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謾遣

  “字字雙”(溜二上)小生家住古揚州,鋪後。祖宗七輩兒喜風流,自幼。衣衫破落帽兒颩[1],狐臭。能吹木屑慣扶頭[2],即溜[3]。

  自家揚州城中有名的一個溜二便是。一生浪蕩,半世風流[4]。但是晦氣的人家,便請我撮科打哄[5];不管有趣的子弟[6],都與他鑽懶幫閑[7]。手策無多[8],口才絕妙。有那等吊眼子[9],敲他幾下,叫做打草驚蛇;無過是脫稍鬼[10],鬆他一籌,則是將蝦吊鯉。著甚麽南莊田[11],北莊地,有溜二便是衣食父母[12];難起動東鄰邀,西鄰請,則沙三是個酒肉弟兄[13]。知音的,說是個妙人、好人、老成人;少趣的,叫我敗子[14]、俫子[15]、光棍子。且自由他笑罵,隻圖自己風光。這幾日不見沙三,尋他閑串去。

  “前腔”(沙三上)賤子姓沙行十三,名濫。就似水底月兒到十三,圓泛[16]。六兒七兒巧十三,胡蘸[17]。官司吊起打十三,扯淡。

  (溜)沙三,你犯夜了[18]?(沙)不犯夜,不是子弟也,哥。(溜)兄弟,這幾日嘴閑了。(沙)和你大路頭站去。(醜上)白雲在何處?明月落誰家?(沙)小哥,落在這裏。(醜)大哥,我東人淳於家要請溜二、沙三官耍子[19],住在那門?(溜、沙)我二人便是。你東人做甚麽生意?(醜)做裨將。(沙)做皮匠,叫我去幫鑽?(醜)軍營裏副將哩。(溜)是那能飲酒的淳於公麽?(醜)著。(溜、沙)便去,便去。有酒舊傾蓋,無錢新白頭[20]。(下)(生上)[集唐]棄置複何道?淒淒吳楚間。相憶不相見,秋風生近關。我淳於棼休官落魄,賴酒消魂。爭奈客散孟嚐之門,獨醉淮陰之市[21],想吾生直恁無聊也[22]!

  “錦纏頭”我本待,學時流立奇功俊名,談笑朔風生。怎如他,蒼生口說難憑?便道你能奮發有期程[23],則半盞河清[24],了滴珠槽浸死劉伶[25]。道的個百無成,隻杜康祠蘸住了這窮三聖[26]。做個帶帽兒堵酒瓶,頭直下酒淹衣褃[27]。難道普乾坤醉眼偏隻許屈原醒[28]?

  (醜同溜、沙上)三家酒注子[29],一對色哥兒。(醜報介)溜二、沙三官到。(見介)(溜)小人名溜二,(沙)賤子即沙三。(生)久聞才識麵。(合)十個更酸鹹。(生)怎生十個更酸鹹?(溜)適間老翁說,把九文錢吃個麵,沒鹽醋的,因此小人加上一文。(生笑介)敢問二位,在城在鄉?

  “好姐姐”(溜、沙)廣陵,郡中一城。識溜二、沙三名姓。玲瓏剔透,人前打眼睛[30]。隨尊興,哩嗹花羅能堪聽[31],孤魯子頭嗑得精[32]。

  (溜做隻腳跪、嗑連二頭、叫爺介)(沙唱哩羅嗹介)淳於兄,孤老院耍去[33]。(生)貧子行處,怎生好去?(沙)不是,是表子鋪[34]。(生)揚州諸妓,我已盡知。可別有甚麽消遣?(沙)有,有。孝感寺中元盂蘭大會[35],僧俗男女都去潤州甘露寺,請契玄禪師講經。(生)便去聽講如何?(沙)那裏吃素,淳於公貪酒哩。(生)那有此話?

  “前腔”吾生,醉鄉酩酊[36],飲中仙也有個逃禪中聖[37],長齋繡佛[38],到莊嚴得人世清。山鷓兒,看馬。堪乘興,行隨白馬藏鞭影[39],坐聽黃龍喝棒聲[40]。

  忽忽意不樂,留人相伴閑。

  上方隨喜去[41],秋色滿盂蘭。

  注釋:

  [1]颩:拋,擲。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不念《法華經》,不禮‘梁皇懺’,颩了僧伽帽,袒下我這偏衫。”

  [2]“能吹木屑”句:吹木屑,也作“吹個木屑”、“吹一個木屑”。“吹木屑”一詞,文獻中用例甚少見,《詞典》失收。署名“明風月友”的《金陵六院市語》:“眼星火,見者便愛;嚐湯水,到處沾身。闖寡門者,空談而去;吹木屑者,不請自來。”蔣冀騁先生據《金陵六院市語》釋為“不請自來”(《近代漢語綱要》368--369頁),董誌翹先生釋為“指嫖妓喝花酒時在旁作陪助興”(《明代擬話本小說〈型世言〉語詞例釋》)。釋為“不請自來”意,較為合理。今江淮方言中有“扛火叉”一詞,指未被邀請者跟隨被邀請者前往赴宴。“吹木屑”與“扛火叉”在語意及造詞方法上也十分接近。扶頭,形容飲酒醉態,娼家稱“扶頭”,有祝賀之意,猶雲“暖房”之意。

  [3]即溜:亦作“即留”。機靈;精細。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二折:“逞末浪不即留,隻管裏賣風流。”

  [4]半世:半生,半輩子。

  [5]撮科打哄:以滑稽的動作和詼諧的語言引人發笑,猶言插科打諢。

  [6]“不管”句:不管有趣,意思是“不管有趣無趣”。子弟,謂風流子弟,多指嫖客;或指戲曲藝人。

  [7]鑽懶幫閑:風影湊趣,替人解悶消閑。

  [8]手策:手段;本領。

  [9]吊眼子:指呆頭呆腦之人。

  [10]脫稍鬼:騙子,“脫”即脫空之意,掉弄玄虛之義;

  [11]著:遇、值。

  [12]衣食父母:指得以仰賴為生的人。

  [13]酒肉弟兄:同“酒肉朋友”,常在一起吃喝的朋友,亦指隻在吃喝上來往交際的朋友。

  [14]敗子:敗家之子,不務正業、揮霍家產、使家庭破落的子弟。

  [15]俫:元時稱供使喚的小廝,引申為對人帶有輕蔑意味的稱呼。

  [16]圓泛:形容極圓。這裏有圓滑之意。

  [17]胡蘸:相當於“胡扯”,這裏是到處沾光的意思。

  [18]犯夜:違禁夜行。

  [19]“我東人”句:東人,東家,主人。舊時雇工、佃戶、幕僚對雇主、田主、上司的稱呼。耍子,玩耍。

  [20]“有酒”二句:大意是有酒喝可以使人一見如故,無錢交往即使老朋友也如同新識。《史記鄒陽傳》引其《獄中上書》:“諺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意思是說有的人相處到老,如同新識;有的人偶然相遇,卻一見如故。

  [21]“爭奈”二句:無奈門客都離孟嚐君而去,我也如韓信般失意而獨醉於淮陰之市中。“孟嚐”即孟嚐君田文,淮陰即淮陰侯韓信,《史記》二人皆有傳。上句雲周、田朋友之離去,下句以韓信微時自況。

  [22]直恁:猶言竟然如此。

  [23]期程:時間和路程。

  [24]半盞河清:比喻盛世不長。“河清”,黃河水濁,少有清時,古人以“河清”為升平祥瑞的象征。

  [25]“了”句:扌棄,甘願之辭,舍棄,豁出。劉伶,《晉書劉伶傳》:“劉伶字伯倫,沛國人也……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

  [26]“道的個”二句:意謂自己一事無成的原因是一直將杜康(酒)當作聖人一樣來供奉。杜康:傳說為最早造酒的人。《書酒誥》“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穎達疏引漢應劭《世本》:“杜康造酒。”

  [27]“頭直下”句:直下,垂直向下;向下。衣褃,腋下的衣縫。指掛肩或腰身。

  [28]“難道”句:反用屈原《漁父》“舉世皆醉我獨醒”之意。

  [29]酒注子:酌酒用的壺。

  [30]打眼睛:“打眼目”意,顯眼,容易引人注意。

  [31]哩嗹花羅:小曲之和聲。這裏是小曲之代稱。

  [32]孤魯子頭:意指下文“隻腳跪、嗑連二頭”和“唱哩羅嗹”等,疑為乞丐乞討的一種方式。

  [33]孤老院:原指舊時收容貧苦孤獨的老年人的機構,故而下文就這一層意思說“貧子行處”。

  [34]表子:舊時指妓女。

  [35]中元:指農曆七月十五日。舊時道觀於此日作齋醮,僧寺作盂蘭盆會,民俗亦有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

  [36]酩酊:大醉貌。

  [37]“飲中仙”句:意思說“飲中八仙”之中也有個酒醉逃禪的人。杜甫《飲中八仙歌》,詩中寫李白等八人嗜酒善飲,其中“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描寫蘇晉醉中逃禪。逃禪:逃出禪戒。仇兆鼇注:“逃禪,猶雲逃墨逃楊,是逃而出,非逃而入。”

  [38]“長齋繡佛”句:長齋,謂佛教徒長期堅持過午不食。後多指長期素食。繡佛,用彩色絲線繡成的佛像。

  [39]鞭影:馬鞭的影子。

  [40]黃龍喝棒:《五燈會元》記載:宋龍興府黃龍惠南,問:“德山棒,臨濟喝,直至如今,少人拈掇。請師拈掇。”師曰:“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機。”曰:“作家宗師,今朝有在。”師便喝,僧禮拜。

  [41]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內室。亦借指佛寺。

  評析:

  本出溜二、沙三登場,寫他們受請後前來為淳於棼消遣解悶,承接《俠概》出中淳於棼請溜二、沙三玩耍以解苦悶的內容。

  溜二、沙三乃“鑽懶幫閑”之流,極擅長逗人開心,在揚州城是出了名的遊手好閑之徒。湯顯祖結合人物的身份,運用個性化的語言,刻畫這兩個人物形象。在劇中,一方麵這兩個人物於其中插科打諢,如開頭“字字雙”兩曲,溜二、沙三先後登場,自報家門,“有酒舊傾蓋,無錢新白頭”,“好姐姐”曲“玲瓏剔透,人前打眼睛。隨尊興,哩嗹花羅能堪聽,孤魯子頭嗑得精”,全用俗語俚言,村夫無賴聲口;另一方麵,溜二、沙三在劇中構建情節,推動劇情發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視。淳於棼休官在家,周弁、田子華又辭別而去,心情自然十分落寞,整日隻能以酒為伴。淳於棼想起他們,便派家奴去請來“捧場”,此二人一到,果能使淳於棼忘憂;溜二、沙三便乘機邀淳於棼去孝感寺盂蘭大會聽經、尋消遣,聯係上一出國母派人去人間擇婿,這才生發出下一出的“偶見”。

  本出人物語言的運用極富個性化特色,溜二、沙三的自述、對話等言語都十分切合他們的身份,這自不必說,淳於棼的語言也是極富個性化的,如“前腔”曲中“飲中仙也有個逃禪中聖,長齋繡佛到莊嚴得人世清”,“行隨白馬藏鞭影,坐聽黃龍喝棒聲”十分典雅,對照其處境,卻也多少含有失意之下的酸腐氣息。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