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夜色清朗,室內,寧靜安謐。這時,獨坐書房,捧上一本書,這便是我一天中最美的時刻,我喜歡這樣的日子。讀書如三餐,不可或缺,食髓知味。書中精彩的片段撩起心中陣陣漣漪,用山珍海味形容,真是恰當不過,慢慢品味,慢慢咀嚼,回味無窮。這樣寧靜的夜晚,這樣美妙的時光,就這樣愛上了讀書,雖沒有徐霞客踏遍青山那樣的豪邁,也沒有李白、杜甫吟詩成河那樣的灑脫,但每天抽出一兩個小時來讀書,早已在生活中形成一種習慣,日積月累下,雖身在家中,胸中卻有丘壑百態。
年少時,喜愛看幾分錢一本的連環畫,但家庭經濟拮據的我根本買不起,往往在別的同學看完之後,賠著笑臉顯示友好地向他們借閱。那時家境貧寒,吃飽飯都成問題,哪有什麽錢買書呢?因而那時買書已成為一種奢望。曾記得,為了一本心儀已久的好書,我利用星期日的空餘時間到離家七八裏的集鎮,撿些破銅爛鐵,再賣給收購站換得幾個小錢,不想買啥零食,就飛也似的跑到曾來過的小書店,買到自己傾心喜愛的那本書時,很是雀躍。
參加工作以後,自己有收入了,買書已不再是一種奢望,對購書我也很舍得付出。我常常這樣想,別人抽煙喝酒,一年少說也要一兩千元甚至更多,而自己不抽煙也不喝酒,何不用別人抽煙喝酒的錢來購買書籍呢?於是,空閑的日子裏,我要到書店逛逛;出差在外的日子,我要打聽當地的書店在什麽地方,選上自己喜愛的書籍滿載而歸,心裏煞是痛快。書房積累的書越聚越多,每日見到這些堆積如山的書籍,我的精神世界也變得異常充實。不過,經過一段日子,我會把一些已看過但意義不大的書歸類打捆,放置於雜物間內,而把好一點的書放到書桌的顯要位置,好的散文集最是我的熱愛,自然它的位置格外顯眼。
古人言:“讀萬卷書不如走萬裏路。”事實上,在今天這樣物欲橫流的社會裏,人們的思想與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走萬裏路不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而能堅持讀完萬卷書,確需要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一種忘我境界、一種難得的堅持。那麽,你必須在書中尋找那座叫“黃金屋”的地方,尋找書中的精華加以學習,充實自己,提煉自己,這樣才會讓自己讀書的勁頭漸漸遞增,永遠不會減弱。隻有堅持讀書,才能在書中尋找智慧的東西,豐富自己並從中受益。
應該感謝生活,感謝這樣的年代,讀書已不再是一種渴望。隻要你願意,商店好書琳琅滿目隨你購買,網絡文學網站比比皆是,任你點擊閱讀。當然,作為新時期的警察,讀書首要的任務,是讀好自己本職工作範圍內的法律書籍,爭取學得透徹一些,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應用自如。然後在空餘時間裏,根據自己的喜好,找到屬於自己要讀的書。此時,心緒陶醉在書的海洋裏,時而激揚,時而淡泊,時而歡快,時而寧靜,就這樣沉醉其中。我想,讀書,這絕對是人生的一種享受。
(原載於2012年10月10日《中國警察網》文化頻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