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五章 波哥

  狗,在我們多少年的傳統習慣中,是用來看家護院的。它是肩負責任的。

  不知從何時起,更多的人養狗是把它當寵物、當時尚,有時它還能成為人顯示愛心的光環。這些年,狗的風采更是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展現。

  《非誠勿擾》的節目中,無數個男女嘉賓均手法雷同地把養狗作為顯示愛心的體現。還有養七條狗的,似乎狗養得越多,愛心就越多,居然有好多個愛心人士因狗結緣的。

  對此,我內心有些糾結。

  記得前年在北京帶孫女的時候,看見小區裏出來溜達的狗要比出來溜達的幼兒多得多。由此可見,新生的狗要比新生的幼兒多。休閑的空地上能看見不少散落的狗毛,還有狗屎。風一吹過,毛發漂飛,空氣中那種腥臊的味道便濃厚起來。有的狗高大凶悍,有的狗小如鬆鼠,有的狗漂亮,也有的奇醜,形態各異。不同種類的狗不時地在小區走過。我猜,這些大多是引進外來的品種。有一個打扮得很是時尚的女人牽了一條花枝招展的狗,天天在小區裏逛。那是條白色的狗,頭上和四隻腳都染上了彩色,身子還穿了一件小馬甲,很是吸人眼球。還看見一條狗,骨瘦嶙嶙,毛又長又髒,身子瑟瑟地抖著。聽說是一條得了病的流浪狗,也有人偶爾扔點吃的給它。

  我那個一歲多的孫女,一點對狗的恐懼都沒有。她老是走著歪歪扭扭的步子,想著要去摸一摸它們。我生怕有個閃失,萬一被咬了,或是染上了什麽蟲子,那都不是省心的事。我總是拉著她,與狗離得遠遠的。有時候沒法躲。在電梯上下,狹小的空間裏也會遇上幾隻狗,它們占的位置比人占的多。我隻能把孫女高高地抱起來。

  有個朋友跟我說,她那個小區裏,住著不少的富人,有點拚著擺闊的架勢。有個山西煤老板,沒多少文化,錢卻多得數著都嫌累。為了顯露他的富裕,要讓周圍的人認可他的實力,他開豪車,換女人。但似乎在那個富人紮堆的地方,絲毫也沒有顯示出他的特別來。後來,他花大價錢買了條洋狗,還專門請了個洋婦人給她養狗,每天讓那個洋婦人帶著他的那條高貴的狗在院子裏溜達。這一招,果然令他的知名度驟然提升,人們很快注意到了這位煤老板的“高貴”舉動。小區裏,不知道他姓名的人便都知道他是那個養了某某狗的人。說完這個事,她便感歎,以前隻聽說狗仗人勢,現在還有人仗狗勢的。真是世移時移,人心不古啊。我說是啊。有些事真是弄不明白了。

  樓上住了個搞文藝的,長得也斯文,總是牽著兩條狗進出,在電梯和小區裏常能遇見。有次我還友好地說,你們家的狗長得還挺漂亮,但看到的是她的不快。她說我們家“寶寶”是什麽什麽,反正是洋名,聽了也記不住。我說以前的狗還吃屎呢,現在的狗也吃得好了。沒想到她的不快即刻轉成了憤怒,突然地尖叫道,不管是吃什麽,一定是比你吃得好。我百思不得其解,哪錯了。是不是狗不能稱之為狗了?我想起來了,她常常對著狗說“寶寶,崽崽,到媽媽這兒來”。哦,原來她把自己當成了狗的媽媽。“狗崽仔”“狗娘養的”過去這可是罵人的意思。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狗爸狗媽一點也不是罵人的意思,好像還很“潮”。這養狗的多了,人與狗的矛盾就多了起來。曾經在網上看見過,有個醫生就是說了幾句對狗不友好的話,便遭到了圍攻。

  我真不知道北京這樣一個不堪人口重負的城市,何以能夠承載這樣日益膨脹的狗族。狗族隨著愛心人士的迅速增長而迅速增長。這個令中國人自豪的城市,有著擁擠得不能再擁擠的人口,現在就連最普通的水、空氣,都成了最奢侈的享受。又加上新添了一支龐大的族群,它消耗的糧食和資源暫且不說,還要爭著這一點極其珍貴的水和空氣。愛心人士多了,也是個負擔啊。

  北京人被一個新名詞“霧霾”弄得傷透腦筋的時候,人們開始自動自覺地放棄過年打鞭炮的習慣,為的是不讓空氣有更多的霧霾。那狗的密度大了,對空氣質量一定是有害無益的,但並未見有什麽人采取任何行動。是不是擔心背上歧視動物的罪名?

  記得在一份資料上看到這樣一組數據:

  北京市區目前有寵物至少100萬隻,全國至少有一億隻。深圳10萬個養狗戶中,40.67%的人家養2隻。專家預測,未來5年全國“寵物”將增加5倍,也就是說將達到5~6億隻,而目前的城市人口才5.6億。

  試想,當城市人狗各半的時候,那人類還能居住嗎?城市養狗在我國不過一二十年,但現在大有趕超有幾百年城市養狗曆史的西方國家之勢。這種事情上的“高速度”和“世界第一”絕對不是好事。

  這好像是前兩年的數據,現在不知怎樣。

  這中國跟外國不一樣啊,外國地廣人稀,很多城市冷冷清清的,養點狗熱鬧,對人和環境也無大礙。養狗固然是有諸多的好處,比如看家,比如做伴,比如增添情趣,比如某種寄托,等等。但在中國的城市養狗,不利的方麵就太多了。

  我們是執行計劃生育的第一代人。記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便是考慮到中國的資源過於匱乏,難以承受人口的壓力。那是頂著多大的壓力和非議,進行多麽艱難的工作才得以推行的人口政策。現在我們理解,中國人是太多了,地是太少了,極其有限的資源是養不了那麽多人,人口是應該計劃著生。但狗,卻可以毫無顧忌地敞開來生,這就有了一點歧視人的感覺。要是用民族主義的話說,人再多也是中國人的後代,那狗怎麽說也是洋狗的後代。憑什麽洋狗跑到中國來還能享受比人更多的政策優惠呢?還真是有點人吃狗醋了。

  2014.9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