柱玉盤龍。”

  [63]羅襴:古代絲製公服。按官品的高下,有紫襴、緋襴、綠襴等區別。白樸《梧桐雨》第二折:“你文武兩班,空列些烏靴象簡,金紫羅襴,內中沒個英雄漢,掃蕩塵寰。”

  [64]車衣:遮蓋在車與上的帷幔。溫庭筠《禁火日》詩:“馬轡輕銜雪,車衣弱向風。”

  [65]垂盼:猶看重。《南史王誕傳》:“長人知下官蒙公垂盼,今輕身單下,必當以為無虞,可少安其意。”

  [66]“隻早晚生祠中”句:生祠,為活人建立的祠廟。唐顏真卿《容州都督兼禦史中丞元君表墓碑銘》:“百姓詣闕請立生祠,仍乞再留觀察使。”祝讚,禱告於神,祈求福佑。《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祝讚已畢,叫一個小尼領了丫環別處玩耍。”

  [67]扶輪:懷恩報效。相傳春秋時晉大夫趙宣子獵於首山,見靈輒餓不能起,食之。後靈輒為晉靈公衛士。一日靈公邀宣子飲,欲害之。宣子知之,中飲而出。靈公遣衛士追殺之。靈輒疾追先至,告宣子登車速走,並倒戈以禦公徒,宣子因以得免。事見《左傳宣公二年》、《呂氏春秋報更》。後以“扶輪”為懷恩報效之典。

  [68]畫橋:雕飾華麗的橋梁。南朝陳陰鏗《渡岸橋》詩:“畫橋長且曲,傍險複憑流。”

  [69]吊場:戲劇術語。

  [70]權:副詞。姑且,暫且。《文選左思〈魏都賦〉》:“權假日以餘榮,比朝華而庵藹。”李善注:“權,猶苟且也。”

  [71]都:古代行政區劃名。夏製,十邑為都。《尚書大傳》卷二:“古者處師,八家而為鄰,三鄰而為朋,三朋而為裏,五裏而為邑,十邑而為都,十都而為師,州十有二師焉。”鄭玄注:“州凡四十三萬二千家,此蓋虞夏之數也。”

  [72]不幸:指災禍,亦特指死。《戰國策韓策二》:“前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親不幸,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

  [73]薨:死的別稱。自周代始,人之死亡,有尊卑之分,“薨”以稱諸侯之死。《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唐代則以薨稱三品以上大官之死。《新唐書百官誌一》:“凡喪,三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達於庶人稱死。”

  [74]勾:同“夠”。宋秦觀《滿園花》詞:“從今後。休道共我,夢見也不能得勾。”

  [75]郡君:古代婦女的封號。漢武帝尊王太後母臧兒為平原君,為封郡君之始。唐代封四品官之妻為郡君,母為郡太君。宋徽宗改郡君為淑人、碩人、令人、恭人四等,明唯皇室中之女子仍稱郡君,清唯貝勒之女及親王側福晉之女稱郡君。

  評析:

  本出寫淳於棼被朝廷欽取回都時,南柯郡父老鄉親夾道攀留的情景,一定程度上表現了湯顯祖的政治抱負,寄予著他的政治理想。

  全出由十二支曲子組成。以“浪淘沙”曲為開場,借南柯府錄事官之口交代淳於棼升官還朝事,通過其獨白揭露官貪吏汙的醜惡,表明作者對官場汙濁的清醒認識。第二支“浪淘沙”曲寫南柯眾父老對太守的戀戀不舍之情,欲挽留淳於棼,“一郡清官”、“淳於爺管府事二十年,百姓家安戶樂”是對清官仁政的歌頌,為下麵百姓“臥轍”情節蓄勢。“一落索”至“山花子”五曲寫司農田子華在長亭為淳於棼設宴餞別,淳於棼諄諄告誡田子華“休看得一官等閑,也須知百姓艱難”,要時刻為黎民百姓著想,使他們“家寧安樂”,再一次突出其愛民思想。“大和佛”以下三曲點題,照應“臥轍”的主題,是全出的核心,描繪了南柯百姓對淳於棼留戀不舍之情,他們挽留太守不成而百裏相送的離別場麵真切感人,通過“倒臥車前淚斕斑手攀闌”、“擁住駿雕鞍”、“拽住繡羅襴”、“扶輪滿路,遮攔,遮攔”這些細節性的動作說明淳於棼深受南柯百姓的愛戴,由此,作者的思想邏輯也清晰表露出來,即太守淳於棼受民愛戴源於其愛民之情。湯顯祖本人當時做官遂昌也曾認真實踐過自己的政治理想,本出這方麵的內容多少含有他離開遂昌時的情景。“尾聲”一曲寫太守離去,眾百姓商議赴京請願再挽留太守,突然傳來公主薨於途中的噩耗,劇情在此急轉直下,卻又戛然而止,給人留下諸多想象餘味。

  湯顯祖曾經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積極用世,卻屢遭挫折,即便作於其辭官以後的戲劇《南柯記》的創作,仍能看到他對現世的關注,湯顯祖強調真情、至性的時候,他的最終指向仍是社會現實,欲借梨園小天地展現人生大舞台的瑰麗畫麵,在戲劇藝術中暢快恣意地演繹百姓的心聲,包括他們盼望安居樂業的願望以及他的清官政治理想。他認為戲劇是最有效的感悟途徑,“因情成夢,因夢成戲”(《複甘義麓》)甚至把戲劇的情感教化作用自由鋪張、無限放大,最終把戲劇看成是一種可與儒、釋、道並列的極為神聖的精神文化活動。本出是作者仁政理想的集中抒發。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