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木材檢驗

  木材檢驗是實用技術,產、貯、運、銷各個環節不可缺少,對木材合理利用,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有直接關係。木材檢驗經曆了二次變革,三次標準修改。

  龍泉碼

  明朝崇禎年間,龍泉縣(現江西省遂川縣)五鬥江郭維經父女始創杉木計價法(龍泉碼價),又叫龍泉老碼。1945年改用龍泉新碼。永新縣的小江(現三灣林區)、牛田(現坳南林區),使用過龍泉新碼檢量木材。老碼新碼區別:老龍泉碼在眉頭5.5市尺過圍,半寸不記價。新龍泉碼在眉頭6市尺過圍,半寸記價,按圍徑尺寸計算,長度不檢量。檢尺工具用精製竹篾而成,以市尺刻度,1尺10寸、1寸10株、1株10分。杉條木從蔸部斧口向梢端5.5尺,再過四指(又叫眉頭),除拇指外,四指排列寬度,圍得的圓周呌尺(又叫尺木),按周長的尺寸對照龍泉碼兩計量,即兩、錢、分。10分為1錢,10錢為1兩。杉條木有蔸有梢不量長度。杉原木叫“筒木”,分單筒即6尺,長筒連二即12尺,連三18尺,檢量小頭圍徑,連二連三分段檢量。青山木(現稱活立木)離地7尺處檢量圍徑,每株除皮2寸。

  龍泉碼對應碼分

  -10

  公製立方米檢驗

  1952年,木材檢驗沿襲原蘇聯公製立方米木材檢驗模式,1958年,國家製定頒布木材檢驗標準,龍泉碼檢驗終止。

  國家標準及三次修改首次木材檢驗始於1958年,即GB142-58,同年執行至1984年。1984年第一次標準修改,即國標GB-84,從當年12月1日起執行。與1958年頒布的標準區別於:1958年標準檢量杉條木從中央位置二分之一處檢量圍徑。1984年檢量杉條木從斧口2.5米檢量圍徑。1995年第二次修改,僅原木GB/T15787-1995國標,在檢量方法和評定等級作了修改,其他未修改。1999年第三次修改,原條按GB/T5039-1999,馬尾鬆按行標準LT/T1509-1999.小原條按LY/T1079-2006標準執行。

  檢驗工具皮尺、鋼卷尺、木折尺、尺杆、特製蔑尺、鋼印、油墨、檢驗碼單等。

  檢驗人員配製木材生產較多的工區,設有一個檢驗組,每組四人,其中1人計碼兼計算材積(組長),1人檢量徑級,2人檢量材長兼打鋼號印或蠟筆記號。木材檢驗人員須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取得資格證書才能上崗。

  檢量號印及代表符號

  等級符號:1等2等3等

  等外

  永新代號

  徑級鋼印號10203040……代號〇

  12223242……代號2

  14243444……代號4

  16263646……代號6

  18283848……代號8

  檢尺長:L檢尺徑:D材積:V

  檢驗方法

  杉原條檢量 檢尺長:自5米以上

  檢尺徑:自8厘米以上

  梢徑:自6厘米以上

  尺寸進位:長:1米進位

  徑:2厘米進位

  等級分一、二兩個等級

  長度檢量從蔸部斧口(或鋸口)量至梢徑6厘米處,以1米進位,不足1米梢端舍去,舍去後的長度為檢尺長。

  徑級檢量從蔸部斧口(或鋸口)量至2.5米處檢量,以2厘米進級,足1厘米進2厘米,不足1厘米舍去。

  小原條檢量適宜南方林區撫育間伐生產的針闊樹種。

  材長3米以上,不足5米,從斧口(或鋸口)量至梢徑3厘米處,按0.5米進位,不足0.5米舍去,舍去後的檢尺長度為檢尺長。

  檢尺徑自4厘米以上,不足8厘米,量至大斧口(或鋸口)2.5米材身部位檢量,按1厘米進徑,不足1厘米舍去。

  材積計算公式:V=(5.5+0.38D2π+16D-30)/10000

  原木檢量伐倒後按材種標準尺寸截成的木段為原木。原木的長度用尺杆(鋼尺)在小頭斷麵檢量,以2厘米進位,不足2厘米足1厘米進位,不足1厘米舍去。

  枕資檢量枕資檢尺長2.5米、5米、7.5米。長度公差允許±6厘米,檢尺徑自26厘米以上,按2厘米進位。

  枕木檢量枕木的斷麵尺寸的檢量,以輔軌範圍內量得尺寸為準。

  普通枕木尺寸:

  類型長度(米)厚度(厘米)寬度(厘米)1類2.516222類2.514.520

  正負公差:

  長度±6厘米

  寬度±1厘米枕麵寬-0.5厘米

  厚度±0.5厘米

  斷麵形狀及尺寸:1類枕木2類枕木

  竹材檢量直接加工用竹的長度以米為單位,徑級以厘米為單位。長度自根端砍口上緣起至1.5米檢量徑級,如遇竹節或縮節時應向梢端移至正常部位量取。按1厘米進位,不足1厘米四舍五入,卡尺檢量尺寸,以長短徑的平均數進舍後為檢尺徑,使用圍尺換算直徑進舍為檢尺徑。

  木材等級、質量的評定等級的劃分按國標規定的九大類缺陷程度評定等級。九大類缺陷是:蟲眼(大蟲眼、小蟲眼)、表皮蟲溝、節(活節、死節)、彎曲、夾皮、腐朽(心腐、邊腐)、裂紋、加工缺陷、木材構造缺陷等。杉原條分一、二兩個等級,原木分一、二、三3個等級。其他由於樹種不同,木材構造及物理、化學性能各異。用途也有所區別,所以又分為一、二、三、四、五類木材。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