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它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高度相關關係。本書對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戰略進行了係統研究,綜合運用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文獻分析、規範分析、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係統地探討了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的理論基礎;在借鑒國內外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和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戰略環境、運作模型,對影響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戰略成效的要素進行了實證研究。主要研究結果與結論如下:
(1)欠發達地區,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指在特定國家、地區及其組合的國民經濟體係中的某些特定經濟區域,由於地域差異、製度差異和生產力空間配置的非均衡性等原因,這些特定的經濟區域或次級經濟區域同相對發達的經濟區域相比,在經濟發展速度、人均國民收入、勞動生產率、社會文化發育程度、經濟體係的彈性與活力、經濟主體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等方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本書所述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是指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
(2)提出了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概念。高等教育科學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一要統籌高等教育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在製定高教發展目標時,應立足於我國當前的基本國情;二要統籌高等教育規模和質量的協調發展,高教公平與效率相結合,並促進教育公平,統籌兼顧效益和質量的關係,把質量放在首位;三要全麵統籌高等教育的結構,使不同類型、層次、所有製、區域高等教育協調發展,以不斷提高適應性。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就是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辦學主體,促進人的全麵發展與促進社會全麵發展相結合,促進教育公平與提高辦學效益相結合,高等教育與外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高等教育係統內部以及高校內部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
(3)美國和印度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給我們的啟示是:高等教育要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才能實現良性互動發展;高等教育係統結構合理,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多樣化需求;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導向和調控作用;要推動高等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改革高等教育投資體製,不斷拓寬高等教育經費的來源渠道。
(4)根據SWOT戰略選擇分析表和SWOT戰略選擇圖,目前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相對於東部其他省份而言,應該是劣勢大於優勢,但在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戰略的背景下,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所麵臨的機會將多於威脅,因此,欠發達地區高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該積極創造條件,克服轉化劣勢,鞏固擴大優勢,按“發展型戰略”來推動和實施高教係統和各高校的跨越式發展。
(5)本書建立了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戰略概念模型,探討了戰略目標、戰略任務和戰略措施與戰略價值效應之間的關係,提出了研究假設,設計了其中初始變量和結果變量的測量指標。概念模型是研究的基礎,假設與變量界定則為研究提供了條件。本書認為,作為一個有機係統,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戰略效應受到戰略目標、戰略任務和戰略措施的直接影響。本書的實證研究結論表明:區域特色顯著、分創“兩個一流”、人才質量提高、特色強化、科研和服務能力上升、保障措施、振興計劃、改革創新之間是相互影響和製約的;區域特色顯著、分創“兩個一流”、全麵協調發展、人才質量提高、特色強化,科研和服務能力上升、保障措施、振興計劃、對特色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和區域服務貢獻顯著增強的影響是顯著的;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戰略的改革創新對人才質量提高、特色強化、科研和服務水平上升有顯著影響,而對高等教育全麵協調發展沒有顯著影響。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戰略的改革創新對區域服務貢獻顯著加快的影響不顯著。
(6)以江西為例,製定一個江西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戰略。運用科學發展觀理論,結合江西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提出了江西高等院校必須樹立為江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增強江西高等教育與社會耦合度和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健康發展等指導思想;建設區域特色顯著、1-2所高校和部分學科進入國內一流行列的戰略目標;全麵協調發展、提高人才質量、特色強化、科研和服務能力上升的戰略任務;采取條件保障、振興計劃和改革創新的戰略措施,以最終取得江西高等教育質量全麵提高和創建一流大學步伐加大的戰略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