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研究內容
本書的研究思路是根據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的自然邏輯而展開的,以探尋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基本機理和實現路徑為目標,通過理論闡述與實證分析相結合、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共性與個案相參用,力爭通過研究理念、方案和研究思維的創新,實現理論成果的創新,進而將創新理論與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創新實踐相結合,並服務、指導於中西部、江西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實踐。全書除第一章導論和第八章結論外,主要內容大體可分成理論闡述、實證探索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由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組成,重點探討、論述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相關理論問題。
第二章,重點闡述了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所涉及的科學發展觀理論、戰略管理理論和係統科學理論等三個理論基礎及其教育學意義。這為深入研究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問題奠定理論基礎。
第三章,深入係統探討了美國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舉措,論述了印度東北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其采取的舉措,這對我國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戰略的製定與實施不乏重要的借鑒意義與啟示。
第四章,主要對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內、外戰略環境進行係統深入分析,揭示了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影響因子。采用SWOT分析,深入探討了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麵臨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
第五章,論述了影響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戰略成效的影響因素,探討了戰略目標、戰略任務和戰略措施與戰略效應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戰略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設。
第二部分由第六章、第七章組成。第六章運用線性回歸分析對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戰略進行了實證研究設計了初始變量和結果變量的測量指標。第七章運用科學發展觀理論,結合江西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提出了江西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戰略目標、戰略任務和戰略措施,以最終取得江西高等教育質量全麵提高和創建國內一流大學步伐加快的戰略效應。
最後是結論部分,對全書的主要論點進行了歸納總結,剖析了研究的主要創新點和不足之處。
1.3.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確定對於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十分重要,選擇何種研究方法必須聯係研究的性質。一般而言,科學研究應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並根據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具體研究方法。就本研究而言,主要運以下幾種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實際上是一種數據收集與分析手段。本書運用學術性數據調查方法來收集關於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戰略要素的相關信息,構建相關概念模型與研究假設,在對數據科學收集、檢驗與分析的基礎上,得出影響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戰略效應的關鍵要素。
(2)政策分析法。主要通過對政府以及大學改革的政策文本、教育改革規劃的運作和執行狀況以及相關影響因素的分析,研究教育改革對教育發展的影響。
(3)比較分析法。主要通過對美國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戰略舉措與印度東北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其采取的舉措的係統考察分析,總結其經驗和教訓,並結合中西部、江西高等教育發展戰略改革的具體實踐,探尋可資借鑒之處。
(4)案例分析法。選擇江西高等教育發展為典型案例,分析其專業、學科、人才層次等基於科學發展戰略改革的經驗、問題與創新舉措(與調查研究法結合進行)。
(5)定性分析與定量研究相結合。本書對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戰略的分析,不僅做了定性的分析,而且對於其價值效應要素借助了模型與定量的方法,力爭做到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吸收定量分析的特長,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