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扮首座僧持釣竿上)佛祖流傳一盞燈,至今無滅亦無增。燈燈朗耀傳今古,法法皆如貫所能[1]。貧僧乃潤州甘露寺中契玄禪師首座弟子是也。自幼出家,參承多臘[2]。常隻是朝陽縫破衲,對月了殘經。近乃揚州孝感寺請師父說法,貧僧領著眾僧,安排下香燈花果,禪床淨幾。待師父升座。大眾動著法器者[3]。(內鼓樂介)(淨扮老禪師拄杖拂子上升座介[4])高臨法座唱宗風[5],翠竹黃花事不同[6]。但是眾星都拱北[7],果然無水不朝東。(提拄杖介)賽卻須彌老古藤[8],寒空一錫振飛騰[9]。拄開妙挾通宗路,打斷交鋒回避僧。(執拂子介)豎起清風灑白雲,河沙無地可容塵。將軍一事無巴鼻[10],兔角龜毛拂著人[11]。取香來。(拈香介)此香不從千聖得[12],豈向萬機求[13]?虛空觀不盡,大地莫能收。拈香指頂,透十方之法界[14],熏四大之神州[15];爇向爐心[16],祝皇王之萬歲,願太子之千秋。(垂釣介)手把金鉤月一痕,乘槎獨坐到河濱[17]。悠悠泛泛經千載,影落魚龍不敢吞。(首座)如何空即是色[18]?(淨)東沼初陽疑吐出,南山曉翠若浮來。(首座)如何色即是空[19]?(淨)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首座)如何非色非空。(淨)歸去豈知還向月,夢來何處更為雲。(首座)多謝我師!今日且歸林下,來日問禪。(末下)(淨)大眾,若有那門居士[20],禪苑高僧,參學未明[21],法有疑礙,今日少伸問答。有麽?(外扮老僧上)有,有,有。敢問我師,如何是佛?(淨)人間玉嶺青霄月,天上銀河白晝風。(外)如何是法?(淨)綠蓑衣下攜詩卷,黃篾樓中掛酒蒭。(外)如何是僧?(淨)數莖白發坐浮世,一盞寒燈和故人。(外)多謝我師,今日且歸林下,來日問禪。(下)(淨垂釣介)釣絲常在手中拿,影得遊魚動晚霞。海月半天留不住,醒來依舊宿蘆花。大眾,還有精通居士,俊秀禪郎,未悟宗機,再伸問答。有也是無?
“謁金門前”(生上)閑生活,中酒嗔花如昨[22]。待近爐煙依法座,聽千偈瀾番個[23]。
小生淳於棼,來此參禪。想起來落托無聊[24],終朝煩惱,有何禪機問對?就把煩惱因果,動問禪師。(見介)小生淳於棼稽首,特來問禪。如何是根本煩惱[25]?(淨)秋槐落盡空宮裏,凝碧池邊奏管弦。(生)如何是隨緣煩惱?(淨)雙翅一開千萬裏,止因棲隱戀喬柯。(生)如何破除這煩惱?(淨)惟有夢魂南去日,故鄉山水路依稀。(生沈吟)(淨背介)老僧以慧眼觀看,此人外相雖癡,到可立地成佛[26]。
“謁金門後”(小旦道扮同貼上)蓮步天台踭[27],還似蟻兒旋磨。上真仙,竹院人兒情似可,再與端詳和。
(淨笑)淳於生,你帶著眷屬來哩。(生回介)是好兩位女娘。(背歎介)禪師,怎知我原無家室?(貼見介)太師稽首。(淨)蟻子為何而來?(貼)為五百年因果而來。(淨背笑介)是了,是了。叫侍者鋪單[28]。(末鋪座介)(響唱介)五十三單整齊。(淨)舉來。(貼響唱介)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淨)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義廣含藏。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喉中玉露涓涓潤,口內醍醐滴滴涼。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梁州序”人天金界[29],普門開覺[30],無盡意參承佛座。以何因果,得名觀世音那[31]?佛告眾生遇苦,但唱其名,即時顯現無空過。貪嗔癡應念總銷磨[32],求女求男智福多。(合)如是等,威慈大,是名觀世音菩薩。齊頂禮[33],妙蓮花。
(眾)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34],其事雲何?
“前腔”(淨)有如國土,眾生應度,種種法身隨化[35]。因緣說法[36],以觀世界婆娑[37]。一切天龍人等[38],急難之中,與他怖畏輕離脫[39]。十方齊現豁,似河沙,遊戲神通一刹那[40]。(合前)
(生)後來無盡意菩薩雲何?(淨)爾時無盡意菩薩啟過佛爺[41],叫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了。當即解下頸上寶珠瓔珞[42],價值紫金百千兩,獻與觀世音菩薩,說道,願仁者受此法施[43]。那觀世音菩薩不肯受。爾時佛告觀世音,你可哀湣無盡意和這四眾[44],權受下了這寶珠瓔珞,那觀世音菩薩因佛爺有言,受了瓔珞,分作兩分,一分奉釋伽牟尼佛爺,一分奉多寶佛爺的塔。你眾生們聽講這經,要知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威神,普同發心供養[45]。(眾)弟子們頂禮受持。(生)謹參太師,小生曾居將帥,殺人飲酒,怕不能度脫也?(淨)經明說著,應以天大將軍身度者,菩薩即現其身而度之,有甚分別?(貼問介)稟參太師,婦女如何?(淨笑介)經明說應以人非人等度者,即現其身而度之。(貼驚對小旦背介)這太師神通廣大,不說應以女身得度,到說個人非人。你再問他。(小旦問介)大師,似我作道姑的,也可度為弟子乎?(淨)你那道經中,已雲“道在螻蟻”[46],則看幾粒飯,散作小沙彌。怎度不的?(貼、小旦跪介)太師真個天眼通[47]。有個妹子瑤芳,深閨嬌小,未克參承。附有金鳳釵一雙,通犀小盒一枚,願施講筵[48],望太師哀湣。(起唱介)
“前腔”紫衣師天眼摩訶[49],他頸鶯嬌幾曾有瓔珞?待學盡形供養[50],化身難脫[51]。待把寶珠抽獻,比龍女如何[52]?自笑身微末,施的些兒個。恨無多,一分能分做兩分麽?(合前)
(生背介)奇哉此女!(回介)太師,金釵犀盒,願一借觀。(看介)(回盼小旦貼介)人與物皆非世間所有。
“前腔”巧金釵對鳳飛斜,賽暖金一枚犀盒。(背介)看他春生笑語,媚翦層波[53]。把靈犀舊恨[54],小鳳新愁,向無色天邊惹[55]。(淨冷笑介。生回唱)價值千百兩,未多些,一笑拈花奉釋迦。(合前)
(生)太師,此女子從何而來?(淨背介)此生癡情妄起,倩觀音座前白鸚哥叫醒他[56]。(內作鸚哥叫)蟻子轉身,蟻子轉身。(淨)淳於生可聽的麽?(生)道是女子轉身,女子轉身。(淨笑介)日中了,法眾住參[57],咱入定去來[58]。大千界裏閑窺掌[59],不二門中暗點頭[60]。(下)(生)禪師去了,到好絮那小娘子一會[61]。敢問小娘子尊姓?(小旦貼不應介)(生)貴裏[62]?(又不應介。生)敢便是前日禪智寺看舞的小娘子麽?(小旦貼笑介)是也。(生)哎喲!
“節節高”雙飛影翠娥[63],妙無過,這人兒則合向蓮花座。(貼笑介)我有個妹子還妙哩。(生笑介)才說那鳳釵犀盒,就是那妹子附寄的麽?他言輕可[64],誰看破?空提作,世間人敢則有那人間貨。妹子,妹子,你有鳳釵犀盒,央他送在空門[65],何不親身同向佛前羅,和我拈香訂做金鈿盒[66]?
(小旦)啐!你也叫他妹子哩。(生)呀。我淳於棼好是無聊。小娘子請了,無語落花還自笑,有情流水為誰彈[67]。(下)(貼)上真子,這生好不多情也。(小旦)看來駙馬無過此人。
“前腔”相逢笑臉渦,太情多,暮涼天他歸去愁無那[68]。牙兒嗑,影兒那[69],心兒閣[70],向人天結下這姻緣大。(貼)這生我常見他來。(小旦)你不知,和我國裏相近,淳於生名棼的便是。(合)大槐邊宋玉舊東家[71],做了羅浮夢斷梅花臥[72]。
我們歸去來。
“尾聲”這一座會經堂高過似彩樓多[73],是個人兒都不著科[74]。瑤芳,瑤芳,我和你選這個人兒剛則可。
似蟻人中不可尋,觀音講下遇知音。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
注釋:
[1]貫所能:主客觀合一。“所”,客觀;“能”,主觀。“所”、“能”是法相宗經典常用語,如“見相不離,能所合一”。
[2]“參承多臘”句:參承,參見侍候。晉王羲之《明府帖》:“前從洛至此,未及就彼參承,願夫子勿悒悒矣。”臘,佛教戒律規定比丘受戒後每年夏季三個月安居一處,修習教義,稱一臘。亦特指僧侶受戒後的歲數或泛指年齡。
[3]“大眾”句:法器,僧、道舉行宗教儀式所用的鍾、鼓、鐃、鈸、引磬、木魚等樂器及瓶、缽、杖、麈等器物。者,助詞。用在句末,表示命令、曉示或祈使語氣。
[4]拂子:即拂塵,常為僧尼術士所執持。
[5]宗風:原指佛教各宗係特有的風格、傳統,多用於禪宗。
[6]翠竹黃花:《景德傳燈錄慧海禪師》:“迷人不知法身無象,應物現形,遂喚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華,無非般若。黃華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後因以“翠竹黃花”指眼前境物。
[7]拱北:拱衛北極星。語本《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8]“賽卻”句:賽卻,意即比得過。卻,助詞。用在動詞後麵,表動作的完成。須彌,梵語sumeru的譯音。或譯為須彌樓、修迷盧、蘇迷盧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積”諸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後為佛教所采用,指一個小世界的中心。
[9]“寒空”句:據《高僧傳》記載:“峰元和中言遊五台山,路出淮西,屬吳元濟阻兵,違拒王命。官軍與賊遇。交鋒未決勝負。峰曰:‘我去解其殺戮。’乃擲錫空中,飛身冉冉隨去,介兩軍陣過。戰士各觀僧飛騰,不覺抽戈匣刃焉。”錫,指錫杖。
[10]巴鼻:來由;根據。
[11]兔角龜毛:同“龜毛兔角”,龜生毛,兔長角。本指戰爭的征兆。後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無實的東西。《楞嚴經》卷一:“無則同於龜毛兔角,雲何不著?”
[12]千聖:指諸佛菩薩。
[13]萬機:這裏指國王。《書皋陶謨》:“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孔傳:“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後以“萬幾”指帝王日常處理的紛繁政務。
[14]法界:佛教語,梵語意譯,通常泛稱各種事物的現象及其本質。《華嚴經十通品》:“入於真法界,實亦無所入。”
[15]四大:道家以道、天、地、人為四大。《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以地、水、火、風為四大。
[16]爇!
[17]“乘槎”句: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後至蜀,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晉張華《博物誌》卷十。乘槎:乘坐竹、木筏。
[18]“如何”句:空,佛教語。謂萬物從因緣生,沒有固定,虛幻不實。《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色,佛教指一切可以感知的形質。《金剛經大乘正宗分》:“若有色,若無色。”
[19]色即是空:簡稱作“色空”,佛教語,謂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生,虛幻不實。
[20]居士:梵語意譯。原指古印度吠舍種姓工商業中的富人,因信佛教者頗多,故佛教用以稱呼在家佛教徒之受過“三歸”、“五戒”者。這裏指出家人對在家人的泛稱。
[21]參學:佛教謂參訪大德,雲遊修學。亦泛指遊學。
[22]中酒:醉酒。晉張華《博物誌》卷九:“人中酒不解,治之以湯,自漬即愈。”
[23]“聽千偈”句:瀾番,即“瀾翻”,比喻言辭滔滔不絕。個,估量某種光景之辭,等於“價”或“家”。
[24]落托:同“落拓”,貧困失意,景況淒涼。
[25]煩惱:佛教語。謂迷惑不覺。包括貪、嗔、癡、慢、疑、惡見六大煩惱,它們是一切煩惱生起之本,是為根本煩惱;以及忿、恨、覆等二十種煩惱,它們是以根本煩惱為體,或為由此流出者,故名隨煩惱。
[26]到:通“倒”。
[27]“蓮步”句:蓮步,舊指美女的腳步。語本《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又鑿金為蓮華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踭,登攀,爬。
[28]單:僧人坐禪、禮佛之具。宋李昴英《送鑒師往靈洲寺》詩:“孤島一燈開佛屋,長身七尺占僧單。”
[29]金界:佛地,佛寺。
[30]“普門開覺”句:普門,佛教語。謂普攝一切眾生的廣大圓融的法門。見《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開覺,開悟;覺醒。
[31]那:同“哪”,語助詞,相當於“嗬”、“啊”。
[32]銷磨:磨滅;消耗。
[33]頂禮:雙膝下跪,兩手伏地,以頭頂尊者之足,是佛教徒最崇敬的禮節。
[34]方便:佛教語。謂以靈活方式因人施教,使悟佛法真義。《維摩經法供養品》:“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
[35]“種種”句:法身,佛教語。梵語意譯。謂證得清淨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滅,無形而隨處現形,也稱為佛身。各乘諸宗所說不一。隨化,順應時勢。
[36]因緣:舊時常以宿世的“因緣”來解釋人們今生的關係。猶言緣分。
[37]世界婆娑:當是“娑婆世界”的倒裝。佛教語。娑婆,梵語音譯,意為“堪忍”。“娑婆世界”又名“忍土”、“忍界”,係釋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總稱。
[38]天龍:謂諸天與龍神。佛教分諸天、龍及鬼神為八部。
[39]怖畏:亦作“怖愄”。恐懼。
[40]“遊戲”句:指佛顯神通就在遊戲中的一刹那。《方廣大莊嚴經》卷九:“佛告諸比丘,如來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現佛神通,遊戲自在,不可勝載,若欲說者,窮劫不盡。”
[41]佛爺:指釋迦牟尼。
[42]瓔珞:纓絡。用珠玉穿成的裝飾物。多用作頸飾。
[43]法施:佛教語。三種布施之一。謂宣講佛法,普度眾生。出家人多行法施,在家人多行財施。
[44]哀湣:憐惜,同情。
[45]發心:佛教語。謂發願求無上菩提之心。亦泛指許下向善的心願。《法華經從地湧出品》:“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
[46]道在螻蟻:喻道之無所不在。《莊子知北遊》:“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
[47]天眼通:佛教所謂六通之一,謂具無所不見的神通。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門》中之上:“修天眼者,若於深禪定中,發得色界四大清浄造色住,眼根中即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是為天眼通。”
[48]講筵:講經、講學的處所。
[49]“紫衣師”句:紫衣,紫色袈裟。唐武則天賜僧人法朗等九人紫袈裟、銀魚袋,為僧人賜紫之始。摩訶,亦作“摩嗬”。梵語譯音。有大、多、勝三義。《翻譯名義集法寶眾名》:“摩訶,此含三義,謂大、多、勝。”
[50]供養:佛教稱以香花、明燈、飲食等資養三寶(佛、法、僧)為“供養”,並分財供養、法供養兩種。香花、飲食等為財供養;修行、利益眾生叫法供養。供養就是禮佛,或施舍僧人、齋僧的意思。
[51]化身:佛三身之一。指佛、菩薩為化度眾生,在世上現身說法時變化的種種形象。慧遠《大乘義章》卷十九:“佛隨眾生現種種形,或人或天或龍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為佛形,名為化身。”
[52]“待把寶珠”二句: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深入禪定,了達諸法。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當時眾會,皆見龍女變成男子,成等正覺。見《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53]層波:謂起伏的波浪,喻美女的眼睛。
[54]靈犀;舊說犀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感應靈敏。因用以比喻兩心相通。李商隱《無題》詩之一:“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55]無色天:即“無色界”,佛教語。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上。此界無形體、無物質,但存識心。這裏指講經道場。
[56]倩:請;懇求。
[57]住:停止;停住。
[58]入定:佛教語。謂安心一處而不昏沉,了了分明而無雜念。多取趺坐式。謂佛教徒閉目靜坐,不起雜念,使心定於一處。
[59]大千界:佛教語。“三千大千世界”之省稱。後亦以指廣闊無邊的世界。
[60]不二門:同“不二法門”,佛家語。謂平等而無差異之至道。《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61]絮:嚕蘇,絮叨。
[62]貴裏:對他人鄉裏的敬稱。
[63]翠娥:指美女。唐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詩:“翠娥嬋娟初月暉,美人更唱舞羅衣。”
[64]輕可:輕易;尋常。
[65]空門:指佛寺。
[66]金鈿盒:金釵和鈿合。傳說中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的信物。這裏含訂婚約之意。唐陳鴻《長恨歌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
[67]“有情流水”句:意思是知音難遇。流水,《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以“高山流水”為知音相賞或知音難遇之典。
[68]那:“奈何”的合音。《左傳宣公二年》:“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顧炎武《日知錄》三十二雲:“直言之曰‘那’,長言之曰‘奈何’,一也。”
[69]那:用同“挪”。移動位置、時間。
[70]閣:擱置;停輟。
[71]宋玉舊東家: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謂宋玉東鄰有一女,姣好為楚國之冠,登牆窺視宋玉三年而宋玉不與之交往。後因以“宋玉東牆”喻指貌美而多情的女子。此典常用作“宋玉東牆”。
[72]羅浮夢斷梅花臥:傳說隋開皇中,趙師雄於羅浮山遇一女郎。與之語,則芳香襲人,語言清麗,遂相飲竟醉,及覺,乃在大梅樹下。見舊題唐柳宗元《龍城錄》。因以為詠梅典實。
[73]彩樓:用彩色綢帛結紮的棚架。一般用於祝賀節日盛典喜慶之事。古時有女子人家,於七夕之日在庭前結彩棚,七夕乞巧。而彩樓擇婿則屢見於戲曲。
[74]“是個”句:個個人都不合國母確定的擇婿要求。是個,個個。不著科,意謂“不中式”。“著”,相當於“中”;“科”,本指戲劇中人物的動作,引申作“式樣”意。
評析:
本出名為“情著”,意即淳於棼迷戀瑤芳公主的金釵鈿盒,對其顯露鍾情、愛戀而執著追求瑤芳公主,“情著”主題正係於此。本出內容上緊承上出《偶見》的情節發展而來,以契玄禪師與首座、老僧的參禪對答,並以“謁金門前”曲寫出淳於棼參禪與契玄禪師說禪的問答語。契玄禪師說禪,淳於棼、瓊英公主與上真仙姑參禪問答之語等始終圍繞一個“緣”字展開,瓊英公主與上真仙姑等是“為五百年因果而來”,她們“道在螻蟻”,因之可度為弟子,這是佛緣;淳於棼“癡情”、“多情”,瓊英公主所言“駙馬無過此人”的知情則更是情緣。契玄禪師說禪所答“秋槐落盡空宮裏”、“止因棲隱戀喬柯”、“唯有夢魂南去日”等偈語正預示淳於棼的未來浮沉命運,指示了劇情進一步發展的脈線,可視為本劇關捩之一。
同第四出《禪請》相比,本出也用了許多佛典。湯顯祖在萬曆二十八年完成了《南柯記》的創作,可以看到他一直為出世思想所困擾,劇本中少有《牡丹亭》所表現出的勇往直前、充滿戰鬥力的精神,意誌多少有些頹唐,這緣於他政治理想的失敗及其家庭的不幸。湯顯祖秉性剛正,懷抱進步的思想,自然為當時的統治者所不容,又屈居下僚,憑他的個性隻能棄官歸隱;老年喪子又給他十分沉重的打擊,加之對於佛學的精深研究,與僧真可的交往等,遂使出世思想日增,到第四十四出《情盡》則更正麵提出“人生似夢,一切皆空”,其思想的複雜性由此也可略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